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亮相引爆话题:颠覆汽车产业,还是高估值下的双刃剑?
特斯拉(Tesla, Inc.,NASDAQ: TSLA) $特斯拉(TSLA)$
近期在奥斯汀启动了一项小规模的机器计程车(robotaxi)试点计划,使用经过改装的 Model Y 车型,这被市场视为特斯拉迈向自动驾驶出行平台的重要转捩点。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一举措不仅可能颠覆汽车产业,也将让特斯拉的商业模型从硬体制造商进一步转型为以软体为核心的运输科技平台。此试点消息公布当日,特斯拉股价一度飙升 8–10%,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愿景的高度期待。
然而,热度背后却伴随著不少安全疑虑。根据多段来自奥斯汀现场的实拍影片显示,这些 robotaxi 存在超速、误判转向、急煞甚至逆向行驶等问题,引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展开调查。这些事件不仅对特斯拉品牌构成潜在风险,也可能对其自驾业务的公众接受度与政策合规性产生重大影响。若未来遭遇监管卡关,将可能延迟量产与商业化的时间表。
与其他竞争对手如 Waymo、Cruise、Zoox 采用感测器(LiDAR、雷达)与 AI 混合解法不同,特斯拉坚持使用「纯视觉路线」与神经网路系统来实现完全自驾。这种方法虽技术难度高,但也引来质疑声浪,认为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单靠视觉资料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变数。许多专家指出,从少量受控测试车队扩展到全球规模的 robotaxi 服务,其挑战不仅是软体演算法的精准性,更包括法律、基础建设与运营模式的落地难度。
在全球电动车销售方面,特斯拉目前亦面临压力。根据最新数据,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已连续 5 个月下滑,2025 年 5 月同比下降达 28%,年初至今累计跌幅约为 37%。这样的疲弱表现尤其令人关注,因为欧洲电动车整体市场在同期却成长了约 27%。这代表特斯拉在当地的竞争力可能正在遭受侵蚀,也暴露其核心汽车业务的脆弱性。
就 robotaxi 发展时间表而言,执行长 Elon Musk 承诺在 2026 年正式量产专属自驾车「Cybercab」,并于年底前实现百万级规模布局。然而现阶段的试点计划更像是「公开测试版」,仍需安全驾驶员随车监控,且行驶路线限制在特定地区。接下来 12–18 个月,特斯拉必须解决车辆逻辑修正(Akamai 参数调校)、法规对接与真实使用情境下的回馈问题。
从经济模型角度来看,特斯拉预估 robotaxi 将带来高毛利的订阅性收入流,并有机会进一步改变公司估值逻辑。Benchmark 分析师 Mickey Legg 因此将 TSLA 目标价上调至 475 美元,并指出一旦特斯拉成功实现 robotaxi 网路,其将由制造业评价模型转为科技平台评价。这种重估可能让其本益比获得长期撑托,不过前提是特斯拉需避免任何重大安全或合规事故。
但值得警惕的是,欧洲销售下滑将直接冲击特斯拉的自由现金流,也可能限制其在 robotaxi 领域的资本支出与研发投入空间。若短期内无法稳住传统 EV 业务的基础现金来源,特斯拉恐将面临资源调度压力,对整体转型进程构成掣肘。
此外,机器计程车的社会接受度极可能取决于其实际安全表现。目前部分 robotaxi 传出紧急刹车与车道误判等事件,若未来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并导致政府调查或诉讼案,将严重损害品牌与营运信任度。一旦被归责于 FSD 系统错误,特斯拉可能面临召回、罚款甚至多起集体诉讼风险。
总结而言,特斯拉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其有望借由 robotaxi 成为下一个科技平台巨头;另一方面,若在安全或政策上出现失误,将对其高估值造成实质回档。投资人应密切关注以下几项指标:robotaxi 的实际上路速度、欧洲地区的销量止跌讯号、FSD 更新频率与可靠性,以及各地监管进度。
若你关注特斯拉从电动车制造商转型为高毛利出行平台的关键转折,并希望取得 robotaxi 落地进度、地区性销售趋势与机构评价走向,立即订阅《美股101》,掌握第一手数据追踪、估值模型与策略分析。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老虎同学好·06-30像人类司机,人类司机才会故意犯错,例如超车,逆行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