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亿都国际控股(00259.HK)算力业务的深度分析,涵盖核心竞争力、估值逻辑及同业对标,基于公开资料与行业逻辑整合:
一、核心算力业务价值解构:Shanghai Cube 超节点方案
1. 技术独特性与国产化壁垒
- 高密度集成能力:单机柜集成128张沐曦C550 GPU(国内多数厂商为32-64卡),通过铜缆直连实现超节点(32卡全互联),通信带宽达896GB/s,接近英伟达NVLink 4.0水平(900GB/s),显著领先中兴(16卡)、新华三(64卡/576GB/s)等国内方案。
- 全链路国产化:从沐曦GPU、云合智网交换机芯片,到立讯精密整机制造、道客云操作系统,实现软硬件自主可控,契合“东数西算”政策导向,获上海经信委专项支持超8000万元。
- 液冷节能优势:液冷技术降低能耗30%,单机柜年省电量相当于2000户家庭用电,被纳入上海市绿色算力示范项目。
2. 商业模式:从集群运营到生态绑定
- 算力运营基础:已运营超3000卡集群(丰收系列),服务复旦、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及香港宽频,验证国产千卡集群可行性。
- 产业链深度绑定:
- 沐曦核心伙伴:既是沐曦前三大客户(2024年采购1亿元),又是其早期投资者(与余杭国资同轮进入),形成“股权+订单”协同。
- 政府与高校资源:与复旦大学共建实验室,参与上海AI高地建设,政企客户占比高,需求稳定性强。
二、独特竞争力:全栈能力+战略卡位
维度 优势 风险/挑战
技术整合 唯一实现GPU-网络-液冷全自研的国产集成商,缩短调试周期 生态成熟度落后英伟达(80%人才依赖其体系)
政策红利 受益国产替代(“东数西算”)、沪港合作出海(香港节点) 美国制裁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国产GPU采购目标60%)
轻资产扩张 通过投资沐曦/云合等上游,以较小资本撬动集群业务,毛利率高于纯硬件厂商 AI算力回报周期长,2024年核心净利仅3.2亿港元
三、估值锚点:资产拆解+业务对标
1. 资产底仓价值(安全边际)
- 股权资产:持有江海股份(002484)13.81%股权(市值34亿人民币)+清越科技(688496)28.08%股权(市值12亿人民币),合计46亿人民币(约52亿港元),已高于当前总市值(35亿港元)。
- 一级投资:沐曦(IPO辅导中)、云合智网等AI产业链企业,潜在增值空间约10-20亿人民币。
2. 算力业务估值对标
公司 业务重点 市值/估值逻辑 亿都算丰对标点
优刻得 国产千卡集群运营 2025年炒作期市值翻3倍(概念溢价) 首个国产千卡集群实际运营方
中科曙光 液冷服务器+政府项目 市盈率40倍(成长性溢价) 液冷密度+政企渗透能力相当
寒武纪 GPU芯片设计 2025年预期营收100亿 沐曦若达同等规模,算丰集群利润或达10-20亿
- 分部估值法建议:
- 传统显示业务:年扣非净利1.8亿港元,给予8倍PE → 14亿港元;
- 算力业务:2025年收入预计5亿港元,考虑300%行业增速(CAGR),给予15倍PS → 75亿港元;
- 股权资产:按市值折算 → 52亿港元;合理市值中枢≈141亿港元(对应目标价14-15港元),较现价(3.8港元)存在2-3倍空间。
四、风险提示与投资策略
1. 短期催化剂:沐曦IPO进程、香港丰收三号集群订单、上海Cube政府采购落地。
2. 长期隐患:
- 英伟达GB200(NVL72升级版)性能碾压国产方案,生态优势难短期突破;
- 算力中心利用率若低于60%,可能拖累盈利(当前依赖补贴)。
3. 操作建议:
- 逢低布局:现价接近股权资产净值,算力业务近乎“白送”;
- 紧盯沐曦:其GPU商用进度为亿都业绩关键β。
结论:亿都的算力价值在于 “国产超节点定义者” 的稀缺性——以全栈能力打通政企高壁垒市场,短期看沐曦链放量,长期看出海复制(东南亚节点)。市值锚定需结合资产底仓与算力成长性双重溢价,100亿港元目标具备基本面支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