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林
2020-02-11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全球金融市场“超镇定”,新冠肺炎迎来“最关键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914243156,"tweetId":"914243156","gmtCreate":1581362338475,"gmtModify":1704343958535,"author":{"id":3510013154320698,"idStr":"3510013154320698","authorId":3510013154320698,"authorIdStr":"3510013154320698","name":"天林","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8b1156c67114ff55b0a787e23d7dd0f","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1,"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7.01","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n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n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14243156","repostId":1100548303,"repostType":4,"repost":{"id":"1100548303","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home_visible":1,"media_name":"秦朔朋友圈","id":"60","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707686f07ebc41778130c729f4eea24e"},"pubTimestamp":1581340896,"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00548303?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02-10 21:21","market":"us","language":"zh","title":"全球金融市场“超镇定”,新冠肺炎迎来“最关键周”","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00548303","media":"秦朔朋友圈","summary":"新冠肺炎爆发后,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各界仍在等待拐点。然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却“超镇定”,除了春节期间海外市场震荡较大,以及春节后开市首日A股大跌,上周整体市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A股连涨四日,上证","content":"<p><span>新冠肺炎爆发后,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各界仍在等待拐点。然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却“超镇定”,除了春节期间海外市场震荡较大,以及春节后开市首日A股大跌,上周整体市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A股连涨四日,上证综指报收2875点。本周一,沪深股市继续收出红盘,上证指数收报2890.49点。</span></p><p><span>眼下,一切对经济、金融市场的预测都没有切实意义,因为疫情是最关键的变量,而这一变量仍存较大变数。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先前曾对将来的疫情结局做过一次预测:最好的结局:2~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结局: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胶着状态: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可以说本周将是最为关键的一周。</span></p><p><span>近期,国际知名机构都在大幅调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例如,摩根大通的基线假设是,若确诊人数在3月上旬达到顶点,而各地工厂在2月10日后缓慢地陆续开工,3月基本恢复正常,2020年GDP增速约为5.4%左右,其中一季度为4.6%左右,二季度出现反弹,下半年基本恢复原先增长轨迹。瑞银则认为,若疫情高峰持续到二季度,增速可能会降到5%以下。</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ae6512be81502ed7fcd692bdcdc3487\" /></p><p><b><span>疫情迎来“最关键一周”</span></b></p><p><span>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疫情的防控迎来关键周。有两个重要变量需要关注——首先是2月10日以后企业恢复生产的速度,二是疫情蔓延的程度,确诊人数的拐点何时出现。这其中又以广东和浙江两个省为代表,这两个省分别都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代表,也是目前除湖北外新冠疫情确诊人数最多的两个省,两地的疫情控制状况、工厂受影响程度对全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span></p><p><span>现在也有一种乐观观点认为,1月疫情爆发恰逢春节,本来就是停工、返乡期,这相对缓解了疫情对生产方面的影响,但对此,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例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就提及,从我国经济增长特点来看,确实一季度相对是比较低的,工业生产、建筑等相对都是偏低的,消费则是刚好相反,一季度一般最高,其它季度占比较低。从这一逻辑上看,停工十天似乎是不会太严重,主要是消费的高峰期受到冲击。但现在问题是,节后复工的时间一直在往后推,所以生产端的影响可能加大,还不能轻易下定论。</span></p><p><span>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比SARS时期更为严峻,因此更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防范意识来克服这场挑战。回忆起2003年SARS时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当时在IMF做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研究,她认为拿SARS时期来和现在做比较非常不妥。</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807a1e7071186175125aabc6b9af395\" /></p><p><span>“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都有所不同。当时中国经济增速高达10%,尽管受到SARS影响,但相比于2002年反而提升1%。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全球需求增长旺盛,带动中国出口大增。此外,中国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也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高达30%以上,制造业产能高度扩张,钢铁等大上快上,经济处于过热的情况。反映到政策层面,也正是由于当年贸易顺差大、外汇占款放量,当时央行实际上是应该‘加准’(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而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央行直到2003年9月才开始‘加准’。可见,当时经济周期和相应的政治决策都是不同的。此外,SARS主要集中在个别大城市,而此次新冠肺炎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已出现,分布较广,因此交通、运输等会受到一定影响。”</span></p><p><span>当然,“云经济”在特殊疫情状况下逆势增长,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产业也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意外迎来一波新热潮,新经济增长点是否会起到额外的拉动作用?</span></p><p><span>对此,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趋势能够对受冲击的产业带来一定对冲,但不宜过度强调。目前中国线上的零售业在消费中占20%,与2003年相比当然有大幅的提升,可能会部分抵消消费所受的影响,但很多线上部分还是需要线下物流的支持,估计电商还是较难对消费有很大的对冲。而新经济也基本是保持原先已有的趋势,在疫情影响下,大幅加速的可能性不大。</span></p><p><span>接受过笔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在现阶段评估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困难,重点还是在于疫情的进展。从湖北地区目前新增的病例数来看,上升速度仍然较快,病例数不断攀升。特别是武汉周边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因此在近期恐怕难以到达平台期,可见武汉的态势极为严峻。</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4c72107a844ba8378d3c4ddf1c0684e\" /></p><p><span>如何实现武汉的疫情控制,用华山医院传染科的原话——“必以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才能实现决战目标,疫情一旦蔓延,短期内迅速结束战斗的难度极大”。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减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院士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span></p><p><span>张文宏指出,武汉大决战的序幕不过是刚刚拉开。目前仍是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部分病人还未得到确诊而散落在外,估计防控措施真正起效,要待两大神山医院全部收治、确诊病人完全隔离后1-2周的时间。如果确诊病人绝大部分得到收治,轻症病例全部得到及时隔离观察或者治疗,那么钟院士所说的平台期和拐点是可以到来的,而目前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120e6d872d8d8f4dd4e42c24ea61226\" /></p><p><b><span>全球金融市场表现“超镇定”</span></b></p><p><span>鉴于这一情况,不乏观点认为,过去一周以来美股不断反弹、新兴市场也表现镇定,但事实上经济复苏的强度很可能弱于预期,市场是否过度乐观了?</span></p><p><span>当然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另一种“势力”更不可忽视。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会在危难之时第一时间开动“印钞机”,因此市场目前的表现可能已经在反应这种预期。目前,美联储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的美债,欧洲央行每月购买200亿欧元的债券,日本央行仍每月购买150亿美元的资产。</span></p><p><span>诺奖得主、《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席勒(Robert Shiller)近期就提及,“有时,并非是新闻本身,而是各界对于新闻和新闻相关事实的关注,改变了经济或投资者的心态。政府的信誉对于投资者和世界而言至关重要。政府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控制力可能也对投资者信心十分重要,直至这一切被证伪或耗尽的一刻。”</span></p><p><span>在他看来,可以用“非理性繁荣”来解释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当时,日本政府被认为是非常有效和强有力的。但当看到日本政府的赈灾措施并非如此有效后,就可能打击全球投资者对政府救助经济能力的信心。”</span></p><p><span>因此,席勒认为,信心对于中国证监会等的政策安排非常重要。“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中国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是危也是机。全球的注意力此次都聚焦在中国之上,就好比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各界将目光都投向日本那样。</span><b><span>中国花了10天就在武汉建成了一家医院一事传遍全球。A股市场也需要这样的信心,来向投资者和国际社会保证,政府对事态是有掌控力的。</span></b><span>”</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5346dbf645a32b373b7c1ce1579c78\" /><span>| 特雷弗诺亚为中国10天建成医院感到惊叹的同时,还吐槽起美国“装个有线电视都没这么快”。</span></p><p><span>但席勒也坦言,全球市场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病毒的影响。“过去一周,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有人疑似感染病毒,因此至少很多人都知道了这种病毒,但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并不完全理解其严重性。人们的思考不可能总是理性的,也会凭感觉。现在西方社会还未对这种病毒感到恐慌,因此我认为全球市场并没有对此充分作出反应。美股市场始终表现良好,尽管估值已经很高。如果事态出现重大变化、病毒在投资者中引发的恐慌情绪有所放大,那么一切就要另当别论了。”席勒称,“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明年会否卷土重来?我认为我们需要警惕悲观情绪(攀升)。”</span></p><p><span>接受笔者采访的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此前认为,“如果这周标普500指数和阿里巴巴股票周线收阳,就等于市场的预期开始好转,预期疫情拐点未来将临近。近几日美股不断走稳,而美股市场对风险关联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有良好的历史追踪记录。”的确,“周线收阳”如期而至,但交易员也认为现在必须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span></p><p><span>对美股市场而言,感触最深刻的一场类似疫情是2014年7月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司徒捷回忆称,“同年9月底,当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案例时,美股开始大跌,截至同年10月中旬的半个月间跌幅超10%,标普500指数当时一度最低跌至1820点附近。此后,股市作为前瞻性指标开始不断反弹,标普500指数此后便创出新高,直至2015年8月出现回调盘整。”</span></p><p><b><span>其实,从乐观的角度来说,历史数据始终显示,就过去全球重大疫情期间与其后股市表现来看,包括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兹卡病毒等,疫情未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恐慌高点即是买点。</span></b><span>就中概股近期的表现来看,市场认为,最能代表美股市场对中国疫情反馈的中概股就是如阿里巴巴等股票,当然也包括港股市场的腾讯、美团等,这些公司的股票将对市场的拐点率先作出反馈。</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6b46339563ad236aa3344c90b776257\" /></p><p><span>“阿里巴巴从在2018年的212美元附近开始出现大幅回调,2019年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从2018年的顶部到2019年10月形成一个收敛三角形,从2019年10月开始突破,最高至230美元附近。”司徒捷称,“受此次疫情影响,阿里巴巴于2020年1月27日最低跌至203美元附近,近期企稳反弹于220美元。若是本周能够周线收阳,那么也预示着美股对疫情的反应转弱,若疫情不进一步发酵,后续市场会进一步回升。”</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42d776be542f42bfda82a2c9eb368c9\" /></p><p><span>此外,就美国市场的本土公司而言,亚马逊的性质和走势与阿里巴巴类似。其从2018年6月到2019年10月之间与阿里巴巴一样陷入盘整,由于2019年四季度财报大超预期,亚马逊于2020年1月开始突破,疫情的短期影响过后,亚马逊仍不断创下新高。其后续走势也是观测疫情发展的良好指标。</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b66582663ed16fdc140113299557002\" /></p><p><span>但多数交易人士普遍认为,例如携程等受到疫情实际影响较大的航空、旅行板块,可能要等到3月后疫情正式出现拐点后才能真正企稳。</span></p><p><span>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一阶段中美经贸协议的达成,除了关注疫情的变化,接下来的重点便是美国大选和企业盈利。目前,企业盈利或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且美联储预计今年难以按兵不动(机构料降息1-3次),“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后,市场不断修复,预计美股在宽松流动性的支持下,反弹可持续到今年4、5月,目前目标位在3500点左右,但进入6月后,美国大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可能因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司徒捷称。</span></p><p><span>一般而言,大选年美股表现都较好,从1944年到现在,只要在大选日前12个月美股表现大部分时间都是上涨的,只有两年例外(2008年和1960年)。但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的候选人较为“非典型”,若出现超预期状况,或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span></p><p><b><span>关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span></b></p><p><span>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在于,目前中国深度融合到全球产业链中。自2018年以来,各界对贸易摩擦给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冲击颇为担忧,此次疫情导致部分中国企业复工推迟,这会否深化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span></p><p><span>朱海斌则认为,在SARS时期,全球经济几乎没有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但这一次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体量明显更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渠道上。</span></p><p><span>一个是在需求端,主要是出境旅游、消费方面,中国游客当前占全球旅游消费的18%,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旅游经济受到的冲击则更为明显。</span></p><p><span>另一方面则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国多地延迟开工可能会导致供给端受到一定冲击,例如一些韩国汽车产业,其受零部件供应不足而临时停工。</span></p><p><span>此外,现阶段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旅行限制,这会对港口船运及进出口贸易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和贸易摩擦的存在,世界经济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span></p><p><span>汪涛也提及,这(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取决于疫情能多快得到控制、企业何时恢复生产。若在一个季度内能完全恢复,则对全球的影响有限。这里有两个行业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科技行业,二是汽车行业。</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4766f9a160186d9f360dab67dc2a4f3\" /></p><p><span>就科技行业而言,全球科技行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国是全球手机、电脑的重要零部件生产商,目前江浙、广东等关键地区受到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开工节奏;同理,对于汽车行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进程也可能放缓,湖北省本身的汽车生产量就不小,2019年汽车生产量占全国的8.8%。</span></p><p><span>机构普遍认为,虽然美国经济今年比去年差,但并不会进入衰退。当然如果中国疫情的溢出效应加大,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存在下行风险,若二季度疫情缓解,美国经济也会好转,但就反弹的幅度而言,中国是最大的。</span></p><p><span>就中国方面,各界也建议财政纾困行动尽快到位。现在央行出台的释放1.2万亿流动性,以及一些地方出台的针对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延缓报税、延缓社保调升、发放房税补贴等,对帮助各个企业克服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比降息有更大助益。</span></p><p><span>机构也建议,当前政策应以财政纾困为第一优先,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破产。其次是在信贷方面结合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群体如中小企业提供财政特定低息补贴以及信贷担保或增信,从而大幅降低这些企业的实际信贷利率,这一降幅可以远超10bp(基点)。</span></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全球金融市场“超镇定”,新冠肺炎迎来“最关键周”</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全球金融市场“超镇定”,新冠肺炎迎来“最关键周”\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60\">\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707686f07ebc41778130c729f4eea24e);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秦朔朋友圈 </p>\n<p class=\"h-time\">2020-02-10 21:21</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span>新冠肺炎爆发后,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各界仍在等待拐点。然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却“超镇定”,除了春节期间海外市场震荡较大,以及春节后开市首日A股大跌,上周整体市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A股连涨四日,上证综指报收2875点。本周一,沪深股市继续收出红盘,上证指数收报2890.49点。</span></p><p><span>眼下,一切对经济、金融市场的预测都没有切实意义,因为疫情是最关键的变量,而这一变量仍存较大变数。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先前曾对将来的疫情结局做过一次预测:最好的结局:2~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结局: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胶着状态: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可以说本周将是最为关键的一周。</span></p><p><span>近期,国际知名机构都在大幅调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例如,摩根大通的基线假设是,若确诊人数在3月上旬达到顶点,而各地工厂在2月10日后缓慢地陆续开工,3月基本恢复正常,2020年GDP增速约为5.4%左右,其中一季度为4.6%左右,二季度出现反弹,下半年基本恢复原先增长轨迹。瑞银则认为,若疫情高峰持续到二季度,增速可能会降到5%以下。</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ae6512be81502ed7fcd692bdcdc3487\" /></p><p><b><span>疫情迎来“最关键一周”</span></b></p><p><span>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疫情的防控迎来关键周。有两个重要变量需要关注——首先是2月10日以后企业恢复生产的速度,二是疫情蔓延的程度,确诊人数的拐点何时出现。这其中又以广东和浙江两个省为代表,这两个省分别都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代表,也是目前除湖北外新冠疫情确诊人数最多的两个省,两地的疫情控制状况、工厂受影响程度对全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span></p><p><span>现在也有一种乐观观点认为,1月疫情爆发恰逢春节,本来就是停工、返乡期,这相对缓解了疫情对生产方面的影响,但对此,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例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就提及,从我国经济增长特点来看,确实一季度相对是比较低的,工业生产、建筑等相对都是偏低的,消费则是刚好相反,一季度一般最高,其它季度占比较低。从这一逻辑上看,停工十天似乎是不会太严重,主要是消费的高峰期受到冲击。但现在问题是,节后复工的时间一直在往后推,所以生产端的影响可能加大,还不能轻易下定论。</span></p><p><span>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比SARS时期更为严峻,因此更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防范意识来克服这场挑战。回忆起2003年SARS时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当时在IMF做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研究,她认为拿SARS时期来和现在做比较非常不妥。</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807a1e7071186175125aabc6b9af395\" /></p><p><span>“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都有所不同。当时中国经济增速高达10%,尽管受到SARS影响,但相比于2002年反而提升1%。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全球需求增长旺盛,带动中国出口大增。此外,中国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也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高达30%以上,制造业产能高度扩张,钢铁等大上快上,经济处于过热的情况。反映到政策层面,也正是由于当年贸易顺差大、外汇占款放量,当时央行实际上是应该‘加准’(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而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央行直到2003年9月才开始‘加准’。可见,当时经济周期和相应的政治决策都是不同的。此外,SARS主要集中在个别大城市,而此次新冠肺炎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已出现,分布较广,因此交通、运输等会受到一定影响。”</span></p><p><span>当然,“云经济”在特殊疫情状况下逆势增长,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产业也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意外迎来一波新热潮,新经济增长点是否会起到额外的拉动作用?</span></p><p><span>对此,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趋势能够对受冲击的产业带来一定对冲,但不宜过度强调。目前中国线上的零售业在消费中占20%,与2003年相比当然有大幅的提升,可能会部分抵消消费所受的影响,但很多线上部分还是需要线下物流的支持,估计电商还是较难对消费有很大的对冲。而新经济也基本是保持原先已有的趋势,在疫情影响下,大幅加速的可能性不大。</span></p><p><span>接受过笔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在现阶段评估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困难,重点还是在于疫情的进展。从湖北地区目前新增的病例数来看,上升速度仍然较快,病例数不断攀升。特别是武汉周边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因此在近期恐怕难以到达平台期,可见武汉的态势极为严峻。</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4c72107a844ba8378d3c4ddf1c0684e\" /></p><p><span>如何实现武汉的疫情控制,用华山医院传染科的原话——“必以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才能实现决战目标,疫情一旦蔓延,短期内迅速结束战斗的难度极大”。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减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院士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span></p><p><span>张文宏指出,武汉大决战的序幕不过是刚刚拉开。目前仍是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部分病人还未得到确诊而散落在外,估计防控措施真正起效,要待两大神山医院全部收治、确诊病人完全隔离后1-2周的时间。如果确诊病人绝大部分得到收治,轻症病例全部得到及时隔离观察或者治疗,那么钟院士所说的平台期和拐点是可以到来的,而目前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120e6d872d8d8f4dd4e42c24ea61226\" /></p><p><b><span>全球金融市场表现“超镇定”</span></b></p><p><span>鉴于这一情况,不乏观点认为,过去一周以来美股不断反弹、新兴市场也表现镇定,但事实上经济复苏的强度很可能弱于预期,市场是否过度乐观了?</span></p><p><span>当然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另一种“势力”更不可忽视。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会在危难之时第一时间开动“印钞机”,因此市场目前的表现可能已经在反应这种预期。目前,美联储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的美债,欧洲央行每月购买200亿欧元的债券,日本央行仍每月购买150亿美元的资产。</span></p><p><span>诺奖得主、《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席勒(Robert Shiller)近期就提及,“有时,并非是新闻本身,而是各界对于新闻和新闻相关事实的关注,改变了经济或投资者的心态。政府的信誉对于投资者和世界而言至关重要。政府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控制力可能也对投资者信心十分重要,直至这一切被证伪或耗尽的一刻。”</span></p><p><span>在他看来,可以用“非理性繁荣”来解释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当时,日本政府被认为是非常有效和强有力的。但当看到日本政府的赈灾措施并非如此有效后,就可能打击全球投资者对政府救助经济能力的信心。”</span></p><p><span>因此,席勒认为,信心对于中国证监会等的政策安排非常重要。“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中国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是危也是机。全球的注意力此次都聚焦在中国之上,就好比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各界将目光都投向日本那样。</span><b><span>中国花了10天就在武汉建成了一家医院一事传遍全球。A股市场也需要这样的信心,来向投资者和国际社会保证,政府对事态是有掌控力的。</span></b><span>”</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5346dbf645a32b373b7c1ce1579c78\" /><span>| 特雷弗诺亚为中国10天建成医院感到惊叹的同时,还吐槽起美国“装个有线电视都没这么快”。</span></p><p><span>但席勒也坦言,全球市场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病毒的影响。“过去一周,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有人疑似感染病毒,因此至少很多人都知道了这种病毒,但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并不完全理解其严重性。人们的思考不可能总是理性的,也会凭感觉。现在西方社会还未对这种病毒感到恐慌,因此我认为全球市场并没有对此充分作出反应。美股市场始终表现良好,尽管估值已经很高。如果事态出现重大变化、病毒在投资者中引发的恐慌情绪有所放大,那么一切就要另当别论了。”席勒称,“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明年会否卷土重来?我认为我们需要警惕悲观情绪(攀升)。”</span></p><p><span>接受笔者采访的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此前认为,“如果这周标普500指数和阿里巴巴股票周线收阳,就等于市场的预期开始好转,预期疫情拐点未来将临近。近几日美股不断走稳,而美股市场对风险关联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有良好的历史追踪记录。”的确,“周线收阳”如期而至,但交易员也认为现在必须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span></p><p><span>对美股市场而言,感触最深刻的一场类似疫情是2014年7月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司徒捷回忆称,“同年9月底,当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案例时,美股开始大跌,截至同年10月中旬的半个月间跌幅超10%,标普500指数当时一度最低跌至1820点附近。此后,股市作为前瞻性指标开始不断反弹,标普500指数此后便创出新高,直至2015年8月出现回调盘整。”</span></p><p><b><span>其实,从乐观的角度来说,历史数据始终显示,就过去全球重大疫情期间与其后股市表现来看,包括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兹卡病毒等,疫情未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恐慌高点即是买点。</span></b><span>就中概股近期的表现来看,市场认为,最能代表美股市场对中国疫情反馈的中概股就是如阿里巴巴等股票,当然也包括港股市场的腾讯、美团等,这些公司的股票将对市场的拐点率先作出反馈。</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6b46339563ad236aa3344c90b776257\" /></p><p><span>“阿里巴巴从在2018年的212美元附近开始出现大幅回调,2019年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从2018年的顶部到2019年10月形成一个收敛三角形,从2019年10月开始突破,最高至230美元附近。”司徒捷称,“受此次疫情影响,阿里巴巴于2020年1月27日最低跌至203美元附近,近期企稳反弹于220美元。若是本周能够周线收阳,那么也预示着美股对疫情的反应转弱,若疫情不进一步发酵,后续市场会进一步回升。”</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42d776be542f42bfda82a2c9eb368c9\" /></p><p><span>此外,就美国市场的本土公司而言,亚马逊的性质和走势与阿里巴巴类似。其从2018年6月到2019年10月之间与阿里巴巴一样陷入盘整,由于2019年四季度财报大超预期,亚马逊于2020年1月开始突破,疫情的短期影响过后,亚马逊仍不断创下新高。其后续走势也是观测疫情发展的良好指标。</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b66582663ed16fdc140113299557002\" /></p><p><span>但多数交易人士普遍认为,例如携程等受到疫情实际影响较大的航空、旅行板块,可能要等到3月后疫情正式出现拐点后才能真正企稳。</span></p><p><span>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一阶段中美经贸协议的达成,除了关注疫情的变化,接下来的重点便是美国大选和企业盈利。目前,企业盈利或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且美联储预计今年难以按兵不动(机构料降息1-3次),“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后,市场不断修复,预计美股在宽松流动性的支持下,反弹可持续到今年4、5月,目前目标位在3500点左右,但进入6月后,美国大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可能因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司徒捷称。</span></p><p><span>一般而言,大选年美股表现都较好,从1944年到现在,只要在大选日前12个月美股表现大部分时间都是上涨的,只有两年例外(2008年和1960年)。但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的候选人较为“非典型”,若出现超预期状况,或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span></p><p><b><span>关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span></b></p><p><span>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在于,目前中国深度融合到全球产业链中。自2018年以来,各界对贸易摩擦给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冲击颇为担忧,此次疫情导致部分中国企业复工推迟,这会否深化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span></p><p><span>朱海斌则认为,在SARS时期,全球经济几乎没有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但这一次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体量明显更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渠道上。</span></p><p><span>一个是在需求端,主要是出境旅游、消费方面,中国游客当前占全球旅游消费的18%,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旅游经济受到的冲击则更为明显。</span></p><p><span>另一方面则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国多地延迟开工可能会导致供给端受到一定冲击,例如一些韩国汽车产业,其受零部件供应不足而临时停工。</span></p><p><span>此外,现阶段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旅行限制,这会对港口船运及进出口贸易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和贸易摩擦的存在,世界经济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span></p><p><span>汪涛也提及,这(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取决于疫情能多快得到控制、企业何时恢复生产。若在一个季度内能完全恢复,则对全球的影响有限。这里有两个行业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科技行业,二是汽车行业。</span></p><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4766f9a160186d9f360dab67dc2a4f3\" /></p><p><span>就科技行业而言,全球科技行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国是全球手机、电脑的重要零部件生产商,目前江浙、广东等关键地区受到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开工节奏;同理,对于汽车行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进程也可能放缓,湖北省本身的汽车生产量就不小,2019年汽车生产量占全国的8.8%。</span></p><p><span>机构普遍认为,虽然美国经济今年比去年差,但并不会进入衰退。当然如果中国疫情的溢出效应加大,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存在下行风险,若二季度疫情缓解,美国经济也会好转,但就反弹的幅度而言,中国是最大的。</span></p><p><span>就中国方面,各界也建议财政纾困行动尽快到位。现在央行出台的释放1.2万亿流动性,以及一些地方出台的针对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延缓报税、延缓社保调升、发放房税补贴等,对帮助各个企业克服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比降息有更大助益。</span></p><p><span>机构也建议,当前政策应以财政纾困为第一优先,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破产。其次是在信贷方面结合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群体如中小企业提供财政特定低息补贴以及信贷担保或增信,从而大幅降低这些企业的实际信贷利率,这一降幅可以远超10bp(基点)。</span></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e120e6d872d8d8f4dd4e42c24ea61226","relate_stocks":{".DJI":"道琼斯","BABA":"阿里巴巴"},"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00548303","content_text":"新冠肺炎爆发后,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各界仍在等待拐点。然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却“超镇定”,除了春节期间海外市场震荡较大,以及春节后开市首日A股大跌,上周整体市场表现都超出了预期,A股连涨四日,上证综指报收2875点。本周一,沪深股市继续收出红盘,上证指数收报2890.49点。眼下,一切对经济、金融市场的预测都没有切实意义,因为疫情是最关键的变量,而这一变量仍存较大变数。上海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先前曾对将来的疫情结局做过一次预测:最好的结局:2~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结局: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胶着状态: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可以说本周将是最为关键的一周。近期,国际知名机构都在大幅调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例如,摩根大通的基线假设是,若确诊人数在3月上旬达到顶点,而各地工厂在2月10日后缓慢地陆续开工,3月基本恢复正常,2020年GDP增速约为5.4%左右,其中一季度为4.6%左右,二季度出现反弹,下半年基本恢复原先增长轨迹。瑞银则认为,若疫情高峰持续到二季度,增速可能会降到5%以下。疫情迎来“最关键一周”随着第二个返工潮的到来,疫情的防控迎来关键周。有两个重要变量需要关注——首先是2月10日以后企业恢复生产的速度,二是疫情蔓延的程度,确诊人数的拐点何时出现。这其中又以广东和浙江两个省为代表,这两个省分别都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代表,也是目前除湖北外新冠疫情确诊人数最多的两个省,两地的疫情控制状况、工厂受影响程度对全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现在也有一种乐观观点认为,1月疫情爆发恰逢春节,本来就是停工、返乡期,这相对缓解了疫情对生产方面的影响,但对此,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认同。例如,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就提及,从我国经济增长特点来看,确实一季度相对是比较低的,工业生产、建筑等相对都是偏低的,消费则是刚好相反,一季度一般最高,其它季度占比较低。从这一逻辑上看,停工十天似乎是不会太严重,主要是消费的高峰期受到冲击。但现在问题是,节后复工的时间一直在往后推,所以生产端的影响可能加大,还不能轻易下定论。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比SARS时期更为严峻,因此更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防范意识来克服这场挑战。回忆起2003年SARS时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当时在IMF做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研究,她认为拿SARS时期来和现在做比较非常不妥。“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都有所不同。当时中国经济增速高达10%,尽管受到SARS影响,但相比于2002年反而提升1%。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全球需求增长旺盛,带动中国出口大增。此外,中国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也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高达30%以上,制造业产能高度扩张,钢铁等大上快上,经济处于过热的情况。反映到政策层面,也正是由于当年贸易顺差大、外汇占款放量,当时央行实际上是应该‘加准’(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而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央行直到2003年9月才开始‘加准’。可见,当时经济周期和相应的政治决策都是不同的。此外,SARS主要集中在个别大城市,而此次新冠肺炎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已出现,分布较广,因此交通、运输等会受到一定影响。”当然,“云经济”在特殊疫情状况下逆势增长,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产业也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意外迎来一波新热潮,新经济增长点是否会起到额外的拉动作用?对此,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趋势能够对受冲击的产业带来一定对冲,但不宜过度强调。目前中国线上的零售业在消费中占20%,与2003年相比当然有大幅的提升,可能会部分抵消消费所受的影响,但很多线上部分还是需要线下物流的支持,估计电商还是较难对消费有很大的对冲。而新经济也基本是保持原先已有的趋势,在疫情影响下,大幅加速的可能性不大。接受过笔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在现阶段评估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困难,重点还是在于疫情的进展。从湖北地区目前新增的病例数来看,上升速度仍然较快,病例数不断攀升。特别是武汉周边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因此在近期恐怕难以到达平台期,可见武汉的态势极为严峻。如何实现武汉的疫情控制,用华山医院传染科的原话——“必以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才能实现决战目标,疫情一旦蔓延,短期内迅速结束战斗的难度极大”。为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减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院士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张文宏指出,武汉大决战的序幕不过是刚刚拉开。目前仍是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的阶段,部分病人还未得到确诊而散落在外,估计防控措施真正起效,要待两大神山医院全部收治、确诊病人完全隔离后1-2周的时间。如果确诊病人绝大部分得到收治,轻症病例全部得到及时隔离观察或者治疗,那么钟院士所说的平台期和拐点是可以到来的,而目前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全球金融市场表现“超镇定”鉴于这一情况,不乏观点认为,过去一周以来美股不断反弹、新兴市场也表现镇定,但事实上经济复苏的强度很可能弱于预期,市场是否过度乐观了?当然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另一种“势力”更不可忽视。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会在危难之时第一时间开动“印钞机”,因此市场目前的表现可能已经在反应这种预期。目前,美联储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的美债,欧洲央行每月购买200亿欧元的债券,日本央行仍每月购买150亿美元的资产。诺奖得主、《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作者席勒(Robert Shiller)近期就提及,“有时,并非是新闻本身,而是各界对于新闻和新闻相关事实的关注,改变了经济或投资者的心态。政府的信誉对于投资者和世界而言至关重要。政府所展现出的力量和控制力可能也对投资者信心十分重要,直至这一切被证伪或耗尽的一刻。”在他看来,可以用“非理性繁荣”来解释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当时,日本政府被认为是非常有效和强有力的。但当看到日本政府的赈灾措施并非如此有效后,就可能打击全球投资者对政府救助经济能力的信心。”因此,席勒认为,信心对于中国证监会等的政策安排非常重要。“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中国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是危也是机。全球的注意力此次都聚焦在中国之上,就好比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各界将目光都投向日本那样。中国花了10天就在武汉建成了一家医院一事传遍全球。A股市场也需要这样的信心,来向投资者和国际社会保证,政府对事态是有掌控力的。”| 特雷弗诺亚为中国10天建成医院感到惊叹的同时,还吐槽起美国“装个有线电视都没这么快”。但席勒也坦言,全球市场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病毒的影响。“过去一周,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有人疑似感染病毒,因此至少很多人都知道了这种病毒,但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并不完全理解其严重性。人们的思考不可能总是理性的,也会凭感觉。现在西方社会还未对这种病毒感到恐慌,因此我认为全球市场并没有对此充分作出反应。美股市场始终表现良好,尽管估值已经很高。如果事态出现重大变化、病毒在投资者中引发的恐慌情绪有所放大,那么一切就要另当别论了。”席勒称,“我们并不知道病毒明年会否卷土重来?我认为我们需要警惕悲观情绪(攀升)。”接受笔者采访的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此前认为,“如果这周标普500指数和阿里巴巴股票周线收阳,就等于市场的预期开始好转,预期疫情拐点未来将临近。近几日美股不断走稳,而美股市场对风险关联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有良好的历史追踪记录。”的确,“周线收阳”如期而至,但交易员也认为现在必须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对美股市场而言,感触最深刻的一场类似疫情是2014年7月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司徒捷回忆称,“同年9月底,当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案例时,美股开始大跌,截至同年10月中旬的半个月间跌幅超10%,标普500指数当时一度最低跌至1820点附近。此后,股市作为前瞻性指标开始不断反弹,标普500指数此后便创出新高,直至2015年8月出现回调盘整。”其实,从乐观的角度来说,历史数据始终显示,就过去全球重大疫情期间与其后股市表现来看,包括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兹卡病毒等,疫情未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恐慌高点即是买点。就中概股近期的表现来看,市场认为,最能代表美股市场对中国疫情反馈的中概股就是如阿里巴巴等股票,当然也包括港股市场的腾讯、美团等,这些公司的股票将对市场的拐点率先作出反馈。“阿里巴巴从在2018年的212美元附近开始出现大幅回调,2019年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从2018年的顶部到2019年10月形成一个收敛三角形,从2019年10月开始突破,最高至230美元附近。”司徒捷称,“受此次疫情影响,阿里巴巴于2020年1月27日最低跌至203美元附近,近期企稳反弹于220美元。若是本周能够周线收阳,那么也预示着美股对疫情的反应转弱,若疫情不进一步发酵,后续市场会进一步回升。”此外,就美国市场的本土公司而言,亚马逊的性质和走势与阿里巴巴类似。其从2018年6月到2019年10月之间与阿里巴巴一样陷入盘整,由于2019年四季度财报大超预期,亚马逊于2020年1月开始突破,疫情的短期影响过后,亚马逊仍不断创下新高。其后续走势也是观测疫情发展的良好指标。但多数交易人士普遍认为,例如携程等受到疫情实际影响较大的航空、旅行板块,可能要等到3月后疫情正式出现拐点后才能真正企稳。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一阶段中美经贸协议的达成,除了关注疫情的变化,接下来的重点便是美国大选和企业盈利。目前,企业盈利或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且美联储预计今年难以按兵不动(机构料降息1-3次),“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后,市场不断修复,预计美股在宽松流动性的支持下,反弹可持续到今年4、5月,目前目标位在3500点左右,但进入6月后,美国大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可能因不确定性而出现波动。”司徒捷称。一般而言,大选年美股表现都较好,从1944年到现在,只要在大选日前12个月美股表现大部分时间都是上涨的,只有两年例外(2008年和1960年)。但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的候选人较为“非典型”,若出现超预期状况,或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关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在于,目前中国深度融合到全球产业链中。自2018年以来,各界对贸易摩擦给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冲击颇为担忧,此次疫情导致部分中国企业复工推迟,这会否深化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朱海斌则认为,在SARS时期,全球经济几乎没有受到中国疫情的影响。但这一次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体量明显更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渠道上。一个是在需求端,主要是出境旅游、消费方面,中国游客当前占全球旅游消费的18%,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旅游经济受到的冲击则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国多地延迟开工可能会导致供给端受到一定冲击,例如一些韩国汽车产业,其受零部件供应不足而临时停工。此外,现阶段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旅行限制,这会对港口船运及进出口贸易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和贸易摩擦的存在,世界经济会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汪涛也提及,这(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取决于疫情能多快得到控制、企业何时恢复生产。若在一个季度内能完全恢复,则对全球的影响有限。这里有两个行业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科技行业,二是汽车行业。就科技行业而言,全球科技行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国是全球手机、电脑的重要零部件生产商,目前江浙、广东等关键地区受到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开工节奏;同理,对于汽车行业,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进程也可能放缓,湖北省本身的汽车生产量就不小,2019年汽车生产量占全国的8.8%。机构普遍认为,虽然美国经济今年比去年差,但并不会进入衰退。当然如果中国疫情的溢出效应加大,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存在下行风险,若二季度疫情缓解,美国经济也会好转,但就反弹的幅度而言,中国是最大的。就中国方面,各界也建议财政纾困行动尽快到位。现在央行出台的释放1.2万亿流动性,以及一些地方出台的针对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延缓报税、延缓社保调升、发放房税补贴等,对帮助各个企业克服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比降息有更大助益。机构也建议,当前政策应以财政纾困为第一优先,这方面的政策措施可以更好地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破产。其次是在信贷方面结合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群体如中小企业提供财政特定低息补贴以及信贷担保或增信,从而大幅降低这些企业的实际信贷利率,这一降幅可以远超10bp(基点)。","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DJI":0.6,"BABA":0.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0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5,"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91424315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