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我
2020-12-21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只是备忘录:
磨刀不误砍柴工。2020年小结(中)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330934127,"tweetId":"330934127","gmtCreate":1608512660469,"gmtModify":1703735091132,"author":{"id":3558508081169465,"idStr":"3558508081169465","authorId":3558508081169465,"authorIdStr":"3558508081169465","name":"傻傻的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ae4a4ff8e8ee528bd66bf9feb7bb379","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4,"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body></html>","text":"一份耕耘一份收获","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30934127","repostId":397468312,"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397468312,"tweetId":"397468312","gmtCreate":1608310444336,"gmtModify":1703852460478,"author":{"id":3536914495759688,"idStr":"3536914495759688","authorId":3536914495759688,"authorIdStr":"3536914495759688","name":"只是备忘录","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9f0a814865d13c3461800c64d9c0a1d","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5,"crmLevelSwitch":1,"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5044,"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a2c0637349b7fedcd0bd4c02d68dd5e"},{"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a3dff70047aadd75f20fcd0be1d7ee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a5054ced52ef87ed3c3074c8e55b9b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3879ca575f47a036943eba38fc952e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f25d2aac041503586e6cad5e694992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6e42fe1aa08e41d3769698ce0f275a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0ae9ccdbb060eb9ffe3ef050df3df5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379ba26acee529f4471413bdfee01e8"}],"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a2c0637349b7fedcd0bd4c02d68dd5e","width":"1078","height":"954"}],"title":"磨刀不误砍柴工。2020年小结(中)","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这是第五十六周投资实记。</p><p>这是上篇:<a href=\"https://laohu8.com/TW/396794858\" target=\"_blank\"><span>2020年小结(上)</span></a></p><p>下篇要等年底所有数据都披露了再整理。</p><p>年底啊,好忙啊,总有种啥事都想总结、都想整理一下的冲动。</p><p>作为一名小学算数爱好者,无论是企业财报还是个人财务各项数据,只要一有时间就是闷头稀里哗啦纸笔飞舞、噼里啪啦狂锤计算器、狂拉Excel表格。</p><p>不等凌晨场外持仓净值更新了,反正场外的迟早会被我调到场内,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在场外交易了。</p><p>本周交易</p><p>A股</p><p>卖出:</p><p>本周清仓了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2W左右。</p><p>清仓了五粮液。</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a5054ced52ef87ed3c3074c8e55b9b5\"><span>嘚瑟一下~</span></p><p>买入:</p><p>万科1000股、中国平安300股、兴业银行500股、保利地产700股、招商银行500股。</p><p>港股</p><p>蓝月亮中签6500股,暗盘直接清仓删自选。</p><p>同时账户所在券商开通了现金打新,目前0手续费,摸了3支新股,能中就中不能中拉倒,能盈利就盈利能亏就亏,开盘直接清仓删自选拉倒。(汇森家居如果中签我会考虑持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没中签开盘价不高于发行价太多我也会考虑建观察仓,至于具体分析,我认为我还没到那个水平,还是至少经历过一两个牛熊周期再说。)</p><p>卖出:</p><p>清仓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6K人民币左右。</p><p>清仓领展房产基金、网易。</p><p>买入:</p><p>建设银行2000股、腾讯100股;</p><p>建仓京东、新天绿色能源、中国生物制药、融创中国。</p><p>清仓两市民生银行后,手头又富余不少现金,等着调整慢慢再加仓。</p><p>目前持仓挺舒服的了,A股全部浮盈中,港股建行亏损2%,融创中国亏损0.02%(亏了手续费),其他全部浮盈中。</p><p>其中京东健康浮盈109.55%、小米集团浮盈189.03%。</p><p>A市持仓以银行、地产、保险、指数基金、少量白电为主;H市科技占比56.95%、医药占比16.94%、金融16.65%、以及少量地产、新能源。</p><p>目前持仓的个股理论上很大部分会成为半永久性持仓,也就是不要涨到太离谱(透支数年业绩)、企业经营没有出现致命性恶化、我在选股上没有发现致命性错误、没有出现更好的投资标的(一定要更好,好一点点的不算),那么卖出的可能性不太大。(当然,我也做好了不排除有一天打脸的可能。)</p><p>最新持仓:</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379ba26acee529f4471413bdfee01e8\"><span>A股</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3879ca575f47a036943eba38fc952ec\"><span>港股</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a3dff70047aadd75f20fcd0be1d7ee8\"><span>日股和美股</span></p><p>我是2019年11月5日开户A股交易、3月18日入金港(美)股券商开始交易、4月份开户日股券商开始交易,2020年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年份了。</p><p>下午统计了一下2020年清仓的证券详情(日股我没去统计,一是交易的少也没亏钱,二是日本券商系统太**了,我懒得多翻一下。)</p><p>截止目前,全年二级市场内交易了167支标的,如果算上场外的话超过200支。(场外目前就是早些时候跟车ETF拯救世界的。)</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0ae9ccdbb060eb9ffe3ef050df3df55\"><span>A股已清仓标的(人民币)</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6e42fe1aa08e41d3769698ce0f275a6\"><span>港股和美股已清仓标的(港币和美元)</span></p><p>具体数字我也直接放出来好了,但不展开说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花了一些时间整理这份2020年清仓表(银行ETF和100红利后来又重新建仓,目前持有中),虽然本质上对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面对这些数字背后的回忆我还是很感慨的。</p><p>这些交易大部分都发生在上半年,那时候我对企业价值估算比较没有概念,同时又考虑到低风险,所以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可转债、指数基金和套利交易上。</p><p>加上受新冠影响,今年旅游客人的订单全部取消我也闲赋在家,有大量的时间;以及手头上有的存量现金,所以就操作了几百个标的,把网上学到的方法、策略都交易操作了一通。</p><p>从最终收益情况来看,总收益都是正的;从永久性亏损的标的来看,只有美国原油ETF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估计还是会亏损,其他的亏损理论上给我一些时间,用网格、套利、目标市值、分红再投入等各种策略综合使用,是能够至少回本的,但我不想在我根本不考虑长期持有的标的上花太多精力。同时,对于投资而言,最大的亏损是时间的永久性亏损,特别对于我这种新手而言,多看书、多计算、多思考、多拿厉害人的作业辩证,比盯着市场上上下下有太多的意义。</p><p>所以,我不看盘,也不炒股。</p><p>截止目前,持仓+已清仓的总收益30%多一些,具体年底一块再算。</p><p>本周一直在看老唐的书,真是相见恨晚。</p><p>直接4本一块组合着边读、边思考、边计算。</p><p>没读过老唐作品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老唐有多棒,简直就像亲临现场一般手把手指着财报上的数据教你依葫芦画瓢地计算企业的估值。</p><p>即便有些比较“艺术、抽象”的估值,他也尽可能给你画一画重点,让读者能够起码有一个范围可以试着琢磨。</p><p>所以,我觉得我进入证券市场的第一年真是太幸运了,找对了方向,一条受用终生的方向。</p><p>甚至从后视镜看,如果我在春节前读完这4本书,接着遇上2月3号、3月19号股灾,那可真是真的能捡到宝了!(我指的是不带着现在的任何记忆回到那时候,只是当时让我看完这4本书就够了,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当然实际上,上面那两个阶段也是我今年一下子把仓位打满的阶段,只不过当时投资的体系太薄弱(现在也不成熟),乱买一通,又拿不住,收益有限。不过这几次巨大回撤的交易表现,逆向投资的思维我认为自己是有所培养的了。(这几周三傻大回撤,这不我又继续买买买了~)</p><p>回归现实,依葫芦画瓢计算出模糊的企业价值,然而并没有什么决定性卵用,也不是所有净有形资产7折市值的企业就真值得投资,更别说在报表上做会计数据游戏的企业了。所以,企业定性分析,是一条孤独的不归路,也是一条一路到底的阳光大道。</p><p>扪心自问我并没有绝对的信心能走下去,因为同样的数字背后是能够有不同的解读,同时干这行最好还得有些天分,特别是性格上的天分。这路可不是走错重来那么简单,错误的习惯养成后基本改不掉,甚至连自己染上恶习都可能未必察觉,那时候不仅仅是损失了时光和资本,更是丢掉了信心。甚至什么魑魅魍魉都扛着一副「价值投资」的大旗在路演,可见这条路不仅难走、诱惑还多。</p><p>为此,我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p><p>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无法突破自己投资认知的天花板,那么我就“机械”的根据市盈率、市净率的历史分位指标严格执行定投、网格策略交易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医药ETF、科技ETF、中概互联、海外指数以及个别行业指数,在估值历史分位低估区间进行长线仓位定投、网格波段交易;正常区间持有、网格波段交易;高估区间分批卖出。同时配合A股、港股、日股、美股打新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套利策略。</p><p>如此无限循环。</p><p>这样我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市场之中,大概率能够常年保持在10%左右的年收益率,也能继续实现自己投资复利财务自由的目标。</p><p>因此,在学习自由现金流贴现估算时有了给自己财富“算命”的灵感。</p><p>以金融资产1000W为目标,以目前持仓总市值约220W为起始资金开始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同时每年增量投入证券市场12W、18W、24W,并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悲观的考虑到新冠影响,2021年、2022年我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从2023年开始存款投入标的):</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f25d2aac041503586e6cad5e6949927\"></p><p>假若复合年化10%,年存12W,13年达到1000W;年存18W,12年达到1000W;年存24W,12年达到1000W。</p><p>假若复合年化15%,年存12W,10年达到1000W;年存18W,9年达到1000W;年存24W,9年达到1000W。</p><p>假若复合年化20%(目前来看这是个奢望,反正这种表格输入公式,几分钟全部计算完毕,也就YY一下好了),年存12W,8年达到1000W;年存18W,8年达到1000W;年存24W,7年达到1000W。</p><p>综上来看,最久13年,最短7年达到1000W的目标,也就是个人37至43岁之间,我觉得这个阶段能够实现1000W目标,本人是非常满意与自豪的,即使再久一些,45岁,甚至50岁,我也觉得ok可以接受。</p><p>至于通胀什么的,与我无关。</p><p>而实际当中,有一些变量其实是会增强或是削弱最终结果的。</p><p>增强:</p><p>1,当前手中还有不算太少的现金可以继续投入,但我喜欢手上留一些现金,这样即便市场一片绝望之时,我也能从容关掉手机,安心工作、安心生活。当然,如果真的市场进入一片绝望,我很大概率会在生活上紧一紧裤腰带,继续加仓被错杀、值得终生拥有的好企业;</p><p>2,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上我还远远不够,在对的方向上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相信对投资和生活都会有巨大的帮助;</p><p>3,在主动收入上,我和妻子都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提升主动收入,以增加可复利的本金;</p><p>4,在开支上,我们并不提倡极简的消费观,但更反对浪费和自我包装的消费行为,所以控制好家庭财务的资产负债表相应的就能提高家庭利润表的数据;</p><p>5,好运气,我从不排斥好运,当然我也无法拒绝坏运气,这都不是我能左右的。</p><p>(以上的3、4以及10%的被动复利,我认为是家庭财务增长的戴维斯三击了。)</p><p>削弱:</p><p>1,与以上2、3、4、5相反的,都会对财富起到削弱作用;</p><p>2,性格上的恶化。(我认为投资结果与性格有关。)</p><p>我想有房、又有1000W的现金资产,保持每年10%的收益,每年开支控制在50~80W左右(考虑到某年收益不佳,得靠股息过日子),基本上能够实现钱越花越多,那基本上想做的事就和钱没什么关系了,那种状态就像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带来一毛钱、离开这个世界不带走一毛钱一样。</p><p>一步步来吧,磨刀不误砍柴工。</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a2c0637349b7fedcd0bd4c02d68dd5e\"></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这是第五十六周投资实记。</p><p>这是上篇:<a href=\"https://laohu8.com/TW/396794858\" target=\"_blank\"><span>2020年小结(上)</span></a></p><p>下篇要等年底所有数据都披露了再整理。</p><p>年底啊,好忙啊,总有种啥事都想总结、都想整理一下的冲动。</p><p>作为一名小学算数爱好者,无论是企业财报还是个人财务各项数据,只要一有时间就是闷头稀里哗啦纸笔飞舞、噼里啪啦狂锤计算器、狂拉Excel表格。</p><p>不等凌晨场外持仓净值更新了,反正场外的迟早会被我调到场内,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在场外交易了。</p><p>本周交易</p><p>A股</p><p>卖出:</p><p>本周清仓了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2W左右。</p><p>清仓了五粮液。</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a5054ced52ef87ed3c3074c8e55b9b5\"><span>嘚瑟一下~</span></p><p>买入:</p><p>万科1000股、中国平安300股、兴业银行500股、保利地产700股、招商银行500股。</p><p>港股</p><p>蓝月亮中签6500股,暗盘直接清仓删自选。</p><p>同时账户所在券商开通了现金打新,目前0手续费,摸了3支新股,能中就中不能中拉倒,能盈利就盈利能亏就亏,开盘直接清仓删自选拉倒。(汇森家居如果中签我会考虑持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没中签开盘价不高于发行价太多我也会考虑建观察仓,至于具体分析,我认为我还没到那个水平,还是至少经历过一两个牛熊周期再说。)</p><p>卖出:</p><p>清仓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6K人民币左右。</p><p>清仓领展房产基金、网易。</p><p>买入:</p><p>建设银行2000股、腾讯100股;</p><p>建仓京东、新天绿色能源、中国生物制药、融创中国。</p><p>清仓两市民生银行后,手头又富余不少现金,等着调整慢慢再加仓。</p><p>目前持仓挺舒服的了,A股全部浮盈中,港股建行亏损2%,融创中国亏损0.02%(亏了手续费),其他全部浮盈中。</p><p>其中京东健康浮盈109.55%、小米集团浮盈189.03%。</p><p>A市持仓以银行、地产、保险、指数基金、少量白电为主;H市科技占比56.95%、医药占比16.94%、金融16.65%、以及少量地产、新能源。</p><p>目前持仓的个股理论上很大部分会成为半永久性持仓,也就是不要涨到太离谱(透支数年业绩)、企业经营没有出现致命性恶化、我在选股上没有发现致命性错误、没有出现更好的投资标的(一定要更好,好一点点的不算),那么卖出的可能性不太大。(当然,我也做好了不排除有一天打脸的可能。)</p><p>最新持仓:</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379ba26acee529f4471413bdfee01e8\"><span>A股</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3879ca575f47a036943eba38fc952ec\"><span>港股</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a3dff70047aadd75f20fcd0be1d7ee8\"><span>日股和美股</span></p><p>我是2019年11月5日开户A股交易、3月18日入金港(美)股券商开始交易、4月份开户日股券商开始交易,2020年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年份了。</p><p>下午统计了一下2020年清仓的证券详情(日股我没去统计,一是交易的少也没亏钱,二是日本券商系统太**了,我懒得多翻一下。)</p><p>截止目前,全年二级市场内交易了167支标的,如果算上场外的话超过200支。(场外目前就是早些时候跟车ETF拯救世界的。)</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0ae9ccdbb060eb9ffe3ef050df3df55\"><span>A股已清仓标的(人民币)</span></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d6e42fe1aa08e41d3769698ce0f275a6\"><span>港股和美股已清仓标的(港币和美元)</span></p><p>具体数字我也直接放出来好了,但不展开说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花了一些时间整理这份2020年清仓表(银行ETF和100红利后来又重新建仓,目前持有中),虽然本质上对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面对这些数字背后的回忆我还是很感慨的。</p><p>这些交易大部分都发生在上半年,那时候我对企业价值估算比较没有概念,同时又考虑到低风险,所以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可转债、指数基金和套利交易上。</p><p>加上受新冠影响,今年旅游客人的订单全部取消我也闲赋在家,有大量的时间;以及手头上有的存量现金,所以就操作了几百个标的,把网上学到的方法、策略都交易操作了一通。</p><p>从最终收益情况来看,总收益都是正的;从永久性亏损的标的来看,只有美国原油ETF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估计还是会亏损,其他的亏损理论上给我一些时间,用网格、套利、目标市值、分红再投入等各种策略综合使用,是能够至少回本的,但我不想在我根本不考虑长期持有的标的上花太多精力。同时,对于投资而言,最大的亏损是时间的永久性亏损,特别对于我这种新手而言,多看书、多计算、多思考、多拿厉害人的作业辩证,比盯着市场上上下下有太多的意义。</p><p>所以,我不看盘,也不炒股。</p><p>截止目前,持仓+已清仓的总收益30%多一些,具体年底一块再算。</p><p>本周一直在看老唐的书,真是相见恨晚。</p><p>直接4本一块组合着边读、边思考、边计算。</p><p>没读过老唐作品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老唐有多棒,简直就像亲临现场一般手把手指着财报上的数据教你依葫芦画瓢地计算企业的估值。</p><p>即便有些比较“艺术、抽象”的估值,他也尽可能给你画一画重点,让读者能够起码有一个范围可以试着琢磨。</p><p>所以,我觉得我进入证券市场的第一年真是太幸运了,找对了方向,一条受用终生的方向。</p><p>甚至从后视镜看,如果我在春节前读完这4本书,接着遇上2月3号、3月19号股灾,那可真是真的能捡到宝了!(我指的是不带着现在的任何记忆回到那时候,只是当时让我看完这4本书就够了,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当然实际上,上面那两个阶段也是我今年一下子把仓位打满的阶段,只不过当时投资的体系太薄弱(现在也不成熟),乱买一通,又拿不住,收益有限。不过这几次巨大回撤的交易表现,逆向投资的思维我认为自己是有所培养的了。(这几周三傻大回撤,这不我又继续买买买了~)</p><p>回归现实,依葫芦画瓢计算出模糊的企业价值,然而并没有什么决定性卵用,也不是所有净有形资产7折市值的企业就真值得投资,更别说在报表上做会计数据游戏的企业了。所以,企业定性分析,是一条孤独的不归路,也是一条一路到底的阳光大道。</p><p>扪心自问我并没有绝对的信心能走下去,因为同样的数字背后是能够有不同的解读,同时干这行最好还得有些天分,特别是性格上的天分。这路可不是走错重来那么简单,错误的习惯养成后基本改不掉,甚至连自己染上恶习都可能未必察觉,那时候不仅仅是损失了时光和资本,更是丢掉了信心。甚至什么魑魅魍魉都扛着一副「价值投资」的大旗在路演,可见这条路不仅难走、诱惑还多。</p><p>为此,我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p><p>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无法突破自己投资认知的天花板,那么我就“机械”的根据市盈率、市净率的历史分位指标严格执行定投、网格策略交易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医药ETF、科技ETF、中概互联、海外指数以及个别行业指数,在估值历史分位低估区间进行长线仓位定投、网格波段交易;正常区间持有、网格波段交易;高估区间分批卖出。同时配合A股、港股、日股、美股打新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套利策略。</p><p>如此无限循环。</p><p>这样我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市场之中,大概率能够常年保持在10%左右的年收益率,也能继续实现自己投资复利财务自由的目标。</p><p>因此,在学习自由现金流贴现估算时有了给自己财富“算命”的灵感。</p><p>以金融资产1000W为目标,以目前持仓总市值约220W为起始资金开始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同时每年增量投入证券市场12W、18W、24W,并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悲观的考虑到新冠影响,2021年、2022年我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从2023年开始存款投入标的):</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f25d2aac041503586e6cad5e6949927\"></p><p>假若复合年化10%,年存12W,13年达到1000W;年存18W,12年达到1000W;年存24W,12年达到1000W。</p><p>假若复合年化15%,年存12W,10年达到1000W;年存18W,9年达到1000W;年存24W,9年达到1000W。</p><p>假若复合年化20%(目前来看这是个奢望,反正这种表格输入公式,几分钟全部计算完毕,也就YY一下好了),年存12W,8年达到1000W;年存18W,8年达到1000W;年存24W,7年达到1000W。</p><p>综上来看,最久13年,最短7年达到1000W的目标,也就是个人37至43岁之间,我觉得这个阶段能够实现1000W目标,本人是非常满意与自豪的,即使再久一些,45岁,甚至50岁,我也觉得ok可以接受。</p><p>至于通胀什么的,与我无关。</p><p>而实际当中,有一些变量其实是会增强或是削弱最终结果的。</p><p>增强:</p><p>1,当前手中还有不算太少的现金可以继续投入,但我喜欢手上留一些现金,这样即便市场一片绝望之时,我也能从容关掉手机,安心工作、安心生活。当然,如果真的市场进入一片绝望,我很大概率会在生活上紧一紧裤腰带,继续加仓被错杀、值得终生拥有的好企业;</p><p>2,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上我还远远不够,在对的方向上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相信对投资和生活都会有巨大的帮助;</p><p>3,在主动收入上,我和妻子都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提升主动收入,以增加可复利的本金;</p><p>4,在开支上,我们并不提倡极简的消费观,但更反对浪费和自我包装的消费行为,所以控制好家庭财务的资产负债表相应的就能提高家庭利润表的数据;</p><p>5,好运气,我从不排斥好运,当然我也无法拒绝坏运气,这都不是我能左右的。</p><p>(以上的3、4以及10%的被动复利,我认为是家庭财务增长的戴维斯三击了。)</p><p>削弱:</p><p>1,与以上2、3、4、5相反的,都会对财富起到削弱作用;</p><p>2,性格上的恶化。(我认为投资结果与性格有关。)</p><p>我想有房、又有1000W的现金资产,保持每年10%的收益,每年开支控制在50~80W左右(考虑到某年收益不佳,得靠股息过日子),基本上能够实现钱越花越多,那基本上想做的事就和钱没什么关系了,那种状态就像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带来一毛钱、离开这个世界不带走一毛钱一样。</p><p>一步步来吧,磨刀不误砍柴工。</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a2c0637349b7fedcd0bd4c02d68dd5e\"></p></body></html>","text":"这是第五十六周投资实记。 这是上篇:2020年小结(上) 下篇要等年底所有数据都披露了再整理。 年底啊,好忙啊,总有种啥事都想总结、都想整理一下的冲动。 作为一名小学算数爱好者,无论是企业财报还是个人财务各项数据,只要一有时间就是闷头稀里哗啦纸笔飞舞、噼里啪啦狂锤计算器、狂拉Excel表格。 不等凌晨场外持仓净值更新了,反正场外的迟早会被我调到场内,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在场外交易了。 本周交易 A股 卖出: 本周清仓了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2W左右。 清仓了五粮液。 嘚瑟一下~ 买入: 万科1000股、中国平安300股、兴业银行500股、保利地产700股、招商银行500股。 港股 蓝月亮中签6500股,暗盘直接清仓删自选。 同时账户所在券商开通了现金打新,目前0手续费,摸了3支新股,能中就中不能中拉倒,能盈利就盈利能亏就亏,开盘直接清仓删自选拉倒。(汇森家居如果中签我会考虑持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没中签开盘价不高于发行价太多我也会考虑建观察仓,至于具体分析,我认为我还没到那个水平,还是至少经历过一两个牛熊周期再说。) 卖出: 清仓民生银行,永久性亏损6K人民币左右。 清仓领展房产基金、网易。 买入: 建设银行2000股、腾讯100股; 建仓京东、新天绿色能源、中国生物制药、融创中国。 清仓两市民生银行后,手头又富余不少现金,等着调整慢慢再加仓。 目前持仓挺舒服的了,A股全部浮盈中,港股建行亏损2%,融创中国亏损0.02%(亏了手续费),其他全部浮盈中。 其中京东健康浮盈109.55%、小米集团浮盈189.03%。 A市持仓以银行、地产、保险、指数基金、少量白电为主;H市科技占比56.95%、医药占比16.94%、金融16.65%、以及少量地产、新能源。 目前持仓的个股理论上很大部分会成为半永久性持仓,也就是不要涨到太离谱(透支数年业绩)、企业经营没有出现致命性恶化、我在选股上没有发现致命性错误、没有出现更好的投资标的(一定要更好,好一点点的不算),那么卖出的可能性不太大。(当然,我也做好了不排除有一天打脸的可能。) 最新持仓: A股 港股 日股和美股 我是2019年11月5日开户A股交易、3月18日入金港(美)股券商开始交易、4月份开户日股券商开始交易,2020年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完整交易年份了。 下午统计了一下2020年清仓的证券详情(日股我没去统计,一是交易的少也没亏钱,二是日本券商系统太**了,我懒得多翻一下。) 截止目前,全年二级市场内交易了167支标的,如果算上场外的话超过200支。(场外目前就是早些时候跟车ETF拯救世界的。) A股已清仓标的(人民币) 港股和美股已清仓标的(港币和美元) 具体数字我也直接放出来好了,但不展开说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花了一些时间整理这份2020年清仓表(银行ETF和100红利后来又重新建仓,目前持有中),虽然本质上对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面对这些数字背后的回忆我还是很感慨的。 这些交易大部分都发生在上半年,那时候我对企业价值估算比较没有概念,同时又考虑到低风险,所以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可转债、指数基金和套利交易上。 加上受新冠影响,今年旅游客人的订单全部取消我也闲赋在家,有大量的时间;以及手头上有的存量现金,所以就操作了几百个标的,把网上学到的方法、策略都交易操作了一通。 从最终收益情况来看,总收益都是正的;从永久性亏损的标的来看,只有美国原油ETF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估计还是会亏损,其他的亏损理论上给我一些时间,用网格、套利、目标市值、分红再投入等各种策略综合使用,是能够至少回本的,但我不想在我根本不考虑长期持有的标的上花太多精力。同时,对于投资而言,最大的亏损是时间的永久性亏损,特别对于我这种新手而言,多看书、多计算、多思考、多拿厉害人的作业辩证,比盯着市场上上下下有太多的意义。 所以,我不看盘,也不炒股。 截止目前,持仓+已清仓的总收益30%多一些,具体年底一块再算。 本周一直在看老唐的书,真是相见恨晚。 直接4本一块组合着边读、边思考、边计算。 没读过老唐作品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老唐有多棒,简直就像亲临现场一般手把手指着财报上的数据教你依葫芦画瓢地计算企业的估值。 即便有些比较“艺术、抽象”的估值,他也尽可能给你画一画重点,让读者能够起码有一个范围可以试着琢磨。 所以,我觉得我进入证券市场的第一年真是太幸运了,找对了方向,一条受用终生的方向。 甚至从后视镜看,如果我在春节前读完这4本书,接着遇上2月3号、3月19号股灾,那可真是真的能捡到宝了!(我指的是不带着现在的任何记忆回到那时候,只是当时让我看完这4本书就够了,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当然实际上,上面那两个阶段也是我今年一下子把仓位打满的阶段,只不过当时投资的体系太薄弱(现在也不成熟),乱买一通,又拿不住,收益有限。不过这几次巨大回撤的交易表现,逆向投资的思维我认为自己是有所培养的了。(这几周三傻大回撤,这不我又继续买买买了~) 回归现实,依葫芦画瓢计算出模糊的企业价值,然而并没有什么决定性卵用,也不是所有净有形资产7折市值的企业就真值得投资,更别说在报表上做会计数据游戏的企业了。所以,企业定性分析,是一条孤独的不归路,也是一条一路到底的阳光大道。 扪心自问我并没有绝对的信心能走下去,因为同样的数字背后是能够有不同的解读,同时干这行最好还得有些天分,特别是性格上的天分。这路可不是走错重来那么简单,错误的习惯养成后基本改不掉,甚至连自己染上恶习都可能未必察觉,那时候不仅仅是损失了时光和资本,更是丢掉了信心。甚至什么魑魅魍魉都扛着一副「价值投资」的大旗在路演,可见这条路不仅难走、诱惑还多。 为此,我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如果有一天我发现无法突破自己投资认知的天花板,那么我就“机械”的根据市盈率、市净率的历史分位指标严格执行定投、网格策略交易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医药ETF、科技ETF、中概互联、海外指数以及个别行业指数,在估值历史分位低估区间进行长线仓位定投、网格波段交易;正常区间持有、网格波段交易;高估区间分批卖出。同时配合A股、港股、日股、美股打新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套利策略。 如此无限循环。 这样我可以继续留在这个市场之中,大概率能够常年保持在10%左右的年收益率,也能继续实现自己投资复利财务自由的目标。 因此,在学习自由现金流贴现估算时有了给自己财富“算命”的灵感。 以金融资产1000W为目标,以目前持仓总市值约220W为起始资金开始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同时每年增量投入证券市场12W、18W、24W,并以每年10%、15%、20%的速度复利(悲观的考虑到新冠影响,2021年、2022年我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从2023年开始存款投入标的): 假若复合年化10%,年存12W,13年达到1000W;年存18W,12年达到1000W;年存24W,12年达到1000W。 假若复合年化15%,年存12W,10年达到1000W;年存18W,9年达到1000W;年存24W,9年达到1000W。 假若复合年化20%(目前来看这是个奢望,反正这种表格输入公式,几分钟全部计算完毕,也就YY一下好了),年存12W,8年达到1000W;年存18W,8年达到1000W;年存24W,7年达到1000W。 综上来看,最久13年,最短7年达到1000W的目标,也就是个人37至43岁之间,我觉得这个阶段能够实现1000W目标,本人是非常满意与自豪的,即使再久一些,45岁,甚至50岁,我也觉得ok可以接受。 至于通胀什么的,与我无关。 而实际当中,有一些变量其实是会增强或是削弱最终结果的。 增强: 1,当前手中还有不算太少的现金可以继续投入,但我喜欢手上留一些现金,这样即便市场一片绝望之时,我也能从容关掉手机,安心工作、安心生活。当然,如果真的市场进入一片绝望,我很大概率会在生活上紧一紧裤腰带,继续加仓被错杀、值得终生拥有的好企业; 2,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上我还远远不够,在对的方向上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相信对投资和生活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3,在主动收入上,我和妻子都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提升主动收入,以增加可复利的本金; 4,在开支上,我们并不提倡极简的消费观,但更反对浪费和自我包装的消费行为,所以控制好家庭财务的资产负债表相应的就能提高家庭利润表的数据; 5,好运气,我从不排斥好运,当然我也无法拒绝坏运气,这都不是我能左右的。 (以上的3、4以及10%的被动复利,我认为是家庭财务增长的戴维斯三击了。) 削弱: 1,与以上2、3、4、5相反的,都会对财富起到削弱作用; 2,性格上的恶化。(我认为投资结果与性格有关。) 我想有房、又有1000W的现金资产,保持每年10%的收益,每年开支控制在50~80W左右(考虑到某年收益不佳,得靠股息过日子),基本上能够实现钱越花越多,那基本上想做的事就和钱没什么关系了,那种状态就像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带来一毛钱、离开这个世界不带走一毛钱一样。 一步步来吧,磨刀不误砍柴工。","highlighted":2,"essential":2,"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397468312","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6561,"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00,"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6,"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330934127"}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