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2021-08-31
事实是大部分美国人虽然通胀但手里发的钱也多了呀,印的钱相当于通胀补贴了,所以老百姓喜迎通胀,真正惨的是持有美元或者美债的国家以及个人
回避责任、忽视通胀:鲍威尔先生,你错在哪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818092428,"tweetId":"818092428","gmtCreate":1630364901064,"gmtModify":1704959017091,"author":{"id":14002337142582,"idStr":"14002337142582","authorId":14002337142582,"authorIdStr":"14002337142582","name":"389","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3,"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 事实是大部分美国人虽然通胀但手里发的钱也多了呀,印的钱相当于通胀补贴了,所以老百姓喜迎通胀,真正惨的是持有美元或者美债的国家以及个人</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 事实是大部分美国人虽然通胀但手里发的钱也多了呀,印的钱相当于通胀补贴了,所以老百姓喜迎通胀,真正惨的是持有美元或者美债的国家以及个人</p></body></html>","text":"事实是大部分美国人虽然通胀但手里发的钱也多了呀,印的钱相当于通胀补贴了,所以老百姓喜迎通胀,真正惨的是持有美元或者美债的国家以及个人","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818092428","repostId":1153883335,"repostType":4,"repost":{"id":"1153883335","kind":"news","pubTimestamp":1630323472,"share":"https://ttm.financial/m/news/1153883335?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1-08-30 19:37","market":"us","language":"zh","title":"回避责任、忽视通胀:鲍威尔先生,你错在哪里","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53883335","media":"财主家的余粮","summary":"明明这么普通的鲍威尔,对于通胀的看法,却又如此自信。","content":"<p>在风景绮丽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边上,有一个小镇叫做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p>\n<p>每年的8月下旬,这个地方都会迎来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批官员——各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这些“神仙们”将在这个偏僻而又幽静的山谷呆3天时间,探讨各国政府接下来将要在人间实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将会决定亿万人的财富命运。</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c019caad83f14c877aaebf62083fd49\" tg-width=\"828\" tg-height=\"7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杰克逊·霍尔的央行年会,起源于1982年。</p>\n<p>当时的背景,是美国正在经历长达15年的滞胀期,1965年美国的通胀率还不到2%,到1980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14%之高,失业率更是从1969年3.5%的低点上升到1982年的9.7%。当时的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时刻,经济深度衰退6个月,大量工厂倒闭,农场关门,还不起贷款的农场主,更是将卡车开进华盛顿,堵在美联储总部的门口。</p>\n<p>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因为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美国货币供应量,由此导致经济出现以上问题。除了如雪片般飞来的咒骂信件之外,普通农民和工人也都对美联储痛恨不已,还包括议员、经济学家、华尔街大佬、记者……都对沃尔克咬牙切齿,众议员亨利-冈萨雷斯更是威胁要弹劾沃尔克,这位议员声称:</p>\n<blockquote>\n “(沃尔克)突破良心底线,让高利贷行为合法化。”\n</blockquote>\n<p>总统这边,里根经济政策协调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报告,建议撤销美联储,报告成员包括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弗里德曼,众议员肯普,花旗银行董事长里斯顿以及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更是多次表态,用一台计算机代替美联储,可能比什么都好。</p>\n<p>参议员劳顿奇利斯,在国会上当着沃克尔的面,直截了当地说:</p>\n<blockquote>\n “我们将不得不把美联储理事会整个取消……与削减赤字相比,对美联储体系斩首是很容易的事情。”\n</blockquote>\n<p>面的国会质疑,沃尔克极力争辩:</p>\n<blockquote>\n “对美联储实施斩首就好比射杀信使,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了头脑的美联储只能四处乱撞,而你们原来的问题却一点也没有得到解决。”\n</blockquote>\n<p>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沃尔克参加了在杰克逊霍尔召开的一场普通的经济政策研讨会,这是他离开令人焦头烂额的华盛顿、躲避全国性指责的一个散散心的机会。在这次会议上,他反复强调:</p>\n<blockquote>\n “必须要先稳定物价,降低通胀率,之后再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n</blockquote>\n<p>但是,事后证明,紧缩货币供应量,沃尔克是对的。</p>\n<p>经过刮骨疗毒,美联储驯服了通胀,1982冬天,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进入历史性拐点,美国股市在经历了将近十年低迷之后,一场史诗般的大牛市正在拉开序幕。广义地说,这一场牛市一直持续至今。</p>\n<p>到了1983年上半年,通胀率下降至3.2%,之后两年在4%左右,美国的经济也开始回暖。1983年,GDP增长率为4.5%,1984年高达7.2%……某种程度上说,沃尔克的紧缩货币政策,为未来35年的货币政策打开了最大的空间,开启了全球经济35年繁荣的道路。</p>\n<p>到了1983年,在全球市场上,沃尔克已经获得无以伦比的威望,这正应了那句俗语:</p>\n<p>能承受多大的污名,才能经受得起多高的赞誉。</p>\n<p>正是因为沃尔克的威望,杰克逊霍尔会议变成一个惯例。以后,每年的8月下旬,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们就来到这里,协商讨论关于全球的货币、财政政策。此后的美联储主席如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以及鲍威尔,每年都会来到这里,发表自己对于当前经济的看法,并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做出前瞻性指引。</p>\n<p>2021年8月28日,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来到这里并发表讲话。他的讲话,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p>\n<blockquote>\n 第一部分,回顾疫情以来的经济衰退和复苏;\n</blockquote>\n<blockquote>\n 第二部分,对近期以及未来的通货膨胀做深入探讨;\n</blockquote>\n<blockquote>\n 第三部分,对未来货币政策做出展望。\n</blockquote>\n<p>在第一部分,鲍威尔认为,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短但又最深的衰退,然后又经历了最快的复苏,因为经济产出目前已经超越了疫情爆发之前。</p>\n<p>因为明年2月份即将面临新一届美联储主席的任命,而当前执政的又是民主党政府,鲍威尔特意强调了民主党的票仓,西班牙裔和非裔的失业和就业问题——失业率虽然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但劳动力市场参与率恢复得还远远不够。</p>\n<p><b>鲍威尔承认,以PCE和核心PCE所显示的通胀来看,目前通胀整体远远超标,但是他依然认为,现在的高通胀,“可能会被证明是暂时的”。</b>为说明这个问题,他用了一张图表展示,如果排除过去一年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美国的通胀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下图中的暗红线、灰线和蓝线,分别是除耐用消费品外18个月合计PCE、核心PCE以及达拉斯联储12个月截尾平均PCE的变动情况。</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75d63f6a93b44bf598f73c989e98105\" tg-width=\"895\" tg-height=\"747\"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借着通胀问题,鲍威尔开启了其第二部分的讲话,这也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讨论通货膨胀。</p>\n<p>在本部分的开头,鲍威尔就强调说,当前“缺乏广泛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去几个月的高通胀,耐用消费品就贡献了1%,而能源价格上涨又贡献了0.8%,而除去这两个选项,计算过去12个月的截尾平均(Trimmed Mean,意思是去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后的平均,避免单月极端值影响)核心PCE通胀,实际上并不到2%。</p>\n<p>除此之外,鲍威尔还采用了密歇根大学的通胀预期调查数据,专业预测调查以及美国抗通胀债券(TIPS)所显示的市场通货膨胀预期来显示,虽然,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只是略略超过了美联储通胀目标的2%。</p>\n<p>不仅如此,鲍威尔还公布了最近由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所创立的CIE通胀预期指标。</p>\n<p>共同通胀预期指数(Index of Common Inflation Expectations, CIE),是由美联储经济学家们在最近所创立的一个综合了21项通胀预期的指标,涵盖专业预测、家庭调查和市场隐含预期。根据高盛银行估计,CIE对专业预测者预期的权重约为40%,对家庭部门预期的权重为30%,对TIPS市场隐含预期的权重为30%。</p>\n<p>下面就是鲍威尔所展示的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调查、专业预测调查以及抗通胀债券所显示的通胀预期,还有美联储据此而设计的CIE通胀预期在过去10多年的变动情况。</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403024ef6b6de8d387329e55cc4ecb3\" tg-width=\"917\" tg-height=\"600\"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接下来,鲍威尔又着重说明,过去几个月里的高通胀,主要是由耐用消费品(特别是汽车和二手汽车)价格上涨所引起,接下来,这些因素将很快消失。</p>\n<p><b>意思很简单,就是用各种数据处理方式来证明,美国当前通胀并不高,市场预期也稳定,而过去几个月引发高通胀的因素,也都在缓解甚至将来会消失。</b></p>\n<p>接下来,对于大家关心工资上涨可能引发通胀的问题,鲍威尔也用了图表来展示。</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552b19233e1f51a6ac64c8efdc296a2\" tg-width=\"828\" tg-height=\"751\"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图中的蓝线,是亚特兰大联储的薪水跟踪指标。图上显示,2021年以来,薪水增长速度还在4%以下,尚未达到2007年之前的状况,而美国劳动统计局的就业成本指数(Employment Cost Index, ECI)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目前其增长率在3%左右,这两个数据的上涨速度,与美联储长期2%的通胀目标一致。</p>\n<p>所以,工资的上涨,并不会引发高通胀。</p>\n<p>美联储还进一步谈论了过去25年(1996年迄今)全球通胀的消解力量,其中包括了技术进步、全球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中央银行对于通胀的强力控制和承诺,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过去25年里的通胀水平基本维持在2%上下。</p>\n<p>既然过去1/4个世纪里都是这样,那么,“没有什么理由认为,它们已经突然逆转或减弱。似乎更有可能的是,随着这场疫情成为历史,它们将继续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db49f97c0031a18ed55b715f3e339de\" tg-width=\"864\" tg-height=\"782\"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 width=\"100%\" height=\"auto\"></p>\n<p>接下来,美联储开始展望其货币政策。</p>\n<p>鲍威尔说,1950年至1980年代初这一段历史,为管理如今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经验,其中,1950年代早期的稳定政策,告诉货币政策制定者(也就是如今的美联储):</p>\n<blockquote>\n “\n <b>不要试图抵消可能是临时性的通货膨胀波动。事实上,做出政策回应可能弊大于利</b>,……,今天,由于劳动力市场仍有大量不饱和,而且疫情仍在继续,这种政策错误可能特别有害。”\n</blockquote>\n<p><b>然后,鲍威尔又开始了美联储的那一套经典的模糊话术:</b></p>\n<blockquote>\n “历史也曾告诉我们,中央银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临时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会褪去,……,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公众已经开始普遍预期更高的通货膨胀——这也是我们现在如此仔细地监测通胀预期的原因。”\n</blockquote>\n<blockquote>\n “我们将继续以目前的速度购买资产,直到我们看到在实现我们的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这里所谓的进展是自去年12月我们首次阐述这一指导意见时开始划定并衡量的。我的观点是,在通货膨胀方面,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的测试已经通过,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n</blockquote>\n<p>鲍威尔的主要讲话,就是以上内容。</p>\n<p>总结下来,我忽然觉得,鲍威尔是如此地普通,我这么一个普通人,如果事先有了“通胀是暂时的”的这种看法,我确定我也会像他这样写一篇文章和讲稿,也会用同样的手法和数据来证明自己,除了英语方面我不如他,其他的方面,我可能比他的文采还要好一点儿呢!</p>\n<p><b>明明这么普通的鲍威尔,对于通胀的看法,却又如此自信。</b></p>\n<p>首先,就是鲍威尔所谓的耐用消费品上涨带动通胀的问题,我并不认同他的观点。</p>\n<p>保罗萨缪尔森说过一句话:</p>\n<blockquote>\n “中央银行家生来应具备两只眼睛,一只眼睛钉住货币供应量,另一只盯住利率。”\n</blockquote>\n<p>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疯狂地额外注入了4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相比其2020年初的资产负债表整整翻了一倍,由此,带动广义货币相比去年暴增了1/4还多。当物价上涨的时候,却在这里装模作样说什么“耐用消费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带动通胀”……</p>\n<p>这难道不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p>\n<p>要知道,通货膨胀指标的方法设计,品类选择,权重分配,数据计算乃至当前各国中央银行所挑选的指标,都是各国政府和央行一手操纵的。<b>但任何时候,只要数据严重超标,政府和央行总是会说,这是暂时的,是由意外因素扰动。</b></p>\n<blockquote>\n 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能源;\n</blockquote>\n<blockquote>\n 食品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粮食;\n</blockquote>\n<blockquote>\n 房屋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房价;\n</blockquote>\n<blockquote>\n 房租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房租;\n</blockquote>\n<blockquote>\n 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猪肉;\n</blockquote>\n<blockquote>\n 汽车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汽车;\n</blockquote>\n<blockquote>\n 耐用消费品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耐用消费品价格;\n</blockquote>\n<p>……</p>\n<p><b><u>总之,所有的通胀,一定与政府和央行的疯狂印钞毫无关系。</u></b></p>\n<p>至于他说这是临时性通胀,因为通胀预期不高,这可谓是“理性预期学派”最典型的观点。但实际上,我认为所谓的“理性预期”,本质上是颠倒因果——只有现实的通胀起来,才会带动预期的高通胀,而不是通胀预期不高,所以这次通胀是暂时的。</p>\n<p>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保罗·沃尔克,从其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坚持方面,被称为美国抗击通胀的英雄,但我其实更认可弗里德曼的观点:</p>\n<blockquote>\n <b>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zhe)作(teng),长期看不如一台设定程序的计算机更靠谱!</b>\n</blockquote>\n<p>在历史上,美联储从来没有预测到一次经济或金融危机。而某种程度上说,自1971年以来,绝大多数经济或金融危机,基本都是由央行和政府们不负责任地疯狂印钞所制造出来的。</p>\n<p>当各国央行行长们做着高高在上的神仙而高谈阔论的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在过去25年的发展中,美国普通人得到的利益太少。对于如今的全球化体系,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证明。</p>\n<p>我想起来,农民出身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经在一篇演讲里,模仿民众对总统说话:</p>\n<blockquote>\n “总统先生,我们日子难熬,我们只想谈谈血汗和泪水。”\n</blockquote>\n<p>所以,鲍威尔认为既然过去2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一直在2%上下,那么随着疫情成为历史,未来没有理由认为,全球通胀的消解力量会突然减弱或逆转——这是我觉得他的讲话中错得最离谱的地方。</p>\n<p>鲍威尔对全球当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间的关系认知,还保持在以前全球化狂飙突进的岁月里,——就我的看法而言,未来的几年里,包括全球化在内的通胀消解力量,极大概率会减弱和逆转。</p>\n<p>很多人说政治是经济的延续,其实,自古至今的许多历史表明,经济在政治需要面前,几乎不值得一提,所以应该反过来说,经济是政治的延续才对!</p>\n<p>鲍威尔还在相信过去的岁月静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这种学术官僚的思维。</p>\n<p>我只是想起来,黑格尔说过:</p>\n<blockquote>\n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n</blockquote>","source":"wqqq","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回避责任、忽视通胀:鲍威尔先生,你错在哪里</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回避责任、忽视通胀:鲍威尔先生,你错在哪里\n</h2>\n\n<h4 class=\"meta\">\n\n\n2021-08-30 19:37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BOd0zMbFHK64KM1N-GD3w><strong>财主家的余粮</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在风景绮丽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边上,有一个小镇叫做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n每年的8月下旬,这个地方都会迎来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批官员——各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这些“神仙们”将在这个偏僻而又幽静的山谷呆3天时间,探讨各国政府接下来将要在人间实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将会决定亿万人的财富命运。\n\n杰克逊·霍尔的央行年会,起源于1982年。\n当时的背景,是美国正在...</p>\n\n<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BOd0zMbFHK64KM1N-GD3w\">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a690447ae6c10f372fa30ba3770b570a","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source_url":"https://mp.weixin.qq.com/s/9BOd0zMbFHK64KM1N-GD3w","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53883335","content_text":"在风景绮丽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边上,有一个小镇叫做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n每年的8月下旬,这个地方都会迎来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批官员——各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这些“神仙们”将在这个偏僻而又幽静的山谷呆3天时间,探讨各国政府接下来将要在人间实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将会决定亿万人的财富命运。\n\n杰克逊·霍尔的央行年会,起源于1982年。\n当时的背景,是美国正在经历长达15年的滞胀期,1965年美国的通胀率还不到2%,到1980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14%之高,失业率更是从1969年3.5%的低点上升到1982年的9.7%。当时的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时刻,经济深度衰退6个月,大量工厂倒闭,农场关门,还不起贷款的农场主,更是将卡车开进华盛顿,堵在美联储总部的门口。\n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因为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美国货币供应量,由此导致经济出现以上问题。除了如雪片般飞来的咒骂信件之外,普通农民和工人也都对美联储痛恨不已,还包括议员、经济学家、华尔街大佬、记者……都对沃尔克咬牙切齿,众议员亨利-冈萨雷斯更是威胁要弹劾沃尔克,这位议员声称:\n\n “(沃尔克)突破良心底线,让高利贷行为合法化。”\n\n总统这边,里根经济政策协调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报告,建议撤销美联储,报告成员包括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弗里德曼,众议员肯普,花旗银行董事长里斯顿以及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更是多次表态,用一台计算机代替美联储,可能比什么都好。\n参议员劳顿奇利斯,在国会上当着沃克尔的面,直截了当地说:\n\n “我们将不得不把美联储理事会整个取消……与削减赤字相比,对美联储体系斩首是很容易的事情。”\n\n面的国会质疑,沃尔克极力争辩:\n\n “对美联储实施斩首就好比射杀信使,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了头脑的美联储只能四处乱撞,而你们原来的问题却一点也没有得到解决。”\n\n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沃尔克参加了在杰克逊霍尔召开的一场普通的经济政策研讨会,这是他离开令人焦头烂额的华盛顿、躲避全国性指责的一个散散心的机会。在这次会议上,他反复强调:\n\n “必须要先稳定物价,降低通胀率,之后再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n\n但是,事后证明,紧缩货币供应量,沃尔克是对的。\n经过刮骨疗毒,美联储驯服了通胀,1982冬天,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进入历史性拐点,美国股市在经历了将近十年低迷之后,一场史诗般的大牛市正在拉开序幕。广义地说,这一场牛市一直持续至今。\n到了1983年上半年,通胀率下降至3.2%,之后两年在4%左右,美国的经济也开始回暖。1983年,GDP增长率为4.5%,1984年高达7.2%……某种程度上说,沃尔克的紧缩货币政策,为未来35年的货币政策打开了最大的空间,开启了全球经济35年繁荣的道路。\n到了1983年,在全球市场上,沃尔克已经获得无以伦比的威望,这正应了那句俗语:\n能承受多大的污名,才能经受得起多高的赞誉。\n正是因为沃尔克的威望,杰克逊霍尔会议变成一个惯例。以后,每年的8月下旬,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们就来到这里,协商讨论关于全球的货币、财政政策。此后的美联储主席如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以及鲍威尔,每年都会来到这里,发表自己对于当前经济的看法,并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做出前瞻性指引。\n2021年8月28日,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来到这里并发表讲话。他的讲话,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n\n 第一部分,回顾疫情以来的经济衰退和复苏;\n\n\n 第二部分,对近期以及未来的通货膨胀做深入探讨;\n\n\n 第三部分,对未来货币政策做出展望。\n\n在第一部分,鲍威尔认为,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短但又最深的衰退,然后又经历了最快的复苏,因为经济产出目前已经超越了疫情爆发之前。\n因为明年2月份即将面临新一届美联储主席的任命,而当前执政的又是民主党政府,鲍威尔特意强调了民主党的票仓,西班牙裔和非裔的失业和就业问题——失业率虽然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但劳动力市场参与率恢复得还远远不够。\n鲍威尔承认,以PCE和核心PCE所显示的通胀来看,目前通胀整体远远超标,但是他依然认为,现在的高通胀,“可能会被证明是暂时的”。为说明这个问题,他用了一张图表展示,如果排除过去一年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美国的通胀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下图中的暗红线、灰线和蓝线,分别是除耐用消费品外18个月合计PCE、核心PCE以及达拉斯联储12个月截尾平均PCE的变动情况。\n\n借着通胀问题,鲍威尔开启了其第二部分的讲话,这也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讨论通货膨胀。\n在本部分的开头,鲍威尔就强调说,当前“缺乏广泛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去几个月的高通胀,耐用消费品就贡献了1%,而能源价格上涨又贡献了0.8%,而除去这两个选项,计算过去12个月的截尾平均(Trimmed Mean,意思是去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后的平均,避免单月极端值影响)核心PCE通胀,实际上并不到2%。\n除此之外,鲍威尔还采用了密歇根大学的通胀预期调查数据,专业预测调查以及美国抗通胀债券(TIPS)所显示的市场通货膨胀预期来显示,虽然,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只是略略超过了美联储通胀目标的2%。\n不仅如此,鲍威尔还公布了最近由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所创立的CIE通胀预期指标。\n共同通胀预期指数(Index of Common Inflation Expectations, CIE),是由美联储经济学家们在最近所创立的一个综合了21项通胀预期的指标,涵盖专业预测、家庭调查和市场隐含预期。根据高盛银行估计,CIE对专业预测者预期的权重约为40%,对家庭部门预期的权重为30%,对TIPS市场隐含预期的权重为30%。\n下面就是鲍威尔所展示的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调查、专业预测调查以及抗通胀债券所显示的通胀预期,还有美联储据此而设计的CIE通胀预期在过去10多年的变动情况。\n\n接下来,鲍威尔又着重说明,过去几个月里的高通胀,主要是由耐用消费品(特别是汽车和二手汽车)价格上涨所引起,接下来,这些因素将很快消失。\n意思很简单,就是用各种数据处理方式来证明,美国当前通胀并不高,市场预期也稳定,而过去几个月引发高通胀的因素,也都在缓解甚至将来会消失。\n接下来,对于大家关心工资上涨可能引发通胀的问题,鲍威尔也用了图表来展示。\n\n图中的蓝线,是亚特兰大联储的薪水跟踪指标。图上显示,2021年以来,薪水增长速度还在4%以下,尚未达到2007年之前的状况,而美国劳动统计局的就业成本指数(Employment Cost Index, ECI)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目前其增长率在3%左右,这两个数据的上涨速度,与美联储长期2%的通胀目标一致。\n所以,工资的上涨,并不会引发高通胀。\n美联储还进一步谈论了过去25年(1996年迄今)全球通胀的消解力量,其中包括了技术进步、全球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中央银行对于通胀的强力控制和承诺,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过去25年里的通胀水平基本维持在2%上下。\n既然过去1/4个世纪里都是这样,那么,“没有什么理由认为,它们已经突然逆转或减弱。似乎更有可能的是,随着这场疫情成为历史,它们将继续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n\n接下来,美联储开始展望其货币政策。\n鲍威尔说,1950年至1980年代初这一段历史,为管理如今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经验,其中,1950年代早期的稳定政策,告诉货币政策制定者(也就是如今的美联储):\n\n “\n 不要试图抵消可能是临时性的通货膨胀波动。事实上,做出政策回应可能弊大于利,……,今天,由于劳动力市场仍有大量不饱和,而且疫情仍在继续,这种政策错误可能特别有害。”\n\n然后,鲍威尔又开始了美联储的那一套经典的模糊话术:\n\n “历史也曾告诉我们,中央银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临时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会褪去,……,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公众已经开始普遍预期更高的通货膨胀——这也是我们现在如此仔细地监测通胀预期的原因。”\n\n\n “我们将继续以目前的速度购买资产,直到我们看到在实现我们的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这里所谓的进展是自去年12月我们首次阐述这一指导意见时开始划定并衡量的。我的观点是,在通货膨胀方面,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的测试已经通过,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n\n鲍威尔的主要讲话,就是以上内容。\n总结下来,我忽然觉得,鲍威尔是如此地普通,我这么一个普通人,如果事先有了“通胀是暂时的”的这种看法,我确定我也会像他这样写一篇文章和讲稿,也会用同样的手法和数据来证明自己,除了英语方面我不如他,其他的方面,我可能比他的文采还要好一点儿呢!\n明明这么普通的鲍威尔,对于通胀的看法,却又如此自信。\n首先,就是鲍威尔所谓的耐用消费品上涨带动通胀的问题,我并不认同他的观点。\n保罗萨缪尔森说过一句话:\n\n “中央银行家生来应具备两只眼睛,一只眼睛钉住货币供应量,另一只盯住利率。”\n\n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疯狂地额外注入了4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相比其2020年初的资产负债表整整翻了一倍,由此,带动广义货币相比去年暴增了1/4还多。当物价上涨的时候,却在这里装模作样说什么“耐用消费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带动通胀”……\n这难道不是颠倒黑白、倒打一耙?\n要知道,通货膨胀指标的方法设计,品类选择,权重分配,数据计算乃至当前各国中央银行所挑选的指标,都是各国政府和央行一手操纵的。但任何时候,只要数据严重超标,政府和央行总是会说,这是暂时的,是由意外因素扰动。\n\n 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能源;\n\n\n 食品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粮食;\n\n\n 房屋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房价;\n\n\n 房租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房租;\n\n\n 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猪肉;\n\n\n 汽车价格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汽车;\n\n\n 耐用消费品上涨的时候,通胀数据应该排除耐用消费品价格;\n\n……\n总之,所有的通胀,一定与政府和央行的疯狂印钞毫无关系。\n至于他说这是临时性通胀,因为通胀预期不高,这可谓是“理性预期学派”最典型的观点。但实际上,我认为所谓的“理性预期”,本质上是颠倒因果——只有现实的通胀起来,才会带动预期的高通胀,而不是通胀预期不高,所以这次通胀是暂时的。\n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保罗·沃尔克,从其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坚持方面,被称为美国抗击通胀的英雄,但我其实更认可弗里德曼的观点:\n\n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zhe)作(teng),长期看不如一台设定程序的计算机更靠谱!\n\n在历史上,美联储从来没有预测到一次经济或金融危机。而某种程度上说,自1971年以来,绝大多数经济或金融危机,基本都是由央行和政府们不负责任地疯狂印钞所制造出来的。\n当各国央行行长们做着高高在上的神仙而高谈阔论的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在过去25年的发展中,美国普通人得到的利益太少。对于如今的全球化体系,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证明。\n我想起来,农民出身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经在一篇演讲里,模仿民众对总统说话:\n\n “总统先生,我们日子难熬,我们只想谈谈血汗和泪水。”\n\n所以,鲍威尔认为既然过去2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一直在2%上下,那么随着疫情成为历史,未来没有理由认为,全球通胀的消解力量会突然减弱或逆转——这是我觉得他的讲话中错得最离谱的地方。\n鲍威尔对全球当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间的关系认知,还保持在以前全球化狂飙突进的岁月里,——就我的看法而言,未来的几年里,包括全球化在内的通胀消解力量,极大概率会减弱和逆转。\n很多人说政治是经济的延续,其实,自古至今的许多历史表明,经济在政治需要面前,几乎不值得一提,所以应该反过来说,经济是政治的延续才对!\n鲍威尔还在相信过去的岁月静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这种学术官僚的思维。\n我只是想起来,黑格尔说过:\n\n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DJI":0.9}},"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52,"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TNmain","UBmain","ZTmain","ZFmain","BND","ZBmain","603883","ZNmain"],"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29,"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818092428"}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