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情况再更新

富哥only
16:21

最近我们中国调整黄金税收政策的新闻相信很多同学都看到了,但是只看到零售金价涨,这背后其实有更深层的含义的——是先吸金,后控金的长期货币战略。

第一,税收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推高零售金价,这只是表面

第二,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政策设计,使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产生持续溢价,吸引全球黄金实物流向咱们中国

“吸引黄金流入,增强人民币的底层资产信用

第三,提高国库黄金的提取成本,意在‘锁仓’,保护战略黄金储备

第四,大方向就是先吸引全球黄金流入,再精细化管理其流动

谁掌握了更多的黄金实物,在未来可能重塑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近些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不也确实在推动一种新的构想,让货币重新与黄金、石油等实物资产挂钩

如果这种体系真的建立……

那么,那些债务率超过100%、主要靠发行信用货币的国家,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他们的债务将从可以无限递延的纸面承诺’,变成需要用真实财富去偿还的'硬约束。

所以世界不是在融合,而是在加速分裂啊从贸易战到科技脱钩,现在连社交媒体都快成两个世界了。

比如前几天联系一个欧洲的朋友,发现他不用微信,但是我不用WhatsApp,最后只好用邮件,效率低得像回到了上世纪。

这种分裂正在形成平行的体系和标准。

欧洲的处境比较尴尬,试图在两边下注,但很可能两边不讨好。

就像最近有人讽刺荷兰政策像是抢银行却只抢到了品牌说明书',失去了市场,却未必能得到安全。

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不确定、更加分裂的世界。

地缘政治、技术路径、货币体系都在经历深刻的嬗变。

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作为超越主权信用的终极价值储存手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未来5-10年,该怎么看待资产配置呢?

富老师的答案是第一,拥抱硬资产。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实物黄金白银,作为财富的‘压舱石’,应对货币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通胀压力。第二,警惕虚拟泡沫。对纯粹基于叙事、缺乏盈利支撑的资产保持警惕,价值最终需要实体经济来承载。

第三,关注多极趋势。

留意与新兴货币体系相关的资产机会,以及在全球分裂背景下,不同区域供应链重构带来的投资逻辑变化。

普通人无需成为专家,但需要具备基本的宏观视野。

因为这些宏大的趋势,最终都会通过你的钱包、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成本,真切地影响到你。

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黄金不仅是一种资产,更是一种立场。

要从国际货币的起源,特别是2020年以前的美元是怎么崛起的说起,才能理解为什么黄金的上涨,在某些历史阶段,几乎是不可阻挡的——军事、经济,还有货币实力,是一个世界强国的不同面相,它们互相支撑,像个铁三角,回顾过去这一百五十年,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主导全球的货币是谁发行的,谁就同时拥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大英帝国在日不落时代,皇家海军就是英镑信用的最佳背书,军舰可以开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去‘劝说’债务国还钱,或者保护我们的商船。

这套逻辑,一直玩到了二十世纪,然后就是美国接手,通过美元,实现了极低的借贷成本,经济像坐火箭一样蹿升,成了世界第一。

有了钱,才能养得起这支天下无敌的军队。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么一循环,各国央行和投资机构自然就更认美元了。

这背后更深层的,是一个政府的信用——一个国家在危急关头,能不能用自己的纸片子——也就是货币一一去调动全球资源,取决于人家相不相信你将来会认账。

老美政府如果不是在过去两百多年里,基本保持了还债的记录,美元也不会有今天。汉密尔顿,建国之初,哪怕债主是正在打仗的对手国家的公民,他也坚持要年轻的美国偿还所有债务,这种对信用的珍视,是货币地位的根基。

拿破仑战争时期,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在西班牙可以用英格兰银行的军券买物资,而拿破仑的军队必须用硬通货黄金,甚至只能靠抢,因为没人认法国的纸币。

同样,荷兰当年能赢下对西班牙的独立战争,靠的也是良好的信用,

可以年年发债雇军队打仗,而信用一塌糊涂的西班牙,只能依赖从美洲运来的黄金。

那么,特权与代价,拥有美元这种全球货币地位,具体给老美带来了什么好处呢?大致两类,首先,老美可以几乎无限期地推迟调整其国际收支平衡,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同时推行‘大炮加黄油’政策,既维持全球最高的军费开支,又满足国内的高消费,而不用担心像其他国家那样,一旦债台高筑就被金融市场逼着紧缩,甚至要向|MF求援。看看希腊的惨样就知道了。当年美元取代英镑的时候,英国也没少受窝囊气。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正式坐上头把交椅,这个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巨大的动荡。黄金的美元价格从35美元一盎司,一路飙涨到850美元。

这就是关键,黄金价格大幅度飙升的时期,往往就是新旧国际货币体系交替的时候。旧的体系(英镑体系)还没完全退位,新的体系(美元体系)还没完全站稳。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混乱期,信用货币的锚定物缺失,黄金作为最终的诚实货币,价格就会持续上涨。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旧的货币信用被彻底出清,然后大家用新的、站稳了脚跟的货币来重新给黄金定价,金价才会经历一个漫长的下跌期。

当美元的全球地位在1980年代彻底稳固后,金价就从850美元的高点,跌了整整二十年,到2000年左右跌到了300美元附近。

有了美元特权,老美就可以一面在全球驻军,一面让老百姓放心大胆地消费。

还有能力把经济调整的压力转嫁给盟友,比如德国和日本,说白了,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接受华盛顿的劝说甚至‘勒索’。举了个更直接的例子:“在阿富汗那种地方,士兵能用美元买东西,地方军阀认。他们认瑞士法郎吗?认人民币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印钞机在美国手里。

如果谁不听话,可以威胁把它踢出美元结算系统,比如SWIFT,前几年对俄罗斯就是这么干的,这就是把美元武器化。当然,美元的这种特权不是没有代价的,只不过,老美常常让它的盟友来承担这些代价。

近代史上,老美运用美元实力对付他国,常常敌友不分,经典案例:“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把运河国有化,英国和法国出兵干预。结果呢?当时的老美总统艾森豪威尔不仅阻止了英国向IMF申请紧急贷款,还对时任首相安东尼·艾登下了最后通牒:不撤军,金融后果自负。

当时英国外汇储备快见底了,老美威胁抛售英国国债……最后,艾登首相在下午5点宣布接受老美条件。货币,打赢了那场战争。做得是有点不地道,但这就是现实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

而且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抱怨老美享受过度特权’,滥发货币。

然后法国开始用美元兑换黄金,这下戳到了老美的痛处,担心黄金被兑光。于是,华盛顿就对西德施加了‘超常政治压力’。”

“西德央行行长卡尔·布雷辛在1967年写信向美联储保证,不会大规模兑换黄金。为什么呢?因为西德的外汇储备积累很大程度上源于老美在欧洲的冷战驻军开支。

西德担心如果把美元挤兑垮了,老美可能会从欧洲撤军;而老美则担心,一个重新武装甚至可能拥核的西德会刺激苏联。货币、政治、军事,完全纠缠在一起。

当时的总统,从约翰逊到尼克松,都认为弱势美元会束缚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行动。

所以,维护美元币值稳定是核心利益。

1973年石油危机后,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就直接对西德和小日子说过:这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这一著名名场面。再最著名的例子,恐怕就是1985的广场协议了,逼日元升值

美国担心巨大的贸易逆差会让国会里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拉上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在纽约广场酒店签协议。大家一起抛售美元,让美元贬值,让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

一开始看起来是国际合作典范,但后来的苦果,主要是小日子吞下了。

因为美国的赤字问题根深蒂固,光靠汇率调整不够。

后来时任财长詹姆斯·贝克又威肋,如果德国和日本不采取刺激内需的政策来帮助白头鹰增加出口,就会让美元一直跌下去。

这种压力下,日本银行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带来的通缩压力,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催生了巨大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

泡沫在90年代初破裂后,日本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和通缩。

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失去的二十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动荡的一个极端案例。

除此之外,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97年亚洲金融风暴、98年俄罗斯违约、20 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这一切动荡的背后,都与这个以一国主权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有关。拥有核心货币的国家,就是这么荒诞,它的国际贷款几乎不用真还,因为付给外国债权人的利息,很多又会流回它的金融市场,就像回力镖。

这个体系有时候就像小孩过家家,一轮风波后,赢家拿走的钱,好像又借回给了输家,游戏得以继续。而且,一旦发生危机,大家都抢着买美元资产,因为美国的市场最深、流动性最好,卖几十亿国债连个水花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信任。

信任是无形的,但却是储备货币的基石,

这种信任需要漫长的岁月、完善的规则和成熟的机构来培养,让人们相信市场公平、合约会被执行、产权受尊重。

但是,这种信任是绝对的吗?老美在1971年和1973年让美元贬值了两次。

而且,美国国债上限的政治僵局,也让人担心其违约风险。

这正是问题所在。货币经理们将如此巨大的信任赋予美元,是否绝对正确?历史上并非没有疑问。而当这种信任出现裂痕时…….当对现有核心货币的信任出现动摇,而新的、足以替代的货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时,会发生什么?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黄金,这个非主权、不受任何国家政策左右的终极价值储存手段,就会闪耀其光芒,它的价格会开始波动,然后进入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上涨通道,直到新的秩序确立。

所以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时期。

旧的秩序(美元单极体系)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新的格局(可能是多极货币体系)正在孕育但远未成型。

地缘政治紧张、债务规模史无前例、对主权信用的质疑加深……这一切,都像极了黄金价格爆发前夜的景象。而在它确定新的计价单位之前,其价格用旧货币衡量的上涨,可能只是这场宏大历史变迁的必然反映,所以,这轮黄金的上涨,不是什么短期炒作,而是场正在进行中的、深刻的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具象化
















交易分享指南
全面了解交易分享功能,掌握操作指南及规则,轻松上手社区互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