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DIDI)$

  滴滴最近关注的人多,毕竟是家“声名远扬”(好名声与坏名声)的公司,很多人看好而暂时亏损了,我想情绪波动比较大也属正常。

  每次买入都会思考自己的决策支撑点,我把它们罗列出来,提供讨论;

一.我认为在短时间内难以出现比滴滴使用频次再高的app


1)虽有很多App产品,但你会发现赢了的都是需求频次特别好的产品,其他产品不是说没有需求,而是频次太低,例如一个专门用来缴话费的app是活不下去的(一个月1-3使用频次),用户现在只会在高频需求的app上缴话费,如支付宝或微信等。


2)比滴滴高频使用的app其实不多,社交之后可能是吃饭了,再就是出行。


3)滴滴通过高频的优势可以做很多事,虽要想竞争过比自己更高频的吃饭和社交难度太大,但也大可有为。


二.滴滴已经获得规模优势


1)由于互联网产品的特点,app之间的差异化是极难出现的,所以自己的对手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就是替代关系,面对面硬刚才能产生头部,头部之间是没有差异化的,所以极易“一家独大”


2)虽然现在打车类app很多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有的在推广期让用户打车“更便宜”但其实它们的运营成本一定比滴滴高出太多,原因很简单,一个团队服务100w人和服务1亿人投入的成本不是倍增的关系。

三.外部情绪对公司已获得的竞争优势影响不大


1)已经获得的市场优势是一个客观事实,而外部的情绪是主观现象,而这种情绪是波动极大的。


2)比如HM的“棉花事件”短期的情绪并未对其已产生的规模优势造成破坏,所以相对其他竞争者来说,它还能给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价格低且质量稳定的商品,在商业竞争当中还是优势明显。


3)由于客观存在的优势还在,而情绪是短暂性和波动性,只需要等待期基本都能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观点,至于政策上对该企业的影响我也判断不了,但我个人觉得情况不会太糟,因为滴滴是一家存在了2015年就成立的公司,而业务模式都已经6年多了,它不是一个“新事物”所以不是能不能被接受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符合各方利益的问题。

   但我也不是劝大家买入或卖出,我觉得给出的任何建议都责任过于重大,就是单纯的聊两句自己的想法。


# 分享我的交易策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37

  • 推荐
  • 最新
  • Daniu
    ·2021-07-24
    (打了一段,丢了,还是补充一下)关于滴滴不可能盈利这件事,滴滴的管理层和资方代表应该是很早就非常清楚的,因为这个行业毫无护城河(除了不断烧钱),钱从哪来,一目了然。所以必须从资本市场赚信息差的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越分析它的产品功能、用户数,它越高兴,因为完全落入了他们的思维陷阱里。
    回复
    举报
    收起
    • 禅禅禅中说禅回复wm666
      兄弟,你只看营收不看净利润还有负债吗?29轮烧了1400亿了!还是亏损的!这企业在a和港压根上不了市!垃圾而已
      2021-07-27
      回复
      举报
    • 禅禅禅中说禅回复wm666
      1500亿有屁用!看看年报!连续亏损百亿左右!烧钱烧的,啥也不是
      2021-07-27
      回复
      举报
    • 禅禅禅中说禅回复wm666
      看看净利润
      2021-07-27
      回复
      举报
    查看更多 7 条评论
  • Daniu
    ·2021-07-24
    (200字限定,所以另起一段)而滴滴的价值其实在于提效、提高服务质量,并不保证有盈利能力,这是公共服务交通的底层逻辑决定的。所以Uber一直亏损,直到开始做疫情期间外卖配送才开始盈利。而滴滴打车这种模式,作为出租服务的线上化,参考MaaS,在人类可见的历史中,不可能盈利。
    回复
    举报
    收起
    • 雷神君回复wm666
      这人自相矛盾, 话都说不明白,杠精
      2021-07-25
      回复
      举报
    • wm666回复最嫩的韭菜
      那就不回复了…
      2021-07-24
      回复
      举报
    • Daniu回复wm666
      这不取决于你认同不认同,客观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有一些交通行业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同学,可以调研一下,出租行业没有补贴的话如何生存。至于订单抽成,和行业盈利并没有相关性,抽成的钱来自于哪?并且抽成并不是壁垒,如果出租行业能仅靠抽成赚钱,那恰恰说明滴滴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件事政府直接就可以做,毫无法律、技术难度。还是回到前面说的,要看底层逻辑,滴滴的本质是交通提效,而不是盈利。
      2021-07-24
      回复
      举报
    查看更多 1 条评论
  • 方人二月
    ·2021-07-24
    认同你的观点,不用情绪化分析事物,财务角度说,滴滴是个好公司
    说滴滴不赚钱的,是没研究过他的业务,他亏损的是什么,盈利的又是什么
    回复
    举报
  • timeme
    ·2021-07-24
    说了这么多,你是真的看不到滴滴在国家安全面前犹如蝼蚁吗? 一个出行软件有什么优势?
    回复
    举报
    收起
    • wm666
      谢谢你的观点
      2021-07-24
      回复
      举报
  • Daniu
    ·2021-07-24
    你应该是有互联网经历,看得出来写的东西蛮用心,所以多说一下,仅做探讨。商业模式要看底层逻辑,产品再好用,使用频次再高,不代表能挣钱,打个比方,每天走路的时间比打车更多,但你很难靠走路挣钱,因为这件事本身不挣钱,频次再高也没有用。打车行业属于公共交通基础服务,而公共交通基础服务是天然不挣钱的(包括铁路、公路、公交、出租),行业的收入来源一定包括营收+政府补贴。人类历史、国内国外皆如此。
    回复
    举报
    收起
    • idealdragon
      不会看数据吗?三炮?网约车早就盈利了呀。。。
      2021-07-25
      回复
      举报
  • 虚心向学
    ·2021-07-26
    在运营效率上远远超过了优步。所以最终导致了合并。今天的美团,高德,T3, 靠补贴拉到100万用户也许可以实现,但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数据和模型积累,所以不可能持续这么大额度的补贴,假定让美团一天补贴美团打车1个亿,估计王兴也烧不起。这就是滴滴的护城河。做个100万用户的APP真的不难,但但千万,亿规模,需要极强的算法和运营效率。至于滴滴的股票是不是该买或卖,这个就看个人选择了。不是我们探讨的范围
    回复
    举报
  • 虚心向学
    ·2021-07-26
    Uber中国当时为什么会被滴滴收购,要知道Uber也是一家很厉害的公司,就是因为大家都补贴,如果uber是100万订单,每单每天补一元,一天需要补贴100万,而滴滴也每天每单补一元,1亿订单,每天需要1亿元,这么玩滴滴很快就得死。所以滴滴用算法做出了,每单补的小于1元还是维持现有订单规模(具体细节不说了,很复杂一般人也听不懂)
    回复
    举报
  • 大大芝麻
    ·2021-07-27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没看完),干掉滴滴只要一纸公文,不要留有希望,这个股的TP是 $0。
    回复
    举报
  • 我这几天深入调查,中国国内很多司机和乘客已经卸载滴滴了,千真万确!
    回复
    举报
    收起
    • 虚心向学
      司机乘客,大部分都是墙头草,几个优惠就回来了
      2021-07-27
      回复
      举报
  • 禅禅禅中说禅
    ·2021-07-26
    抄底抄在半山腰了吧,科技个锤子!垃圾公司!29轮烧了200亿美元了!停止烧钱原地嘎嘣脆的企业谈价值!
    回复
    举报
  • ushj
    ·2021-07-26
    app不上线,一切都是空话
    回复
    举报
    收起
    • 人民币美元一起赚
      想上线?没门,问题比滴滴轻多了的蚂蚁金服一年了至今上市遥遥无期
      2021-07-26
      回复
      举报
  • Neveszeng
    ·2021-07-26
    再也不抄底了,只跟着产业走,支持的方向无数政策顶你,不支持的玩到死,心累
    回复
    举报
  • 进击的jason
    ·2021-07-26
    一顿分析猛如虎 一看股价0.5 大佬抄底抄的咋样了?[龇牙]
    回复
    举报
  • 都这个时候还唱多?还想把散户骗进坑?上一波11块钱假底部被前进去的还尸骨未寒呢
    回复
    举报
  • wm666
    ·2021-07-24
    手机码字,病句多,还找不到修改的地方,凑合看吧。
    回复
    举报
  • Speculator 1
    ·2021-07-27
    发表各自观点
    回复
    举报
  • Emi大河马
    ·2021-07-27
    业务的确是好 但是你拼不过zf
    回复
    举报
  • 波澜不惊嗯
    ·2021-07-24
    [强][强]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