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独立开发出海产品 Chat2Report 上线了,这是一款美股财报分析、翻译、聊天应用。
为什么要开发独立产品
去年初通过几位大佬(越南的 Tony Dinh,国内的 Hawstein 和 vikingz)的博客了解到,作为程序员还有开发独立产品出海这一条路,其中有些收入还不错,甚至有开发者辞掉了工作,全职做独立开发。
看完他们的文章,心里很激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于是使用 OpenAI 的 GPT-4o-mini 模型微调了一个专门的模型,做了一个变量命名工具,叫 VarNamer,支持多国语言,用户输入任意语言,即可输出精简的英文变量。
当时 AI 编程工具还刚刚兴起,变量命名又是件头痛的事,所以想着这个工具应该能为自己节省不少时间。
VarNamer 上线后,在几个论坛发了贴宣传,也发给了同事使用,反响还不错。但是没想到后面 AI 编程工具发展这么快,特别是出了 Cursor 这样的王炸产品,变量命名完全不是难事,几乎改变了以往的编程习惯,一直 Tab 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Mac 上架产品需要购买证书,99 刀的苹果开发者证书就开发了一个应用,着实太浪费了。至于 VarNamer,后面再也没管过它,好像域名最近快到期了,也不打算续费了。
迷茫时,问问自己最需要什么
自 VarNamer 之后,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并没有开发新的产品,为什么?因为我不知道开发什么,好像也找不到什么痛点需要解决。
后来想到自己在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之前,会先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自己是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忠实追随者,一直有投资的习惯。
彼得·林奇曾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多次提到,不要盲目相信专业投资者,不要投资于你根本不了解的公司股票,要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发现有潜力的好公司。
发现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只是股票投资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仔细进行研究分析。阅读公司年报、季度报是研究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除此之外,还有拜访上市公司总部、实地调查等。
然而,阅读冗长的财报常常耗费我大量时间。几年前,那时候还没有 AI,我就在想,如果有一个工具可以帮我快速分析财报,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来,分析财报就不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而是几分钟就够了。
还有一点我英语不太好,而财报中有许多专业术语,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熟练度才能理解。
那时候为了快速分析上市公司,我甚至不再去阅读财报,而只是去老虎或富途看一些关键数据。其实,这时候心里是没有底的,因为我没有对公司做深入分析。
过渡解决方案
ChatGPT 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开始频繁地使用它,上传财报并提问分析。这看似是终极解决方案,确实帮我节省了大量时间。
然而,我逐渐发现它并不完美。它有时会产生错误信息,而且因为无法追溯信息来源,你根本无法确定它的回答是基于财报还是凭空捏造的。
随着分析的财报数量增多,管理也变得不便。财报相关的会话散落在普通会话中难以查找,我希望能按公司分类整理。
由于需要分析大量财报,我在本地保存了多年按公司分类的财报,但每次分析前都要重新上传,实在太麻烦了。
这期间也尝试过了一些替代方案,但都不能满足需求——它们功能过于繁杂,而我需要一个简洁、体验更好的财报分析工具。
既然市面上没有合适的工具,我决定自己开发。
一个好的财报分析工具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
回答内容可溯源,有引用来源,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
有大量现成的财报,用户可直接使用
-
有财报翻译,可以将财报翻译成多种语言
-
有财报摘要,分析前可以快速了解财报
-
有财报思维导图,更清晰的了解财报的脉络
-
管理方便,可以收藏会话、公司,支持快速查找
其他产品追求全面,试图囊括所有功能来服务所有投资者。但我觉得应该保持专注和简洁,专门服务价值投资者。我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解决我在投资路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希望能帮到和我有同样困扰的投资者。
独立出海产品契机
去年 9 月下旬完成了技术调研,之后利用下班时间和假期实现了个 demo,感觉还不错,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美股财报批量转 PDF,文档批量解析、分块,提取布局信息,前端布局重构回溯,AI 回答带引用来源,高亮定位到原文段落,一个 ChatGPT + AI 财报助理的构想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
10 月份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开发,这期间公司一些事件却让自己很不舒服,作为一个技术人,希望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中,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但是各种PPT汇报、职场PUA,让自己疲于奔命。
我想离职了,全职投入到项目开发中,11月初的一个晚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婆,非常正式地讲了自己的规划,产品怎么落地,产品受众人群,怎么盈利,以及一个粗略的计划,希望得到她的支持。
因为我觉得,组建家庭后,另一半相当于就是你的人生合伙人。在很多重要决策上,得到合伙人的支持,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如果成功了,兴许以后就不用上班了,就算失败了大不了重新找个班去上。老婆没说什么,表示了支持,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老婆。
全力加速开发
12月09号是我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我作为全职独立开发的第一天。当天下班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成为全职独立开发者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开发效率提高了几倍。不用再参加枯燥无聊的会议,也不用应付各种办公室政治斗争或输出无意义的PPT。直到今天项目上线,整个开发时间大约是3个月。
这期间踩了无数坑。以前工作时的一些优点,现在反而成了缺点。比如之前专注于写好代码,追求架构的完美和扩展性,甚至有代码洁癖,但这严重推迟了产品的上线时间。
在产品还未经过市场验证之前,应该快速推出产品,验证市场需求,这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接下来的计划
未来我会持续更新这个产品,因为还有许多构想中的功能尚未推出,例如接入第三方金融数据,用户自定义规则筛股,结合市场行情分析财报,生成更专业、更结构化的投资建议报告等。
我的目标很简单: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分析财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