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3日,94岁的“股神”巴菲特在奥马哈完成了职业生涯最后一场股东大会。这场被全球投资者视为“价值投资春晚”的盛会,不仅标志着巴菲特时代的落幕,更传递出伯克希尔新时代的战略方向。以下是核心要点总结:
一、权力交接:阿贝尔时代正式开启
巴菲特宣布将于2025年底卸任CEO,由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接棒,结束其长达60年的掌舵生涯。
• 角色转变:巴菲特仍保留董事长职位,但运营决策权将完全移交阿贝尔。后者承诺延续伯克希尔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和长期主义文化。
• 信任背书:“格雷格的工作态度远比我投入得多,伯克希尔的前景会比我掌舵时更好。”——巴菲特。
二、全球战略:自由贸易与日本押注
1. 反对贸易武器化
巴菲特直言“贸易不应成为武器”,批评美国保护主义政策是“严重错误”,强调全球繁荣对美国更有利。
2. 日本投资“至少持有50年”
• 即使日本央行加息,伯克希尔仍坚定持有五大商社(三菱、三井等)股票,并希望投资额从200亿美元增至1000亿。
• 阿贝尔表态:“愿持有这些股票50年甚至永久。”
三、现金储备:3477亿美元等待“好球”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达3477亿美元(占资产27%),远超历史平均水平。
• 策略逻辑:并非择时,而是缺乏估值合理的大规模机会。巴菲特透露曾“差点动用100亿美元投资”,但坚持“宁缺毋滥”。
• 未来展望:“五年内或有重大机会,我们随时准备重拳出击。”——巴菲特
四、美股与宏观:长期主义穿越波动
1. 美股震荡“不值一提”
相比历史上的三次腰斩,巴菲特称近期下跌“不算剧烈熊市”,强调投资者需用“脑子而非情绪”决策。
2. 美国最大隐忧:财政赤字
他警告政府赤字正系统性削弱美元价值,但重申“长期仍押注美国”。
五、科技与未来:AI谨慎布局
保险业务负责人阿吉特·贾恩认为AI将颠覆风险评估和定价,但伯克希尔采取“观望策略”,待风险收益明朗后再行动。
• 自动驾驶影响:汽车保险责任或从驾驶员转向车企,GEICO正为此转型。
六、投资哲学:60年不变的核心
1. 资产负债表优先
巴菲特分享决策逻辑:先分析企业8-10年资产负债表,再看利润表,“财务数据更难造假”。
2. 股票>房地产
“股市每秒都有机会,房地产交易复杂低效。”——巴菲特
七、人生智慧:与优秀者同行
• 职业选择:“找到愿共事的优秀人才,比高起薪更重要。”
• 长寿秘诀:“做热爱之事的人活得更久。”——巴菲特
结语:时代落幕,精神永续
从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到1.2万亿美元帝国,巴菲特用60年定义了价值投资。他的退休并非终点,而是伯克希尔新篇章的起点。正如其箴言:“美国经历过战争与萧条,但始终向前。”长期主义,终将穿越周期。
数据来源:伯克希尔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46亿美元(同比-64%),保险业务受野火损失拖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