中芯国际暴跌带崩科技股,茅台也崩了,发生了什么?

新浪港股2020-07-16

芯片巨头今日科创板上市,不过H股上演杀跌态势,不仅带崩科技、医药等强势股,也带崩了A、港股市大盘,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6000亿市值争议

中芯国际首日上市高开245.96%,该股本次IPO价格为27.46元/股,发行市盈率109.25倍,募额462.87亿元。从提交申请到登陆科创板,中芯国际仅用了37天。

截至发稿,中芯国际科创板涨225%,报价89.1元,A股市值1502亿元人民币。中芯国际H股盘中暴跌27%,目前跌幅收窄至17%,报价32港元,港股市值1732亿港元,折合1561亿元,中芯国际总市值为3063亿元。

不过,大部分媒体软件却显示中芯国际市值高达6000亿,这是怎么来的,这个6000亿有没有意义?

目前截图上方的6273亿元,是根据A股股价*总股本=87.9*71.36元=6273亿元。

根据发稿数据,A股报价89.1元,折合98.84亿港元,H股报价32港元,AH溢价3.09倍,且A股估值高达300多倍。很明显,这种市值是非常虚的,至少目前来看,H股并没有给出高达90元的股价。因此,更合理的市值计算方法是A股股价*A股股本+港股股价*港股股本=1502+1561=3063亿元。

不过,仍然有很多统计软件给H股股本为57.16亿股,这种不知哪来的。根据中芯国际科创板发售公告可以统计出港股股本为54.15亿股,A股股本为16.86亿股(不计超额配股权),若超额配股权行使,公司会有公告,目前尚未行使。

龙头上演估值杀:中芯国际H股遭杀跌,茅台也崩了

随着中芯国际科创板的上市,AH溢价率动辄3倍,获利资金大幅出逃,H股股价一度暴跌27%,按H股股本计算,中芯国际市值至少蒸发352亿港元。

根据wind数据,中芯国际H股成交4.61亿股,涉资150亿,是股王腾讯成交量的40多倍,成交额的3倍。

在中芯国际巨量出货下,港股科技股集体被带崩。截至发稿,华虹半导体跌17%,金山跌11%,美团跌超6%,小米、网易跌超4%,腾讯跌超3%。

不仅如此,今日强势如医药股也开始崩了。医药股今日走低,其中,微创医疗跌7%,三生制药跌7%,阿里健康复星医药跌近6%。

A股的龙头白酒股也遭杀跌,贵州茅台一度暴跌6%,五粮液跌6%。

对于中芯国际的暴跌,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昨日君实生物的表现已对中芯有启示。前期的升势主要炒作芯片国产化的憧憬,后期的升势主要炒作中芯回科创板上市提振估值,但股价自6月以来涨幅超过100%,目前利好因素已兑现,获利回吐也是正常。而且目前中芯的技术要落后台积电一至两代,研发开支也只是台积电的3分1左右,股价比基本面跑得太前,稍有调整也是可预期。

至于科技等龙头杀跌,分析师对新浪港股表示,龙头医药、科技、消费股集体遭杀跌,既和自身涨多了,上演估值杀有关系也和外围的超预期利空有关系。证监会严打配资,更被市场一致解读为A股不走疯牛要走健康牛,因此“洗洗更健康”,逢低买入反而是不错的机会。

国内公布第二季GDP数据,大幅增加3.2%,市场预期增长1.9%,主要受到工业生产增长带动,而零售及固定资产投资仍录得按年跌幅,相信下半年经济可回到正常增长轨道。不过,股市一般和经济基本面关联不大,和资金面的关联则更大,市场预料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支持政策将逐步退市,银根不会像上半年般宽松,股市的热度亦不会如上半年。经济上的好消息,反而可能是股市的坏消息。

对于科技股未来走势,张忆东表示,核心资产长牛仍是大概率事件,而指数疯牛每次都不久。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形势,核心资产牛市将更加“硬核”。1)互联网及计算机:科技与消费的完美结合,港股更具代表性;2)以半导体和5G为代表的科技硬件:立足内需反击“被脱钩”;3)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4)医药:业绩最确定的赛道,拥抱创新大时代。

中芯国际20年风雨路,买中芯就是买茅台?

2000年,当大股东将张汝京一手带大的世大积体电路公司重要股权卖给“宿敌”台积电时,被迫出走的张汝京单刀直入攻进了当时刚刚萌芽的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开始谋划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

2000年4月中芯国际由张汝京博士与王阳元院士,带领300多位台湾同胞和100多位欧美日韩等国专业人才共同创立。

2005年公司先后两次受到台积电专利起诉,前后共缴纳合计约4亿美金,2009年11月创始人张汝京博士被迫离职,同时中芯国际也停止了先进制程追赶的步伐。

2011年,在中芯国际董事会激烈内部斗争和前董事长江上舟辞世的困境下,新任董事张文义引荐55岁的“前元老”邱慈云上任中芯国际CEO,开始迅速稳定中芯国际内部形势,努力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

2012年邱慈云出任公司CEO,开始注重成熟工艺的研发,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先进制程上的技术差距和台积电进一步拉大。

2013年,台积电股份占比被压缩到5%以下,正式失去在中芯国际的主要话语权。

2015年国家大基金以17.59%持股比例成为中芯国际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为大唐电信,持股18.3%。随后,中芯国际融资不断加快,清华大学、黑岩集团(BlackRock)、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中国华馨投资公司相继入股中芯国际,成为中芯国际大股东。

2017年梁孟松博士加盟中芯任联席CEO,公司重回先进制程追赶行列。此次加盟中芯国际,仅300天帮助公司顺利突破14nm工艺关键节点,并且顺利推进N+1/N+2工艺的研发,开启对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追赶,重燃国人“中国第一芯”的希望。

2020年5月,中芯国际宣布,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分别向其子公司中芯南方注资15亿美元和7.5亿美元,加速扩张晶圆产能。

截至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大唐香港,持股12.04%,鑫芯香港持股11.17%,A股占比23.62%。

最新业绩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双大增,一季度营收为75亿元,净利润为5亿元,同比暴增4倍。市场预计随着14nm量产进程的加速,以及国内下游企业转单,今年营收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国信证券表示,中芯国际比贵州茅台更珍贵。从可替代性来讲,中芯国际与贵州茅台一样不可替代、无法复制。同时,因为稀缺性导致中芯国际具有和贵州茅台同样的议价能力。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角度看,中芯国际的价值量超越贵州茅台。800年前就有茅台了,而我们奋斗到今天才有中芯国际的14nm先进制程。

A股的中芯国际属于绝对稀有资产,不能参考国际半导体代工厂估值,应该参考科创板半导体代工厂华润微的估值。相同资产在不同市场有不同价格,所以,科创板的中芯国际的估值超过龙头台积电也是有可能的。国信证券最后表示,由于AH投资人趋同,AH股价也会趋同,港股股价将会向科创板股价看齐。(文/金石)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