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力以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下滑态势仍在持续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10-03

救市动作拉满,销量却越救越凉?

一边是 “组合拳” 式救市,一边是下滑曲线持续陡峭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挣扎,正陷入 “越努力越无力” 的怪圈。

为扭转销量颓势,这家美国车企已将能试的办法几乎试遍:全年不间断的降价促销、热门车型 Model 3/Y 的 0 利率购车方案,甚至在第三季度紧急上线新款 Model YL 车型。但残酷的现实是,这些措施不仅没能 “止血”,反而让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数据刺眼:中国市场降幅连季扩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的销售数据向来是特斯拉的 “晴雨表”,而如今这张 “晴雨表” 已彻底转凉。上半年:特斯拉在华交付量同比下滑约 4%,初现疲软信号;Q3 季度:降幅直接扩大至 8%,下滑态势明显加速;全年累计:截至 Q3 末,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华交付量同比已跌去 6.4%(数据来源:车险统计)。

更值得关注的是,即将于明日公布的特斯拉 Q3 全球交付数据,此前被业内预判为 “未来一段时间内首个且最后一个表现尚可的季度”—— 背后支撑这一判断的,并非市场需求回暖,而是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消费者 “赶末班车” 的提前购车需求。一旦这部分需求释放完毕,特斯拉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四季度再抛优惠:0利率 + 软件延期,能否 “续命”?

面对持续低迷的需求,特斯拉已提前为四季度 “加 buff”,将优惠政策的 “有效期” 一再延长。

最新公告显示,10 月 31 日前购买 Model 3 与 Model Y,仍可享受 0 利率贷款优惠 —— 按当前政策计算,这相当于直接为消费者让利 1500 至 2500 美元;同时,被视作 “核心卖点” 的 “智能辅助驾驶” 软件(中国版 “FSD”)车辆间转移服务,也同步延长至 10 月 31 日。

事实上,这种 “设期限 - 再延长” 的优惠套路,特斯拉已用了多次。此前为刺激季度末提车,其常为优惠设置截止日期,但受需求疲软影响,往往很快就会重启政策 —— 反复调整的背后,是市场信心的持续流失。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深度解析:特斯拉的 “中国困局” 在哪?从 “霸主” 到 “下滑”,市场地位已松动

中国作为全球电动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既是最大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 “战场”。曾长期垄断中国纯电市场的特斯拉,如今已彻底告别 “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进入明确且持续的下滑通道。新车型救不了 “老问题”,还可能 “自相残杀”

尽管 Q3 推出的 Model YL 对销量有小幅提振,但远不足以扭转颓势。即将登场的 “精简版” Model Y,被业内认为可能是下一张 “救市牌”,但隐患已显现:这类简化版车型,大概率会分流现有 Model Y 的销量,陷入 “左手打右手” 的内耗。竞争太激烈,消费者选择早已 “溢出”

如今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早已不是特斯拉 “随便出款车就能卖爆” 的时代。在特斯拉瞄准的价格区间和细分市场里,比亚迪、小鹏、理想等本土品牌已推出大量高性价比车型,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极大 —— 特斯拉的 “新车型优势”,早已被稀释殆尽。破局关键:别再押注自动驾驶,该更新车型了

若 “精简版” Model Y 仍无法改善销量,特斯拉或许该醒醒了: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 “自动驾驶不够强”,而是车型阵容 “太老化”。与其把全部赌注押在尚未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上,不如加大现有车型的更新换代力度,推出真正能打动中国消费者的新产品 —— 否则,下滑曲线可能还会更陡。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tom33
    10-03
    tom33
    你只邪恶网乱写
  • tom33
    10-03
    tom33
    特斯拉 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为497099辆,创下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7.4%。市场预估为439612辆。分析认为,美国联邦政府一项最高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即将到期,为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带来暂时性提振。9月30日后该购车激励政策逐步取消,这一背景也推动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现代汽车旗下车型需求激增。 特斯拉第三季度产量447450辆,市场预测450313辆。 第三季度MODEL 3/Y交付量481166辆,预测424828辆。 第三季度车型3/Y产量435826辆,预测426714辆。 同期,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12.5吉瓦时,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产能释放持续助推业务增长。据媒体数据统计,上海超级工厂9月交付量超过9万辆,中国市场销量超7.1万辆,环比增长25%。
发表看法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