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NYSE:BABA)在本周引起了广泛关注,发布了Qwen 2.5 Max AI模型,时间紧接着DeepSeek的V3和R1模型在美国掀起了波澜。
该公司发布了一份新闻稿,显示其AI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优于DeepSeek的V3模型,使其在竞争中与美国的AI模型,如GPT-4o和Claude 3.5 Sonnet,展开了较量。
我对阿里巴巴的看法很简单。自2020年以来,股价大约下跌了70%,公司急需扭转局面。在过去的2-3年里,股价一直处于整理状态,最近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为了保持这一趋势,投资者需要听到公司传来的激动人心的消息和发展。在我看来,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期待是:公司要逐步转型,向云计算智能领域发展,远离停滞不前、利润较低的核心电商业务。
随着Qwen 2.5 Max的发布,我认为公司有很好的机会实现中期的转型。本文中的情绪分析部分将展示,尽管公司面临一些当前的风险,期权市场对这只股票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情绪。
总的来说,我对阿里巴巴的评级是谨慎买入。以下是我的理由。
AI竞赛已启动——快速背景
我认为今天美国与中国之间的AI竞赛,和1960年代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有些相似。当时的目标是让人类登月,而今天,我们则把目光投向了股票。
这场竞争始于2022年,当时拜登政府对中国获取NVIDIA的AI芯片实施了多项限制。美国商务部限制了高性能芯片的出口,包括NVIDIA的A100和H100,以及AMD的MI250。这些限制进一步升级,甚至阻止了美国的芯片制造工具向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
美国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一决策会在几年后反作用于自己,因为中国的竞争者们通过软件的方式,减少了对复杂且昂贵硬件的依赖,转而利用更为高效的算法来减少计算复杂度。为了澄清,我并不是批评2022年的禁令。为什么?因为这完全有道理(并且至今仍然合理)。AI芯片的应用远远超出了在线聊天机器人回答常识性问题的范围。这些半导体设备的一个更为实际且隐蔽的用途是军事应用,包括自主武器、监控以及网络战争。
所谓的“美国AI模型的Sputnik时刻”出现在DeepSeek的R1模型发布一周后。到1月27日,DeepSeek已经成为美国iOS应用商店中评分最高的免费应用,并宣称他们花费了约600万美元来训练这个模型。接着,在几天后,阿里巴巴的Qwen 2.5 Max模型迎来了“Sputnik时刻2.0”。
Qwen 2.5 Max
阿里巴巴云在春节前夕发布了Qwen 2.5 Max模型。该模型采用了MoE(专家混合)架构,通俗来说,这是由多个擅长处理特定任务的子模型(或专家)组合而成。因此,当你发送查询时,只有最相关的专家会被激活,从而减少了浮点运算(FLOPs),相比美国的AI模型更加高效。
顺便提一下,这种架构模型也被DeepSeek的V3和R1模型所采用。
Qwen 2.5 Max模型通过20万亿个token进行预训练,随后通过RLHF(来自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和SFT(监督微调)进行了精调。根据开发团队的说法,该模型在Arena-Hard、LiveBench、LiveCodeBench和GPQA-Diamond等多个基准测试中优于DeepSeek的V3模型。
此外,该模型在MMLU-Pro上也与GPT-4o和Claude-3.5等领先模型展现了竞争力。其在API定价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我曾考虑过列出他们官网上的API费用表格。
与此相比,DeepSeek的API定价如下:
这是OpenAI为GPT-4o模型API定价的情况:
因此,尽管Qwen 2.5 Max比GPT-4o便宜,但它在与DeepSeek的竞争中不算特别有优势。
最终,我关注的仍然是这个新语言模型如何影响阿里巴巴股票的市场情绪。
情绪分析
阿里巴巴的股价自2020年创下历史最高点以来已下跌约70%。你或许还记得,股价的下跌始于2020年11月,当时中国监管机构暂停了蚂蚁集团的IPO。2022年11月,股价触及60美元,似乎达到了历史性的支撑位。
自那以后,股价一直在横盘整理,曾两次触及120美元的价位,似乎这已经成为当前的阻力位。
过去一年,市场情绪似乎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下面的日线图中清晰可见,其中明显出现了更高的高点和更高的低点,并呈现出清晰的上行趋势。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期权市场。以下图表包含了所有到期日和行使价格的期权合约数据。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期权市场对这只股票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持仓量最高的期权合约是2025年3月21日到期的100美元看涨期权。实际上,持仓量排名前三的到期日合约都将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到期。
总的来说,围绕这只股票的情绪非常乐观。虽然我对这只股票持看涨态度,但考虑到Qwen 2.5 Max发布后股价的上涨,我认为2025年3月21日到期的100美元看涨期权并不太合理。在本文写作时,这个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为45%,假设波动率不变,到期时的盈亏平衡点将在105美元以上,这比当前股价高出约9%。在我看来,更有趣的合约是2026年1月26日到期的95美元看涨期权。为什么?仅仅是因为它给了你更多时间,以便股价能够在未来几周进行回调,并测试120美元的价位,尤其是在投资者对中国AI模型的兴奋情绪冷却之后。
风险
除了期权本身可能遭遇100%亏损的风险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虑。阿里巴巴的中国电商零售业务(即淘宝和天猫)出现了停滞迹象,上一季度的收入同比仅增长了1%。由于拼多多低成本的供应链和游戏化的购物体验,公司的这一业务板块似乎面临着增长困难。与此同时,这种竞争压力不仅限于低端市场,高端用户似乎更倾向于选择京东,原因在于京东的物流系统非常完善,使得大部分订单可以在大城市实现次日或当日送达。与此相比,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依赖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导致配送速度不稳定。另一个让我担忧的因素是,京东物流已经向外部商家开放了网络,包括在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平台上销售的商家。
另一个潜在的大风险来自于其他亚洲公司在生成式AI模型上的重大进展,比如商汤科技或百度的文心一言。正如DeepSeek和Qwen 2.5 Max的案例所示,这些AI模型可能会在几天内就获得西方市场的关注,而非几个月。如果你了解的话,这种突然间的事件往往会导致曾被视为技术领头羊的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结论
总结来说,我对阿里巴巴保持谨慎买入的评级。
在发布Qwen 2.5 Max后,我认为公司的叙事发生了变化,云计算业务开始比停滞不前的电商业务更为重要。考虑到股价自2020年创下历史高点以来的急剧下跌,我认为公司只需要从核心电商业务向云计算智能领域逐步转型,就能成功实现反转。
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看重的是AI,而非停滞的电商业务。如果公司能够成功聚焦于这一高增长的领域,即使这一领域当前尚未盈利,股价也可能会因其向云计算领域转型的叙事而上涨。
从价格走势来看,我看到过去一年明显的上行趋势。此外,期权市场也对这一趋势的延续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