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小米Yu7 于2025 年6 月26 日晚正式发布。本次发布三个SKU,分别是标准版、PRO 版、MAX 版。标准版:25.35 万元,搭载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后驱续航835km。PRO 版:27.99 万元,搭载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续航770km,零百提升至4.27s;升级配置,闭式双腔空簧。MAX 版:售价32.99 万元,搭载101.7kmh 三元锂电池,零百升级至3.23s,支持5.2c 超充,升级部分配置。市场端销售火爆,上市18 小时锁单量突破24 万台。
Yu7 产品力优秀。小米Yu7 采用流线型车身,造型运动风格;提供了9 种外观可选配色;提供四款内饰配色和六款轮毂可选;采用了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设计;全车储物空间丰富;在遮光隔热、静谧性、音响系统等做了提升;全系搭载了V6s PLUS 电机、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搭载了智能底盘系统,Pro/Max 版搭载了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全系搭载四合一域控制、英伟达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
Su7 Ultra 纽北再获佳绩,同步发布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 分4 秒957 的成绩,打破了纽北赛道量产电动车的记录,成为目前纽北最快量产电动车。小米SU7 Ultra 原型车,目前以6 分22 秒091,位列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本次发布会同步推出小米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
小米汽车的成功由多重因素推动。小米SU7 自2024 年上市之后获得巨大成功,订单、爬产、交付三个环节均表现优秀。小米汽车业务取得开门红的原因,主要有:1、造车布局已久,储备充分;2、借力庞大的投资生态圈,汲取资源和经验;3、研发端有整个集团支持,尤其在智能化领域;4、产品力和产品质量过硬;5、用户基础好,品牌影响力大等。
随着Yu7 正式发布,小米汽车进入广阔赛道。随着Yu7 发布,小米汽车进入中高端SUV 赛道,以20-40 万元SUV 市场为参考,市场规模在300 万辆以上。
20-40 万元SUV 赛道,2025 年1-5 月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7.80%,2024 年纯电车型销量达到98.59 万辆;该赛道中,Model Y 销量显著领先,2024 年销量占比超过13%;对比特斯拉Model Y,以Yu7 标准版和Model Y 后驱版为例,小米Yu7 配置在多数环节中保持优势。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二期即将投产,新产能正在规划中。预计小米汽车2025 年销量40-50 万辆(具体看产能爬坡情况),2026 年销量有望突破80 万辆。
风险提示:1、汽车行业总量风险;2、竞争恶化;3、海内外政策因素;4、技术人才流失。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小米集团(电子、互联网联合覆盖)、拓普集团、禾赛科技、银轮股份、均胜电子、华阳集团、精锻科技、保隆科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