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sky1981
whisky1981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广东
52关注
6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whisky1981
2021-11-18

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今天很多人看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那么高的生活成本开始担心,以今天自己的这点工资,何时才能买得起房子。假如一对清华和北大毕业的学生加在一起有50万的年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还有40万,然后再扣除各种花销,能剩下20万就不错了。今天北京四环附近的房子要1200万,按照这样的收入攒钱,2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这让年轻人不禁焦虑起来。就算有亲朋好友帮助,几年下来凑够了首付买得起房子,将来恐怕也养不起孩子。很多人一想到房价,就开始把自己所有的开支都降低到最少,让自己的父母把不必要的开支缩减,小两口加上双方父母三个家庭开始攒钱凑首付,甚至还真有一些人就通过这种方式,买到了房子,那些故事听起来很励志,但我更觉得是心酸。其实,即便生活在北京这种城市,也没有必要如此地担心,上面那种节衣缩食的年轻人,其实路走错了,当然在那个背后是看问题的方向完全错了。世界上有两种比赛,一种是比绝对成绩,比如你自己跑长跑。今天3000米的成绩是15分钟,一年后进步到14分钟,这种比赛是靠硬拼成绩。不过大部分人如果想跑进10分钟,就不大容易了,这时很多人会很郁闷。还有一种比赛是比相对成绩,只要比对手强就好,而这种比赛获胜的关键在于比对方少出错,万一要是出错了,最好早点出,这样还有改正的机会。这种比赛总的来讲比的是防守。凡是NBA的球迷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得分靠进攻,但是赢得比赛靠防守”,很多对抗型的体育项目都是如此。我在大学时打羽毛球,在整个清华是前三名的水平。羽毛球进攻固然好看,但是靠一次劈杀把对方抽死的可能性极小,最后其实大家都在拼消耗,每一个球的回合特别多,谁出现失误了,就要输掉当前的球,谁体力不支了,就要输掉比赛。刚开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欢进攻,因为那样过瘾,有经验的人,都喜欢调动对手,让对手失误。从进攻到防守,体现了一个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类似地,在足球中,看意大利队比赛有点枯燥乏味,因为它大部分时间在防守
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avatarwhisky1981
2021-07-23
思路清晰很重要 跟随趋势很重要 好股票一直持有很重要
avatarwhisky1981
2021-07-17

怎么理解躺平?

躺平是最近一年以来一些年轻人提出的一种主张,讲面对激烈的竞争,采用不参赛的方式来消极对抗,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不卷了”、退出“内卷”;而在具体的行为上,主要采取的做法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和对生活的要求,甚至不再长期工作,只做兼职或者零工,过非常低成本的生活。你如果稍微了解经济规律就知道,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的,本身不是什么值得赞同的事情。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躺平的做法提出了解释,甚至引用了一些历史先贤来类比“躺平”,比如“非暴力不合作”“竹林七贤”“独特的反抗”“极简生活”“当代的第欧根尼”等等。但问题是,真的可以这样类比吗?或者再问一个问题,躺平者真的能躺平么?欧美国家“躺平”的年轻人实际上,就像之前信里说的所谓的内卷在欧美国家早已有之一样,在“躺平”问题上,欧美国家也早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和欧洲,一代代出现了好几波对社会不满、发起积极或者消极抗拒的年轻人。那些年轻人面临的是怎样的环境呢?我们可以来具体地看一看。我在《阅读与写作》课程中介绍过“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他们的很多作品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美一部分迷惘的年轻人的写照。当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期呢?就美国而言,其实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美国发展最为繁荣的两个时期之一,史称柯立芝繁荣,另一个这样的年代是克林顿时代。而欧洲的这一时期,则是作家茨威格无限怀念的“昔日的好时光”。也就是说,恰恰是在这一个全面繁荣的时代里,许多年轻人陷入了迷惘。如果要说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可能这样的现象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那么不满于社会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因为社会太糟糕他们不满意,而是因为社会太好了,让很多人都能接触得原本接触不到的东西,在对比之中引发了部分人的不满;又或者是因为物质条件丰富了,反而让一些年轻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是,在所谓“迷惘的一代”中,有菲茨杰拉德笔
怎么理解躺平?
avatarwhisky1981
2021-07-07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老特资本:2021年避坑大帖!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avatarwhisky1981
2021-07-05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抱歉,原内容已删除
avatarwhisky1981
2021-06-12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5000字深度解析,如何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avatarwhisky1981
2021-06-08
不看好理想
抱歉,原内容已删除
avatarwhisky1981
2021-06-04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whisky1981:赚多少钱,可以躺平
avatarwhisky1981
2021-06-04

赚多少钱,可以躺平

最近同事们饭桌上突然都在聊躺平这个词说来也挺玄妙的,这几年流行这些词——先是996福报,然后是内卷,卷到极致,直接躺平...也算是一脉相承了。生动的展示出,奋斗逼当久了,那深深的疲惫感不过。躺平归躺平,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躺的快乐、躺的自如呢?可不可以量化一下?一中产理解的躺平,我想可能是:即使自己不拼命工作,也能赚得和现在一样多。工不工作的,也没那么重要。差不多得了。不瞒大家说,我30岁的时候还真想过,希望可以40岁的时候赚够1000万,如果我能达到以下收益率,我就躺平了。就是:十年十倍什么概念?你30岁的时候有100万,躺平十年后,钱变成了一千万。啥都不用干,平均着每年捞了100万如何做到十年十倍呢?用excel算了一下,大约需要年化收益——26%(华为虚拟受限股的年化收益率差不多就是26%)资产平均一年增值26%。如果达到这数,真可以在身强力壮时,无忧躺平了。二那么,26%难不难?着实不简单。都说做生意才能赚大钱。过去十年里,保持这种赚钱速度的公司,有几家呢?可以看看ROE。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体现一家公司的赚钱能力。我统计了一下,A股里头大概是这几个——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牛股了 我只买过海康威视 没拿住赚了30%就卖飞了。几千家成立十年的上市公司里,也就区区11个。能长期保持26%的赚钱能力。很多做生意的人,可以用这个检验下自己的生意。三再看看基金。厉害的基金经理,能保持年化收益超过26%的,有几个?很可惜。以2011-2020这十年的维度来看,一个都没有...只有两个超过了20%。那换个角度——假如回到10年前,all in一个基金。年化收益超过26%的,有几个呢?好巧,也是11个。这些基金基本都是消费、医药领域的,这和最近五年的白马大牛市有关。四几千家上市公司、这么多牛X的基金经理。。。但能做到长期收益在26%以上的。凤毛麟角。所以一个让人
赚多少钱,可以躺平
avatarwhisky1981
2021-06-03
新手尝试炒美股3个月,盈利还可以23.3%,基本上定投每周转入3000-5000美金,以中概念股为主,总结了一下有三个要点:1 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2 要跟趋势为伍,不要跟趋势做对3 只选大概率赢的机会操作,不要每天都操作
avatarwhisky1981
2021-05-12
雪中送炭,就是在好股票突然暴跌的时候买入
avatarwhisky1981
2021-05-12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whisky1981: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avatarwhisky1981
2020-11-06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芒果小白投资笔记:美股2年,胜率70%背后的交易逻辑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