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民生物流2024业绩亮眼,聚焦数字化与国际化转型
2024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与物流业而言,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在政策利好与市场回暖的双重推动下,作为中国汽车物流标杆企业的重庆长安民生物流(01292.HK),展现出坚实的运营实力与清晰的转型战略,在多重挑战中实现业绩稳中向好、转型持续深入。
2024年,长安民生物流录得营业收入人民币89.63亿元,较2023年增长12.48%,再创历史新高。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9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50万元,实现连续第七年盈利增长。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7元,并持续维持每股人民币0.20元的现金股息(含税),体现稳健的股东回报政策。
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与成本压力上升,该公司依然保持整体毛利率为4.50%,显示其在规模经济与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一定韧性与弹性。
核心业务稳步增长,客户结构更趋多元
长安民生物流以整车运输及汽车零部件物流为核心业务。2024年度整车运输收入达到44.46亿元,同比增长14.04%;零部件供应链管理收入为25.85亿元,同比上升7.32%。此外,零部件包装物销售及轮胎分装收入亦显著增长31.59%,反映车企生产与售后市场同步扩张。
虽然非汽车商品运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39%,但这属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之结果,集中资源于高附加值业务领域。整体来看,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传统战略客户需求稳定,同时公司亦拓展至比亚迪、**智界、理想汽车等新能源新势力,成功开拓成长型市场。
长安民生物流将2024年定位为“高技术与高效能”深化年,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了6款数字产品,落地应用于12个项目,初步建成「数字大脑1.0」系统,进一步提升数据运营能力与资源调度效率。
在智能化领域,6项智能应用场景成功部署,有效改善作业流程与人力配置;在绿色物流方面,公司研发包装运营管理系统(CMS),实现4万个网联包装在线管理,推动节能减排落地。这些投入不仅提高了客户体验,也有助于公司自身转型为科技驱动型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商。
稳健财务与现金流,支撑未来发展
截至2024年末,长安民生物流资产总额达到51.9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权益为20.4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9.82亿元,较上年增加1.33亿元,流动性充裕。
2024年公司有效降低短期贷款与借款余额至2,548万元(2023年:1.58亿元),并进行沈阳长友股权出售交易,录得除税前收益约6,000万元,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与现金流,提升财务稳健度。
资本支出方面,公司于2024年内并无重大投资或并购计划,显示其聚焦内部效率与优化经营质量。
尽管外部宏观环境仍面临地缘风险、高通胀与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但中国汽车产业的中长期基本面依然乐观。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预计将达到3,29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将超过1,600万辆,出口目标更高达620万辆。
长安民生物流紧密对接“渝车出海”战略,积极跟随长安汽车“海纳百川”全球扩展计划,提升海外物流网络布局能力。2024年增发股份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海外能力建设与智慧物流升级,标志公司未来将更深入介入全球汽车供应链,并有望转化为新的收入增长曲线。
ESG与社会责任全面升级
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长安民生物流亦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其2024年持续推进ESG管理架构,将绿色发展融入业务运营全环节,包括包装回收、仓储节能、低碳运输等,努力构建碳中和物流模型。
同时,公司在职业健康、安全、反舞弊等企业治理方面积极投入,展现高度责任感,并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中国物流企业50强、AAAAA物流企业、汽车物流行业优秀创新案例等,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声誉与地位。
2024年,长安民生物流用一张稳健而务实的成绩单交出了“稳中求进”的年度答卷。从传统汽车物流向智慧、数字与国际化物流转型,已经不只是口号,而成为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2025年与未来数年,公司若能把握新能源汽车出口浪潮与智能化供应链变革契机,势必在中国乃至亚洲物流市场中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长安民生物流正站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浪潮的关键节点,未来可期。投资者与行业观察者,或可期待这家传统国有物流企业交出更为耀眼的「第二曲线」。
(本文内容整理自长安民生物流的2024年度年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CMA LOGISTICS(01292)$ $JD LOGISTICS(02618)$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