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发布后小米涨了超4倍!YU7上市助力上涨,但涨幅不会这么大吧?

Ryan_Z0528
06-27

小米YU7昨日发布会后1小时下定28.9万台 。价格确实挺香的。。感觉其他电车压力更大了。

小米SU7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发布,当时 $小米集团-W(01810)$ 股价14港元左右,然后直线飙升至最高59元,期间涨幅超过400%。

小米YU7是2025年5月22日发布,当时股价在53港元,发布后震荡到上周开始突破,昨日发布会后股价拉涨4%,创出股价新高。今年以来,小米港股涨幅大于72%。

根据最新的信息,以下是不同机构对小米集团(小米)目标价的预期:

  • 中金公司:维持小米集团-W“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至76.9港元。

  • 高盛:上调小米目标价至69港元。

  • 摩根士丹利:给予小米目标价62港元。

  • 大和:将小米目标价从70港元上调至78港元。

  • 花旗:给予小米目标价73.5港元。

  • 中银国际:将小米目标价从73港元上调至75.25港元。

昨夜 $小米集团ADR(XIACY)$ 收涨9.85%,今年以来涨幅80.6%,

短期来看,YU7有望像小米SU7一样推动小米的进一步发展,但能否达到相同甚至更高的高度还存在不确定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有利因素

  • 产品性能与配置优势:小米YU7定位中大型SUV,双电机四驱系统输出功率达508kW,CLTC续航835公里,配合800V高压快充,10分钟可补能280公里,有效缓解用户“续航焦虑”。其全系标配禾赛AT128激光雷达与英伟达ThorU芯片,能实现无图城市领航功能,硬件配置超越同级竞品。3米轴距带来宽敞内部空间,满足家庭场景需求。

  • 市场反响与订单数据:小米YU7大定数据非常亮眼,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一小时大定突破28.90万台,其留资用户数是SU7技术发布同期的3倍。按每台YU7平均定金5000元计算,28.9万订单已锁定14.45亿元现金流,若按25.35万元起售价估算,潜在收入规模达730亿元。

  • 价格与性价比策略:小米YU7定价25.35万元起,较特斯拉Model Y便宜一万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与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有力竞争。

  • 品牌与市场基础:小米SU7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上市14个月累计销量为25万辆,成为2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为小米汽车品牌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口碑。小米集团整体也处于新一轮增长阶段的起点,其智能手机、IoT等业务的稳定增长,为汽车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确定因素

  • 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和产品涌现。特斯拉Model Y、蔚来EC6及小鹏G7等车型都是小米YU7的直接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技术、市场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可能会对小米YU7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挤压。

  • 产能与交付能力:小米首款SUV需验证产能爬坡能力,参考SU7初期交付延迟问题,如果YU7不能及时交付,可能会对市场信心和用户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 产品质量与稳定性:车型稳定性需经市场长期检验,尤其是家庭用户关注的安全性。如果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将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造成严重损害。

  • 市场环境变化:新能源车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上游成本压力、线下门店扩张进度、超充网络建设、自动驾驶落地速度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小米YU7的市场表现产生影响。

7月交付量超3W!小米看涨?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社交平台发文称,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30000台。【近日股价持续下跌的小米,大家觉得是否能重启涨势?】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Ryan_Z0528
    07-01
    Ryan_Z0528
    行业现状与风险<br><br>行业现状:在汽车价格战频出的当下,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汽车产业已出现类似“恒大”的潜在风险,降价还保证质量是不可能的。<br><br>风险分析:使用消费级芯片虽能降低成本,但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如每售出20万辆搭载消费级芯片的汽车,理论上可能有100辆车会出现芯片故障。<br><br>其他案例<br><br>$特斯拉(TSLA)$ :早期Model S采用英伟达Tegra 3消费级芯片,后因经常黑屏而停用。<br><br>$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ADR(BYDDY)$ :腾势D9使用高通骁龙7325消费级芯片,虽有额外保护措施,但设计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仍与车规级芯片有差距。
  • Ryan_Z0528
    07-01
    Ryan_Z0528
    芯片使用情况及争议:
    芯片类型:$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YU7搭载的骁龙8 Gen3属于消费级芯片,而非车规级芯片。
    争议焦点:消费级芯片用于汽车存在风险,引发了行业内的激烈争论。

    消费级芯片与车规级芯片的区别
    工作温度:消费级芯片正常运行温度范围是0℃至70℃,车规级芯片则为-40℃至105℃,甚至是125℃。
    环境适应性:车规级芯片针对车辆行驶中的震动、湿气、腐蚀性物质进行特殊设计,而消费级芯片在这些方面的防护能力相对薄弱。
    缺陷率:车规级芯片需将缺陷率控制在百万分之十(0-10PPM)以内,消费级芯片允许的缺陷率高至500PPM。
    设计寿命:消费级芯片一般为3至5年,车规级芯片则要求达到10至15年。

    小米的应对措施及专家观点
    小米应对:小米声称通过“独特封装工艺”提升骁龙8 Gen3的可靠性,但封装技术主要改善芯片的物理防护性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芯片底层在可靠性设计方面的固有缺陷。
    专家观点:孙国祥指出,车辆使用消费级芯片几年后,智能座舱系统很可能出现故障,影响车辆正常操作。

  • 秘密你
    06-29
    秘密你
    中短期来看小米更有可能成为三星+丰田,而不是苹果+特斯拉,这是很明显的,长期一切皆有可能了,但这成立三俩年的网红车这一下就爆火,让百年汽车企业以及特斯拉情何以堪
  • 笑猫日记
    06-29
    笑猫日记
    高估了小米的影响力,长期消费者是理智的
发表看法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