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军
2019-12-20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小虎老师:
【公开课图文整理】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919582424,"tweetId":"919582424","gmtCreate":1576788076068,"gmtModify":1704272472557,"author":{"id":3539735965940626,"idStr":"3539735965940626","authorId":3539735965940626,"authorIdStr":"3539735965940626","name":"张美军","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n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n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19582424","repostId":919538872,"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919538872,"tweetId":"919538872","gmtCreate":1576771966295,"gmtModify":1744960486810,"author":{"id":36989258284800,"idStr":"36989258284800","authorId":36989258284800,"authorIdStr":"36989258284800","name":"小虎老师","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6e9d88ae16a2b401169a727cf1457404","vip":8,"userType":8,"introduction":"老虎国际官方账号","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11.10","individualDisplayEnabled":1,"backgroundColor":{"dark":"#675a37","tint":"#f9ebc2"},"fontColor":{"dark":"#ffffff","tint":"#ab7a0e"}}],"fanSize":38993,"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themeId":"0eae2225a3644c1ab4ebf21a9abdd40e","categoryId":"bc7f9e79615545918dda2e7d7cfb9e15","name":"新手小课堂","type":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detail&rndata={\"themeId\":0eae2225a3644c1ab4ebf21a9abdd40e}&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description":"美港股新手知识科普课堂,不认真学会被老师挠哦!","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90b988b36db3ba6c54765e97b908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e96aeedb4aa5d6e6a1854f9e786c5d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e989b33a13417d03f6aae927eb14bc"}],"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e96aeedb4aa5d6e6a1854f9e786c5d0"}],"title":"【公开课图文整理】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上)","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本周三,<a href=\"https://laohu8.com/U/111627092873022\">@智堡Wisburg</a> 的Mikko老师<a href=\"https://laohu8.com/VIDEO/C20191204192629019/20191218151930494\" target=\"_blank\">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a>,错过的虎友可以点击回看!</p> <p><span>hello大家好。我是Mikko。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理解美联储的第3讲。第3讲说一些实际操作类的经验,我个人关注FOMC的会议,已经有6~7年了。每一次美联储的FOMC会议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市场的日内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天的行情可能会比较刺激。</span></p> <p><span>所以我一直认为FOMC是研究美联储的最好的一个起点,一是会锻炼出所谓的市场感。</span></p> <p><span>第二是因为FOMC很多维,有材料也有音视频。所以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是可以从FOMC的会议去入手。</span></p> <p><span>首先来给大家讲一下FMC会议的诸多的材料,其实还不仅仅如此,这里我所罗列的只是你日常当中做交易,或者说做一些浅层次的货币政策研究的话,只要看这一些东西就行了。</span></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e96aeedb4aa5d6e6a1854f9e786c5d0\"></p> <p><span>第一是大家都熟悉的美联储的政策声明,比较简短的,易读性也比较强。</span></p> <p><span>今年美联储办了一次美联储聆听的会议,会议上是和很多的平民老百姓去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沟通上,它其实是有一个基准的。那么这个基准就是它的政策声明,是一个高三学生能看懂的水平,所以你在阅读声明的时候,其实是不太具备知识和语言门槛,你一定是能看懂的。</span></p> <p><span>声明是最简单的,因为它的所接受的群体范围是最广泛的,所以它涵盖的信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span></p> <p><span>像一些财经媒体,会对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做一个简单的机翻,然后再提炼出声明里的一些精要,就会给广大投资者去做汇报了。</span></p> <p><span>我观察下来像一些比较顶级的媒体,其实最开始做的事情也只是把声明当中的内容给你做一个反馈,但其实你你看了我的课以后,就不用再去媒体去看他们的二手的东西了,你就直接可以在美联储的官网上找到这些材料。</span></p> <p><span>一会我也会带着大家去看,这样就会防止媒体出错,就像我之前有看到一些媒体把加息写成降息,其实明明没有加息,但是他写成了加息,这种错误都是人为的,都会有可能,这样很容易造成你的交易上的错误,对吧?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要去关心这些一手的声明材料。</span></p> <p><span>第二是补充材料,补充材料我待会也会给大家看一份比较特别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其实是非常容易遗漏的一份材料,据我自己的观察是媒体几乎不会去做第一时间的解读,通常都是就给大家解释一个声明就结束了。然后这些补充材料它为什么会遗漏?</span></p> <p><span>是因为补充材料通常会涉及一些比较硬核、或者说比较专业的货币政策相关的知识,就像美联储最近发布的货币政策常态化的一份补充材料,它涉及到很多美联储缩表,包括它的资产负债表为什么要保持扩张,还有很多相关的信息和内容。</span></p> <p><span>如果说你平时不做货币政策研究,你肯定是看不懂这些材料的,你也很难去解读这些材料。那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媒体通常会没有办法去对这些补充的材料去进行一个解读。我还是这边强调一点,如果有补充材料,请大家自己去看这些补充材料,不要去看媒体的给你的解读,因为媒体的解读很容易事错的,那么之前其实包括彭博也出过类似的错误,其实也是导致过市场内的预期的不稳定以及日内的波动的。</span></p> <p><span>第三是经济预测,经济预测跟声明和补充材料还有一些差异,因为美联储每次FOMC基本上是一个半月开一次,一年8次,所以你能读到这个声明材料是8份。补充材料不是每次都有的,所以这一部分的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你得每一次会议都要单独的去看。</span></p> <p><span>然后经济预测是比声明的次数来的少,每个季度所有的FOMC的官员和委员,会去发表一份自己对美国经济的预测,包括是未来的利率的走势,那么也包括GDP,然后还有通胀,也就美联储的通胀目标,然后还有失业率的目标,都会去做一个预测。</span></p> <p><span>做预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导市场的预期,比如说他如果预计明年的经济很好,那么它就会在预测上去体现出来,相比于比如说上个季度的预测,他上调了经济的预期,那么可能市场就会解读为美联储目前对经济环境就比较乐观,那么相应的反映到市场上,行情也有可能会去做出一个反应。</span></p> <p><span>第4部分我认为是每一次FOMC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发布会的环节,但是为什么发布会这个环节,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和这些媒体他没有那么重视,或者说是只是会发布一点点信息?</span></p> <p><span>因为发布会的时候,包括美国的一些记者和鲍威尔现在做了一些很多回答的时候,他回答都是应激性的。别人问什么你得答什么,所以他的语言组织包括哩语的使用,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门槛比较高,相当于你要做同传。</span></p> <p><span>发布会为什么比较重要?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其实发布会通常会对这个市场造成一个二次的影响。比如说你这个声明大家解读为比较鸽派的,那么比如市场就会很狂热,对吧?现在美联储宽松了,那么市场又开始上涨。</span></p> <p><span>但是如果说发布会的时候,鲍威尔或者说其他未来的其他的美联储主席,突然表态又发布了一些鹰派的信号,比如说刚才因为市场它看到这个市场对解读过于鸽派了,然后他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去进行了一些额外的补充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一个比较偏鹰派的解读的时候,那么市场又会跌回去。</span></p> <p><span>其实从黄金和美元的走势上,我们时常会看到所谓的V型走势,这一类的V型走势其实对投资者的伤害还是挺大的,这么大的日内波动,对于日内交易者来说还是很不友好的。</span></p> <p><span>所以通常我自己的一些当我还在做黄金和美股的交易的时候,在声明出来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一个比较观望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我会去看发布会的定调,因为你在发布会结束以后,其实是你整场这个会议也就结束了,那么市场就会对发布会的信息综合前面的这些内容做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和预测。</span></p> <p><span>那么同样也就在整个FMC会议结束以后,所有的材料声明都完全的被市场消化以后,那么市场可能才会在一个月一个半月走出一个这样的新的走势。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鲍威尔最近有一个新的趋势,因为在过往每年是只开4次发布会的,那么也就是伴随着经济预测报告一发,美联储就开一次发布会。</span></p> <p><span>鲍威尔上台以后干了一件说聪明不聪明,说蠢也不蠢的事儿,他为了增强美联储跟整个市场的沟通,说每一次会议我都要开发布会。</span></p> <p><span>在中央银行的研究的领域,其实造成了很大的争议的。并不是说你发布会开得越多,你跟市场的沟通就越好。</span></p> <p><span>在我看来,鲍威尔是近几任的联储主席里面做沟通做得比较差的。像今年的7月、9月和10月他的发布会,几乎很多记者都不知道他的政策的未来的路径到底是什么,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发布会的频次开的太多了。</span></p> <p><span>那么也就相当于市场每一个半月就要根据你的发布会内容去走出一个新的这样一个方向,而且由于他现在开的一些发布会,没有一个经济预测去做支撑。比如说美联储现在政策有所转向了,你肯定要给市场一个理由,对吧?</span></p> <p><span>那么市场想获得理由,一定是基于数据去做出的这样一个政策反馈,比如说现在美国的数据不好,然后就要去宽松;比如现在美国数据很好的,可能没有办法进一步宽松,需要紧缩。以前的节奏配合得是很好的,就美联储发布了一份经济预测,人们可以通过经济预测去判断美联储目前是怎么看经济的,然后再在发布会上再去验证美联储主席对经济预测的说法。</span></p> <p><span>但是现在有一些发布会上他没有经济预测,那么美联储的主席他一旦对经济的看好和看空,就没有办法有一个材料去支撑它,那么这个时候市场的预期就会非常紊乱,非常的不稳定。</span></p> <p><span>这也就会导致沟通过于频繁,加大了市场波动。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沟通,遭招致了很多美股的一些投资者,也包括一些央行领域的研究者的诟病。</span></p> <p><span>好,那么此外还有两份延时三周去发布的一个报告。</span></p> <p><span>第1类是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递交的预测报告,可能你不知道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是什么东西,可以单纯的把它去理解为现在市面上的这些大投行,包括高盛JP摩根,会给美联储去递交一份预测报告。</span></p> <p><span>这个预测报告的问题是FOMC出一个调查问卷给到他们,你怎么看未来的经济?你怎么看未来的利率?你怎么看我们现在我们的政策的宽松与否的程度?</span></p> <p><span>此外的话还有你怎么看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最大的经济风险的来源?那么其实这一份报告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惜的它是延时三周才公布的。那么,也正因如此,它的实效性会比较差,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去看一下,为什么?</span></p> <p><span>因为这一份报告其实体现的是市场的这些参与者,就包括我们其实也算市场参与者。我们是投资者与美联储的分歧在哪里?</span></p> <p><span>像在15年的时候,市场其实是非常担心美国的经济非常可能会走走软,但是当时美联储对美国的经济其实是过度乐观的,那么这种分歧最终会体现在货币政策上,也就是可能会因为美联储对经济乐观,会过度的紧缩。</span></p> <p><span>但最后证明其实是市场的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他们的预测是对的,当年的美国的经济其实没有美联储预测的来的强,那么所以15年的时候,美联储最后的加息的步伐是放缓的,你可以通过这种文件和政策当局的看法的对比,去判断未来市场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走向。</span></p> <p><span>最后一种就是会议纪要,专业研究者必须要去阅读的一个东西。因为会议纪要里面会提到非常多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上一份的美联储会议纪要里面就提到了最近非常火热的回购市场流动性的问题,那么这也是会导致全市场的基于流动性的预期的问题,它是会根据会议纪要的内容去产生变动的。</span></p> <p><span>如果美联储非常在意这个问题,它体现在了会议纪要当中,比如很多的官员都表达了担心,那么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在短期或者中期内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姿态。所以会议纪要也是我们需要去阅读的内容。</span></p> <p><span>那么此外我在这里还漏了很多,还没有讲很多其他的材料,当然这个材料包括有一些美联储会发布的备忘录,我们也在之前的课程当中跟大家讲过,美联储要延时5年到6年才会公布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如果你不适应和的美联储的研究者可能你不会去看,但我有的时候会去看一些他过往的历史材料,其实都会非常有意思。</span></p> <p><span>也就是说你每次需要做的就是把这这个月的声明跟一个半月前的声明去做一个对比,看了我的课,你就会自己去看原版的声明,你打开两个月不同的链接以后,你右键点一下谷歌翻译,就可以看到他声明当中措辞的差异,那么你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它新旧的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那么像重点关注的政策变量又是些什么?</span></p> <p><span>我们从今年的声明来看,其实美联储的声明对比差异都是不太大的,也就是最多就两三处的细微的变化,但其实在121314 15年那几年,每一次基本上都有。所以近两年其实你很难从声明上看到美联储有非常明确的政策的转向,所以说我们还是必须回到发布会上去看他们对声明的解读是怎么样的。</span></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fe989b33a13417d03f6aae927eb14bc\"></p> <p><span>此外,声明当中还有一些对于数据的措辞,比如说我们对商业投资是怎么疲软的吗?包括的话现在出现的比较多的通胀的疲软,那么如果说这些数据的修辞产生了变化的话,说明美联储在关注的就是数据。可能在未来判断政策的时候,就会重点关注他提到的出现了负面的或者说正面的变化的数据。</span></p> <p><span>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漏掉细节,就是内部的投票结构其实是会发表在声明最后的,那么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我需要知道谁投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对吧?</span></p> <p><span>我们在判断美联储一个官员的鹰派还是鸽派的时候,投票的结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比如说一个比较鸽派的官员他来投票的,如果说加息的投票的时候,就很犹豫,弃票或者反对对吧?一旦降息的时候就永远支持,那么他就可能是一个鸽派的官员,所以一些媒体他对鸽派官员和鹰派官员的判断,其实就取自于美联储的投票结构。</span></p> <p><span>此外就投票结构它还能体现出美联储的内部的分歧。</span></p> <p><span>目前美联储内部分歧它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你每次看到投票结可能都是一边倒。大家不是全票通过,也就反对的人也就一两个人。这样的话政策实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虽然说现在面对的情况是这样,但不代表历史上都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美联储是出现过什么?6票对5票这样的只差一票的这种分歧性投票结构,那么这种投票结构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span></p> <p><span>假设是6票对5票对吧?或者5票对4票,一旦是5票对4票,那么5票当中有一个人如果是产生了政策变化的话,你就传导到货币政策上,就会体现出你货币政策是没有连续性的。</span></p> <p><span>比如说现在目前美联储降息的时候都是6、7个人OK,对吧?都投了都投了赞同票,一旦说你在这5:4的情况下,一个人说他不赞同了,那么你降息可能降了一次,你就得加息,或者说你就没有办法继续降,一旦你政策没有连续性,那么市场就会很迷茫,因为他对你这个政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鹰派还是鸽派,到底是宽松还是紧缩,这个时候市场的波动就会加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就不像是一个对投资者来说就不是一个比较合一的投资环境了。</span></p> <p><span>因此投票结构虽然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也得去关注。那么像之前70年代和90年代联储,他每一次的投票结构其实都是其实大家的熟悉美国政治对立。</span></p> <p><span>如果说你票委当中有一些是**党,有一些共和党的,那么其实也会体现在票上,政治斗争是无处不在。</span></p> <p>视频回放点击:<a href=\"https://laohu8.com/VIDEO/C20191204192629019/20191218151930494\" target=\"_blank\">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a></p> <p><a href=\"https://laohu8.com/S/.IXIC\">$纳斯达克(.IXIC)$</a> </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本周三,<a href=\"https://laohu8.com/U/111627092873022\">@智堡Wisburg</a> 的Mikko老师<a href=\"https://laohu8.com/VIDEO/C20191204192629019/20191218151930494\" target=\"_blank\">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a>,错过的虎友可以点击回看!</p> <p><span>hello大家好。我是Mikko。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理解美联储的第3讲。第3讲说一些实际操作类的经验,我个人关注FOMC的会议,已经有6~7年了。每一次美联储的FOMC会议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市场的日内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天的行情可能会比较刺激。</span></p> <p><span>所以我一直认为FOMC是研究美联储的最好的一个起点,一是会锻炼出所谓的市场感。</span></p> <p><span>第二是因为FOMC很多维,有材料也有音视频。所以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是可以从FOMC的会议去入手。</span></p> <p><span>首先来给大家讲一下FMC会议的诸多的材料,其实还不仅仅如此,这里我所罗列的只是你日常当中做交易,或者说做一些浅层次的货币政策研究的话,只要看这一些东西就行了。</span></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e96aeedb4aa5d6e6a1854f9e786c5d0\"></p> <p><span>第一是大家都熟悉的美联储的政策声明,比较简短的,易读性也比较强。</span></p> <p><span>今年美联储办了一次美联储聆听的会议,会议上是和很多的平民老百姓去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沟通上,它其实是有一个基准的。那么这个基准就是它的政策声明,是一个高三学生能看懂的水平,所以你在阅读声明的时候,其实是不太具备知识和语言门槛,你一定是能看懂的。</span></p> <p><span>声明是最简单的,因为它的所接受的群体范围是最广泛的,所以它涵盖的信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span></p> <p><span>像一些财经媒体,会对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做一个简单的机翻,然后再提炼出声明里的一些精要,就会给广大投资者去做汇报了。</span></p> <p><span>我观察下来像一些比较顶级的媒体,其实最开始做的事情也只是把声明当中的内容给你做一个反馈,但其实你你看了我的课以后,就不用再去媒体去看他们的二手的东西了,你就直接可以在美联储的官网上找到这些材料。</span></p> <p><span>一会我也会带着大家去看,这样就会防止媒体出错,就像我之前有看到一些媒体把加息写成降息,其实明明没有加息,但是他写成了加息,这种错误都是人为的,都会有可能,这样很容易造成你的交易上的错误,对吧?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要去关心这些一手的声明材料。</span></p> <p><span>第二是补充材料,补充材料我待会也会给大家看一份比较特别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其实是非常容易遗漏的一份材料,据我自己的观察是媒体几乎不会去做第一时间的解读,通常都是就给大家解释一个声明就结束了。然后这些补充材料它为什么会遗漏?</span></p> <p><span>是因为补充材料通常会涉及一些比较硬核、或者说比较专业的货币政策相关的知识,就像美联储最近发布的货币政策常态化的一份补充材料,它涉及到很多美联储缩表,包括它的资产负债表为什么要保持扩张,还有很多相关的信息和内容。</span></p> <p><span>如果说你平时不做货币政策研究,你肯定是看不懂这些材料的,你也很难去解读这些材料。那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媒体通常会没有办法去对这些补充的材料去进行一个解读。我还是这边强调一点,如果有补充材料,请大家自己去看这些补充材料,不要去看媒体的给你的解读,因为媒体的解读很容易事错的,那么之前其实包括彭博也出过类似的错误,其实也是导致过市场内的预期的不稳定以及日内的波动的。</span></p> <p><span>第三是经济预测,经济预测跟声明和补充材料还有一些差异,因为美联储每次FOMC基本上是一个半月开一次,一年8次,所以你能读到这个声明材料是8份。补充材料不是每次都有的,所以这一部分的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你得每一次会议都要单独的去看。</span></p> <p><span>然后经济预测是比声明的次数来的少,每个季度所有的FOMC的官员和委员,会去发表一份自己对美国经济的预测,包括是未来的利率的走势,那么也包括GDP,然后还有通胀,也就美联储的通胀目标,然后还有失业率的目标,都会去做一个预测。</span></p> <p><span>做预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导市场的预期,比如说他如果预计明年的经济很好,那么它就会在预测上去体现出来,相比于比如说上个季度的预测,他上调了经济的预期,那么可能市场就会解读为美联储目前对经济环境就比较乐观,那么相应的反映到市场上,行情也有可能会去做出一个反应。</span></p> <p><span>第4部分我认为是每一次FOMC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发布会的环节,但是为什么发布会这个环节,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和这些媒体他没有那么重视,或者说是只是会发布一点点信息?</span></p> <p><span>因为发布会的时候,包括美国的一些记者和鲍威尔现在做了一些很多回答的时候,他回答都是应激性的。别人问什么你得答什么,所以他的语言组织包括哩语的使用,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门槛比较高,相当于你要做同传。</span></p> <p><span>发布会为什么比较重要?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其实发布会通常会对这个市场造成一个二次的影响。比如说你这个声明大家解读为比较鸽派的,那么比如市场就会很狂热,对吧?现在美联储宽松了,那么市场又开始上涨。</span></p> <p><span>但是如果说发布会的时候,鲍威尔或者说其他未来的其他的美联储主席,突然表态又发布了一些鹰派的信号,比如说刚才因为市场它看到这个市场对解读过于鸽派了,然后他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去进行了一些额外的补充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一个比较偏鹰派的解读的时候,那么市场又会跌回去。</span></p> <p><span>其实从黄金和美元的走势上,我们时常会看到所谓的V型走势,这一类的V型走势其实对投资者的伤害还是挺大的,这么大的日内波动,对于日内交易者来说还是很不友好的。</span></p> <p><span>所以通常我自己的一些当我还在做黄金和美股的交易的时候,在声明出来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一个比较观望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我会去看发布会的定调,因为你在发布会结束以后,其实是你整场这个会议也就结束了,那么市场就会对发布会的信息综合前面的这些内容做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和预测。</span></p> <p><span>那么同样也就在整个FMC会议结束以后,所有的材料声明都完全的被市场消化以后,那么市场可能才会在一个月一个半月走出一个这样的新的走势。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鲍威尔最近有一个新的趋势,因为在过往每年是只开4次发布会的,那么也就是伴随着经济预测报告一发,美联储就开一次发布会。</span></p> <p><span>鲍威尔上台以后干了一件说聪明不聪明,说蠢也不蠢的事儿,他为了增强美联储跟整个市场的沟通,说每一次会议我都要开发布会。</span></p> <p><span>在中央银行的研究的领域,其实造成了很大的争议的。并不是说你发布会开得越多,你跟市场的沟通就越好。</span></p> <p><span>在我看来,鲍威尔是近几任的联储主席里面做沟通做得比较差的。像今年的7月、9月和10月他的发布会,几乎很多记者都不知道他的政策的未来的路径到底是什么,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发布会的频次开的太多了。</span></p> <p><span>那么也就相当于市场每一个半月就要根据你的发布会内容去走出一个新的这样一个方向,而且由于他现在开的一些发布会,没有一个经济预测去做支撑。比如说美联储现在政策有所转向了,你肯定要给市场一个理由,对吧?</span></p> <p><span>那么市场想获得理由,一定是基于数据去做出的这样一个政策反馈,比如说现在美国的数据不好,然后就要去宽松;比如现在美国数据很好的,可能没有办法进一步宽松,需要紧缩。以前的节奏配合得是很好的,就美联储发布了一份经济预测,人们可以通过经济预测去判断美联储目前是怎么看经济的,然后再在发布会上再去验证美联储主席对经济预测的说法。</span></p> <p><span>但是现在有一些发布会上他没有经济预测,那么美联储的主席他一旦对经济的看好和看空,就没有办法有一个材料去支撑它,那么这个时候市场的预期就会非常紊乱,非常的不稳定。</span></p> <p><span>这也就会导致沟通过于频繁,加大了市场波动。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沟通,遭招致了很多美股的一些投资者,也包括一些央行领域的研究者的诟病。</span></p> <p><span>好,那么此外还有两份延时三周去发布的一个报告。</span></p> <p><span>第1类是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递交的预测报告,可能你不知道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是什么东西,可以单纯的把它去理解为现在市面上的这些大投行,包括高盛JP摩根,会给美联储去递交一份预测报告。</span></p> <p><span>这个预测报告的问题是FOMC出一个调查问卷给到他们,你怎么看未来的经济?你怎么看未来的利率?你怎么看我们现在我们的政策的宽松与否的程度?</span></p> <p><span>此外的话还有你怎么看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最大的经济风险的来源?那么其实这一份报告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惜的它是延时三周才公布的。那么,也正因如此,它的实效性会比较差,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去看一下,为什么?</span></p> <p><span>因为这一份报告其实体现的是市场的这些参与者,就包括我们其实也算市场参与者。我们是投资者与美联储的分歧在哪里?</span></p> <p><span>像在15年的时候,市场其实是非常担心美国的经济非常可能会走走软,但是当时美联储对美国的经济其实是过度乐观的,那么这种分歧最终会体现在货币政策上,也就是可能会因为美联储对经济乐观,会过度的紧缩。</span></p> <p><span>但最后证明其实是市场的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他们的预测是对的,当年的美国的经济其实没有美联储预测的来的强,那么所以15年的时候,美联储最后的加息的步伐是放缓的,你可以通过这种文件和政策当局的看法的对比,去判断未来市场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走向。</span></p> <p><span>最后一种就是会议纪要,专业研究者必须要去阅读的一个东西。因为会议纪要里面会提到非常多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上一份的美联储会议纪要里面就提到了最近非常火热的回购市场流动性的问题,那么这也是会导致全市场的基于流动性的预期的问题,它是会根据会议纪要的内容去产生变动的。</span></p> <p><span>如果美联储非常在意这个问题,它体现在了会议纪要当中,比如很多的官员都表达了担心,那么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在短期或者中期内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姿态。所以会议纪要也是我们需要去阅读的内容。</span></p> <p><span>那么此外我在这里还漏了很多,还没有讲很多其他的材料,当然这个材料包括有一些美联储会发布的备忘录,我们也在之前的课程当中跟大家讲过,美联储要延时5年到6年才会公布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如果你不适应和的美联储的研究者可能你不会去看,但我有的时候会去看一些他过往的历史材料,其实都会非常有意思。</span></p> <p><span>也就是说你每次需要做的就是把这这个月的声明跟一个半月前的声明去做一个对比,看了我的课,你就会自己去看原版的声明,你打开两个月不同的链接以后,你右键点一下谷歌翻译,就可以看到他声明当中措辞的差异,那么你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它新旧的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那么像重点关注的政策变量又是些什么?</span></p> <p><span>我们从今年的声明来看,其实美联储的声明对比差异都是不太大的,也就是最多就两三处的细微的变化,但其实在121314 15年那几年,每一次基本上都有。所以近两年其实你很难从声明上看到美联储有非常明确的政策的转向,所以说我们还是必须回到发布会上去看他们对声明的解读是怎么样的。</span></p> <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fe989b33a13417d03f6aae927eb14bc\"></p> <p><span>此外,声明当中还有一些对于数据的措辞,比如说我们对商业投资是怎么疲软的吗?包括的话现在出现的比较多的通胀的疲软,那么如果说这些数据的修辞产生了变化的话,说明美联储在关注的就是数据。可能在未来判断政策的时候,就会重点关注他提到的出现了负面的或者说正面的变化的数据。</span></p> <p><span>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漏掉细节,就是内部的投票结构其实是会发表在声明最后的,那么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我需要知道谁投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对吧?</span></p> <p><span>我们在判断美联储一个官员的鹰派还是鸽派的时候,投票的结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比如说一个比较鸽派的官员他来投票的,如果说加息的投票的时候,就很犹豫,弃票或者反对对吧?一旦降息的时候就永远支持,那么他就可能是一个鸽派的官员,所以一些媒体他对鸽派官员和鹰派官员的判断,其实就取自于美联储的投票结构。</span></p> <p><span>此外就投票结构它还能体现出美联储的内部的分歧。</span></p> <p><span>目前美联储内部分歧它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你每次看到投票结可能都是一边倒。大家不是全票通过,也就反对的人也就一两个人。这样的话政策实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虽然说现在面对的情况是这样,但不代表历史上都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美联储是出现过什么?6票对5票这样的只差一票的这种分歧性投票结构,那么这种投票结构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span></p> <p><span>假设是6票对5票对吧?或者5票对4票,一旦是5票对4票,那么5票当中有一个人如果是产生了政策变化的话,你就传导到货币政策上,就会体现出你货币政策是没有连续性的。</span></p> <p><span>比如说现在目前美联储降息的时候都是6、7个人OK,对吧?都投了都投了赞同票,一旦说你在这5:4的情况下,一个人说他不赞同了,那么你降息可能降了一次,你就得加息,或者说你就没有办法继续降,一旦你政策没有连续性,那么市场就会很迷茫,因为他对你这个政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鹰派还是鸽派,到底是宽松还是紧缩,这个时候市场的波动就会加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就不像是一个对投资者来说就不是一个比较合一的投资环境了。</span></p> <p><span>因此投票结构虽然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也得去关注。那么像之前70年代和90年代联储,他每一次的投票结构其实都是其实大家的熟悉美国政治对立。</span></p> <p><span>如果说你票委当中有一些是**党,有一些共和党的,那么其实也会体现在票上,政治斗争是无处不在。</span></p> <p>视频回放点击:<a href=\"https://laohu8.com/VIDEO/C20191204192629019/20191218151930494\" target=\"_blank\">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a></p> <p><a href=\"https://laohu8.com/S/.IXIC\">$纳斯达克(.IXIC)$</a> </p></body></html>","text":"本周三,@智堡Wisburg 的Mikko老师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错过的虎友可以点击回看! hello大家好。我是Mikko。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理解美联储的第3讲。第3讲说一些实际操作类的经验,我个人关注FOMC的会议,已经有6~7年了。每一次美联储的FOMC会议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市场的日内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天的行情可能会比较刺激。 所以我一直认为FOMC是研究美联储的最好的一个起点,一是会锻炼出所谓的市场感。 第二是因为FOMC很多维,有材料也有音视频。所以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是可以从FOMC的会议去入手。 首先来给大家讲一下FMC会议的诸多的材料,其实还不仅仅如此,这里我所罗列的只是你日常当中做交易,或者说做一些浅层次的货币政策研究的话,只要看这一些东西就行了。 第一是大家都熟悉的美联储的政策声明,比较简短的,易读性也比较强。 今年美联储办了一次美联储聆听的会议,会议上是和很多的平民老百姓去讲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沟通上,它其实是有一个基准的。那么这个基准就是它的政策声明,是一个高三学生能看懂的水平,所以你在阅读声明的时候,其实是不太具备知识和语言门槛,你一定是能看懂的。 声明是最简单的,因为它的所接受的群体范围是最广泛的,所以它涵盖的信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 像一些财经媒体,会对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做一个简单的机翻,然后再提炼出声明里的一些精要,就会给广大投资者去做汇报了。 我观察下来像一些比较顶级的媒体,其实最开始做的事情也只是把声明当中的内容给你做一个反馈,但其实你你看了我的课以后,就不用再去媒体去看他们的二手的东西了,你就直接可以在美联储的官网上找到这些材料。 一会我也会带着大家去看,这样就会防止媒体出错,就像我之前有看到一些媒体把加息写成降息,其实明明没有加息,但是他写成了加息,这种错误都是人为的,都会有可能,这样很容易造成你的交易上的错误,对吧?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要去关心这些一手的声明材料。 第二是补充材料,补充材料我待会也会给大家看一份比较特别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其实是非常容易遗漏的一份材料,据我自己的观察是媒体几乎不会去做第一时间的解读,通常都是就给大家解释一个声明就结束了。然后这些补充材料它为什么会遗漏? 是因为补充材料通常会涉及一些比较硬核、或者说比较专业的货币政策相关的知识,就像美联储最近发布的货币政策常态化的一份补充材料,它涉及到很多美联储缩表,包括它的资产负债表为什么要保持扩张,还有很多相关的信息和内容。 如果说你平时不做货币政策研究,你肯定是看不懂这些材料的,你也很难去解读这些材料。那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媒体通常会没有办法去对这些补充的材料去进行一个解读。我还是这边强调一点,如果有补充材料,请大家自己去看这些补充材料,不要去看媒体的给你的解读,因为媒体的解读很容易事错的,那么之前其实包括彭博也出过类似的错误,其实也是导致过市场内的预期的不稳定以及日内的波动的。 第三是经济预测,经济预测跟声明和补充材料还有一些差异,因为美联储每次FOMC基本上是一个半月开一次,一年8次,所以你能读到这个声明材料是8份。补充材料不是每次都有的,所以这一部分的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你得每一次会议都要单独的去看。 然后经济预测是比声明的次数来的少,每个季度所有的FOMC的官员和委员,会去发表一份自己对美国经济的预测,包括是未来的利率的走势,那么也包括GDP,然后还有通胀,也就美联储的通胀目标,然后还有失业率的目标,都会去做一个预测。 做预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导市场的预期,比如说他如果预计明年的经济很好,那么它就会在预测上去体现出来,相比于比如说上个季度的预测,他上调了经济的预期,那么可能市场就会解读为美联储目前对经济环境就比较乐观,那么相应的反映到市场上,行情也有可能会去做出一个反应。 第4部分我认为是每一次FOMC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发布会的环节,但是为什么发布会这个环节,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和这些媒体他没有那么重视,或者说是只是会发布一点点信息? 因为发布会的时候,包括美国的一些记者和鲍威尔现在做了一些很多回答的时候,他回答都是应激性的。别人问什么你得答什么,所以他的语言组织包括哩语的使用,对于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门槛比较高,相当于你要做同传。 发布会为什么比较重要?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其实发布会通常会对这个市场造成一个二次的影响。比如说你这个声明大家解读为比较鸽派的,那么比如市场就会很狂热,对吧?现在美联储宽松了,那么市场又开始上涨。 但是如果说发布会的时候,鲍威尔或者说其他未来的其他的美联储主席,突然表态又发布了一些鹰派的信号,比如说刚才因为市场它看到这个市场对解读过于鸽派了,然后他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去进行了一些额外的补充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一个比较偏鹰派的解读的时候,那么市场又会跌回去。 其实从黄金和美元的走势上,我们时常会看到所谓的V型走势,这一类的V型走势其实对投资者的伤害还是挺大的,这么大的日内波动,对于日内交易者来说还是很不友好的。 所以通常我自己的一些当我还在做黄金和美股的交易的时候,在声明出来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一个比较观望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我会去看发布会的定调,因为你在发布会结束以后,其实是你整场这个会议也就结束了,那么市场就会对发布会的信息综合前面的这些内容做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和预测。 那么同样也就在整个FMC会议结束以后,所有的材料声明都完全的被市场消化以后,那么市场可能才会在一个月一个半月走出一个这样的新的走势。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鲍威尔最近有一个新的趋势,因为在过往每年是只开4次发布会的,那么也就是伴随着经济预测报告一发,美联储就开一次发布会。 鲍威尔上台以后干了一件说聪明不聪明,说蠢也不蠢的事儿,他为了增强美联储跟整个市场的沟通,说每一次会议我都要开发布会。 在中央银行的研究的领域,其实造成了很大的争议的。并不是说你发布会开得越多,你跟市场的沟通就越好。 在我看来,鲍威尔是近几任的联储主席里面做沟通做得比较差的。像今年的7月、9月和10月他的发布会,几乎很多记者都不知道他的政策的未来的路径到底是什么,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发布会的频次开的太多了。 那么也就相当于市场每一个半月就要根据你的发布会内容去走出一个新的这样一个方向,而且由于他现在开的一些发布会,没有一个经济预测去做支撑。比如说美联储现在政策有所转向了,你肯定要给市场一个理由,对吧? 那么市场想获得理由,一定是基于数据去做出的这样一个政策反馈,比如说现在美国的数据不好,然后就要去宽松;比如现在美国数据很好的,可能没有办法进一步宽松,需要紧缩。以前的节奏配合得是很好的,就美联储发布了一份经济预测,人们可以通过经济预测去判断美联储目前是怎么看经济的,然后再在发布会上再去验证美联储主席对经济预测的说法。 但是现在有一些发布会上他没有经济预测,那么美联储的主席他一旦对经济的看好和看空,就没有办法有一个材料去支撑它,那么这个时候市场的预期就会非常紊乱,非常的不稳定。 这也就会导致沟通过于频繁,加大了市场波动。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沟通,遭招致了很多美股的一些投资者,也包括一些央行领域的研究者的诟病。 好,那么此外还有两份延时三周去发布的一个报告。 第1类是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递交的预测报告,可能你不知道市场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是什么东西,可以单纯的把它去理解为现在市面上的这些大投行,包括高盛JP摩根,会给美联储去递交一份预测报告。 这个预测报告的问题是FOMC出一个调查问卷给到他们,你怎么看未来的经济?你怎么看未来的利率?你怎么看我们现在我们的政策的宽松与否的程度? 此外的话还有你怎么看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最大的经济风险的来源?那么其实这一份报告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可惜的它是延时三周才公布的。那么,也正因如此,它的实效性会比较差,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去看一下,为什么? 因为这一份报告其实体现的是市场的这些参与者,就包括我们其实也算市场参与者。我们是投资者与美联储的分歧在哪里? 像在15年的时候,市场其实是非常担心美国的经济非常可能会走走软,但是当时美联储对美国的经济其实是过度乐观的,那么这种分歧最终会体现在货币政策上,也就是可能会因为美联储对经济乐观,会过度的紧缩。 但最后证明其实是市场的参与者和一级交易商他们的预测是对的,当年的美国的经济其实没有美联储预测的来的强,那么所以15年的时候,美联储最后的加息的步伐是放缓的,你可以通过这种文件和政策当局的看法的对比,去判断未来市场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走向。 最后一种就是会议纪要,专业研究者必须要去阅读的一个东西。因为会议纪要里面会提到非常多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上一份的美联储会议纪要里面就提到了最近非常火热的回购市场流动性的问题,那么这也是会导致全市场的基于流动性的预期的问题,它是会根据会议纪要的内容去产生变动的。 如果美联储非常在意这个问题,它体现在了会议纪要当中,比如很多的官员都表达了担心,那么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在短期或者中期内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姿态。所以会议纪要也是我们需要去阅读的内容。 那么此外我在这里还漏了很多,还没有讲很多其他的材料,当然这个材料包括有一些美联储会发布的备忘录,我们也在之前的课程当中跟大家讲过,美联储要延时5年到6年才会公布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如果你不适应和的美联储的研究者可能你不会去看,但我有的时候会去看一些他过往的历史材料,其实都会非常有意思。 也就是说你每次需要做的就是把这这个月的声明跟一个半月前的声明去做一个对比,看了我的课,你就会自己去看原版的声明,你打开两个月不同的链接以后,你右键点一下谷歌翻译,就可以看到他声明当中措辞的差异,那么你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它新旧的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那么像重点关注的政策变量又是些什么? 我们从今年的声明来看,其实美联储的声明对比差异都是不太大的,也就是最多就两三处的细微的变化,但其实在121314 15年那几年,每一次基本上都有。所以近两年其实你很难从声明上看到美联储有非常明确的政策的转向,所以说我们还是必须回到发布会上去看他们对声明的解读是怎么样的。 此外,声明当中还有一些对于数据的措辞,比如说我们对商业投资是怎么疲软的吗?包括的话现在出现的比较多的通胀的疲软,那么如果说这些数据的修辞产生了变化的话,说明美联储在关注的就是数据。可能在未来判断政策的时候,就会重点关注他提到的出现了负面的或者说正面的变化的数据。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漏掉细节,就是内部的投票结构其实是会发表在声明最后的,那么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我需要知道谁投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对吧? 我们在判断美联储一个官员的鹰派还是鸽派的时候,投票的结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比如说一个比较鸽派的官员他来投票的,如果说加息的投票的时候,就很犹豫,弃票或者反对对吧?一旦降息的时候就永远支持,那么他就可能是一个鸽派的官员,所以一些媒体他对鸽派官员和鹰派官员的判断,其实就取自于美联储的投票结构。 此外就投票结构它还能体现出美联储的内部的分歧。 目前美联储内部分歧它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你每次看到投票结可能都是一边倒。大家不是全票通过,也就反对的人也就一两个人。这样的话政策实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虽然说现在面对的情况是这样,但不代表历史上都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美联储是出现过什么?6票对5票这样的只差一票的这种分歧性投票结构,那么这种投票结构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 假设是6票对5票对吧?或者5票对4票,一旦是5票对4票,那么5票当中有一个人如果是产生了政策变化的话,你就传导到货币政策上,就会体现出你货币政策是没有连续性的。 比如说现在目前美联储降息的时候都是6、7个人OK,对吧?都投了都投了赞同票,一旦说你在这5:4的情况下,一个人说他不赞同了,那么你降息可能降了一次,你就得加息,或者说你就没有办法继续降,一旦你政策没有连续性,那么市场就会很迷茫,因为他对你这个政策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鹰派还是鸽派,到底是宽松还是紧缩,这个时候市场的波动就会加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就不像是一个对投资者来说就不是一个比较合一的投资环境了。 因此投票结构虽然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也得去关注。那么像之前70年代和90年代联储,他每一次的投票结构其实都是其实大家的熟悉美国政治对立。 如果说你票委当中有一些是**党,有一些共和党的,那么其实也会体现在票上,政治斗争是无处不在。 视频回放点击:手把手教你解读议息会议 $纳斯达克(.IXIC)$","highlighted":2,"essential":2,"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919538872","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IXIC"],"verified":1,"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false,"causeOfNotShareable":"审核中,请稍后重试","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9682,"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95,"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5,"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919582424"}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