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不是进入瞄准范围了?

格隆汇2021-08-29

8月25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2021年Q2财报,业绩表现强劲,远超预期。

但是今年以来小米股价却表现持续低迷,年初至今跌幅25%,近两个交易日小米累计回购近3亿港元,是跟着小米入场抄底,还是继续观望?

@阿島

【三点深入解读小米Q2业绩】

1:收购自动驾技术为最大利好

作为汽车业门外汉的小米,故此次趁Q2业绩发布顺道公布收购自动驾技术公司深动科技的交易,才是整份业绩最大的利好消息。

小米公布Q2业绩,营业额及纯利分别为877.9亿元82.6亿元人民币,按年上升64%及83.9%。

有别于有些公司因为去年出现疫情形成比较基数较低,小米Q2业绩的营业额及纯利均打破了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Q2业绩的水平。

2019年中期业绩的营业额及纯利分别是519.5亿元及19.6亿元人民币。

且昨日(8月26日)小米回购815万股,每股价格介乎24.2-24.45港元,涉资1.98亿港元。今年以来公司共回购2340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933%。回购展示了小米的实力,以及对自身业务和前景的信心。

2:出货量超越苹果。由此说明,在过去两年,小米增长是货真价实,在智能手市场的占有率明显增加。

最明显的例子是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为5,290万部,已经超越苹果,成为以出货量计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品牌。

然而,此次Q2业绩显示,小米手机暂时只能做到以量取胜,售价方面在国内的售价定位介乎3,000元至5,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水平,较苹果新款智能手机动辄10000港币,小米手机售价要超越苹果还要加倍努力。

何况,小米要提升手机售价,绝对不可能一步登天,还须要假以时日才能提升品牌形象,方有条件向消费者收取更昂贵的机价。

小米可能做得到品牌升级,但也可能长期处于【中等国家收入陷井】一般,长期处于智能手机第二梯队,一切要事后才知道。所以小米市盈率仅20倍,远远低于苹果公司市盈率的29倍,相信这就是反映了小米提升品牌形象及提升产品售价的难度及风险。

3:小米加快在新能源车探索

小米管理层可能已经洞悉了上面提及的风险,所以投入一个全新领域新能源汽车。

此次小米管理层也没有让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投资者失望,因为集团顺道公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小米收购的好处是可以立即拥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及自动驾驶应用的解决方案,有助小米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

虽然说小米属于汽车业的门外汉,但是苹果公司何尝不是。但由于工程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分工愈见精细,容许汽车品牌拥有人透过外判工序的形式生产汽车。何况,传统车厂只是燃油车的专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门外汉,更别说自动驾驶了。至于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对手也非自动驾驶专家,所以小米加入新能源汽车的战团并非没有赢面。

小结

综上三点,投资者可以视小米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期权,可趁近日股价调整之际,逢低关注。

@gangyeio

Mi Car 啥时候来?当日,小米还宣布以7737万美元(约合5亿元人民币)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Deepmotion。资料显示,深动科技方有条件同意出售1.25亿股普通股及5085.47万股优先股,分别为已发行股本的71.16%及28.84%。交易完成后,小米将持有深动科技全部股权。

据了解,这是小米在启动造车计划五个月后的第五笔自动驾驶投资,此前小米分别对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爱泊车四家自动驾驶公司进行了投资。“收购深动科技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王翔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最重要的技术,而深动科技主攻智能驾驶软件,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积累和落地经验,“小米已经开始深入的研究和对智能电动车的最重要的核心技术的研发,这次收购能够缩短自动驾驶汽车上市的时间。”

@昨辰-美股半导体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科技与工程集团博世认为,随着全球芯片短缺的加剧,汽车行业的半导体供应链已不再合适。欧洲目前对芯片的需求占全球的20%,而产量却不到10%。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对芯片需求的激增,供应链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崩溃,几个关键的半导体制造工厂被迫停产。

德累斯顿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集群之一。过去10年,德累斯顿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从4.5万人增至7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0万人。据市场预测,芯片短缺将延续到22年,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缓解缺芯的现状,博世在过去两年里斥资10亿欧元(12亿美元)在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建造了一座新的半导体工厂,并于上月投产。英特尔台积电等芯片巨头也在加紧扩建厂房,努力提高产量。

@SuperZ

据中国台湾地区经济日报,台积电已在25日中午通知客户全面涨价20%,而且今天上线生产都是涨价后的价格,且已下单也在涨价之列。此前传闻台积电将在22年Q1调涨代工报价,其中7纳米至更先进制程将调涨10%价格,16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将调涨10-20%水准。台积电这次调涨可能接下来3纳米和2纳米量产维稳。台媒称,台积电明年下半年3纳米将开始进入量产,2纳米也会在2024年后进入量产(先进制程的投资金额呈现等比级数上升)。

另外,从北美半导体的销售金额来看,市场已经连续涨价,但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并没有明显提升,意味着市场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新增产能释放出来。全球(尤其是北美)半导体销售指标是景气度衡量的标准之一,若出现明显上升的情况,则半导体的价格周期有可能会接近尾声了。

@李白水-美股未来科技

美众议院通过3.5万亿美元的基建预算决议框架。发达国家央行会议继续,鲍威尔连任吹风。美国债发行受海外资金热捧,需求强劲,收益率下降。马来西亚疫情仍然严重,芯片慌加剧。指数表现依旧稳定,临近收盘小幅跳水,纳指高开高走创新高,小盘股表现优于蓝筹。中概方面普遍大反弹,拼多多发布财报后涨超22%。

值得注意的是面临淘特,京喜和团好货的猛攻,拼多多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营销成本显著下降,并首次实现盈利。拼多多的护城河比预期要宽,看来此前百亿补贴对品牌升维有帮助,烧出了一定的上拼多多买高端产品也香的用户心智,同时低价产品粘性保持。管理层表示往后将利润首要投到百亿农产品补贴计划,虽然这对短期盈利不利,影响投资者信心和耐心,但这个计划符合政策导向,并且不失为拼多多差异化突围的一步好棋。

1,拼多多Q2营收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扣除自营收入同比增长73%。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385亿,同比增30%;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活跃买家达8.5亿,同比增24%;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1.2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720万元,利润率18%。财报重点是PDD实现首次经营利润转正,并且非调整口径下首次实现盈利,单季度盈利24亿,净利润率10.5%,这个超了市场全部的预期,市场的预期都是亏损。主要原因是货币化率和毛利率的提高和销售费用的减少,管理层解释是二季度淡季,相应广告开支下降,并认为这个盈利不可持续。未来随着百亿农研等项目的推进和营销开支的上升,亏损会重现。但基本可以认为PDD第一次向市场传递了PDD实际上是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公司的一个印象,这个是远超市场预期的,很多人之前一直认为PDD是无法盈利的。按照调整利润乘以4,目前PDD估值可以理解为只有40多倍PE的估值。

2,考虑到估值水平,成长性,政策风险(PDD会在农业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帮助农民致富。),PDD是比阿里更好的标的。

3,这两天互联网股票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核心还是超跌之后的反弹,尤其是之前各种利空消息不断,情绪崩溃到了一定的极致,资金大幅流出。如果情绪进行修复,此处会有一定的反弹空间,之前也了解到,很多smart money已经开始左侧抄底腾讯。但是从中报看到,在政策和互联网行业内卷的影响下,龙头公司的盈利水平都出现了下滑,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修正稿没有落地,市场很难有反转,如博弈情绪也不宜太过激进。另外,长期优选标的还是腾讯。

@小天

北方稀土中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大超预期,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一、中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8月26日晚间,北方稀土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47.2亿元,同比增长49.47%;归母净利润20.36亿元,同比增长500.52%;基本每股收益0.56元。Q2实现营收83.48亿元,环比增长30.99%;归母净利润12.61亿元,环比增长62.71%。

二、受益于量价齐升,公司中报业绩大超预期,且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加速

是从价格上看上半年大幅增长。2021H1氧化镨钕价格同比+86%,氧化铽价格同比+106%,氧化镝价格同比+41%,2021Q2氧化镨钕价格环比+1.4%,氧化铽价格环比-18.3%,氧化镝价格环比+1.1%。

是从产量上看受指标增加,产销量大幅增长。2021H1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产量同比+41.8%、+22.6%、+56.5%,销量同比+171.4%、+77.5%、+46.0%。2021Q2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产量环比+68.5%、-8.2%、-0.5%,销量环比增长35.1%、34.3%、-20.2%。公司中报业绩提升主要依托量价齐升,其中Q2业绩提升主要归因于公司进一步加大存货销售。

值得重视的是,2021Q2的广谱稀土价格较之Q1环比涨幅有限,公司稀土产品产销量大涨是公司业绩环比增长62.71%的主要因素。考虑到7月初至今,稀土价格出现了广泛上涨,上涨幅度普遍在10%以上,可以预见2021下半年公司业绩仍有望进一步加速上行!

三、稀土精矿合同价格总体可控,继续维持一季度价格

按照2021年3月8日披露的《稀土精矿供应合同》,经公司与包钢股份协商,稀土精矿价格拟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调整为不含税 16269 元/吨(干量, REO=51%)。且双方约定,每季度可根据稀土市场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协商调整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如遇稀土市场产品价格发生较大波动,稀土精矿交易价格随之浮动。一个季度内稀土市场产品价格平稳,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不做调整。如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相应调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总金额。根据中报表述,二季度稀土精矿价格暂未调整。

四、我们继续坚定看好稀土价格上涨

1)中长期看,一是全球新能源车进入市场化驱动时代。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量同比+45%,我们预计未来5年CAGR为46%,是稀土磁材需求拉动最强劲的领域。二是在碳中和+万物电驱时代驱动下,风电、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迎来高速增长。稀土供应格局优化,上游稀土镨钕供给相对刚性,3-5年内增量有限。我们预计未来5年镨钕氧化物需求CAGR有望达到13.6%,预计全球稀土镨钕从2022年开始进入短缺并逐步拉大,2021-2025年供需平衡分别为+84/-1668/-5019/-7374/-9708吨。

2)短期看,2021Q3-Q4旺季补库需求方兴未艾,价格仍有望进一步上行。近期氧化镨钕价格高位波动,较年初涨幅达51%,但考虑到疫情影响下,缅矿进口紧张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原料紧张或将延续,分离厂商并无增产和复产规划,供给持续偏紧;再加上下游需求仍在旺季上升期,磁材企业库存水平基本维持在刚需线附近,稀土价格在短期观望震荡后仍有望继续上行。

3)近期稀土行业整合预期较强,有望进一步优化行业供应结构,中国的稀土定价权有望进一步凸显。

五、坚定看好北方稀土的业绩弹性和配置价值,目标市值3000亿!

我们的测算表明,按照2021年50、55、60(现价)、65、70万元/吨的氧化镨钕均价测算,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3、50(现价)、58、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x、41x、36x(现价)、31x、28x。按照氧化镨钕价格2022-2023年分别为60(现价)和70万元/吨测算,我们预计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9和8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0x(现价)和20x。

从估值上看,一是考虑到稀土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且北方稀土的轻稀土配额指标稳步增长,量价齐升或者价高量增将是公司的新常态。二是公司拥有稳定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原料来源,储量大、采购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资本开支极少,且可开采年限超过百年,这样使得北方稀土的现金流极其“自由”和“永续”!三是叠加稀土行业整合预期强劲。目标市值3000亿,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60x、51x和35x!

@东北一度

恒瑞医药今天公告称公司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布林就后者核心品种“first-in-class”新药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商业化、临床开发和股权投资达成重磅战略合作,涉及总金额高达约14亿元人民币。

恒瑞今年BD加速了,看看国外巨头医疗企业,做大之后都是要靠持续收购来续血的。当企业到了一定的阶段,收入和利润达到了一定的体量,内部研发是无法支撑企业每年都有稳定的增速,往往一个爆款药物会带来几年营收的狂飙突进,而随后几年就是收入和利润的低谷期。

为了平滑这种收入的波动,对外并购管线来维持稳定的收入,成为了国际药企在发展后期的重要手段。

对于当下的恒瑞来说,在集采的重压之下,创新药收入的增加无法完全对冲仿制药销售的下滑,通过对外合作的方式来快速扩充管线,毫无疑问是不二的选择。

@飞鼠溪

营收利润数字就不说了,之前都发过业绩预告,毛利率、费用率也都非常好。

只说预收款,汾酒中报32.59亿,同比增长52%;舍得3.7亿,同比140%;酒鬼8.72亿,同比308%。酒鬼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营收分别是9亿和8亿,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是4亿和7亿,也就预收就已经收了一个季度的营收钱了。

这几个数字,如果是放在去年,那铁定是一个涨停,但放在现在的环境,可能只是一个短期交易刺激。

有没有出现过预收款非常好,但后面业绩并不怎么样的情形呢?有,近的就是去年三季度的老白干,预收款增了近1倍,但后面四季度,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很差。远的酒鬼和舍得2012年都发生过。所以,关键还是看终端动销,未来三季度、四季度、明年一季度的业绩是关键。

就当下环境看,只会是一个短期的交易刺激,在高估值下,市场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高增长是可以持续的。

@东北一度

爱尔眼科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8亿元,同比增长76.47%(同比19年增长54.73%);实现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65.03%(同比19年增长60.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7元,同比增长111.92%(同比19年增长76.54%)。

经营性现金流19.12亿,同比增长185%,同比19年增长92%。上半年并表医院6家、眼视光门诊1家。单二季度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7亿元,同比增长52.14%(同比19年增长53.23%);实现归母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5.86%(同比19年增长59.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29.86%(同比19年增长69.71%)。

经营性现金流11.17亿,同比增长64%,同比19年增长97%。单二季度毛利率50.04%,同比下滑2.71pp,主要系屈光占比提升;净利率17.97%,同比下滑7.32pp;销售费用率增加1.65pp,管理费用率下降1.37pp,研发费用率增加0.19pp,财务费用率增加0.22pp,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1%,同比下降1.59pp。

客流方面,公司实现门诊量479.04万人次,同比增长81.38%;手术量40.54万例,同比增长71.57%。分业务看,屈光手术收入28.45亿元,同比增长84.65%;白内障手术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71.52%;眼前段手术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65.25%;眼后段手术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51.94%;视光服务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85.20%;其他项目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65.10%。公司毛利率为48.74%(同比+5.00pp),净利率为16.78%(同比-0.15pp)。销售费用率为9.55%(同比+1.10pp);管理费用率为12.10%(同比-1.85pp);财务费用率为1.05%(同比+0.39pp),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利息支出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1.40%(同比+0.15pp),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眼科临床运用技术及数字化转型研究投入所致。

以上是各位大v在格隆汇社区的精彩发言,想看更多港美A优质社区讨论,请下载格隆汇APP,欢迎加入格隆汇社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峰高谷低
    2021-08-29
    峰高谷低
     嗯
  • Tree015
    2021-08-29
    Tree015
    大家都看好,结果股价不涨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