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启示录

阿基米德Biotech2021-03-07

传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

投资者的记忆能有几天?

我们觉得今天很惨,却忘了去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几乎跌停,更忘了去年2月25日创业板见顶后,最大跌幅20%。

过段时间又会忘了这几天的苦。

过段时间世界还是老样子,拥抱核心资产、长持优质公司的局面不会改变的。

关于周期

对春节后大跌不过分演绎,暂时看作重复春季行情结束后的标准流程,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核心资产跌幅比往年更大,是因为节前上涨过多,所谓残暴的欢愉,必将有残暴的结局。

春季行情一定会来,即使凄风冷雨的2018年,上证50也出现了19连涨。春季行情也一定会走,告诉你牛市来了的人是最坏的。

以往春季行情持续2个月左右,最高点几乎与最大成交量对应,在下跌过程中逐步缩量,而且下跌快速,在一个月内见到阶段低点。过去两年,春季行情结束后,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0%,创业板最大跌幅为20%。

现在大盘跌幅还不及往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能看见未来,但可以照清我们所在的位置。

在标准流程走完之后,是否会持续下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代表实际利率回升,通胀升温,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同步走高。货币政策已无边际放松的可能,剩下的只是何时转向的问题。

所以,立即有警告的声音出现: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周期轮回,看不见商品周期与科技股周期轮回。

我只想说:去你的周期!

知道为什么只投资生物医药吗?就是不想关心宏观和周期。

系统性危机之下,无一幸免。

但只要渡过主跌浪,进入震荡期,哪怕是阴跌,生物医药都不怕,头部公司确定性增长的优势将体现,回到自己的运行轨道上来,出现结构性行情。

2018年去杠杆,记忆再不好可能依旧心有戚戚焉,大盘从2月开始为期一年的阴跌,但中证医疗、中证医药却在5月29日创出新高,如果不是贸易问题和第一次集采,全年可维持正收益。

如今,贸易问题和集采不再是问题。

生物医药基本上可以穿越牛熊,我们在逆境时需要坚定信心。

关于择时

这波春季行情结束之后的调整,有一个重要现象,成交量一直保持平稳。

只有成交量不会撒谎。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流动性收紧可能还没落地,也有可能居民资产通过基金入市有所对冲。

此前新发基金预估仍有5655亿元资金准备建仓,接下来还有72只权益类基金即将募集,规模预估为3271亿元。

老巴的话充满了智慧,没有过时,宏观预测对股票投资无意义。

宏观层面的东西扯不清楚,后面牛熊是否转换、流动性如何收紧,就不预测,不过分择时了。

需要保持平稳的还有风险偏好,是不是跌的时候怕,涨的时候又觉得当初为什么要怕?

是不是经历过多轮冷暖交替,还是无法克服这种人性?

长线投资者无视任何波动,太不食人间烟火,秋冬回调、春季行情、随后的下杀,规律非常明显,是可以利用的。但基于牛熊转换、全年下跌的预测来投资,又过于择时了。

系统性风险始终会过去的,只要公司本身没有暴雷,成长逻辑还在,最后都会修复的。

居民资产入市是不可逆的,年轻基民的钱不可能集中于钢铁、有色、煤炭、银行这些传统行业,主流还是配置基本面尚可的成长股。

现在的问题是估值确实透支得太厉害,跌到一定程度就有价值了,头部优质资产正在消化估值,寻找一个平衡的中枢。我们可以观察两个锚,一个是恒瑞医药,如果现有估值体系不崩溃,就是整个生物医药板块的定海神针,另一个是通策医疗什么时候止跌,整个回撤过程中,量能放得不够大。

上证离目标位还有较大距离,创业板快到了,保持足够谨慎,也不用过于悲观。

优质股票长期而言是由内生增长驱动,当系统性风险释放后,投资者的关切应回到基本面和成长性上。

流动性收紧对生物医药业绩无影响,在存量经济时代,可持续的高增长有稀缺性,可享受溢价。

情绪、择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选股、配置才是。

关于认知

《孙子兵法》中最出名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很平淡的表述,被奉为圭臬。现在懂了,凡事最重要的是认知,而且是从认知自己开始,经历这波回撤,各位内心应有触动,可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1、持股是否与自己的风险偏好匹配?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差,建议不要或谨慎配置高估值、未盈利、高波动股票,不要重仓疫苗股、港股、CXO。

2、怎么处理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如果非常在意短期收益,建议不要或谨慎配置长期空间大但短期一塌糊涂的股票。

3、不懂不做,对超出认知氛围的股票进行整理,高估值、大市值、未盈利都难以理解,可以选择能理解的品种,这样持股心态更平稳。

4、不要去挑衅自己的弱点,给自己活下去的机会,给好股票证明自己的机会。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华韩整形、康乐卫士跌幅巨大,怎样做到毫无感觉?无需内心强大,对持仓进行指数化分散配置,有压舱石有层次感。华韩整形、康乐卫士经历过多次暴跌,但过后又会涨得更高,因为配置对短期错误有包容性。不要给自己弱点暴露的机会,也不要把好股票逼上绝境。

衡量组合仓位是否合理的感性标准,就是让自己感到舒服,没有压力。

长线投资经过冷暖更迭才会成熟,凡事没有一帆风顺的,以年为单位来度量投资会淡然许多。

关于通策

CXO高增长逻辑很硬,高估值不完全是抱团所致,市场企稳之后又将是反弹最快的板块。

病去如抽丝,医疗服务板块估计会持续震荡,寻找估值中枢,等待市场重新达成共识。

基本面的崩溃是无底深渊。

通策医疗的基本面和成长性没变,唯一问题是高估值,短期基金抱团受到争议,筹码松动。

据通策医疗交流会透露,四季度和今年1月份延续良好的经营趋势,年初四就开业,同比增长良好,基本盘是稳定的。

未来两条增长曲线是正常的。蒲公英计划推进顺利,部分诊所半年达到盈亏平衡,显示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省外存济医院没有预期那么不堪,武汉取得很好效果。2020年10月单月550万左右收入,达到盈亏平衡线。西安存济是省外拓展的希望,比武汉发展更好,选址体量和人才都很好。10月9号开始试营业,平均月收入300万。

种植业务,浙江全省大约30万颗,对标韩国一年300万颗,浙江省未来种植牙市场空间很大。

正畸业务,年轻人正畸需求很旺盛,通策开发自己的数字化口腔系统,更有利于推广正畸业务。

2020年估计利润5.5亿,未来两年维持30%增速,2023年利润12亿,PE70,也就是说业绩透支两三年。

现在的问题是市场能不能接受估值透支,能不能维持30%增速。

作为好赛道唯一龙头,独家盈利,别家亏损,销售费用几乎没有,是可以享受高溢价的。

市场会在震荡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锚,先谨慎观察结果。

时间会治愈一切,这不是鸡汤。

牙科属于全民级消费市场,龙头市值不到1000亿,会永远这样吗?

波动是市场的常态,有时会遇到极端情况,这是进入市场的那一刻已经注定的。,即使经历过多轮涨跌,我们也总是会在乐观时更加乐观,悲观时更加悲观,明知对错,但做起来是另外一回事。

生物医药大部时间比较平稳,就像不生病的人,偶然生一次病就病来如山倒。春季行情结束后一个月,年末一个月,挨打都比较惨。

在春季行情最亢奋的时候,表达了非常悲观的看法。现在,我也要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2021_NS
    2021-03-08
    2021_NS
    [呆住] 
  • Manner
    2021-03-07
    Manner
    谢谢
  • Frank95
    2021-03-07
    Frank95
    Noooo
  • 花花2019
    2021-03-07
    花花2019
    真切真确。
  • FRANCIS
    2021-03-07
    FRANCIS
    好机会进场
  • 向上学习
    2021-03-07
    向上学习
    每次都想等股市大跌就买点优质股收长期,往往是等股市跌时总是担心还不是底不敢进,要在股市转坏时抄的对的低太难的,我们小散户往往都是要不太心急抄在半山就是慢半拍股市大反弹后才发现股市回弹不少了错过机会了。
    • 丰收丰收
      大跌是重新建仓和拾起机会的好时机
    • 向上学习
      希望不是又抄在半山腰啦 [财迷] [财迷]
发表看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