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1810.HK)股票近期价格走势分析小米集团(Xiaomi Corporation)作为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公司,其股票在港股市场(代码:1810)表现活跃。以下基于2025年10月16日当前数据,对其近期(主要聚焦2025年9-10月)价格走势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可靠的金融平台和分析师报告,当前股价约为49.48港元,总市值约1.4万亿港元。
investing.com
该股价较2024年同期大幅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78%。
stockanalysis.com
1. 近期走势概述2025年整体趋势:小米股票在2025年呈现强劲反弹态势。从年初的约27.65港元(4月数据)
stock.cngold.org
到2月创下历史新高56.8港元,总市值一度超1.4万亿港元,累计涨幅超过570%(较2022年低点)。
news.hangzhou.com.cn
此后进入调整期,但9-10月仍保持相对稳定,9月底收盘54.00港元,较月初上涨0.84%。
stockinvest.us
9月-10月具体表现:9月25日:触及短期高点后回调,股价下跌8.48%,进入下降通道。
stockinvest.us
9月30日:微涨0.695%(美股ADR XIACY从34.52美元升至34.76美元,港股对应54.00港元),日内波动0.52%,但过去10天内下跌3.98%,显示短期抛压。
stockinvest.us +1
10月初:市值微增0.51%(至约2010亿美元),但整体趋势偏弱,过去10天下跌4.34%。
financecharts.com +1
10月16日:股价稳定在49.48港元附近,较9月底回落约8.4%,但较8月低点(51.65港元)略低,创近两月新低。
stcn.com +1
波动特征:短期内股价波动率较高(日内高低点差2-5%),成交量与价格背离(上涨时量能不足),表明多头力量不足,存在进一步回调风险。
stockinvest.us
移动平均线(MA)发出卖出信号,短期均线向下穿越长期均线,形成死叉。
stockinvest.us
2. 驱动因素分析积极因素:电动车(EV)业务爆发:2024年交付13.5万辆,2025年目标30万辆,已超预期。
news.hstong.com
新款SUV车型预计贡献毛利率20.2%,推动整体盈利上调2-6%。
finance.sina.com.cn +1
这已成为股价新增长点,分析师视其为“手机+EV+AIoT”协同效应的核心。
智能手机与IoT增长:2024年营收增长35%,2025年Q1盈利创纪录。
stockanalysis.com +1
海外市场扩张(如小米17系列)和AI功能增强需求,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2.6%。
investing.com
宏观支持:中国消费补贴政策利好智能手机和IoT销量,新零售战略落地。
stcn.com
负面因素:市场调整压力:全球科技股回调,受美联储利率预期和地缘风险影响,Q2智能手机出货略低于预测。
stcn.com
估值担忧:当前市盈率较高(约30-40倍),EV业务虽盈利但尚未盈亏平衡,短期获利了结增多。
stcn.com
外部风险:美乌制裁影响有限,但需关注俄乌冲突和中美贸易摩擦。
zh.wikipedia.org
3. 价格预测预测基于分析师共识(如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和模型估算(如LongForecast),短期偏谨慎、中长期乐观。注意:股票预测受市场不确定性影响,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时间段
预计价格范围(港元)
平均/月末价(港元)
变动幅度
关键假设
2025年10月
74.04 - 88.78
79.77 / 82.20
+11.0% (较当前49.48)
基于9月底反弹,EV交付超预期驱动。
longforecast.cn
2025年Q4整体
60 - 85
72.00
+45%
Q3财报(11月24日)利好,毛利率提升。
investing.com +1
2026年上半年
80 - 100
90.00
+82%
EV交付50万辆,AIoT收入翻番。
longforecast.cn +1
长期(2026-2028)
100 - 150
120.00
+142%
手机+EV协同,全球市占率升至15%。
longforecast.cn
短期(10月):预计从当前低点反弹至82港元,阻力位85港元,支持位74港元。若Q3财报超预期(营收超1000亿元),可能突破90港元。
stcn.com
但若全球需求疲软,可能回落至45港元。
中长期:目标价共识52-45港元(短期),但EV业务上调后可达100港元以上。
finance.sina.com.cn +1
评级多为“买入”或“增持”。
总体而言,小米股票近期处于调整后蓄势阶段,EV和AI业务是核心催化剂。建议关注11月财报和EV交付数据,投资者可考虑逢低布局,但需警惕宏观风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