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DA)$ $博通(AVGO)$ $谷歌(GOOG)$
昨夜,纳斯达克指数在Google(Alphabet)的强力牵引下,不仅收复失地,更一举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市场现象并非简单的板块轮动,它极具信号意义:在AI狂潮席卷美股两年后,资本市场正在改写剧本。
过去那种“英伟达吃肉,其他人喝汤”的单一逻辑正在松动,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关于“算力主权”与“应用落地”的全新博弈。Google链硬扛英伟达链,标志着美股AI行情正式步入更加复杂、也更加健康的“第二阶段”。
一、 资本的意志:从“拥挤”走向“安全”
要理解昨夜的暴涨,首先要看懂资金的恐惧与贪婪。
在过去的一年里,“英伟达链”(Nvidia Chain)毫无疑问是全球资本市场最拥挤的交易赛道。从NVDA本身,到代工的台积电,再到服务器制造商SMCI、戴尔,每一家公司的股价都透支了未来数年的完美预期。在这种极致的拥挤度下,任何微小的瑕疵(如Blackwell芯片的延迟传闻、毛利率的微幅波动)都会引发剧烈的获利了结。
反观Google,在“七巨头”(Mag 7)中,它曾是那个“失意者”。从Gemini发布初期的翻车,到被OpenAI颠覆搜索的担忧,Google的估值长期被压制在历史低位,甚至一度接近传统价值股的水平。
昨夜的爆发,本质上是资金的一次“高低切换”与“估值修复”。当市场发现英伟达链的赔率开始下降时,资金自然流向了拥有极高安全边际、且基本面正在显著改善的Google。这不仅是对Google技术实力的重估,更是大资金在历史高位寻求避险港湾的本能选择。
二、 谷歌链的崛起:算力主权的独立宣言
所谓的“谷歌链硬扛英伟达链”,其核心逻辑在于——谁拥有算力,谁就拥有未来;但谁拥有“自有”算力,谁才拥有利润。
Google是目前全球科技巨头中,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全栈自研算力闭环”的公司。这构成了“谷歌链”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拒绝“过路费”的底气: 当微软、Meta还在为抢购英伟达H100显卡而焦虑时,Google已经依靠自研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集群完成了绝大部分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TPU v5和v6的成熟商用,意味着Google不需要向英伟达缴纳高昂的“硬件税”。
盟友博通(Broadcom): 在“谷歌链”中,博通作为TPU ASIC设计的核心合作伙伴,与Google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Google + Broadcom”的组合,正在成为对抗“Nvidia + TSMC”垄断地位的最强一极。
垂直整合的效率: 昨夜的市场表现证明,投资者开始认可Google从底层芯片(TPU)到基础设施(Google Cloud),再到顶层模型(Gemini)与应用(Search/YouTube)的垂直整合能力。这种能力保证了Google在AI扩展期的成本控制远优于竞争对手。
三、 市场审美的进化:从“卖铲子”到“挖到金”
美股AI行情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的代际跃迁。
第一阶段是“基建期”,逻辑简单粗暴:谁卖铲子谁就是王。英伟达因此封神。但这一阶段的风险在于,如果下游买铲子的人(云厂商和创业公司)赚不到钱,铲子生意终将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是“验证期”,也是现在的阶段:谁能用铲子挖到真金白银?
Google最近的财报给出了积极的答案。其云业务利润率的飙升,以及AI在搜索广告中带来的效率提升,向市场证明了AI不仅是烧钱的无底洞,更是实打实的印钞机。
Google的领涨,其意义远超个股本身。它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AI的商业模式是跑得通的。 如果说英伟达代表了AI的“投入端”,那么Google就代表了AI的“产出端”。只有产出端繁荣,投入端才能持续。因此,Google的强势,实际上是在为整个AI行业的长期可持续性背书。
四、 纳指的新引擎:告别“单核”依赖
对于纳斯达克指数而言,Google的挺身而出是极大的利好。
过去,纳指的创新高往往依赖半导体板块的单边拉升,这种“单腿走路”的模式极其脆弱。一旦半导体周期见顶或英伟达业绩不及预期,指数将面临崩盘风险。
而昨夜,我们看到了“双轮驱动”甚至“多轮驱动”的雏形。当英伟达处于盘整或休息时,Google、特斯拉、苹果等巨头能够轮番接力,支撑指数继续上行。这种巨头间的良性轮动,极大地增加了牛市的韧性与广度,构建了一个更具防御纵深的上涨格局。
五、 结语:非零和博弈的“接力赛”
当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反垄断的阴云依然笼罩在Google头顶,ChatGPT Search等竞品的蚕食也从未停止。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Google虽然拥有TPU,但它依然是英伟达最大的客户之一。
因此,Google带领纳指反攻,并不意味着英伟达的落幕。这更像是一场宏大的“接力赛”:
第一棒由英伟达跑出,它构建了AI的物理世界基础设施;现在,接力棒正在传递给Google这样的应用巨头,由它们去构建AI的商业世界与服务生态。
对于投资者而言,昨夜的行情再次提醒我们:在AI时代,不要只盯着卖铲子的人,那些手里握着矿山、且懂得如何高效挖掘的巨头,正在迎来属于它们的估值重塑时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