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简盈财观
Jian Ying Cai Guan
作者/齐思
编辑/FENGLING
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已结束。
A股行情演绎到9月末,在板块轮动中接连诞生了多只“翻倍基”。
随着AI相关产业链的全面爆发,AI主题基金强势领跑,新一代的基金经理纷纷化身“科技猎手”。
历数头部几只“翻倍基”,普遍重仓光通信、PCB、半导体等AI产业链核心环节,这些个股三季度普遍大涨,成为基金业绩翻倍的主要驱动力。
对于火热的AI板块,又到了继续冲还是转防守的纠结时刻。
在翻倍基金中,简盈翻了中欧数字经济、中航机遇领航、信澳业绩驱动、恒越优势精选等多只基金的三季报,也看了金梓才和谢治宇的相关观点。
总的来说,多位基金经理表达了对AI板块不同看法,乐观与谨慎同存。
友情提醒:最近半导体和算力股波动较大,新接触的小伙伴,注意风险。
- 1 -
谨慎乐观,调仓并提示风险
先说中欧数字经济,年内收益高达147%(截至10月27日)。
亮眼的表现自然吸引了众多资金。
冯炉丹管理中欧数字经济,成立于2023年,是只发起式基金。
三季度末,它直接变身为一只百亿基金。
其实,这波行情中,中欧基金对规模已经很克制了。
中欧数字经济早在8月初就开始限购了,先是8月6日宣布限额100万元,8月13日再进一步调降限额至10万元。
再来看看,中欧数字经济的重仓股。
胜宏科技、快手-W、小鹏汽车-W等退出前十大,三花智控、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等新进前十大。
从持仓来看,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更换6只,减仓AI基础设施相关个股,增配智能机器人板块,对算力硬件环节的持续看好。
冯炉丹表示,
AI基础设施领域长期增长逻辑依然稳固,前期积累涨幅较大,我们保持谨慎乐观,适当减仓。
同时,海外头部企业量产逐渐落地,增配智能机器人。
此外,优化AI应用组合,从B端应用公司更多转向C端互联网平台公司,还增配了端侧AI,因为端侧陆续落地AI功能,催生新一轮硬件换机潮和软件生态创新。
其实,早在二季报中冯炉丹就已经从AI产业角度提示了风险。
当时主要考虑产业层面的风险,比如技术演进的速度可能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或有政策风险等因素,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这次在三季报中,冯炉丹又直接从市场角度提示风险:
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上涨,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部分热门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
冯炉丹认为,当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
机遇在于,AI技术正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的黎明期,产业天花板极高。
风险在于,高估值意味着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更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及宏观因素变化的冲击,板块波动性会显著加大。
- 2 -
AI 产业还在中早期阶段
AI 产业还在中早期阶段、存储大周期刚开始、算力的需求增长可能刚开始…
这部分我们来看看业绩同样优秀的信澳业绩驱动的刘小明、恒越优势精选的吴海宁的观点、以及财通基金金梓才的分析,他们明显更乐观。
1)信澳业绩驱动,年内收益达到129%(截至10月27日)
基金经理刘小明:AI 产业还在中早期阶段
我们认为AI 产业还在发展的中早期阶段,相关细分环节的投资机会仍然较为明显,因此仍然决定维持此前的配置不变。
但需要强调的是,A 股在交易和博弈层面一直较为复杂,投资者结构也较为复杂,筹码博弈有时候会很充分,中短期如 1-3 个月股票的表现很可能与行业和个股基本面关系不大,而与市场风格和筹码轮动更相关。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算力作为AI 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具备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下游应用的逐步渗透,上游基础建设的投资逻辑将越来越坚实。
2)恒越优势精选,年内收益达到133%(截至10月27日)
基金经理吴海宁:看好存储板块,大周期刚开始
我们仍看好北美AI 算力的业绩持续性,中期维度将其作为底仓的首选,后续更加关注技术上有变革的方向。
9 月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存储板块的配置,我们关注到存储芯片进入涨价周期,AI 推理正驱动数据存储的需求快速爆发。
随着Sora2 的发布,AI 视频生产应用出圈,而视频生成对数据存储的需求量是文字/图像生成的数百倍。
SSD 正快速取代 HDD 的应用场景,存储芯片的供给端亦相当受限。
同时,国内企业级存储模组国产化率较低,互联网大厂未来提高国产化率势在必行。
我们判断三季度是存储大周期的起点,因其兼具成长和周期性,也是AI 应用投资最好的落脚点。
3)财通基金金梓才:目前算力的需求增长可能刚开始
A股市场低估了海外算力整个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成长空间,大部分A股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算力在这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性,继而在估值上给予较为保守。
我们认为视频推理的加入对算力需求的带动,目前算力的需求增长可能仅仅是刚开始,或可预见未来推理端算力需求的广阔增长空间。
- 3 -
AI涨速过快,短期波动放大
有基金经理对AI板块非常乐观,也有基金经理提醒,短期波动在放大。
中航机遇领航,年内收益达到143%(截至10月27日)
基金经理韩浩:预计四季度波动率开始升高
虽然以英伟达、Open AI为代表的 AI算力基本面维持着高景气度,经过三季度的上涨,该板块接连兑现了部分2026年业绩预期和估值修复的逻辑。
预计四季度波动率开始升高,板块对催化利好相对反应或将钝化。
从长期看,AI 算力的成长空间依然很高。
AI 算力板块中部分公司还处于在产品出海的验证周期中,新技术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AI 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沉淀,这一领域投资也是需要理性与耐心的长期跟踪而不追求短期业绩。
兴全基金名将谢治宇:AI核心主线涨速过快导致分歧
谢治宇是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监,也是知名基金经理。
今年,谢治宇明显很关注AI板块,持股中也持续加码AI算力股。
谢治宇在三季报中表示,
进入9月以后,AI核心主线涨速过快导致分歧,叠加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对投资者预期产生冲击,市场波动率明显放大,涨势有所放缓。
以光模块和PCB为代表的海外算力板块继续成为驱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
伴随估值定价开始向2026年的业绩进行切换,部分投资者对于行业长期的景气度开始产生疑虑,主要理由是尚未在终端应用领域看到AI模型的广泛渗透。
除此以外,技术路线的迭代也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
无论是模型侧各家大厂对于效率的不同追求,还是硬件侧集约化要求对于供应链的挑战,都会影响到相关公司长期的内在价值。
- 4 -
本季出圈“小作文”
最后,分享一篇本季出圈“小作文”。
不蹭AI热点的陈金伟,写了一篇5000字走心长文,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他虽然不投资科技股,但却坦然谈到了自己对科技股上涨的看法。
比如,三季度市场呈现出“慢牛”的特征,极少数科技龙头负责“牛”,其他股票负责“慢”。
以沪深300为例,整个三季度上涨约18%,但涨幅前10的股票贡献了沪深300接近一半的收益,而这10只股票仅有一只不属于科技行业。
比如,如果没有未来的行业真的没有未来,那么有未来的行业也不会有未来;如果有未来的行业真的有未来,那么没有未来的行业也会有未来。
他坦然表示:“我们因没有持有科技股,在这个阶段大幅落后,但是我们也乐于见到科技股的大幅上涨。”
我不行,但我格局大,乐见行业变好。
究其原因,于无声处调侃了前两年公募从业者略显尴尬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