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职场社交平台有用户爆料称,“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关闭”,一时间成为业界热议话题。
针对传闻,阿里方面对媒体回应称,“AI labs团队在上一轮架构变动中,已整体并入阿里云智能,由谭平教授带领。阿里巴巴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入力度,新官网正在制作,将独立上线。”
不过,截止发稿前,阿里巴巴官方平台并没有发布相关信息。
实验室目前仍在大量招聘
根据爆料者的说法,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基本关闭,阿里官网和达摩院都删除了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相关页面。
另据新浪科技的报道,阿里方面的回应还提到,“天猫精灵已从实验室独立出来,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由库伟带领”,“AI labs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已经孵化了全息店铺、天巡机器人等产品”。
银柿财经记者确实在一些平台上找到了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急招算法工程师与研究员的招聘信息。最近一条信息是1月8日发出的。而2020年9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也发布了校招和内推的帖子,招聘的岗位包括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等。
截图自“前程无忧”APP
天猫精灵火了,但实验室依然神秘
说起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起“天猫精灵”就是老少兼知了。“天猫精灵”是实验室旗下消费级AI产品品牌,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旗下业务涵盖智能音箱、服务机器人等。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首次亮相也是因为“天猫精灵”的发布,不过有人猜测在“天猫精灵”发布前,该实验室至少成立一年。
当时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浅雪曾透露,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许多技术来自iDST。iDST的中文全名为“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是阿里另一个神秘机构。阿里对它的定位是“要做阿里其他部门不愿做、也做不了的事情”。在浅雪的描述中,iDST相对而言是一个核心AI基础技术的提供者,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更多地偏向消费级产品。
“浅雪”,原名陈丽娟。根据此前公开的信息,她曾经担任淘宝首任产品经理,一淘网运营总监,阿里智能云总监等职务。据内部人士透露,浅雪曾一手建立了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由此看来,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偏向消费级产品。
2017年10月,也就是第一代天猫精灵发布三个月之后,该实验室引进了两位重量级AI人才:一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博士,另一位是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主管李名杨博士。该团队以研发人员为主,占比高达八成。
直到到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实验室还是以天猫精灵相关产品发布出现在世人面前。但据了解,这个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语音助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数据平台、车路协同等六大方向,几乎涵盖当地下所有热门人工智能领域。
曾经历多轮组织架构调整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曾经历过多轮组织架构调整,但负责人一直是陈丽娟(不过此次阿里回应中并未提及此人)。从当年聂再清等人加入团队的报道来看,当时的实验室隶属于达摩院;2018年,陈丽娟带领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直接向时任阿里巴巴CEO张勇汇报。这一调整,在当时被解读为“凸显技术的重要性”。但坊间有些说法认为,阿里的创新业务事业群和大文娱事业群这两大部门属于阿里的“鸡肋”部门。
对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而言,更为关键的调整是发生在2020年——“天猫精灵”独立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当时,天猫精灵已接入600多家IoT平台,支持3600多种型号,2亿可连接设备,天猫精灵智能音箱总销量超过2000万台。
与此同时,陈丽娟将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其余业务加入云智能事业群,负责产品解决方案和大网站事业部,向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汇报。
剥离了天猫精灵之后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自此之后就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它的上一个比较重磅的新闻还停留在2019年9月。当时国际视频标准华人领军人物、前高通首席工程师陈颖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FU)终身副教授谭平入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谭平,也就是阿里此次回应中的实验室带领人。
上个月还传出消息称,AI大牛、阿里天猫精灵首席科学聂再清重返学界,加盟了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
161011893000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