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篇贴子与投资无关。这一个多星期的大涨,大伙都是喜滋滋,逢人也多了几份笑脸。当然,那是除了我。
行情没什么可说的,只是今天看了人物对乐清顺风车遇害案的报道《致命偶遇》,勾起了心里很多的结,郁结在心,只能不吐不快了。
事情必须要从两个方面说开去,两个方面都勾勒出了小人物与大时代的侧面,回忆起来,让人无奈,也让人充满怨恨。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应该还是1999或2000年的样子,班主任拿着问卷让我们填写,问卷上写着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类的字眼。当时懵懂无知,我不断地问班主任,这两个词到底什么意思,班主任只是说,平常是不是只有你和爷爷奶奶在家,如果是,那就打勾就行了。其实在漫长的小学初中生涯中,这应该只是一个平常的画面,但为什么这个画面我会记得如此清楚,那是因为上高中的有一天,学校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普查,我忽然明白了这两个词所内涵的意蕴,这才蓦然发觉自己是长大了,原来我是度过了一个亲情比较缺失的童年。
在我们乡里,早在90年代中,乡镇就已经空心化了,从我上学记事起,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就一直是乡镇的常态,所以我也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孩子们自然是顽皮的,在没人管教的情况下,很快村里的孩子们就仿照《古惑仔》,成立了青龙帮,小刀会一类的组织,经常在广阔的田野里村与村之间拉派斗殴,后来事情越搞越大,钢管砍刀一类的武器也开始派上战场,直到最后有一个孩子被砍成重伤。学校赶紧派人处理,抓住了很多为首的分子,并一次性开除了几十个人的学籍。当然了,其它几百号人最后也没几个可以顺利毕业,最后都早早的成了广东的农民工二代们。
也要感谢时代,在那个时候,社会上的诱惑还是那么少,我们这一代人,在消费习惯定型之前,没有赶上贷款消费的潮流。
经济在发展,有的东西却不断在变坏。可见的如家乡的小河,小时候的潺潺流水,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到现在已经是死水一潭,绿苔满面了。不可见的却是人心,人的行为,人的希望。
以上是人的因素,再不得不说的,是滴滴自身的因素。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多年,也是中国飞速进步的最完美缩影。GDP年年高升,造就了多少明星巨无霸企业,但却腐蚀了我家门前那条小河。这种发展是掠夺式的。同样,滴滴,作为全球知名的独角兽企业,共享经济代表,无数顶级资本投资的对象,它的发展也是掠夺式的。也只有这种掠夺式的发展,才能与GDP这头大象的狂奔继续匹配,才能不负那些掏出真金白银的金主们。为此,它不惜大打"社交"牌,去掠夺软弱的女孩子们的无知和美丽。
这是眼里只有"规模"和"估值"的企业才能干出来的事情,为了规模,它必须越界。
这也是只有"增长"和"稳定"的经济才会做出的事情,嗜血狂奔,大事化了。为了增长,它必须让企业凌驾于人之上。
就不@什么公司了,腾讯,阿里,甚至苹果,都是滴滴的金主,他们在滴滴这一路上,难道就没有推波助澜过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