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早已正式铺展开来,中国广电曾在2019年宣告的次年拟实现广电5G商用计划,这都2021年了,在多方因素使然下基本就“泡汤”了……
在广电传统业务持续差强人意的形势下,广电人期盼借5G打好“翻身仗”的夙愿并未消逝,现在可支持中国广电5G的700MHz频段产业链在加速走向成熟。截止到2020年底,有58款手机、10款CPE/工业模组、7款基站、3款平板电脑和1款笔记本均能支持700MHz频段。
广电连年巨亏,能否翻盘?多年以来,广电业务结构较为固定,营业收入最大的构成来自于有线电视的各项相关费用,比如落地收视费、维护费等。近年来广电连续亏损,2018年度亏损2599.91万元,2019年巨额亏损2.44亿,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中,作为上市公司的广电旗下4家公司反映为净亏损, 电广传媒 亏损超9亿元, 广西广电 与 中信国安 均亏损超1亿, 湖北广电 亏损7419万。除了 东方明珠 ,其他10家利润增长也为负。
据报告显示,湖北广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同比下降13.44%;净利润负7419.1万元,同比下降149.46%。可以看到疫情下的“宅经济”并未给处于发展困境中的有线电视行业带来多少红利。
共建共享方案成疑
按照中国广电的说法,与中国移动在整体上暂且达成了框架协议,仍在就8个子协议进行深化谈判,可以看出双方着眼点肯定是有差异的,因此怎么在今年推进并实现双方共建共享仍然尘埃未定……
广电选择中国移动作为合作方,除了国家政策号召及推动外,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资金。广电铁塔天面资源紧张,无法满足建设需求,与中国移动进行天线合路,在原站址上新增设备,做好天线替换,能极大地解决天面资源紧缺问题。光单个铁塔站址服务费就2万多,按照40万基站的量去建设,光电费、铁塔服务费、运维费以及租用的传输服务费,每年不低于200亿……
再者,广电的体量无法拉动700M产业链发展,移动作为最大的运营商,能极大刺激整个产业链的加快成型,同时广电能依托移动进行国际漫游。在最终协议中,如何保证广电的自主可控性,恐怕是目前所有广电人心里最大的疑虑与担忧,而如何维持广电、移动与地方公司的利益统一也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难题,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直到现在他们才勉强达成框架协议。
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在不断增长,留给广电的时间真的不多了。5G共建共享其实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广电仍然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有关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和网络重构的问题。
你看广电,还有机会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