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668
08-25

$文远知行(WRD)$  自动驾驶技术早已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在众多城市街道上穿梭的现实存在。那么作为此领域中实力最雄厚的中国企业之一,文远知行的核心业务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是让机器替你开车干活 —— 具体来说主要干这三件事:

一、Ro­b­o­t­a­xi(拉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文远知行的Ro­b­o­t­a­xi是其在城市中最广为人知的形象。截至2024年6月,其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全球7个城市实际运营,车辆总数超过1200台,累计订单量达到710万单(文远知行2024年公司数据披露),是目前中国部署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其中仅广州和深圳两地的运营里程便突破2000万公里(文远2024年报),相当于绕地球近500圈。

其Ro­b­o­t­a­xi已不仅限于展示技术,而是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中。例如在广州市中心核心区,乘客通过叫车软件即可像打普通网约车一样使用该服务,按里程计费;在去年开通的新加坡西部区域,300辆全无人车队已完成超过50万次无安全员的载客运营(数据来源:《南华早报》2024年3月报道)。当汽车不再需要方向盘后的司机时,出行成本更低、调配也更灵活,这是文远用技术和实践正在推动的未来出行图景。

二、自动驾驶小巴(固定区域接驳)

除了点对点的出租车,文远另一项核心业务是自动驾驶小巴WeRide Robob­us,它像城市通勤的“毛细血管”——在大型社区、工业园区、校园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中,提供预约式的穿梭接驳服务。与传统公交不同,这种小巴无需固定站台和时刻表,能灵活运送短途乘客或包裹物资。

目前其小巴已在机场、景区、科技园区等35个不同场景中落地应用(依据2024年7月文远官网公开项目列表)。以北京首钢园为例,自2023年部署以来,无人小巴成为穿梭于工业遗址改造区的游览工具,高峰时期每天运送乘客超1000人次(央视财经2023年11月报道)。乘客固定支付月卡或单次票价,园区则按月支付运营费用,小巴因此已成为文远在封闭场景盈利最成熟的应用方向。

三、自动驾驶同城货运车(送货)

如果说前两者解决“人的流动”,文远在同城物流领域则解决“货的流动”。2019年起便布局自动驾驶货运解决方案,目标客户是拥有高频配送需求的快递物流公司,取代传统货车司机执行仓库分拨站间的货物运输。

目前其自动驾驶货运车已与德邦物流、中通快递达成长期合作(2024年官方公告),在广佛(广州-佛山)都市圈建立了成熟配送网络。例如在京东位于广州的华南仓储中心,文远车队承担每日仓到仓运输任务;同时它还为盒马鲜生提供生鲜冷链无人运输服务(财新网2024年1月报道),货物覆盖蔬菜、肉类、预制菜等品类。货车通过向企业收取运费或整车租赁费实现商业化,文远更在其业务中扮演技术和运输服务双提供商的角色。

总结一下:文远知行主要业务就是让自动驾驶技术在以下三件事上取代人类司机:

1. 拉人(Ro­b­o­t­a­xi):在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提供出租车服务。

2. 小巴(WeRide Robob­us):在园区和景区中进行中短途接驳。

3. 送货(同城货运车):与物流企业合作运输货物。

技术、落地、商业化缺一不可

从技术角度看,这三项应用共享文远自研的通用软硬件平台——自动驾驶系统We­R­i­de ONE,但针对货运、载人做适配开发。在场景落地上,Ro­b­o­t­a­xi占据高关注度,小巴和货运车则更快实现收益;而收入模式方面均采取“运输即服务”(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模型,即用户支付里程费用或者企业按月付费包车,无需购买车辆——这不仅降低了客户门槛,也让文远持续获得商业回报。

2024年7月文远刚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15.1亿美元(路透社2024年7月报道),创下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最高纪录,IDG资本、广汽集团均是背后的支持者。资本源源涌入的背后,正是对其核心业务商业化进展的认可

修改于:08-25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夏禹治水99
    08-25
    夏禹治水99
    文远知行的业务模式非常清晰,确实是未来出行的方向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