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小强你怎么了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江苏
11
关注
29
粉丝
0
主题
0
勋章
主贴
热门
小强你怎么了
11-03
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
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
小强你怎么了
2020-07-20
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
抱歉,原内容已删除
小强你怎么了
2020-02-13
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
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
小强你怎么了
2019-10-21
$特斯拉(TSL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
小强你怎么了
2019-02-01
贸易战谈判结果不重要,结局已经注定
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
贸易战谈判结果不重要,结局已经注定
小强你怎么了
2018-11-02
期望G20峰会谈判一步到位解决贸易问题不可能,特朗普推文被市场过分解读
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
期望G20峰会谈判一步到位解决贸易问题不可能,特朗普推文被市场过分解读
小强你怎么了
2017-07-21
由美元指数走势请大家注意美股大盘风险
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
由美元指数走势请大家注意美股大盘风险
小强你怎么了
2017-05-02
财报出来之前进了一点点put
$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
财报出来之前进了一点点put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
{"i18n":{"language":"zh_CN"},"userPageInfo":{"id":"3438988321653340","uuid":"3438988321653340","gmtCreate":1476756509683,"gmtModify":1493697147755,"name":"小强你怎么了","pinyin":"xqnzmlxiaoqiangnizenmele","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29,"headSize":11,"tweetSize":8,"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4,"level":{"id":2,"name":"无畏虎","nameTw":"無畏虎","represent":"初生牛犊","factor":"发布3条非转发主帖,1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7,"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35ec162348d5460f88c959321e554969-3","templateUuid":"35ec162348d5460f88c959321e554969","name":"传说交易员","description":"证券或期货账户累计交易次数达到300次","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56db16598a0b8f21429e10d6c1cb03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3f10910d4dd9234f9b5702a3342193a","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c767e35268feb729d50d3fa9a386c5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8.22","exceedPercentage":"93.39%","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0},{"badge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2","templateUuid":"228c86a078844d74991fff2b7ab2428d","name":"投资总监虎","description":"证券账户累计交易金额达到30万美元","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d20b23f1b6335407f882bc5c2ad12c0","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3b4533518ace8404a3f6dd192bd2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77f283ba21d1c077054dac07f88f3b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7.14","exceedPercentage":"80.01%","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1},{"badge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1","templateUu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name":"博闻投资者","description":"累计交易超过10只正股","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e74cc24115c4fbae6154ec1b1041bf4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65cbfd97c57f9048db29f22227b0","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76c6d6898b073c77e1c537ebe9ac1c57","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5.1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2},{"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4.1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1","templateUu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name":"实盘交易者","description":"完成一笔实盘交易","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e08a1cc2087a1de93402c2c290fa65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504a6397ce1137932d56e5f4ce27166","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2c79415b4cd6e3d8ebc4a0fa32604","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0}],"userBadgeCount":5,"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江苏","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baikeInfo":{},"tab":"post","tweets":[{"id":496244365504568,"gmtCreate":1762176365977,"gmtModify":1762176368287,"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html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list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44365504568","repostId":"1127486191","repostType":4,"repost":{"id":"1127486191","kind":"news","pubTimestamp":1762167944,"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2748619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5-11-03 19:05","market":"us","language":"zh","title":"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27486191","media":"新浪财经","summary":"上市没有具体日期,2027年更好。","content":"<html><head></head><body><p>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p><p style=\"text-align: start;\">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p><p style=\"text-align: start;\"><strong>“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合作都非常精彩。合作之初,双方对未来会如何发展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坚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合作之一。当然,如果没有微软,特别是萨提亚在早期就下定决心鼎力支持,我们是无法做到的。我想当时很多人都不愿冒这个险”。</p><p style=\"text-align: start;\">当地时间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宣布签署了新的协议,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微软将支持OpenAI推进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的组建和资本重组,微软目前持有该营利部门的投资权益约为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转换的股份比例约为27%。</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指出:“我们创立了心目中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非营利组织。我非常欣赏这个结构,因为它允许非营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旗下的PBC又能获得持续扩张所需的资金。如果没有我们设计的这个结构,如果没有合作伙伴们期望它以这种方式运作,这个非营利组织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价值……我相信未来可期,我希望萨提亚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万亿美元,而不止是千亿美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同时,根据此次的新协议,OpenAI还将额外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作为交换,微软不再拥有为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p><p style=\"text-align: start;\">而据外媒此前报道,OpenAI今年的总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130亿美元的营收如何支持2500亿美元的购买,此前OpenAI还宣布个超万亿美元的算力投资,市场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p><p style=\"text-align: start;\">对此,<strong>奥特曼回应称,公司的营收远不止130亿美元。其次,很多人都渴望持有OpenAI的股票,“那些对我们算力等问题喋喋不休的人,其实都很乐意持股”</strong>,“我很少希望OpenAI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少数情况下上市很有吸引力,比如当那些人写着荒谬言论说OpenAI快要倒闭的时候,我倒是很想告诉他们,可以直接做空我们股票,更想看到他们因此血本无归”。</p><p style=\"text-align: start;\">纳德拉也表示,从未见过OpenAI提交的商业计划有未达标的情况。在增长和整体业务方面,OpenAI的执行力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卓越。</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进一步表示,公司有周密的规划,清楚技术和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产品和创造的收入。“当然,我们可能会失败,这是我们在下的赌注,我们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没有算力,我们将无法产生收入,也无法继续推出这种规模的模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5841cd5d45426e641b9a03e5ebc1a3d\" tg-width=\"1024\" tg-height=\"513\"/></p><p style=\"text-align: start;\">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p><p style=\"text-align: start;\"><strong>剧透未来路线图:全新AI硬件将至,2027年上市时机成熟?</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那么,算力要多大规模才足够?奥特曼表示必须结合单位成本和能力来看。</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他指出,“算力是否足够”就好比能源,可以讨论某个价位下的能源需求,但脱离价格谈需求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明天单位智能的成本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那么需求将增长超过百倍,很多事情在当前成本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但一旦成本降低,新的需求就会涌现”。同时,随着模型越来越智能,可以用来治愈癌症、发现新物理学,或者驱动大量人形机器人(18.690, 0.25, 1.36%)做任何事情。那时人们可能愿意为更高水平的智能支付更高的单位成本。</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称:“我们赌的是成本越低,需求会越多。但我也确实担心:万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个人AGI(通用人工智能),那我们现在建设的这些大规模设施该怎么办。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蒙受巨大损失,就像过去每一次科技基础设施浪潮中发生过的那样……<strong>总有一天,我们能制造出功耗极低、完全在本地就能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级设备</strong>,这将是难以想象的飞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还表示,Codex(OpenAI的AI编程工具)今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预计明年,将能处理从几小时到持续数天的复杂任务,“AI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能力……我希望到2026年,AI能带来一些虽小但意义重大的科学发现。如果能实现这些小突破,未来几年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他表示,如果AI能真正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级智能的体现。“这也是我非常期待看到全新计算设备形态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strong>现有的计算机并不完全适合这种新的工作流,像ChatGPT这样的用户界面显然也不是最优解。</strong>但我期待的是这样一种设备:它能时刻伴随你,自主执行任务,在关键节点听从你的微调指令,并对你的整个生活和工作流程有深刻的上下文感知。这种体验将是颠覆性的”。</p><p>此前,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的AI硬件公司,并建立一个专注于开发AI驱动设备的部门。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推出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以及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在内的硬件产品,首批设备或将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曾表示,核心产品必须在浏览器、手机等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许多科技领袖曾因痴迷硬件而分心,当前硬件创新停滞,AI为新范式提供了机会。</p><p style=\"text-align: start;\">近期OpenAI更受关注的,是其上市问题。据报道,OpenAI或将在2026年底或某个时间点上市,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对此,奥特曼连忙否认道:“不,我们没说得那么具体。我比较现实,认为总有一天会发生,但我们没有具体日期,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我只是觉得事情最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p><p style=\"text-align: start;\">不过他随后又表示:“<strong>2027年怎么样?对,2027年更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从万亿美元的算力赌局到全新形态的硬件布局,从非营利架构到可能的上市计划,在当下AI浪潮的关键节点,OpenAI的每一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发展,都或将成为企业进化的战略蓝本。</p></body></html>","source":"XLCJ","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n</h2>\n\n<h4 class=\"meta\">\n\n\n2025-11-03 19:0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strong>新浪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92e0795ad72a303ba9f16e571b32ad3","relate_stocks":{},"source_url":"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27486191","content_text":"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合作都非常精彩。合作之初,双方对未来会如何发展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坚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合作之一。当然,如果没有微软,特别是萨提亚在早期就下定决心鼎力支持,我们是无法做到的。我想当时很多人都不愿冒这个险”。当地时间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宣布签署了新的协议,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微软将支持OpenAI推进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的组建和资本重组,微软目前持有该营利部门的投资权益约为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转换的股份比例约为27%。奥特曼指出:“我们创立了心目中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非营利组织。我非常欣赏这个结构,因为它允许非营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旗下的PBC又能获得持续扩张所需的资金。如果没有我们设计的这个结构,如果没有合作伙伴们期望它以这种方式运作,这个非营利组织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价值……我相信未来可期,我希望萨提亚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万亿美元,而不止是千亿美元。”同时,根据此次的新协议,OpenAI还将额外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作为交换,微软不再拥有为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而据外媒此前报道,OpenAI今年的总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130亿美元的营收如何支持2500亿美元的购买,此前OpenAI还宣布个超万亿美元的算力投资,市场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对此,奥特曼回应称,公司的营收远不止130亿美元。其次,很多人都渴望持有OpenAI的股票,“那些对我们算力等问题喋喋不休的人,其实都很乐意持股”,“我很少希望OpenAI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少数情况下上市很有吸引力,比如当那些人写着荒谬言论说OpenAI快要倒闭的时候,我倒是很想告诉他们,可以直接做空我们股票,更想看到他们因此血本无归”。纳德拉也表示,从未见过OpenAI提交的商业计划有未达标的情况。在增长和整体业务方面,OpenAI的执行力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卓越。奥特曼进一步表示,公司有周密的规划,清楚技术和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产品和创造的收入。“当然,我们可能会失败,这是我们在下的赌注,我们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没有算力,我们将无法产生收入,也无法继续推出这种规模的模型”。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剧透未来路线图:全新AI硬件将至,2027年上市时机成熟?那么,算力要多大规模才足够?奥特曼表示必须结合单位成本和能力来看。他指出,“算力是否足够”就好比能源,可以讨论某个价位下的能源需求,但脱离价格谈需求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明天单位智能的成本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那么需求将增长超过百倍,很多事情在当前成本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但一旦成本降低,新的需求就会涌现”。同时,随着模型越来越智能,可以用来治愈癌症、发现新物理学,或者驱动大量人形机器人(18.690, 0.25, 1.36%)做任何事情。那时人们可能愿意为更高水平的智能支付更高的单位成本。奥特曼称:“我们赌的是成本越低,需求会越多。但我也确实担心:万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个人AGI(通用人工智能),那我们现在建设的这些大规模设施该怎么办。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蒙受巨大损失,就像过去每一次科技基础设施浪潮中发生过的那样……总有一天,我们能制造出功耗极低、完全在本地就能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级设备,这将是难以想象的飞跃。”奥特曼还表示,Codex(OpenAI的AI编程工具)今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预计明年,将能处理从几小时到持续数天的复杂任务,“AI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能力……我希望到2026年,AI能带来一些虽小但意义重大的科学发现。如果能实现这些小突破,未来几年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表示,如果AI能真正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级智能的体现。“这也是我非常期待看到全新计算设备形态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现有的计算机并不完全适合这种新的工作流,像ChatGPT这样的用户界面显然也不是最优解。但我期待的是这样一种设备:它能时刻伴随你,自主执行任务,在关键节点听从你的微调指令,并对你的整个生活和工作流程有深刻的上下文感知。这种体验将是颠覆性的”。此前,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的AI硬件公司,并建立一个专注于开发AI驱动设备的部门。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推出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以及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在内的硬件产品,首批设备或将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奥特曼曾表示,核心产品必须在浏览器、手机等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许多科技领袖曾因痴迷硬件而分心,当前硬件创新停滞,AI为新范式提供了机会。近期OpenAI更受关注的,是其上市问题。据报道,OpenAI或将在2026年底或某个时间点上市,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对此,奥特曼连忙否认道:“不,我们没说得那么具体。我比较现实,认为总有一天会发生,但我们没有具体日期,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我只是觉得事情最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不过他随后又表示:“2027年怎么样?对,2027年更好。”从万亿美元的算力赌局到全新形态的硬件布局,从非营利架构到可能的上市计划,在当下AI浪潮的关键节点,OpenAI的每一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发展,都或将成为企业进化的战略蓝本。","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48042507,"gmtCreate":1595199795609,"gmtModify":1704208024241,"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list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6,"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48042507","repostId":"2052272214","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6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17070874,"gmtCreate":1581554498298,"gmtModify":1704344522855,"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list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17070874","repostId":"1198765896","repostType":2,"repost":{"id":"1198765896","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home_visible":1,"media_name":"聪明投资者","id":"107265622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pubTimestamp":158150106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98765896?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02-12 17:51","market":"us","language":"zh","title":"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98765896","media":"聪明投资者","summary":"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content":"<p><span>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spa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span></p>\n<p><spa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span></p>\n<p><b><span>要点提炼:</span></b></p>\n<p><spa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p>\n<p><spa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p>\n<p><span>3、</span><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a href=\"https://laohu8.com/S/HX\">和信贷</a>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span></p>\n<p><spa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span></p>\n<p><spa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70e9a34c536dde8c0c5b444fe7aaf26\"></p>\n<p><spa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span></p>\n<p><spa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span></p>\n<p><spa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spa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p>\n<p><spa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b><span>原文精译:</span></b></p>\n<p><b>我们的经济展望</b></p>\n<p><b><spa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span></b></p>\n<p><spa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span></p>\n<p><spa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span></p>\n<p><b><spa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span></b></p>\n<p><span>•</span><b><span>生产力:</span></b><span>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span></p>\n<p><span>•</span><b><span>长期债务周期:</span></b><span>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span></p>\n<p><span>•</span><b><span>短期债务周期:</span></b><span>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span></p>\n<p><span>•</span><b><span>政治:</span></b><span>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span></p>\n<p><spa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span></p>\n<p><spa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span></p>\n<p><b><span>回顾一下:</span></b></p>\n<p><b><spa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b><span>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span></p>\n<p><b><spa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span></b></p>\n<p><spa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span></p>\n<p><b><spa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b></p>\n<p><spa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span></p>\n<p><b><spa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span></b><span>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span></p>\n<p><b>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b></p>\n<p><b><spa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span></b><span>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span></p>\n<p><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span></p>\n<p><b><spa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span></b></p>\n<p><spa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span></p>\n<p><spa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span></p>\n<p><b><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span></b></p>\n<p><spa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span></p>\n<p><spa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span></p>\n<p><spa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span></p>\n<p><b><spa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span></b></p>\n<p><spa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span></p>\n<p><span>•</span><b><spa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span></b><span>/</span><b><span>资本</span></b><span>/</span><b><span>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span></b></p>\n<p><spa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span></p>\n<p><span>•</span><b><spa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span></b></p>\n<p><spa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span></p>\n<p><spa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span></p>\n<p><spa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span></p>\n<p><b><spa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span></b></p>\n<p><b>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b></p>\n<p><b>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b></p>\n<p><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span></p>\n<p><spa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span></p>\n<p><spa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span></p>\n<p><spa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span></p>\n<p><spa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span></p>\n<p><spa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span></p>\n<p><b><spa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span></b></p>\n<p><spa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span></p>\n<p><spa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span></p>\n<p><b><spa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span></b></p>\n<p><span>•</span><b><spa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span></b></p>\n<p><span>•</span><b><spa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span></b></p>\n<p><span>•</span><b><spa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span></b><span>3</span><b><span>(</span></b><span>MP3</span><b><span>),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span></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span></p>\n<p><spa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span></p>\n<p><b>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b></p>\n<p><b>中国是一个例外</b></p>\n<p><spa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span></p>\n<p><spa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span></p>\n<p><spa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b>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b></p>\n<p><b>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span></p>\n<p><b><spa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span></b></p>\n<p><spa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d5b5c93c26899fa5049b37cd040635\"></p>\n<p><spa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7b8728471e607559c82d59a7955274\"></p>\n<p><spa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span></p>\n<p><spa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span></p>\n<p><spa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span></p>\n<p><spa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span></p>\n<p><spa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span></p>\n<p><b>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b></p>\n<p><spa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span></p>\n<p><spa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span><span><i>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i></span><span>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span></p>\n<p><spa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span></p>\n<p><spa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span></p>\n<p><spa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span></p>\n<p><spa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b><spa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b></p>\n<p><b>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b></p>\n<p><spa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span></p>\n<p><spa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span></p>\n<p><spa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span></p>\n<p><spa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e8cc375e513d1bfa6d7e112a28655e\"><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107138d98b3555b50229bd46e61466\"></p>\n<p><spa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7265622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聪明投资者 </p>\n<p class=\"h-time\">2020-02-12 17:51</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span>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spa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span></p>\n<p><spa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span></p>\n<p><b><span>要点提炼:</span></b></p>\n<p><spa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p>\n<p><spa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p>\n<p><span>3、</span><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a href=\"https://laohu8.com/S/HX\">和信贷</a>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span></p>\n<p><spa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span></p>\n<p><spa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70e9a34c536dde8c0c5b444fe7aaf26\"></p>\n<p><spa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span></p>\n<p><spa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span></p>\n<p><spa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spa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p>\n<p><spa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b><span>原文精译:</span></b></p>\n<p><b>我们的经济展望</b></p>\n<p><b><spa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span></b></p>\n<p><spa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span></p>\n<p><spa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span></p>\n<p><b><spa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span></b></p>\n<p><span>•</span><b><span>生产力:</span></b><span>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span></p>\n<p><span>•</span><b><span>长期债务周期:</span></b><span>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span></p>\n<p><span>•</span><b><span>短期债务周期:</span></b><span>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span></p>\n<p><span>•</span><b><span>政治:</span></b><span>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span></p>\n<p><spa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span></p>\n<p><spa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span></p>\n<p><b><span>回顾一下:</span></b></p>\n<p><b><spa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b><span>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span></p>\n<p><b><spa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span></b></p>\n<p><spa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span></p>\n<p><b><spa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b></p>\n<p><spa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span></p>\n<p><b><spa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span></b><span>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span></p>\n<p><b>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b></p>\n<p><b><spa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span></b><span>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span></p>\n<p><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span></p>\n<p><b><spa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span></b></p>\n<p><spa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span></p>\n<p><spa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span></p>\n<p><b><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span></b></p>\n<p><spa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span></p>\n<p><spa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span></p>\n<p><spa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span></p>\n<p><b><spa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span></b></p>\n<p><spa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span></p>\n<p><span>•</span><b><spa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span></b><span>/</span><b><span>资本</span></b><span>/</span><b><span>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span></b></p>\n<p><spa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span></p>\n<p><span>•</span><b><spa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span></b></p>\n<p><spa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span></p>\n<p><spa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span></p>\n<p><spa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span></p>\n<p><b><spa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span></b></p>\n<p><b>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b></p>\n<p><b>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b></p>\n<p><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span></p>\n<p><spa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span></p>\n<p><spa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span></p>\n<p><spa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span></p>\n<p><spa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span></p>\n<p><spa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span></p>\n<p><b><spa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span></b></p>\n<p><spa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span></p>\n<p><spa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span></p>\n<p><b><spa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span></b></p>\n<p><span>•</span><b><spa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span></b></p>\n<p><span>•</span><b><spa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span></b></p>\n<p><span>•</span><b><spa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span></b><span>3</span><b><span>(</span></b><span>MP3</span><b><span>),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span></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span></p>\n<p><spa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span></p>\n<p><b>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b></p>\n<p><b>中国是一个例外</b></p>\n<p><spa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span></p>\n<p><spa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span></p>\n<p><spa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b>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b></p>\n<p><b>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span></p>\n<p><b><spa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span></b></p>\n<p><spa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d5b5c93c26899fa5049b37cd040635\"></p>\n<p><spa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7b8728471e607559c82d59a7955274\"></p>\n<p><spa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span></p>\n<p><spa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span></p>\n<p><spa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span></p>\n<p><spa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span></p>\n<p><spa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span></p>\n<p><b>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b></p>\n<p><spa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span></p>\n<p><spa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span><span><i>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i></span><span>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span></p>\n<p><spa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span></p>\n<p><spa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span></p>\n<p><spa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span></p>\n<p><spa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b><spa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b></p>\n<p><b>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b></p>\n<p><spa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span></p>\n<p><spa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span></p>\n<p><spa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span></p>\n<p><spa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e8cc375e513d1bfa6d7e112a28655e\"><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107138d98b3555b50229bd46e61466\"></p>\n<p><spa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e88c55c1848314dd0f9deede6b3f39","relate_stocks":{},"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98765896","content_text":"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n要点提炼:\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n3、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n\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原文精译:\n我们的经济展望\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n•生产力: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n•长期债务周期: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n•短期债务周期: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n•政治: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n回顾一下:\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n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资本/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n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n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3(MP3),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n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n中国是一个例外\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n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n\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n\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n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n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n\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38261871,"gmtCreate":1571631141393,"gmtModify":1704722618249,"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text":"$特斯拉(TSL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4,"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3826187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5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3845,"gmtCreate":1549035718647,"gmtModify":1704788690331,"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贸易战谈判结果不重要,结局已经注定","html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list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images":[],"top":1,"highlighted":2,"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4,"commentSize":26,"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393845","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1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96176199396931","authorId":"3496176199396931","name":"零零落落啊啊","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83b30e18d62992ddf2223138b9d18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96176199396931","authorIdStr":"3496176199396931"},"content":"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text":"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html":"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author":{"id":"3475331974634741","authorId":"3475331974634741","name":"价值价值投资","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2ed9995d33741ac00e7efd4660c280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5331974634741","authorIdStr":"3475331974634741"},"content":"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text":"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html":"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21734,"gmtCreate":1541147740125,"gmtModify":1704779613692,"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期望G20峰会谈判一步到位解决贸易问题不可能,特朗普推文被市场过分解读","html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list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2173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45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76141,"gmtCreate":1500604269473,"gmtModify":1704879041358,"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由美元指数走势请大家注意美股大盘风险","html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list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7614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2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56624,"gmtCreate":1493697331173,"gmtModify":1704876590174,"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财报出来之前进了一点点put","html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list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images":[{"img":"https://static.laohu8.com/8a0fa02414cf4d890fcf67a5386b0ba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5,"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566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40080675420068","authorId":"3440080675420068","name":"SmartChips","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0b40bb20a06ca7b836a8454a5719b5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dStr":"3440080675420068","authorIdStr":"3440080675420068"},"content":"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text":"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html":"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hots":[{"id":393845,"gmtCreate":1549035718647,"gmtModify":1704788690331,"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贸易战谈判结果不重要,结局已经注定","html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list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text":"今天一早,看到中外各大媒体对前2日的贸易谈判相关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无非是什么相向而行,重大共识,继续磋商这种老调重弹之类的,大有中美重归于好之势。 关注贸易战谈判到今天,其实谈判具体谈什么,签了什么协议已经不再重要了,结局已经很明朗,从战术层面说,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武器,迅速逼迫中国做出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失败,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是实实在在的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得从贸易战美方的目标说起,美方的目标概括来说有三点,给予美方企业完全开放的市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些目标要通过我国首先承诺,其次制定路线图,最后进行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实现,这也是昨晚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重点强调了的。咱们熟悉国情的群众都明白,想要完全按照美方的意图来,绝对是不可能的,改了就不是特色国。目前我方的策略就是一个拖字,3月1日之前,完全有可能双方首脑会晤,再跟美方达成一个书面协议,至于怎么执行,有谁会在意呢?WTO协议不也签了,不执行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想多半我方是这种心态,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拖个一年两年,特朗普就该忙活大选了,等到时候你觉察过来上当也晚了[得意],美式选举制度注定了总统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拖不起。这也就是我认为特朗普的贸易战目标已经失败的理由,任凭你再怎么吹,无非最后让你拿到的就是一纸空文,最终功败垂成,我国成功的利用了特朗普急于求成,在美国选民面前彰显政绩的心理。 但我还是认为,在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来都是内因占主导,外因只是起到助推作用。开放四十年到今天,十四亿人口的内需已经非常庞大,只要能够坚持发展实业,重视科技创新,不玩虚的,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肯定会向上走。这次贸易战恰恰是借助外力解决内部问题,推进改革,抛弃地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机会,但从目前的谈判情况上看,我们这边似乎并不","images":[],"top":1,"highlighted":2,"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4,"commentSize":26,"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393845","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1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96176199396931","authorId":"3496176199396931","name":"零零落落啊啊","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83b30e18d62992ddf2223138b9d186","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96176199396931","authorIdStr":"3496176199396931"},"content":"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text":"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html":"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中国是想改好的,只是体量大,历史遗留的官僚主义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中国牛市不久将来就要开启。至于外国对中国的态度,这是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刻意妖魔化,你只要在国外生活个几年就能感受到。而且,由于文化冲突,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不能适用导致西方很多学者看不懂,而外国人看不懂就觉得你不好,也许你觉得很荒谬,但就是这样,在国外生活几年你就会发现外国人的脑回路很差。"},{"author":{"id":"3475331974634741","authorId":"3475331974634741","name":"价值价值投资","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2ed9995d33741ac00e7efd4660c280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5331974634741","authorIdStr":"3475331974634741"},"content":"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text":"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html":"你仔细看过这次谈判后白宫发的的声明原文了吗? 有没有发现和中方的声明,两者有微妙的不同?"}],"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56624,"gmtCreate":1493697331173,"gmtModify":1704876590174,"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财报出来之前进了一点点put","html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list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text":"$AMD 20170505 12.5 PUT(AMD)$ 基于2点考虑,一个amd新cup销售业绩反应不会快速传导至一季报,二是投资者预期太高,很容易形成不足预期 #对战AMD#","images":[{"img":"https://static.laohu8.com/8a0fa02414cf4d890fcf67a5386b0ba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5,"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566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40080675420068","authorId":"3440080675420068","name":"SmartChips","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0b40bb20a06ca7b836a8454a5719b5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dStr":"3440080675420068","authorIdStr":"3440080675420068"},"content":"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text":"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html":"这么有信心怎么不多整点"}],"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38261871,"gmtCreate":1571631141393,"gmtModify":1704722618249,"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text":"$特斯拉(TSLA)$ 特斯拉上海工厂未来一定会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好的工厂,也会充分满足车辆交付缺口,但从一到两年内时间范围内看,这个工厂会成为一个巨坑,特斯拉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避免被贸易战带来的超额关税误伤,汽车制造业作为带动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川老头是不会开恩特斯拉的,而且一年后中美互征关税会达到恐怖的高度,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任何可能。同样国内乘用车销量连续下滑,对于特斯拉也不是好消息。","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4,"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3826187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5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48042507,"gmtCreate":1595199795609,"gmtModify":1704208024241,"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list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text":"这种标题是有脑子的人写的?","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6,"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48042507","repostId":"2052272214","repostType":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6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76141,"gmtCreate":1500604269473,"gmtModify":1704879041358,"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由美元指数走势请大家注意美股大盘风险","html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list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text":"首先,从近10年来看,美元指数走势同道指大盘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先不考虑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美指的强弱基本反应了美国宏观经济的强弱变化与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而美股,从宏观上来说,是美国经济晴雨表,微观上来讲,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决定了美股方向,但是同时,美国经济基本面好坏,大体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总体状况判断。所以想知道美股未来方向,大体上对于美国宏观经济及投资者信心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可。具体从历史美元走势与美股大盘走势来看,07到08年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元先于美股见顶,后期先于美股见底,由10年至2017年1月,其走势基本与道琼斯指数相一致。然而,美元指数已经于今年年初开始步入熊市至今已有半年,从历史时间来看,美指方向转换时间节点大概领先股市6到10个月左右。从美指周线图形来看,美股还要走完5到7周时间才会见顶。结合美国医改投票时间节点,美联储缩表时间节点,二季报结束时间节点,提醒各位朋友,当下股市会继续冲高,8月,9月大概率变盘,及时兑现是上策。","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76141","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2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21734,"gmtCreate":1541147740125,"gmtModify":1704779613692,"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期望G20峰会谈判一步到位解决贸易问题不可能,特朗普推文被市场过分解读","html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list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text":"今天股市、汇市的大涨,反映出市场给特朗普的推文予以高度正面的解读,那么是否真的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篇推文扭转乾坤,贸易战不打了?市场步入春天?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第一,G20峰会只是国际的多边会议,并不适合在此会议中进行重大贸易议题谈判。从会议地点,会议参与国家,会议保密环境等方面来看,中美不可能借G20会为机会,在会议期间进行马拉松式谈判。简单的来说,如果G20峰会成功实现会晤,那么一定是在前期在贸易问题分歧方面已经取得了高度一致情况下的会晤。 第二,在中美没有就主要贸易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预期中的G20见面不会出现。从历史上来看,特朗普本人并不喜欢重复以往的务虚模式,彼此间不疼不痒会谈,最后没有实质性成果。正如美朝谈判一样,只有在他确信能够获得去核口头保证下,才会进行特金会,在会上摘取政治果实。在目前情况下,中美没有就主要议题达成一致情况下,特朗普不可能安排G20会面,或者即使出席,也不会有双边会晤。 第三,接下来1-2周中美会对贸易议题进行会前谈判。特朗普发推文,通电话的目的仅仅是表达了愿意沟通的意愿,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1-2周内,几乎可以肯定,特朗普团队会列出谈判条件清单,邀请我国代表赴美或在北京进行磋商,这个磋商结果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 最后的结论:未来1-2周将决定G20会面是否发生,美国将继续针对贸易问题提出苛刻条件,在中期选举之后,如会前磋商结果我方不答应美国提出的主要条款,G20会面绝对无任何可能性,如果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很可能不等到月底,特朗普会提前发推特翻脸,进一步加大贸易战压力。","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2173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45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917070874,"gmtCreate":1581554498298,"gmtModify":1704344522855,"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html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list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text":"忽悠人进坑吧,是不是桥水的新兴市场基金卖不掉了,是个做过A股的股民都知道,国内经济增长跟股票赚钱没啥关系。","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917070874","repostId":"1198765896","repostType":2,"repost":{"id":"1198765896","kind":"news","weMediaInfo":{"introduction":"走近最优秀的投资人,聆听客观表达的理性声音,只做最好的原创财富资讯,洞见独立思想,回归资本常识。","home_visible":1,"media_name":"聪明投资者","id":"1072656223","head_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pubTimestamp":1581501068,"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98765896?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0-02-12 17:51","market":"us","language":"zh","title":"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98765896","media":"聪明投资者","summary":"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content":"<p><span>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spa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span></p>\n<p><spa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span></p>\n<p><b><span>要点提炼:</span></b></p>\n<p><spa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p>\n<p><spa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p>\n<p><span>3、</span><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a href=\"https://laohu8.com/S/HX\">和信贷</a>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span></p>\n<p><spa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span></p>\n<p><spa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70e9a34c536dde8c0c5b444fe7aaf26\"></p>\n<p><spa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span></p>\n<p><spa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span></p>\n<p><spa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spa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p>\n<p><spa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b><span>原文精译:</span></b></p>\n<p><b>我们的经济展望</b></p>\n<p><b><spa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span></b></p>\n<p><spa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span></p>\n<p><spa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span></p>\n<p><b><spa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span></b></p>\n<p><span>•</span><b><span>生产力:</span></b><span>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span></p>\n<p><span>•</span><b><span>长期债务周期:</span></b><span>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span></p>\n<p><span>•</span><b><span>短期债务周期:</span></b><span>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span></p>\n<p><span>•</span><b><span>政治:</span></b><span>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span></p>\n<p><spa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span></p>\n<p><spa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span></p>\n<p><b><span>回顾一下:</span></b></p>\n<p><b><spa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b><span>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span></p>\n<p><b><spa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span></b></p>\n<p><spa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span></p>\n<p><b><spa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b></p>\n<p><spa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span></p>\n<p><b><spa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span></b><span>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span></p>\n<p><b>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b></p>\n<p><b><spa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span></b><span>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span></p>\n<p><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span></p>\n<p><b><spa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span></b></p>\n<p><spa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span></p>\n<p><spa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span></p>\n<p><b><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span></b></p>\n<p><spa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span></p>\n<p><spa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span></p>\n<p><spa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span></p>\n<p><b><spa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span></b></p>\n<p><spa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span></p>\n<p><span>•</span><b><spa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span></b><span>/</span><b><span>资本</span></b><span>/</span><b><span>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span></b></p>\n<p><spa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span></p>\n<p><span>•</span><b><spa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span></b></p>\n<p><spa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span></p>\n<p><spa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span></p>\n<p><spa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span></p>\n<p><b><spa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span></b></p>\n<p><b>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b></p>\n<p><b>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b></p>\n<p><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span></p>\n<p><spa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span></p>\n<p><spa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span></p>\n<p><spa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span></p>\n<p><spa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span></p>\n<p><spa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span></p>\n<p><b><spa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span></b></p>\n<p><spa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span></p>\n<p><spa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span></p>\n<p><b><spa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span></b></p>\n<p><span>•</span><b><spa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span></b></p>\n<p><span>•</span><b><spa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span></b></p>\n<p><span>•</span><b><spa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span></b><span>3</span><b><span>(</span></b><span>MP3</span><b><span>),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span></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span></p>\n<p><spa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span></p>\n<p><b>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b></p>\n<p><b>中国是一个例外</b></p>\n<p><spa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span></p>\n<p><spa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span></p>\n<p><spa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b>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b></p>\n<p><b>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span></p>\n<p><b><spa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span></b></p>\n<p><spa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d5b5c93c26899fa5049b37cd040635\"></p>\n<p><spa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7b8728471e607559c82d59a7955274\"></p>\n<p><spa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span></p>\n<p><spa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span></p>\n<p><spa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span></p>\n<p><spa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span></p>\n<p><spa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span></p>\n<p><b>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b></p>\n<p><spa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span></p>\n<p><spa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span><span><i>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i></span><span>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span></p>\n<p><spa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span></p>\n<p><spa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span></p>\n<p><spa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span></p>\n<p><spa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b><spa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b></p>\n<p><b>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b></p>\n<p><spa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span></p>\n<p><spa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span></p>\n<p><spa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span></p>\n<p><spa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e8cc375e513d1bfa6d7e112a28655e\"><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107138d98b3555b50229bd46e61466\"></p>\n<p><spa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桥水2020年策略报告:会更大程度参与中国市场\n</h2>\n\n<h4 class=\"meta\">\n\n\n<a class=\"head\" href=\"https://laohu8.com/wemedia/1072656223\">\n\n\n<div class=\"h-thumb\"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b7d47b7d71e40bb922cfa2979932b7f);background-size:cover;\"></div>\n\n<div class=\"h-content\">\n<p class=\"h-name\">聪明投资者 </p>\n<p class=\"h-time\">2020-02-12 17:51</p>\n</div>\n\n</a>\n\n\n</h4>\n\n</header>\n<article>\n<p><span>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spa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span></p>\n<p><spa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span></p>\n<p><b><span>要点提炼:</span></b></p>\n<p><spa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p>\n<p><spa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p>\n<p><span>3、</span><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a href=\"https://laohu8.com/S/HX\">和信贷</a>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span></p>\n<p><spa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span></p>\n<p><spa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170e9a34c536dde8c0c5b444fe7aaf26\"></p>\n<p><spa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span></p>\n<p><spa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span></p>\n<p><spa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spa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p>\n<p><spa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p><b><span>原文精译:</span></b></p>\n<p><b>我们的经济展望</b></p>\n<p><b><spa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span></b></p>\n<p><spa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span></p>\n<p><spa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span></p>\n<p><b><spa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span></b></p>\n<p><span>•</span><b><span>生产力:</span></b><span>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span></p>\n<p><span>•</span><b><span>长期债务周期:</span></b><span>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span></p>\n<p><span>•</span><b><span>短期债务周期:</span></b><span>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span></p>\n<p><span>•</span><b><span>政治:</span></b><span>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span></p>\n<p><spa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span></p>\n<p><spa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span></p>\n<p><b><span>回顾一下:</span></b></p>\n<p><b><spa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span></b><span>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span></p>\n<p><b><spa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span></b></p>\n<p><spa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span></p>\n<p><b><spa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span></b></p>\n<p><spa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span></p>\n<p><b><spa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span></b><span>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span></p>\n<p><b>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b></p>\n<p><b><spa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span></b><span>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span></p>\n<p><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span></p>\n<p><b><spa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span></b></p>\n<p><spa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span></p>\n<p><spa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span></p>\n<p><b><s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span></b></p>\n<p><spa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span></p>\n<p><spa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span></p>\n<p><spa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span></p>\n<p><b><spa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span></b></p>\n<p><spa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span></p>\n<p><span>•</span><b><spa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span></b><span>/</span><b><span>资本</span></b><span>/</span><b><span>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span></b></p>\n<p><spa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span></p>\n<p><span>•</span><b><spa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span></b></p>\n<p><spa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span></p>\n<p><spa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span></p>\n<p><spa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span></p>\n<p><b><spa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span></b></p>\n<p><b>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b></p>\n<p><b>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b></p>\n<p><b><spa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span></b></p>\n<p><spa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span></p>\n<p><spa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span></p>\n<p><spa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span></p>\n<p><spa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span></p>\n<p><spa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span></p>\n<p><spa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span></p>\n<p><b><spa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span></b></p>\n<p><spa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span></p>\n<p><spa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span></p>\n<p><b><spa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span></b></p>\n<p><span>•</span><b><spa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span></b></p>\n<p><span>•</span><b><spa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span></b></p>\n<p><span>•</span><b><spa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span></b><span>3</span><b><span>(</span></b><span>MP3</span><b><span>),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span></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span></p>\n<p><spa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span></p>\n<p><b>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b></p>\n<p><b>中国是一个例外</b></p>\n<p><spa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span></p>\n<p><spa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span></p>\n<p><spa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span></p>\n<p><b>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b></p>\n<p><b>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b></p>\n<p><spa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span></p>\n<p><b><spa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span></b></p>\n<p><spa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1d5b5c93c26899fa5049b37cd040635\"></p>\n<p><spa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47b8728471e607559c82d59a7955274\"></p>\n<p><spa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span></p>\n<p><spa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span></p>\n<p><spa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span></p>\n<p><spa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a href=\"https://laohu8.com/S/601099\">太平洋</a>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span></p>\n<p><spa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span></p>\n<p><b>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b></p>\n<p><spa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span></p>\n<p><spa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span><span><i>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i></span><span>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span></p>\n<p><spa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span></p>\n<p><spa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span></p>\n<p><spa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span></p>\n<p><spa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span></p>\n<p><b><spa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span></b></p>\n<p><b>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b></p>\n<p><spa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span></p>\n<p><spa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span></p>\n<p><spa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span></p>\n<p><spa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span></p>\n<p><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1e8cc375e513d1bfa6d7e112a28655e\"><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0e107138d98b3555b50229bd46e61466\"></p>\n<p><spa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span></p>\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e88c55c1848314dd0f9deede6b3f39","relate_stocks":{},"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98765896","content_text":"北京时间2020年2月11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发布其2020年策略及市场展望报告,再次喊话资本市场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认为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值的一提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方式上,还引用了中国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n“聪明投资者”从其报告中提炼了十大要点,并精译了报告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研究,以及与中国相关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n要点提炼:\n1、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n2、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n3、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n4、未来10年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其次就是中国。\n5、货币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MP1是通过利率来调节;第二类MP2是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来调节(也就是量化宽松)。第三类MP3是政府出手,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即通过政府直接花钱来刺激经济。\n6、中国的MP1、MP2余地还很大,MP3余地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n\n7、“范式转移”之际,资产价格会巨幅震荡,因此黄金是不错的选择,将投资组合放到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也很重要。因为发达国家已到强弩之末,投资风险与日俱增。\n(注: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原意指行事或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n8、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n9、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n10、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原文精译:\n我们的经济展望\n在过去的十年中,“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型”,一直是我们去理解事物并预测下一步市场变化的重要参考框架。\n比如从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到随后对货币刺激的反应变弱,到最后进行的漂亮的去杠杆化操作,以及经济有史以来最慢的扩张,尽管已新增了15万亿美元注入和目前零至负利率的现状。倒是最近,市场对于适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反应有了强列的反应。\n当我们应用此模型时,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力量的汇合产生了范式转变。\n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的模型,我们看到了四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n•生产力: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收入增加的来源,但不是导致周期的原因。\n•长期债务周期:涉及与收入有关的债务水平,反映了潜在的信贷增长能力和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能力。\n•短期债务周期:商业周期,通常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来驱动。\n•政治:领导者的选择和他们做出的决策。\n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就会在经济和市场中产生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用于管理在这些力量影响下的经济。\n这些力量和对他们的政策反应已经将许多条件扩大到了极限。我们的一个投资原则是去辩别当前范式,确认它是否可持续以及如何不可持续,当不可持续的转变停止时,范式转变将如何发展。、\n回顾一下:\n•中央银行已经将货币政策推到了使用寿命的尽头。首先他们采取降息措施,直到利率被降到零附近,然后进行大量的量化宽松(即印钞票和购买金融资产),一直到它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减弱。\n•所有这些刺激政策推高了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现在回头看,给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此举极大地降低了未来的预期收益。\n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波股票回购,合并,收购,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膨胀,都得益于大量廉价资金和信用额度的支撑,以及大量现金注入这个系统。\n•这些政策加剧了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达到了自1930年代以来的最极端情况。\nQE量化宽松政策使持有资产的人比不持有资产的人更加受益匪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同时,外包、自动化与低价竞争,中低技能工人被压低工资,市场更青睐资本而非劳动力,企业也从放松管制和减税政策中受益。\n•这种有利于公司的环境推动了公司利润率的快速增长,达到了历史高点,但它也引起了社会和政治上的强烈反弹,导致谈论抵抗大企业,支持工人的行为。过去的利润率增长率空间不太可能将持续,而且这种增幅空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减少。\n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范例时我们将看到以下动态\n•中央银行还是会持续努力保持刺激政策。中央银行已经进入一种新的范式,他们不再主动紧缩以防止通货膨胀或使利率正常化。\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看到向以利率管理和收益率曲线操作目标定位靠拢的货币政策,类似于我们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所看到的,或者日本今天所做的事情(日本的案例再次说明了更多的发达国家可能走向何方)。\n•这也表明了以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维持扩张,非常重要。\n而大多数周期结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胀风险收紧货币,但这一次周期的结束不会是由于中央银行紧缩政策,或者至少能直到,未来通胀压力加剧超出了可接受目标的上限。\n目前尽管周期延长了,但周期力量很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下一轮低迷或向下周期来临时,中央银行将可能没有所需的弹药。\n•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几乎各地都会朝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迈进。\n我们预期决策者们将需要转向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即所谓的“MP3(货币政策3)”,本质上是协调货币和财政这两个政策直接针对支持性支出(supporting spending )来发力,中央银行将财政赤字货币化。\n不管是来自右侧(通过增加军事支出或降低税收)或从左边(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或社会相关计划)来发力实施。\n到目前为止,在政策对话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赞成采取更多的财政宽松政策,但实际的行动却并不多。不过,在未来虽然政治上的障碍可能会放缓其进程,但其轨迹看起来清晰。\n•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持续的政治冲突和极端主义,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影响增长的更多政策选择。\n所以,我们预计,政治结果和政策抉择,相比于过去,相比于我们习惯的“正常”商业周期驱动因素,其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会更大。\n•过去这种有利于公司/资本/富人的政策转变不应该被线性外推,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扭转。\n这种变化有多极端,变化发生作用得有多快,是个政治层面的问题,但这种转变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加,直到潜在的不公平差异得到解决。\n•由于实际收益率处于低位且风险溢价被压缩,因此资产上涨的空间和所能获取回报的空间大大减少。\n换句话说,预期资产收益会远远低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可能导致收入的增长低于你所需要的刚性支出,债务和其他承诺等。\n尽管我们相信这些是这种新兴范式的关键特征,但我们现在对它所知还甚少。例如,左派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劳工)、右翼的民粹主义会导致的结果(倾向于亲公司),和持续政治持续分裂会导致的结果各有不同,国家可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n对我们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要谦虚谨慎地迈向下一个十年:不能从过去十年的环境来线性外推下个十年,认识到各种广泛的各种潜在可能性,并采取步骤以确保在所有可能场景下均可接受适应。\n也就是说,过去的范式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范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更加适用。\n我们现在处于三级世界\n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n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经济体的融合,我们现在处于三极世界,主要由三种货币和信贷体系驱动:美元,欧元和人民币。\n这些三种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平衡。但随着全球产出的增加,更多的是来自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来自发达国家。\n就那些货币体系而言,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全球经济体,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n欧元货币和信贷条件推动欧洲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元在全球的流通量约为美元的四分之一。\n人民币仍然只在中国境内流通,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于美联储。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美国一样大,中国经济增长是新兴亚洲地区的引擎,一个日益独立,内向型的经济体集合与美国+欧洲相当。\n在过去三年,相比于美国+欧洲的新增产出,这一新兴经济体集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它们的两倍。\n从两个主要的货币体系扩展到目前的三种,这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兴亚洲经济体崛起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中国也是在2015年,将其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n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个三极世界的出现正在创造新的地缘政治风险,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进一步提升组合基于基本面的资产多元化配置深度。\n因为货币信贷系统是流动性,风险溢价和经济/市场周期的最终驱动力,而且,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长期条件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考虑到它们的前景,未来生产力的增长以及它们在长期债务周期中的地位。\n归根结底,思考这些货币/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及相关平衡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n关于如何进行以及如何处理,我们总结如下:\n•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会受到我们是如何处在目前这个位置这些因素的极大影响,比如处于长期和短期债务周期的尾声。\n•考虑到持续不断的高债务负担,潜在增长受限,低失业率,几乎没有降息的空间,但长期的通缩力量迫使中央银行以尽其所能继续扩张。\n•货币政策本身刺激经济的力量已大大减弱,要求我们所称的货币政策3(MP3),中央银行直接参与到实体经济运行中,通过协调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动来实现经济增长。\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和发达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并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巨大的投资机会。\n•根据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资产配置多样化将会是关键,新的阿尔法机会将会从中显现。\n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n中国是一个例外\n为了明确区分MP3与MP1和MP2,你需要关注目标支出对象和支出方式。各策略的目标始终是相同的——启动支出和收入增长的自我强化循环——但策略相差很大。\n纵观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降息空间不大,债务相对于收入而言非常高,MP1大部分用于消费了。同时,由于前期已大规模注入流动性,MP2也没有太大的余地。剩下的就只有MP3可以作为下一次需要支持时的刺激手段。\n但中国是一个例外,它还可以继续使用MP1和MP2,同时MP3空间非常大,政府和央行对此也很有经验。\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经济体\n具备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n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它们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周期阶段,无论是长期债务周期还是短期债务周期,而且在生产力提高方面拥有更大潜力,呈现出独特且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挑战。\n投资者总是更关注那些发达市场,那里拥有大量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在很多指数中都占据很大的权重。但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长期以来面临的状况则截然不同,它们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一直较低。\n亚洲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目前该体系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将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整体产出水平已经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在过去三年中,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美国与欧洲总和的2.5倍。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其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大于对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n\n虽然这些新兴经济体公开交易市场的资产规模落后于其经济规模,但资产只是经济现金流的证券化,鉴于目前这些经济体所产生的经济现金流规模已经很大,资产规模将迎头赶上。\n\n过去,这些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出口,而如今其越来越专注于内部市场,也越来越独立,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过去10年其名义GDP增速大大超过出口。\n这一发展分为三个阶段:\n首先,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国家,同时政策制定者没有加以阻挠。\n其次,政策制定者通过相关政策并配合一些金融机构鼓励其发展行为,例如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开发银行(ADB)、清迈倡议(一种区域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最近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在拟定中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n未来,与西方的冲突将进一步激励这种自卫式的发展。\n在中国及新兴市场投资存在的风险\n然而,这些经济体仍将面临与西方国家的结构性冲突,这是比较难控制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已。\n中国和美国的冲突,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美国是自下而上,中国自上而下。格雷厄姆·艾里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一书中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这一现象,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威胁现存大国。\n回顾过去500年发生的16次“修昔底德陷阱”,有12次是以战争收尾。不过好在现在(中美)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增加了将冲突妥善处理并避免战争的可能性,但是风险仍然很高。而且,在一输一赢的情况下,挑选出获胜者并不容易。\n此外,其他形式的冲突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已经看到贸易战、通过实施制裁推进的美元武器化,未来还有可能引发资本战争、经济战争甚至技术战争,这些战争极有可能发生并且会给投资带来新的风险,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n当然,在中国和新兴市场投资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有些甚至超出潜在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n目前全球投资者仅能触及新兴市场的一部分,而且对这些经济体的认知和理解也非常有限,此外,还包括投资环境本身并不成熟,资金容易走后门,部分公司缺乏可靠的审计,公司治理薄弱等等,并且对外国投资者来说还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市场规模都很大,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知之甚少。\n但是,即便没有投资中国,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市场和公司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未来我们会更大程度的参与中国市场,并遵循中国的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小步谨慎前进,逐渐积累经验。\n关于投资回报和价格问题\n相对于增长率,在过去10年,发达国家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决定股市回报的唯一因素,并且高增长同样有可能被高估或低估。\n此外,高增长往往需要资本投资和再融资,这将稀释每股收益相对于收入的增长。以中国为例,过去贴现增长率非常高最终导致2014年泡沫破灭,政府为促进增长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政策方面也从鼓励债务发行转向鼓励股票发行。\n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推动中国工资增速超过生产率增速,利润空间被挤压,而且在过去几年,金融监管政策的收紧也推高了风险溢价。\n这种历史归因虽然是后顾性的,但是也很大程度上被外推到今天的定价中,这里面同时还包括贸易冲突带来的高风险溢价。\n\n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包括它们的零利率、缓慢增长的经济、民粹主义倾向,都不同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但是新兴国家目前经济增长率更高,未来生产力增长潜力更大,利率更高,并且资产收益率也更高。","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44365504568,"gmtCreate":1762176365977,"gmtModify":1762176368287,"author":{"id":"3438988321653340","authorId":"3438988321653340","name":"小强你怎么了","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38988321653340","authorIdStr":"3438988321653340"},"themes":[],"title":"","html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list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text":"营收多少,奥特曼晒审计报告嘛","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44365504568","repostId":"1127486191","repostType":4,"repost":{"id":"1127486191","kind":"news","pubTimestamp":1762167944,"share":"https://www.laohu8.com/m/news/1127486191?lang=&edition=full","pubTime":"2025-11-03 19:05","market":"us","language":"zh","title":"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url":"https://stock-news.laohu8.com/highlight/detail?id=1127486191","media":"新浪财经","summary":"上市没有具体日期,2027年更好。","content":"<html><head></head><body><p>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p><p style=\"text-align: start;\">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p><p style=\"text-align: start;\"><strong>“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合作都非常精彩。合作之初,双方对未来会如何发展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坚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合作之一。当然,如果没有微软,特别是萨提亚在早期就下定决心鼎力支持,我们是无法做到的。我想当时很多人都不愿冒这个险”。</p><p style=\"text-align: start;\">当地时间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宣布签署了新的协议,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微软将支持OpenAI推进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的组建和资本重组,微软目前持有该营利部门的投资权益约为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转换的股份比例约为27%。</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指出:“我们创立了心目中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非营利组织。我非常欣赏这个结构,因为它允许非营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旗下的PBC又能获得持续扩张所需的资金。如果没有我们设计的这个结构,如果没有合作伙伴们期望它以这种方式运作,这个非营利组织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价值……我相信未来可期,我希望萨提亚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万亿美元,而不止是千亿美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同时,根据此次的新协议,OpenAI还将额外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作为交换,微软不再拥有为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p><p style=\"text-align: start;\">而据外媒此前报道,OpenAI今年的总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130亿美元的营收如何支持2500亿美元的购买,此前OpenAI还宣布个超万亿美元的算力投资,市场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p><p style=\"text-align: start;\">对此,<strong>奥特曼回应称,公司的营收远不止130亿美元。其次,很多人都渴望持有OpenAI的股票,“那些对我们算力等问题喋喋不休的人,其实都很乐意持股”</strong>,“我很少希望OpenAI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少数情况下上市很有吸引力,比如当那些人写着荒谬言论说OpenAI快要倒闭的时候,我倒是很想告诉他们,可以直接做空我们股票,更想看到他们因此血本无归”。</p><p style=\"text-align: start;\">纳德拉也表示,从未见过OpenAI提交的商业计划有未达标的情况。在增长和整体业务方面,OpenAI的执行力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卓越。</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进一步表示,公司有周密的规划,清楚技术和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产品和创造的收入。“当然,我们可能会失败,这是我们在下的赌注,我们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没有算力,我们将无法产生收入,也无法继续推出这种规模的模型”。</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5841cd5d45426e641b9a03e5ebc1a3d\" tg-width=\"1024\" tg-height=\"513\"/></p><p style=\"text-align: start;\">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p><p style=\"text-align: start;\"><strong>剧透未来路线图:全新AI硬件将至,2027年上市时机成熟?</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那么,算力要多大规模才足够?奥特曼表示必须结合单位成本和能力来看。</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他指出,“算力是否足够”就好比能源,可以讨论某个价位下的能源需求,但脱离价格谈需求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明天单位智能的成本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那么需求将增长超过百倍,很多事情在当前成本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但一旦成本降低,新的需求就会涌现”。同时,随着模型越来越智能,可以用来治愈癌症、发现新物理学,或者驱动大量人形机器人(18.690, 0.25, 1.36%)做任何事情。那时人们可能愿意为更高水平的智能支付更高的单位成本。</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称:“我们赌的是成本越低,需求会越多。但我也确实担心:万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个人AGI(通用人工智能),那我们现在建设的这些大规模设施该怎么办。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蒙受巨大损失,就像过去每一次科技基础设施浪潮中发生过的那样……<strong>总有一天,我们能制造出功耗极低、完全在本地就能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级设备</strong>,这将是难以想象的飞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还表示,Codex(OpenAI的AI编程工具)今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预计明年,将能处理从几小时到持续数天的复杂任务,“AI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能力……我希望到2026年,AI能带来一些虽小但意义重大的科学发现。如果能实现这些小突破,未来几年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他表示,如果AI能真正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级智能的体现。“这也是我非常期待看到全新计算设备形态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strong>现有的计算机并不完全适合这种新的工作流,像ChatGPT这样的用户界面显然也不是最优解。</strong>但我期待的是这样一种设备:它能时刻伴随你,自主执行任务,在关键节点听从你的微调指令,并对你的整个生活和工作流程有深刻的上下文感知。这种体验将是颠覆性的”。</p><p>此前,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的AI硬件公司,并建立一个专注于开发AI驱动设备的部门。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推出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以及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在内的硬件产品,首批设备或将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奥特曼曾表示,核心产品必须在浏览器、手机等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许多科技领袖曾因痴迷硬件而分心,当前硬件创新停滞,AI为新范式提供了机会。</p><p style=\"text-align: start;\">近期OpenAI更受关注的,是其上市问题。据报道,OpenAI或将在2026年底或某个时间点上市,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p><p style=\"text-align: start;\">对此,奥特曼连忙否认道:“不,我们没说得那么具体。我比较现实,认为总有一天会发生,但我们没有具体日期,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我只是觉得事情最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p><p style=\"text-align: start;\">不过他随后又表示:“<strong>2027年怎么样?对,2027年更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start;\">从万亿美元的算力赌局到全新形态的硬件布局,从非营利架构到可能的上市计划,在当下AI浪潮的关键节点,OpenAI的每一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发展,都或将成为企业进化的战略蓝本。</p></body></html>","source":"XLCJ","collect":0,"html":"<!DOCTYPE html>\n<html>\n<head>\n<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n<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inimum-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n<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address=no\" />\n<title>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title>\n<style type=\"text/css\">\na,abbr,acronym,address,applet,article,aside,audio,b,big,blockquote,body,canvas,caption,center,cite,code,dd,del,details,dfn,div,dl,dt,\nem,embed,fieldset,figcaption,figure,footer,form,h1,h2,h3,h4,h5,h6,header,hgroup,html,i,iframe,img,ins,kbd,label,legend,li,mark,menu,nav,\nobject,ol,output,p,pre,q,ruby,s,samp,section,small,span,strike,strong,sub,summary,sup,table,tbody,td,tfoot,th,thead,time,tr,tt,u,ul,var,video{ font:inherit;margin:0;padding:0;vertical-align:baseline;border:0 }\nbody{ font-size:16px; line-height:1.5; color:#999; background:transparent; }\n.wrapper{ overflow:hidden;word-break:break-all;padding:10px; }\nh1,h2{ font-weight:normal;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6em; }\nh3,h4,h5,h6{ line-height:1.35; margin-bottom:1em; }\nh1{ font-size:24px; }\nh2{ font-size:20px; }\nh3{ font-size:18px; }\nh4{ font-size:16px; }\nh5{ font-size:14px; }\nh6{ font-size:12px; }\np,ul,ol,blockquote,dl,table{ margin:1.2em 0; }\nul,ol{ margin-left:2em; }\nul{ list-style:disc; }\nol{ list-style:decimal; }\nli,li p{ margin:10px 0;}\nimg{ max-width:100%;display:block;margin:0 auto 1em; }\nblockquote{ color:#B5B2B1; border-left:3px solid #aaa; padding:1em; }\nstrong,b{font-weight:bold;}\nem,i{font-style:italic;}\ntable{ width:100%;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1px;margin:1em 0;font-size:.9em; }\nth,td{ padding:5px;text-align:left;border:1px solid #aaa; }\nth{ font-weight:bold;background:#5d5d5d; }\n.symbol-link{font-weight:bold;}\n/* header{ border-bottom:1px solid #494756; } */\n.title{ margin:0 0 8px;line-height:1.3;color:#ddd; }\n.meta {color:#5e5c6d;font-size:13px;margin:0 0 .5em; }\na{text-decoration:none; color:#2a4b87;}\n.meta .head { display: inline-block; overflow: hidden}\n.head .h-thumb { width: 30px; height: 30px; margin: 0; padding: 0; border-radius: 50%; float: left;}\n.head .h-content { margin: 0; padding: 0 0 0 9px; float: left;}\n.head .h-name {font-size: 13px; color: #eee; margin: 0;}\n.head .h-time {font-size: 11px; color: #7E829C; margin: 0;line-height: 11px;}\n.small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9); -webkit-transform: scale(0.9);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smaller {font-size: 12.5px; display: inline-block; transform: scale(0.8); -webkit-transform: scale(0.8); transform-origin: left; -webkit-transform-origin: left;}\n.bt-text {font-size: 12px;margin: 1.5em 0 0 0}\n.bt-text p {margin: 0}\n</style>\n</head>\n<body>\n<div class=\"wrapper\">\n<header>\n<h2 class=\"title\">\n奥特曼联手微软CEO回应一切:OpenAI营收远超预期,欢迎做空\n</h2>\n\n<h4 class=\"meta\">\n\n\n2025-11-03 19:05 北京时间 <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strong>新浪财经</strong></a>\n\n\n</h4>\n\n</header>\n<article>\n<div>\n<p>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p>\n\n<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Web Link</a>\n\n</div>\n\n\n</article>\n</div>\n</body>\n</html>\n","type":0,"thumbnail":"https://static.tigerbbs.com/492e0795ad72a303ba9f16e571b32ad3","relate_stocks":{},"source_url":"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03/doc-infwcqvr1240185.shtml","is_english":false,"share_image_url":"https://static.laohu8.com/e9f99090a1c2ed51c021029395664489","article_id":"1127486191","content_text":"OpenAI面临算力担忧,奥特曼再次回应一切,这次还拉上了微软CEO。当地时间11月1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共同现身一档播客节目,对两家公司的最新合作进展、算力瓶颈、未来发展路径等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欢迎做空!”:奥特曼称OpenAI股票备受追捧奥特曼开场便表示,认为OpenAI与微软自始至终的合作都非常精彩。合作之初,双方对未来会如何发展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坚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合作之一。当然,如果没有微软,特别是萨提亚在早期就下定决心鼎力支持,我们是无法做到的。我想当时很多人都不愿冒这个险”。当地时间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宣布签署了新的协议,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微软将支持OpenAI推进其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的组建和资本重组,微软目前持有该营利部门的投资权益约为1350亿美元,按稀释后转换的股份比例约为27%。奥特曼指出:“我们创立了心目中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非营利组织。我非常欣赏这个结构,因为它允许非营利组织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旗下的PBC又能获得持续扩张所需的资金。如果没有我们设计的这个结构,如果没有合作伙伴们期望它以这种方式运作,这个非营利组织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巨大的价值……我相信未来可期,我希望萨提亚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万亿美元,而不止是千亿美元。”同时,根据此次的新协议,OpenAI还将额外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作为交换,微软不再拥有为OpenAI提供计算服务的优先选择权。而据外媒此前报道,OpenAI今年的总营收预计为130亿美元。130亿美元的营收如何支持2500亿美元的购买,此前OpenAI还宣布个超万亿美元的算力投资,市场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对此,奥特曼回应称,公司的营收远不止130亿美元。其次,很多人都渴望持有OpenAI的股票,“那些对我们算力等问题喋喋不休的人,其实都很乐意持股”,“我很少希望OpenAI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少数情况下上市很有吸引力,比如当那些人写着荒谬言论说OpenAI快要倒闭的时候,我倒是很想告诉他们,可以直接做空我们股票,更想看到他们因此血本无归”。纳德拉也表示,从未见过OpenAI提交的商业计划有未达标的情况。在增长和整体业务方面,OpenAI的执行力令人难以置信、堪称卓越。奥特曼进一步表示,公司有周密的规划,清楚技术和能力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在此基础上打造的产品和创造的收入。“当然,我们可能会失败,这是我们在下的赌注,我们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没有算力,我们将无法产生收入,也无法继续推出这种规模的模型”。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剧透未来路线图:全新AI硬件将至,2027年上市时机成熟?那么,算力要多大规模才足够?奥特曼表示必须结合单位成本和能力来看。他指出,“算力是否足够”就好比能源,可以讨论某个价位下的能源需求,但脱离价格谈需求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明天单位智能的成本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那么需求将增长超过百倍,很多事情在当前成本下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但一旦成本降低,新的需求就会涌现”。同时,随着模型越来越智能,可以用来治愈癌症、发现新物理学,或者驱动大量人形机器人(18.690, 0.25, 1.36%)做任何事情。那时人们可能愿意为更高水平的智能支付更高的单位成本。奥特曼称:“我们赌的是成本越低,需求会越多。但我也确实担心:万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以至于每个人都能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个人AGI(通用人工智能),那我们现在建设的这些大规模设施该怎么办。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蒙受巨大损失,就像过去每一次科技基础设施浪潮中发生过的那样……总有一天,我们能制造出功耗极低、完全在本地就能运行GPT-5或GPT-6级别模型的消费级设备,这将是难以想象的飞跃。”奥特曼还表示,Codex(OpenAI的AI编程工具)今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预计明年,将能处理从几小时到持续数天的复杂任务,“AI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能力……我希望到2026年,AI能带来一些虽小但意义重大的科学发现。如果能实现这些小突破,未来几年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表示,如果AI能真正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级智能的体现。“这也是我非常期待看到全新计算设备形态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现有的计算机并不完全适合这种新的工作流,像ChatGPT这样的用户界面显然也不是最优解。但我期待的是这样一种设备:它能时刻伴随你,自主执行任务,在关键节点听从你的微调指令,并对你的整个生活和工作流程有深刻的上下文感知。这种体验将是颠覆性的”。此前,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的AI硬件公司,并建立一个专注于开发AI驱动设备的部门。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推出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以及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在内的硬件产品,首批设备或将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奥特曼曾表示,核心产品必须在浏览器、手机等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许多科技领袖曾因痴迷硬件而分心,当前硬件创新停滞,AI为新范式提供了机会。近期OpenAI更受关注的,是其上市问题。据报道,OpenAI或将在2026年底或某个时间点上市,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估值可能高达约1万亿美元。对此,奥特曼连忙否认道:“不,我们没说得那么具体。我比较现实,认为总有一天会发生,但我们没有具体日期,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我只是觉得事情最终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不过他随后又表示:“2027年怎么样?对,2027年更好。”从万亿美元的算力赌局到全新形态的硬件布局,从非营利架构到可能的上市计划,在当下AI浪潮的关键节点,OpenAI的每一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发展,都或将成为企业进化的战略蓝本。","news_type":1,"symbols_score_info":{}},"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