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创业生态中,一位被誉为「下一个马斯克」的科技狂人正以惊人速度改写未来——他就是39岁的布雷特・阿德科克。不同于典型科技精英的常春藤背景,这位伊利诺伊农场长大的「超级建造者」,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创新从不需要华丽起点。
农场基因铸就实干魂 阿德科克的创业基因深植于童年:十五六岁便成立首间公司,从内容平台StreetofWalls.com吸引超3000万浏览量,到AI人才市集Vettery被德科集团以1.1亿美元收购,他总能在绝境中突围。创立Vettery初期遭风投冷遇,他竟自掏腰包苦撑三年,最终让公司荣登纽约最佳职场榜。这种「务实到极致」的执行力,正是他日后征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武器。
三级跳惊人创业轨迹 从电动空中计程车公司Archer Aviation成功上市,到2022年创立Figure剑指「全球劳动力革命」,阿德科克展现令人瞠目的战略眼光。他孤注一掷投入1亿美元研发,让Figure在短短12个月内从概念诞生出能自主行走、操作咖啡机的Figure 01。如今Figure 03更搭载自研AI模型Helix,突破机器人高频控制难题,实现物流分拣、家务清洁的厘米级精准操作。
速度即生命哲学 「如果你行动不够快,你就会死!」这句阿德科克的经典宣言,道尽他的生存法则。Figure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以「建造、测试、学习、迭代」的极速循环碾压传统研发节奏。他厌恶「PPT创业」与华丽演示,坚持所有技术必须真实可扩展——从宝马工厂实测到BotQ量产工厂计划年产10万台机器人,每一步都铭刻著「实干家」的坚定信念。
人形机器人帝国雏形 阿德科克的野心远不止于工业场景。他预言「五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渗透商业服务与家庭陪伴」,更放话要部署数十亿台机器人到全球劳动市场。如今Figure已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预训练数据集,首条产线年产能达1.2万台机器人,未来四年更将扩张至年产10万台或300万个执行器的惊人规模。
这位农场走出的「超级建造者」,正以中西部务实精神结合矽谷颠覆野心,默默构建著人形机器人协作的新世界。当人们习惯用「下一个马斯克」形容他时,他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布雷特・阿德科克不需要任何标签,他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这场颠覆全球劳动力的机器人革命,才刚刚开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