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权威发声:自动驾驶远未成熟
曾领导特斯拉自动驾驶研发至 2022 年的前人工智能负责人安德烈・卡帕西(Andrej Karpathy)警告称,切勿轻信自动驾驶问题已解决,或全自动驾驶汽车即将普及。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尊敬的领导者,卡帕西的观点引发业界关注。
二、技术先驱的行业轨迹
2017 年,马斯克从 OpenAI 挖走卡帕西,后者迅速掌舵特斯拉 AI 团队,主导 Autopilot 和完全自动驾驶(FSD)的神经网络开发。2022 年离开特斯拉后,他于 2023 年短暂回归 OpenAI,随后创立 AI 教育公司 Eureka Labs。这位斯洛伐克裔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被公认为顶尖计算机视觉专家,更开创了特斯拉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
三、从 “完美演示” 到现实鸿沟
卡帕西在本周 Y Combinator AI 创业学校活动中分享了一段经历:2013 年,他乘坐当时谷歌自动驾驶公司(现 Waymo)的车辆在帕洛阿尔托行驶 30 分钟,全程零人工干预。“那时我以为自动驾驶即将落地,毕竟演示太完美了。” 但 12 年后的今天,行业仍在攻克自动驾驶难题。
尽管 Waymo 目前在加州、亚利桑那州和得州运营超 1000 辆无人车,每周为付费用户完成数十万次自动驾驶出行,卡帕西指出:“路上的 Waymo 看似无人驾驶,实则仍依赖大量远程操控和人工介入。” 据他透露,当车辆陷入困境时,远程人员会发送指令干预 —— 这与 Waymo 已确认的部分远程操作机制吻合,但具体干预频率尚不明确。
四、AI 落地的时间维度:以 “十年” 为单位
“软件难题需要时间,AI 代理(如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不是‘今年’的事,而是‘这十年’的事。” 卡帕西强调,即便行业终将攻克自动驾驶,也需正视技术迭代的漫长周期。他以 Waymo 为例:“我们尚未宣布成功,但现阶段已明确方向,只是过程比预想更久。”
五、与特斯拉 “Robotaxi” 的微妙呼应
值得玩味的是,卡帕西发声恰逢特斯拉本周末推出 “Robotaxi” 服务。这与马斯克 “自动驾驶已解决” 的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据披露,特斯拉 Robotaxi 不仅如 Waymo 般依赖远程操控,前排乘客座还需安排员工随时按下急停按钮。Electrek 分析指出,这本质是 “FSD 公开测试版 —— 只是将监督司机从驾驶座移到了副驾”。在 Waymo 加速扩张的背景下,特斯拉此举更像是为兑现多年前的承诺而进行的 “舆论造势”。
六、技术瓶颈:从数据到安全的鸿沟
评论区观点指出,马斯克团队忽视了驾驶认知的复杂性:“开车时感觉简单,仿佛无需过多思考,但实际涉及的逻辑远不止车道保持和过弯控速。” 特斯拉试图通过 “ brute force(暴力枚举)” 比对历史场景来替代人类推理,却陷入技术路径偏差。
数据显示,特斯拉 FSD 目前每数百英里就会出现关键脱机(critical disengagement),而真正的 L4 级系统需达到数万英里的安全间隔。业内预计,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还需数年。
结语:从 “技术炫技” 到 “安全落地”
卡帕西作为特斯拉视觉方案的缔造者,其警示揭示了行业真相: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并非靠 “演示噱头” 达成,而是需要突破感知算法、边缘场景处理和系统冗余设计的多重瓶颈。当资本热潮退去,技术务实主义或许才是推动行业前行的真正引擎。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