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下滑99%,曾经的豪车“印钞机”怎么不行了?

江瀚视野
11-12 10:08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各种豪车日子不好过的消息相信大家已经听的耳朵生茧了,但是保时捷却出现了出乎大家意料的利润下滑99%的特殊现象,这个曾经的豪车“印钞机”怎么突然不行了?这其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保时捷利润下滑99%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曾被称为豪车“印钞机”的保时捷迎来“至暗时刻”。

近日,保时捷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营收同比下滑6%至268.64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下滑99%至4000万欧元,上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0.2%,较上年同期的14.1%也出现暴跌。

回顾2020~2023年,保时捷营业利润在疫情影响下逆势节节攀升,分别为42亿欧元、53亿欧元、68亿欧元、73亿欧元。在巅峰时期的2023年,保时捷营业利润率达到18%,这也让保时捷得名豪车“印钞机”。

而短短两年间,保时捷经营急转直下,2024年营业利润跌至56亿欧元,同比下滑超23%,今年前三季度更是暴跌99%。

对于今年营业利润异常暴跌的情况,保时捷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主要包括五大原因,一是与产品战略调整相关的特殊费用;二是中国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尤其是豪华车赛道;三是与电池活动相关的“一次性”费用支出;四是组织变革费用;五是美国进口关税增加的支出。

销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和欧洲市场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跌幅度最大,同比下滑26%至3.2万辆,德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至2.25万辆,整个欧洲市场(除德国外)同比下跌4%至5万辆。

二、曾经的豪车“印钞机”怎么不行了?

保时捷近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利润同比暴跌99%,这样惊人的数据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

首先,此次利润断崖式下跌并非完全源于市场需求萎缩,而是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根据其财报显示,保时捷主动推迟了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节奏,选择延长燃油车和混动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叫停了自建电池工厂的计划。这一系列重组动作直接产生了约27亿欧元的一次性支出。这种看似保守的操作实则是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权衡:在固态电池尚未突破、充电设施覆盖不足的现实条件下,过度激进的电动化可能损害品牌溢价能力。但短期内巨额成本叠加产品空窗期,必然导致财务数据的剧烈波动。就像外科手术中的止血绷带,虽能暂时控制失血速度,却也限制了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其次,保时捷的深层危机在于转型节奏的失衡。尽管其早就推出了纯电车型Taycan,但此款车型的表现依然远逊于预期,远低于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车企。这种滞后性导致其陷入“两头不靠岸”的困境: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保时捷的品牌溢价正被BBA等老对手产品不断稀释;在新能源市场,其产品又因智能化水平不足,市场竞争力有限,难以与新势力品牌竞争。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中似乎陷入了“技术保守主义”的陷阱:一方面不愿完全放弃燃油车的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又未能在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等新维度上建立领先优势。结果便是,其电动车产品在性能参数上虽不逊色,但在用户体验、OTA升级、智能座舱交互等方面,与头部新势力存在明显代差。

第三,国产新能源的崛起又进一步蚕食了保时捷的市场空间。中国自主品牌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实现技术反超,特别是在高压快充、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们将互联网思维植入汽车架构,打造出具备持续进化能力的智能座舱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通过直营模式、用户社区、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重构了豪华车的消费体验。消费者不再仅仅为“品牌logo”和“机械性能”买单,而是更加看重智能化体验、服务便利性和社群归属感。这种由“硬件溢价”向“软件+服务+生态”溢价的转变,正是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所不擅长的领域。可以说,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崛起,本质上是利用“后发优势”和“本土化创新”,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了对传统巨头的“弯道超车”。它们以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贴近本土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设计,对包括保时捷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形成了“降维打击”式的市场包抄。

第四,长期来看,保时捷若想重拾增长动能,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什么是当代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豪华”。过去,保时捷的成功建立在“极致驾驶体验”、“德国精工品质”和“稀缺性品牌形象”三大支柱之上。然而,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时代,这些传统优势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今天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豪华车买家,他们对“豪华”的定义已发生深刻变化,智能化座舱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出行解放、OTA升级带来的“常用常新”感,正成为新的价值锚点。保时捷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将燃油车的技术逻辑复制到电动车上,而是要以用户为中心,重新定义电动时代的豪华标准。这要求企业必须沉下心来,深入研究目标客群的真实需求,构建以软件、服务和生态为核心的新型竞争力,这才是保时捷最亟需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