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环球股市频创历史新高,随著两地银行减存款利率及个人追求安稳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去寻找财富增埴的投资机会。
现实生活上并非人人都是富二代富三代,许多人的财富都是日积月累靠储蓄得来的,因此谁都怕投资失利,将累积的小小财富化为乌有。
----
投资者可分为三大类别:
第一类)投入资金直接参与公司营运 (例子:公司董事会成员)
第二类)投入资金间接参与公司营运(例子:公司普通员工、公司合作伙伴)
第三类)只投入资金完全不参与公司营运
相信大多数股民买股票作投资都是「第三类投资者」,只爱买上市企业在公开市场所发行的股票,并不参与公司营运。
----
以上三类投资中「第三类投资者」投资风险是最高的,因为没参与公司营运对公司内部运作并未能作深入了解。
大多数股民都属于第三类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公司内部营运近乎全不知情,因此王子认为第三类投资者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必须勤于搜集资料令自己更熟识欲投资的公司营运状况已减低投资风险。
----
王子会在买入股票前,先在网上搜寻公司的历史背景、主要股东的资料、公司管理层资料、股权比重、股东持股量、公司业务、公司财政状况、公司相关媒体消息、行业前景、公司竞争对手;如果公司业务有实体商店及网络平台亦会观察运作模式;买入后无论股票价格上升定下跌都会继续留意公司资讯务求比其他投资者更快知道最新公司情况。
这个年代随著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投资者买股票越来越方便,但洐生的投资陷阱亦越来越多,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出现变化,王子认为投资蓝筹股亦并非能够完全降低投资风险。
回看过去蓝筹股神话之一 思捷环球 (00330.HK) , 曾于2002年12月被加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曾于2007年高峰期市值高达1715亿港元,可惜公司业务发展未能追得上潮流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直到2013年更被剔出蓝筹股之列,至今业务亦一直走下坡,直至2025年7月4日,公司总市值只有约3亿港元。
其实近年加入恒生指数成为蓝筹股的企业在投资上亦非是好的投资选择:
恒生指数公司于2021年内将(241阿里健康、960龙湖集团、6862海底捞、9618京东集团、291华润啤酒)加入恒生指数成份股,看看至今表现如何:
阿里健康 (00241.HK)
2021年3月15日加入恒生指数:
收市价23.5港元
2025年7月7日 收市价4.2港元
龙湖集团 (00960.HK)
2021年3月15日加入恒生指数:
收市价42.76港元
2025年7月7日 收市价9.66港元
海底捞 (06862.HK)
2021年3月15日加入恒生指数:
收市价53.19港元
2025年7月7日 收市价14.66港元
京东集团-SW (09618.HK)
2021年12月6日加入恒生指数:
收市价291.8港元
2025年7月7日 收市价124.8港元
华润啤酒 (00291.HK)
2021年12月6日加入恒生指数:
收市价58.13港元
2025年7月7日 收市价26.2港元
无论买蓝筹股又好、买(一、二、三、四)线股票都好,王子认为投资前必须做好资料搜集,更应在买入股票后留意公司最新资讯,不应只见股价下跌才寻找原因。
----
身为投资者的你,有否在买入股票前先搜集资料为投资做准备?有否在买入股票后留意公司最新资讯?
(若然没有,请由今天开始)
----
回看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股市表现
7月7日收市价:
$恒生指数(HSI)$ 收报23887.83点,下跌28.23点,跌幅0.12%
恒生科技指数 收报5229.56点,上升13.3点,升幅0.25%
国企指数 收报8608.54点,下跌0.73点,跌幅0.01%
上证指数 收报3473.13点,上升0.81点,升幅0.02%
沪深300 收报3965.17点,下跌 17.03点,跌幅0.43%
深证成指 收报10435.51点,下跌 73.25点,跌幅0.7%
北证50 收报1401.92点,下跌13.12点,跌幅0.93%
科创50 收报978.29点,下跌6.51点,跌幅0.66%
单日成交额 :
香港 1937.9亿
上海 4761.97亿
深圳 7324.44亿
北京 185.7亿
从近日两地总成交额来看,7月7日单日成交额出现回落现象,须继续观察。
----
2025年7月7日-
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为1厘,重返5月份时水平。虽然银行同业拆息步入6月下旬出现止跌回稳,但香港银行港元定期存款并未见有回升现象,跟美元存款息率差距大。
港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俳徊在弱方近7.85水平,难免令人觉得市场对港元需求有所减少。
今年多只新股上市,还有许多企业已递表入纸申请上市,何解市场对港元资金需求减少?
----
虽然经济已较疫情时期有好转,但现时王子主要的投资策略都是偏向见股价跟每股资产净值出现折让才会考虑,因为这样才有机会比原先股东买入的成本低。
----
王子认为时刻要保持头脑清醒,了解股市游戏规则,被免一个巨浪涌过来个人财富被卷入大海一去不回。
-----
参考过去七个交易日牛熊证街货比:
6月26日: 牛证69% 熊证31%
6月27日: 牛证72% 熊证28%
6月30日: 牛证68% 熊证32%
7月2日: 牛证65% 熊证35%
7月3日: 牛证63% 熊证37%
7月4日: 牛证67% 熊证33%
7月7日:牛证64% 熊证36%
-----
参考过去七个交易日牛证街货比均多于熊证。
----
于7月7日至7月9日交易日上市之牛熊证分布图:
7月7日
牛证23000至24221点
熊证24073至24758点
7月8日
牛证22500至24221点
熊证23990至25000点
7月9日
牛证22800至24069点
熊证23917至24650点
(即将上市牛熊证有向下移现象)
----
运用技术分析判断恒生指数走势:
日线图:恒生指数失守(5,10,20)天移动平均日线,连续两个交易日考验40天移动平均日线支持力,5天移动平均日线趋势向下回落;5天日线跌穿10天日线,指数守在(30,40,50,60)天移动平均日线之上收市。
短期指标: MTM趋势向下,KDJ趋势向下,RSI数值低于50处于弱势。
中期指标:SAR趋势向好,MACD趋势回落。
----
周线图: 恒生指数位于(5,10,20,30,40,50,6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多条移动平均线趋势向好
短期指标: MTM趋势向下,KDJ趋势向下,RSI 6天线见回落,但数值位于59处于强势。
中期指标:SAR趋势向好,MACD呈横向走势。
----
月线图:恒生指数位于(5,10,20,30,40,50,6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5,10,20天移动平均线趋势向好。
短期指标: MTM指标趋势向下回落,KDJ指标趋势向好,RSI 6天数值位于70水平处于强势。
中期指标:SAR和MACD指标趋势向好。
----
恒生指数日线图和周线图技术指标较上一个交易日有进一步回落迹象,但月线图走势依然向好,短线投资者短期需留意(15分钟、30分钟和2小时)移动平均线走势变化,而中长线投资者需留意(2小时、4小时和日线图)移动平均线走势变化,(5天和10天移动平均线走势都未转好,就算主观觉得定会升都应等待机会)。
----
判断港股大市走势最主要关注恒生指数成份股: (附:周线图通道线图)
腾讯控股 (00700.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汇丰控股 (00005.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美团-W (03690.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下降通道线里
中国移动 (00941.HK) 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友邦保险 (01299.HK) 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下降通道线里
阿里巴巴-W (09988.HK) 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建设银行 (00939.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工商银行 (01398.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中国银行 (03988.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小米集团-W (01810.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比亚迪股份 (01211.HK)从周线图来看处于上升通道线里
----
2025年港股表现亮丽,由2025年初至7月7日收市价三大主要指数累计升幅:
恒生指数累计升幅达19.08%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升幅达17.04%
国企指数累计升幅达17.04%
因此若要在此段时间选股绝对比年初时难度高,当然有读者问如果投资基金、股票基金或买入数只股票是否有助降低投资风险,王子只能说「对了一半」,要做到降低风险最重要就是必须要看欲投资的股票或基金的走势图是否向好及今年累积的升幅会否比主要指数升幅还要多,若今年至今升幅太多,总会怕高追。
----
王子认为遇著上落市,含有备兑认购期权EYF是较适合的
在香港上市之三只备兑认购期权ETF,分别是:
恒生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
A GX恒指备兑 (03419.HK)
恒生科技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
AGX恒科备兑 (03417.HK)
国企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
A GX国指备兑 (03416.HK)
在波动市况里「备兑认购期权ETF」确有其优胜之处,参考过去一年有逾10厘股息,虽然未能满足想要更多回报的投资者,但需知道波幅越大风险就越高,只有买单向产品遇上大波浪才会有更大的升幅。
----
有读者问那个行业主题ETF 前景较好?
王子认为如中长线来看,有四个行业是围绕著经济持续发展大方向:
1.中国洁净能源行业:
相关ETF: $GX中国洁能(02809)$
2.中国半导体行业:
相关ETF:$GX中国半导(03191)$
3.中国生物科技行业:
相关ETF:$GX中国生科(02820)$
4.中国医疗科技行业:
相关ETF:$GX中国医疗科技(02841)$
-----
不知大家对于选行业主题股票基金又有何看法?
-----
风险及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