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扫街榜VS美团,那些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

董指导研究09-18

文:董指导

本期要点

#即时零售#变革#高德地图#高德扫街榜#美团#阿里

当闪购大战开始、高德用榜单挑战点评时,很多人感叹,有几年没见到互联网厂商之间这么热闹的“大战”了,有当年互联网热潮的即时感。

实际上,当“万物皆可外卖”时,巨头之间也必然会在即时零售领域,产生碰撞。

但高德扫街榜的发布,其实只是阿里大变革里的一小步。但美团也自有粘性。于是,基于这个话题,我和“食野之评”的播主 作家小野酱 一起录制了一期播客。

一些观点如下:

1、短期和长期

外卖市占率,靠砸钱是有用的。至少,是阶段性的。但要长期改变格局,仅靠补贴还不够。

美团的团队也依然很能打。从点评、即时零售这个业务来看,短期会受到冲击,但过一段时间,美团也会再反弹回来。

长期来看,美团的市占率,第一名的地位,大概率不会改变;但和没有大战之前相比,也会下降,毕竟对手是真金白银地出手了;

然而,总的绝对额一定是上涨的。

也就是说,行业头部的PK,首先是推动了行业整体的扩张,整体蛋糕变大。

2、点评榜的成与否

点评榜,是减少用户决策成本的,是一套评价体系。体系很难短期速成。

高德地图做榜单,本质是盘活自己的数据资产。因为做地图,确实也很苦,需要有更好的变现方式。

然而,大众点评的数据积累,也是很好的护城河。

高德基于导航数据的榜单,只是提供了另一个评价维度。逻辑上成立、商业上可行。但是,有效性,需要打磨,而且是长期的打磨。

另外,地图上增加点评榜,也许还好,如果继续增加其他大入口,是否会变得复杂、臃肿,反而丢掉了导航诉求本身的用户。

这是需要考量的。但是,毕竟国庆节快到了,值不值得的,都得冲一把。

3、即时零售星辰大海

即时零售,普及率在快速提升。需求端消费人群的使用习惯、供给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在改善。所以,这是一场必然发展的领域。

自然,也必然有大厂之间的剧烈争夺。

4、屠龙与龙

不只是互联网,许多商业领域,都会上演“屠龙少年终成龙”的故事。

当一个领域的竞争格局在较长时间内固化后,领先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公司病,而这些大公司病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从而成为消费者口中的“恶龙”

(这种称呼,不意味着公司做了坏事,而是在服务、产品方面,存在了滞后于消费者需求、或时代发展诉求的情况)。

而这个时候,自然就有新的“屠龙少年”出现。

所以,每家公司都需要不断迭代、不断审视,来减缓成为“恶龙”的速度,或者将时间大幅推迟、延后。

5、传播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高精尖,每家科技公司,也越来越需要公众传播。做好“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

通过传播,让大众知晓公司的价值,赚钱的“合法性”。

这里的合法性不是说,法律上的合法。而是大众心目中的,也就是,你赚了钱,那你用赚来的钱做什么,是自己消费、还是回报社会等等。

这是很重要的舆论关切点。所以,科技公司也要有“科技形象”,有啃下的硬骨头、有打下的硬仗。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

6、阿里的变革

从2024年开始,我就感受到了阿里的变化。淘宝率先做了匹配Vision Pro的版本、阿里云的无影事业部也发布了新产品等等。

这些动作,都说明阿里在重新激活创新力。

收缩零售资产、发力AI、重回公有云、以及组织架构变动、电商发力即时零售、钉钉发布AI版本、夸克增加AI功能等等措施,都是在大变革下的动作。

而这些动作,离不开吴永铭的大刀阔斧。

也离不开马云的回归。当马老师骑着自行车出现在西湖边上时,估计每个阿里人内心都逐渐燃起来了。

而闪购的成绩,更是让大家有了信心。

现在估计不少部门领导人都在想,有什么想法,可以冲到马老师面前,让他心动、认可。

更多信息,可以在小宇宙播客收听

---全文完,欢迎交流

理工/金融 复合背景

畅销书《英伟达之道》译者

百亿私募/头部自媒体 双重经历

看清科技、商业本质,讲出精彩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