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的“盘子”有多大?

医药财经05-24

医药财经近日发布的《恒瑞医药港股流通盘如何?》一文,让诸多读者关注到了上市公司的“盘子”(总发行股份)对企业市值(股价)、募资净额带来的影响。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来分析另一家港股18A明星企业信达生物的“盘子”有多大?公开数据显示:信达生物(01801.HK)港股股份达到16.5亿股的规模,主要通过以下资本市场运作和战略调整逐步实现。

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惯例,医药财经AI分析如下:

1. IPO初始发行与后续增发

港股IPO募资:信达生物于2018年10月在港交所首次上市,发行约2.36亿股,募资约33亿港元(发行价约13.98港元/股),成为当时全球生物科技领域最大IPO之一。

多次增发与配售:上市后,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补充资金。2024年11月,信达生物曾计划通过子公司Fortvita引入战略投资者,虽最终终止认购协议,但类似操作可能涉及股份增发。

2.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与期权激励:生物科技公司普遍通过股权激励吸引人才。信达生物在财报中披露,其通过授予限制性股票、期权等方式扩大股本规模,员工持股计划可能累计贡献数亿股。

以最近的2025年3月28日信达生物公告的《授出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为例,该公司向管理层及员工以“零代价”总计授出的限制股份约2312.83万股。

3. 战略合作与股权置换

CAR-T权益转让换股:2024年7月,信达生物将已上市的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全球权益转让给驯鹿生物,换取后者18%的股份。此类交易虽未直接增发信达自身股份,但可能通过资本运作间接影响股权结构

国际化合作中的股权融资:信达生物与礼来、罗氏、赛诺菲等国际药企的合作协议中,也涉及了股权融资条款,例如研发里程碑达成后定向增发股份。

4. 可转债转换与权证行使

可转债发行与转股:2023年信达生物曾发行可转换债券,若投资者选择转股,将直接增加流通股数量。例如,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负债中的可转债余额减少,可能部分已转为股份。

超额配售权(绿鞋机制):港股IPO通常设置15%的超额配售权,若市场认购火爆,承销商可能行使该权利增发股份。信达生物在2025年ASCO会议期间股价大涨,若此前IPO或增发中行使绿鞋机制,将进一步扩大股本。

5. 并购与分拆子公司

子公司分拆与股权重组:2024年信达生物曾尝试通过分拆子公司Fortvita引入外部投资(后终止),此类操作可能涉及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股权置换或增发。

收购与换股交易:公司若通过股份支付方式收购其他企业资产,也会导致股本增加。例如,信达生物与奥赛康就利厄替尼片的合作涉及股权交易。

总结

信达生物港股股份达到16.5亿股,是多次资本市场融资(IPO、增发、可转债转股)、股权激励、战略合作换股及潜在绿鞋机制行使的综合结果。具体数据需参考公司历年公告,上述路径是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扩大股本的常见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镀金飞鱼
    05-25
    镀金飞鱼
    讲了个寂寞~看标题以为是要分析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结果是在讲流通股本。真要把流通股本讲透,对比下纯H流通、纯A流通、A主H辅、H主A辅的那几家千亿市值玩家呗,讲讲公司战略层面为什么是这样上市,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风险和机会?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