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新博弈:“蔚小理”重排座次、集体冲刺港股

中国经营报2021-08-07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8月伊始,造车新势力纷纷晒出了7月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理想、小鹏、蔚来、哪吒和零跑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排名前五的车企,销量分别为8589辆、8040辆、7931辆、6011辆和4404辆。

据了解,此前,行业内曾用“蔚小理”来形容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三个车企的排名座次,然而在今年7月,一直盘踞于销冠的蔚来汽车首次掉落至第三,而理想汽车则迅速攀升至第一的位置。由此“蔚小理”也变成了“理小蔚”,同时,哪吒和零跑开始与第一阵营的车企悄然接近,这也意味着新的战局或将开始。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此前已经登陆美股的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近日纷纷冲刺港股。目前小鹏汽车已经顺利登陆港股,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理想汽车也已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而蔚来汽车疑似因为用户信托问题二次上市则暂时未获审批。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三家车企此时回港股可能是为之后进一步回A股做准备。

从“蔚小理”到“理小蔚 ”

8月1日,理想汽车率先公布了7月的交付数据,7月共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8000辆,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11.4%。

这也是今年以来,理想汽车首次超越蔚来汽车,销量排行第一。有分析认为,虽然理想汽车近日深陷“改款门”“水银门”等诸多风波,但是5月份2021款理想ONE大幅升级之后确实超越了不少同级车型,使得6月突破7000辆,7月突破了8000辆。

小鹏汽车则在7月同样首次跨过8000辆大关,月总交付量达到8040台,同比增长228%,环比激增22%。其中小鹏P7成为小鹏汽车最主要的拉动力,为了降低P7的入门门槛,小鹏在今年5月推出了磷酸铁锂版本,首月即推动P7整体月交付量打破历史纪录,较4月环比大增27%。

而一直以来盘踞在造车新势力销冠的蔚来汽车在7月则掉落至第三名,共交付7931台,同比增长124.5%,环比下降1.8%。具体来看,蔚来汽车在售的三款车型中,其中ES6车型为销量支柱,7月销量达3669台,其次为蔚来EC6,交付2560台,价格最高的ES8车型销量垫底,仅为1702台。

有分析认为,今年小鹏汽车推出低价版的车型,理想汽车则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改款车。但蔚来既没有推出改版车型,也没有推出新车型用来应对高速变化的市场。最新的轿车ET7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能交付,所以才会稍显落后。不过从1~7月累计销量看,蔚来汽车依然稳坐冠军,理想汽车仍需追赶。数据显示,1~7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49887台。小鹏汽车以38778台排名第二,理想汽车则以35辆之差紧随其后,1~7月共交付38743辆。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并驾齐驱的威马汽车则不见了踪影。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21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57万辆,与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也有着一定差距,哪吒汽车上半年共售出2.11万辆,同比高达478%。7月份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单月交付量达到6011辆,同时暴增492%,成功突破6000辆大关,成为第二梯队的领跑者。

江瀚向记者表示,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够超越蔚来汽车,最核心的还是其独特的增程模式,在当前充电设施还未完全覆盖的情况之下,这种模式相比于纯电汽车来说,具有更高的便利性,相比较燃油车来说,性价比也会更高一些。不过对于未来的销量走势,实际上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大,无论哪一家造车新势力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未来销量走势依然会呈现出焦灼竞争的状态。

港股成新赛场

为了占得先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已经成功登陆美股的三家造车新势力,近日又选择了集体回港上市。

今年3月,有媒体爆料称,蔚来汽车已在港提交二次上市申请,但因用户信托问题延误进程。7月,小鹏汽车正式在港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此时,距离其在纽交所上市还不足1年。当时在美股成功敲钟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说:“多拿弹药非常重要,才能赢得长跑。”而目前理想汽车也已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如无意外,预计一个月内就会上市。

至于三家车企为什么选择近期集体回香港上市。江瀚则向记者表示,一方面与美股的持续下跌和中美宏观政策性因素影响有关,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车企一直以来亏损较大,选择在港上市也是为了进一步获取资金支持。

财报显示,2018~2020年,蔚来汽车净亏损分别为96.39亿元、114.13亿元和53.04亿元,三年净亏损总和达263.56亿元;理想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24.38亿元、1.52亿元,累计亏损41.22亿元;小鹏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累计亏损达78.23亿元。

而造车新势力巨头的亏损与其研发投入息息相关。在2018~2020年,小鹏汽车在研发费用上分别投入10.51亿元、20.70亿元、17.26亿元。理想汽车最新的聆讯资料也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937亿元、12亿元、11亿元和5.145亿元。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 14.4%。

那么为何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要选择双重上市而非像蔚来汽车选择二次上市呢?有分析认为,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还不满两年,不满足港股二次上市对其他交易所上市满两年的要求,所以只能选择“双重上市”的方式募资。中南财经政治大学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认为,对于公司而言,双重上市是“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利好公司增加融资渠道,分散融资信用风险。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双重上市需要公司进行两地管理,协调制度体系上的冲突,也会遭遇意外的监管,由于区域跨度存在,也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增加公司的成本。

江瀚表示,回港股的确能为之后进一步回A股做准备,但是从目前来说,这三家汽车企业还不能够达到A股当前的要求,所以它们很可能目前是想借港股作为跳板,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再次进行A股冲刺,不过最终能否实现跨越,还需要更多地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