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零碳科技公司”,宁德时代发力了

高工储能10-19

年会预告

2025高工储能年会

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年会时间:2025年12月9-11日

年会地点: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咨询合作:欧阳女士 15889619724(微信同号)

今年港股上市钟声落定的瞬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港交所交易大厅的演讲,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划出了一道清晰的战略坐标。

以《创新全球零碳科技,推动全球零碳经济》为题,曾毓群重塑企业身份边界:“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

这并非一句简单的愿景宣示,而是镌刻在企业上市里程碑上的战略锚点。

短短数月后,秋末的产业版图上,这份定位已从文字转化为密集的落地动作。

10月,宁德时代先以控股吴忠聚能科技的动作夯实储能根基,随即与京东集团签约,月末再传海口润时新能源注册资本从241万元跃升至100亿元的动态......

从核心业务持续补强到海外市场突破,再到增资控股、战略参股,一系列连贯举措背后,全球电池龙头向零碳目标冲刺的节奏愈发清晰,也为其零碳战略版图落下关键棋子。

为践行这一愿景,宁德时代正全力攻关零碳电网核心技术,其技术布局涵盖电力电子、柔性调控、虚拟电厂及储能系统等关键领域,每项突破均精准指向“新型零碳电力系统”的构建。

01

储能从第二增长曲线到核心枢纽

从密集布局来看,宁德时代对零碳网络的核心架构进行战略升维,其正逐步构建覆盖能源生产、存储、调度、消费的全链条零碳网络,储能板块的定位也从“第二增长曲线”升级为零碳布局中的“核心枢纽”。

从业绩维度看,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其中储能电池系统营收达284亿元;据其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合计销量近150GWh,储能占比约20%;截至上半年末,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已在全球累计应用于超2000个项目。

10月15日,宁德时代入股吴忠聚能科技,堪称其储能布局的又一关键落子。吴忠聚能运营的孙家滩1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扩建后规模将提升至400MW/1000MWh,每年可新增消纳西北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12亿度,减少燃煤发电碳排放86万吨,该效益相当于为宁夏20万户家庭提供全年清洁电力。

叠加宁德时代全球领先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和电池技术优势,一套“存储-消纳-应用”的储能生态正从雏形走向成熟,真正实现绿电“存得住、用得好”。

比如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TenerStack储能系统便是典型成果:该系统不仅严格契合欧盟运输法规,可在全欧洲范围内便捷部署,大幅降低跨国项目适配成本,更以单箱9MWh的电量创下行业纪录——此容量相当于为德国一座中型工业园区提供一周的绿电储备,既能有效缓解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难题,也为当地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零碳电力的竞争,已从硬件比拼进入智能调度时代。”曾毓群的这一判断,指引宁德时代向“智能中枢”领域挖掘核心竞争力。在硬件布局之外,宁德时代近期通过旗下溥泉资本与“时代泽远”基金的双重投资,将上海达卯科技纳入战略版图。

达卯科技的核心优势是 “能源大模型” 与 “生成式 AI” 在虚拟电厂的应用。区别于传统虚拟电厂的固定算法,其能通过 AI 实时生成最优调度方案,且已与施耐德电气合作。这一布局可为储能硬件配智能 “大脑”,为其能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这家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的企业,其研发的能源大模型具备显著效能优势:可实时生成虚拟电厂最优调度方案,效率较传统固定算法提升30%,每日可为工业用户节省近10万度电,相当于减少50吨燃煤消耗。

02

跨界协同,扩宽零碳场景

当硬件底座与智能中枢形成协同合力,宁德时代将零碳布局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应用场景,10月以来的跨界合作呈现“点面结合”的鲜明特征。

在国内场景,其与京东的合作聚焦微观场景落地。宁德时代近日宣布与京东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池消费市场全渠道服务、绿色运力、物流仓配及零碳园区、工业品供应链数智化、行政物资及员工综合服务、数据中心、海外业务发展伴随式服务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锦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永鑫,经营范围包含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充电桩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沈阳)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涵盖发、输、供、配电力业务以及储能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海口润时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41万元增至100亿元,增幅达414倍。该公司为宁德时代旗下企业,此次增资旨在增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本实力与业务拓展能力。变更后,公司经营范围保持不变,持续聚焦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宁德时代的零碳方案加速向全球渗透,近期与A.P.穆勒-马士基的战略合作便是其“出海布局”的关键节点。作为马士基在电池技术方面选择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与其共同探索在集装箱船队、港口生态系统、内陆运输及仓储等环节的电动化应用,内容涵盖电力系统设计、能源管理与电池回收解决方案。

在这个零碳能源网络的编织中,宁德时代不仅提供核心电池技术,更输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比如电池退役后可输送至当地工厂回收,真正实现“零碳闭环”。

03

零碳网络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覆盖全球的零碳布局中,宁德时代始终保持战略克制,坚守“聚焦主业不越界”的核心原则:不涉足汽车制造领域,不参与储能运营环节,专注于打造新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供应商”。

这份克制背后,蕴含对用户与行业的深度考量:其不与车企争夺市场份额,反而通过“电池银行”模式,让消费者以租赁方式使用电池;不抢占储能运营市场,而是向中小运营商开放技术接口,推动零碳产业生态规模扩容。

当100亿元增资、AI技术布局、跨国合作等举措形成联动效应,宁德时代的零碳战略逻辑愈发清晰。这场加速推进的零碳“新棋局”,不仅是宁德时代自身的战略升级,更承载着中国企业推动全球零碳转型的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 曲镜儿
    10-19
    曲镜儿
    每天看到宁德时代的利好消息,每天看着它跌。
发表看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