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节”玩法的日薄西山,今年的618,京东以及各家,不出所料地没翻出什么大浪花。
尤其京东,比618更火的,是在6月17日晚上流出的,刘强东在总部的小范围交流会上的一段内部讲话视频。
这段视频,无论是画面清晰度也好,发言准备程度也好,几乎是要啥没啥,却在618当天火爆了全网。
火到了不少媒体把讲话进行全文整理的程度。
到了我在看过后认为有必要做一期拆解的程度。
一方面,是很多人都在期待京东和美团故事的下一步走向;另一方面,是刘强东把有关京东下一步的打算,该聊的都聊到了。满足了大家的期待。
我愿将刘强东的这篇讲话,作为这场如今已100%可以确定会发生的、未来商战经典中将必有一席之地的“京东美团大战”,的转折点式重要发言。
期待这场大战的、关注京东近况的,可以把这篇解读作为一家之言,欢迎大家一起猜想、探讨;不期待、不关注的,也可以把它作为是一次“学大佬说话风格,听大佬说话逻辑”的教学案例。
看似表达随意,却几乎没有废笔;表面云淡风轻,掩不住京东未来十年的野望。
01 京东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一般“非公开场合的、无精心准备式”讲话的开头,都讲究开宗明义,因为多数人会下意识先把想说的核心观点先摆出来,然后再去围绕这个观点补充案例,再去发散,再去升华。这和那种“几校几润、只等某天上主席台”式的演讲有很大不同,那种往往会藏很深。
刘强东这次的无精心准备发言也不例外,他核心想说的也摆在了开头:京东已经很久没有新商业模式了。
原话大致是,“京东每三年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来,最近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的东西。……最近五年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未来每年都会有一个创新业务推出,目前已经有6个在做。”
甚至刘强东还紧接着就用京东过往的一系列战绩,补充了这个观点:京东物流、京东金融、京东工业、京东健康、京东产发。这都是从2007年开始,每三年一个孵化出来的。
没有创新,所以接下来要开始继续有大动作创新,而讲到这些已有的和未来的业务,它们的诞生逻辑也都围绕的是同一个:供应链。按其原话就是:“京东集团所有的业务,我们只围绕着“供应链”展开,如果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
那么,京东的外卖业务算不算也是围绕供应链在做呢?
刘强东亲口回应,“算。”
在刘强东眼里,做外卖,无非也是一门有关生鲜供应链的生意,“前端卖饭菜我可以永远不赚钱,我靠供应链赚钱是可以的。”他将这作为了京东做外卖与美团最大的不同、甚至是京东做任何生意与竞品最大的不同。——大家的竞争不在同一位面。对手在什么位面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先看看京东的“供应链”玩法在什么位面。
为了阐述京东的供应链玩法核心逻辑,刘强东举了个京东已经成功过的例子,大家电。按照刘强东的说法,2009年京东进入大家电的时候,中国家电行业的利润分配大致是:美的、海尔、格力等一众品牌商净利润不到2%,整个家电行业净利润水平也是不到2%,而国美苏宁为代表的零售商净利润却高达6%左右,毛利率在18%左右。
身为零售商,京东当然也不生产家电,既然是玩供应链,依靠线上的低成本优势,京东能够将毛利率压缩到8%附近,相比线下零售商压缩出的这10%,京东一部分用来降价,一部分用来补贴品牌商。
“到今天,京东在大家电领域取得了如今行业第一的地位,国美苏宁加起来也不到京东的五分之一。”由此他也引出了京东著名的“三毛五理论”,即每赚一块钱利润,只保留三毛五,其他的六毛五都要让利给上下游产业链、消费者。按照刘强东所讲,目前京东的家电净利润是4%不到,家电品牌商净利润超10%。
这是刘强东对京东这套“供应链玩法”引以为傲的地方。
在刘强东眼里,也正是这套工不耻私利的“供应链玩法”,让京东进入到哪里就成功到哪里,并且可以一直如此独特地存在着。
到这里,作为一个案例和理论的分享,有解读,有数据,有案例,属于表达的是相当清晰了。但更值得细品的,是刘强东为什么要在2025的一场分享会上,一上来先讲这件事?
当然是因为,京东又准备以这套熟得不能再熟的“供应链玩法”杀入到新的领域了。
或者说,已经杀入了。
就是外卖领域。
02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刘强东眼里如今外卖行业,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利润再分配价值,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骑手,以美团为代表的平台方,就如同18年前的国美苏宁等零售商一样,拿得太多了。
刘强东是在瞎说吗?不一定。非常不一定。
2025年5月26日,美团2025Q1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美团核心的包含外卖、到店、闪购在内的“本地商业”业务,收入643亿元,经营利润135亿元,双双大涨。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来到了21%,同比提升3.2%来到了历史最高。整体营业成本541.43亿元,占总收入的62.6%,主要由配送、佣金构成。
在刘强东眼里,美团这个“21%利润”以及这个“62.6%成本”,肯定高了,这个高也并不是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好事,肯定可以被压缩。
可以压缩到多少呢?刘强东的分享里没有直接说这件事,毕竟隔着行呢,外卖的成本测算也不能和家电零售去进行简单类比。
但是刘强东在聊完“大家电案例”这个话题后,紧接着就开始讲一件看似很不相关的事情:“京东整个自营的零售费用率”。
京东的零售费用率,也就是成本,是多少呢?10%。刘强东还特别强调,这是在京东经营了1600个物流中心、1000万种自营商品、库存周转30-50天这一量级下做到的。全球做到这个规模的,只有costco、Sam's Club、ALDI(奥乐齐)、京东、亚马逊五家。
刘强东将这10%称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就差把“美团没做到也做不到成本这么低”写在脸上了。
结合美团等老玩家们在这个行业内,也正逐渐“从送外卖向送一切”进行演化,直白点说,美团们眼中的这个行业的最终形态,哪怕包装得再高大上,其实也不会离刘强东所描述的“京东零售”差太远。这也正是刘强东认为京东可以在此时下场做外卖的机会点。
如同2009年选择做大家电时一样。
另外,结合澎湃新闻这个月向美团求证的数据,6月中旬,美团外卖日均订单量9000万以上,这一数据占整个外卖市场的70%,另外闪购订单也有1800万单。翻阅美团与王兴的动态,如果说自打年初京东杀入外卖后,除了高呼“反内卷”之外,美团最大的动作,也就是加码即时零售的“闪购”了。甚至在不少人眼里,认为美团闪购的不断加强,是属于对京东的反击。
可是真按刘强东所说,你还会觉得,美团闪购这所谓的“反击”,在人家刘强东眼里是盘菜吗?你任何业务模式,只要成本压缩不到我京东如今零售的10%(或者我正在努力的那个目标),外卖也好,闪购也好,甚至酒旅也好,通通都是白给。你现在赚得越多,未来白给得越多。
我眼中,这段发言,就这么强势。
美团眼里的京东,是个闯入外卖领域的野蛮人,京东则把外卖当做了自己的翻身仗,至于美团怎么想,他并不在意。
03 东哥的舆论战利器是什么?
在讲完引以为傲的京东核心竞争力“零售成本10%”这一话题后,刘强东又开始回忆起一件看起来更不相关的往事。在2008年512大地震时,刘强东不仅把当时个人仅有的12万拿出来,甚至还亲自前往灾区救灾,更因为担心危险,还在走之前给全体员工留了封“遗书”。在那之后,他就定了规矩,全国任何地方受灾,京东就近仓储经理有权且必须把货物捐出去救灾,截至目前,已经捐了20多次。“令我欣慰的是,我们国家从2008年之后再发生的所有自然灾害,我们京东的救援物资都是第一个到,最快的时候救援物资4个小时就到了。”
单看这个故事,可能还没法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所以紧接着刘强东又补了一组数据:截止2024年,京东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4万亿元,净收入11588亿元,净利润400多亿,工资1161亿,“给兄弟们交五险一金”180亿,从2007-2025,累计五险一金交了一千多亿。刘强东还强调,“这些都可以称为我刘强东的财富,可以成为京东的净利润。……在中国外包员工是合法的,但我们京东从来没做。”
这番发言,以及救灾的故事,单看都没什么,尤其交五险一金不外包员工这事,是刘强东经常会分享的。但是当它作为“供应链优势”、“10%成本核心竞争力”两个话题后紧接着的第三个话题,如果前两件事都是针对美团、针对外卖在说事,这件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更明显。
毕竟,美团被诟病最狠的、京东外卖年初入局时最被看好的,就是外卖员从此有五险一金了。
美团冤吗?不冤。身为行业老大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态度,那么此后“宁可挨骂挨啐也要往兜里搂钱”就肯定是在自己思考过后决定要接受的事情了。
如果没有京东来揭老底,外卖员上五险一金这事儿,肯定是不会得到解决的,起码不会解决得这么快。自打年初京东搞外卖、并宣布“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确保骑手现金收入绝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少”以来,美团在有关部门引导下,对于自己外卖员的待遇和保障也在提高,与如今京东的待遇也不会低很多,并且一定是比之前要高很多。
只不过,对于美团这个刚刚回头的浪子,你哪怕再金不换,也的确很难比得过京东在这件事上二十年如一日的好名声。
根据刘强东与许冉的分享,从3月1日到目前,京东外卖吸纳了12万名全职外卖员,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3000-4000人的规模继续增长,预计本季度末总数将超过15万。许冉还进一步透露,“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全职骑手人均收入接近1.3万元,比加入前大幅增长60%”。这个“比加入前大涨”是在说谁,我们也不用多讲了。
这里我们还会发现一个事,那就是当刘强东是站在为他的兄弟们好的角度来讲话的时候,京东的有关话题传播度会比以往快很多。去年是因为“不奋斗者不是我兄弟”,今年是因为又多了“12万骑手兄弟”。——一句兄弟,就是刘强东的舆论战利器。
所以,哪怕这次传出来的画面那么糊,发言那么随意,依然会有那么多人看,因此此刻,一份月薪1.3万元、交五险一金的工作对于许多低学历人群来说,就是极具吸引力的。从这个侧面也就说明,这个群体,比我们所有人在网上看到的、自己想象的,都还要更庞大。
刘强东到这所做的升华性总结是,“我们京东能够赢,能够走到今天,我们的战略就是六个字:体验、成本、效率。体验做到最好,成本做到最低,当然最低的成本绝对不能建立在压榨员工的基础上。”
这是一番很动听的发言。
04 美团,你拿什么赢我?
刘强东分享的最后一个话题,是京东目前的“国际业务”建设情况。简言之,以京东重供应链、重成本的商业模式,想要出成绩还很远,且只能是本地采购、本地发货的本地电商战略。按刘强东的估计,“国际业务一句话,京东所有的商业模式,我们都没法三年、五年干成,可能都是十年、二十年干成。”
为什么聊供应链、聊竞争力、聊兄弟,还要聊聊国际?
那是因为,国际业务看似与目前正在角力的外卖不相关,可实际上却正是美团在2025Q1大书特书、发力多年的重点业绩。根据美团财报,整个Q1包含海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收入222亿元,亏损收窄至23亿元。——这数据美团很引以为傲,可在刘强东眼里,你赚再多,亏再少,我京东与你发力点也好、目的也好,压根不一样,就和我们对外卖的态度一样。没准儿,你们海外干再好,到头来可能也还是得为我做嫁衣呢?
有点杀人诛心的味道在了。
无论是供应链模式、成本核心竞争力、大众舆论维护、甚至是国际业务的高举高打,没有一个话题提到过美团,可分明句句不离美团。
唯一两处跟美团相关的,还都是称呼王兴“兴哥”。可是,站在美团的视角、认真审视过刘强东的这番发言,哪怕刘强东一口一个“兴哥”地叫着,甚至后面还提到说想要“618期间想请兴哥喝酒”,这个局破不了,这酒又该怎幺喝呢?
刘强东还分享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有人劝他先别请王兴,“当中有一个哥们儿……说建议你等一等,现在不是最佳时刻,我觉得有道理”。这话,不论真假,都不能被当做是“兴哥在生东哥闷气、伸手打东哥笑脸”那种肤浅意思。
事实上,王兴很早就公开回应过“坚决反对内卷,欢迎更多参与者入场”,在这行见过无数大风浪的王兴想来也没那么小家子气。
我认为刘强东之所以分享这个片段,无非想要借此强化一个理念:在他眼里(注意是在他个人眼里),美团与王兴在外卖乃至零售这一局,是没法应对京东的出招的。——这块市场你乖乖分我也好,不分我我自己抢也好,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京东一定可以笑到最后。
至于谁会是未来最终的老大,我们再慢慢一起做着看。
刘强东在最后的时候还强调,“我们外卖其实很快就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允许我卖个关子,一个月之后跟大家见面,……”。我的预见是,无论最终定下的玩法规则是什么,这个模式,一定会是围绕“依靠生鲜供应链压缩成本、且这个成本除了京东别人压根压缩不下来”这条思路来。
总结来看,一番发言下来,不仅让自己所想和所做,都明明白白展现出来,更是让京东未来十年的野心,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再结合这次的分享形式,看似粗放随意,却也言简意赅,是刘强东一直以来“接地气、不藏着掖着的”的大哥形象。能在一次看似随意的简单分享里,透露出这么多有效信息,刘强东的演讲功底也十分值得肯定,所以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视频、读读全文,学习学习如何像刘强东一样讲话举重若轻。我认为东哥也应该多用这种方式来和公众见面,也是他独有的公关魅力了。
这番精彩发言同样也说明,刘强东应该是已经把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脑海里思考了很久很久、过了一遍又一遍了。不然不可能没准备的情况下表达得这么流畅。
结合开篇刘强东所说“京东已经很久没有新商业模式了”的主题,在经历了五年的痛定思痛、乱拳出击、没有创新后,蛰伏许久的刘强东貌似把缠绕在京东身上的问题找到了归因,并准备动手解决它们。去年铁血裁员白领是如此,今年初进军外卖是如此,618后立马宣布进军酒旅亦是如此。——不是为了砸谁的饭碗,而是为了验证自己重新梳理后的模式,是不是真的有效。此番发言、乃至京东至2025年以来的诸多动作,是具备连贯性与深刻合理性的。
这不就是妥妥的为最广大老百姓谋福利、为最广大老百姓保饭碗的群众路线么?被高帽子带偏许久后的自以为是,切换成了农民出身思考良久后的不忘初心。
也挺符合主旋律的。
参考
[1]蓝鲸新闻.刘强东最新内部讲话全文.腾讯网.2025
[2]查沁君.对话京东CEO许冉:京东外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界面新闻.2025
[3]彦飞.美团喝口水接着打.字母榜.2025
[4]普子胥.美团应战反内卷.银杏财经.2025
[5]京东、美团商业快报.界面新闻.2025
-原创不易 欢迎分享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