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菜鸟007
01-22

$Rigetti Computing(RGTI)$ IQM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an Goetz曾在采访中提到:“在过去几年中,量子计算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许多其他新兴技术一样,这个行业需要更多投资来推动技术突破,确保为量子计算行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仍将是一项关键挑战。”客观来讲,这些炒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社会对于量子技术的关注度,拉动投资增长、促进行业发展,但是缺乏或夸大实际成果的盲目炒作依然非常危险。

这种反思并非是泼冷水。为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保持定力,必须重新审视。

在那之前,保持冷静“如果你说距离非常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问世大概还需要15年时间,那可能估计得偏早了些。如果你说需要30年,那或许又偏晚了。但要是你选择20年的话,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会认可这个说法。”

正如黄仁勋所言,量子技术距离实用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那之前依然存在很多变数,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量子领域的探索充满前景,但很多应用还停留在想象的阶段,在技术真正落地之前,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都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被一时的股价波动和概念炒作冲昏头脑。

(二)谷歌的突破不代表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难题震撼全球的谷歌Willow虽突破了量子纠错阈值,在特定问题上展现出超越传统超算的强大算力,但这并不代表从根本上解决了量子计算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量子纠错道阻且长首先,量子纠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谷歌团队仅演示了使用单个逻辑量子比特的纠错功能,在多个逻辑量子比特之间增加交互将带来新的实验挑战。此外,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改进他们的物理量子比特,以便扩展到更大的规模。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其走向实用化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这是整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工程集成十分困难即便解决了纠错问题,量子计算依然面临着集成的挑战。Oxford Ionic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 Ballance曾指出:“在行业内,有不少公司可以演示制造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所需的单个构建块。但是,当组合成具有商业价值的量子计算机所需的大型集成系统时,它们在性能或可扩展性方面都达不到要求。”解锁实用量子计算机的关键,在于将所有这些单独的部分集成到一个可复制且可靠的系统中,该系统可以得到大规模制造。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工程问题。要将量子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解决众多工程技术上的难题,包括硬件的集成、系统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等等,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应用局限不容忽视量子计算并非万能工具。黄仁勋在CES 2025上强调,“量子计算机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当今的一些量子计算机能够在特定领域展现出量子优势或有望超越传统超算的巨大潜力,但专用和通用量子计算机之间还存在很大的鸿沟。即使量子技术能够在某些特定领域取得应用,很大概率也不可能像手机、电脑这样平常地普及至大众生活。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量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避免过度夸大其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三)警惕产业泡沫与骗局当一个新兴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时,往往容易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概念炒作,甚至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概念进行招摇撞骗,就像曾经出现的“量子眼镜、量子鞋垫”等骗局。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需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避免因过度炒作影响公众认知,不要让技术停留在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甚至虚假的概念。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薄冰夜行
    01-22
    薄冰夜行
    理解较深,很客观的评价,这个领域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三休中的量子技术,跟人类科技还不是一个时代。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