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股资料】沪深300指数——2025年7月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沪深300指数在市值方面,总市值大约覆盖了A股的一半以上,成分股几乎涵盖了各大题材板块及主要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主要成分股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宁德时代、比亚迪、伊利股份、万科、青岛啤酒、中国国航、恒瑞医药、爱尔眼科、东方财富等。
根据指数编制方案,沪深300指数每半年进行一次成分股样本调整。本次调整更换了14只样本,领益智造、中航成飞、软通动力等获纳入指数,同时,华兰生物、东方雨虹、三七互娱等被剔除指数。生效日期:2025年6月16日
指数过往表现沪深300指数历史上共有3次冲上过5000点大关,分别是2007年10月牛市巅峰、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以及2021年初。2021年2月的5930点是目前指数的历史最高位。随后两年多,指数持续下跌,于2024年2月见于3102点,较高位回撤近48%。2024年9月末,在"一行、一局、一会"的政策大招发布后,指数大幅反弹,重返4000点大关。
在计入分红的情况下,2015年初至2024年末,沪深300指数近十年时间里的年化收益率约为3.3%;2020年初至2024年末,沪深300指数近五年时间里的年化收益率约为1.5%。
值得一提的是,沪深300指数的编制不考虑分红,而指数成分股整体股息率较高,近一两年来可以保持在3.5%左右,意味着假设沪深300整体不涨不跌横盘不动,每年显示在指数上,也会下跌3.4%左右。例如说,指数现在有4014点,实际上与2022年6月末时的4390点差不多。所以,关注指数长期波动的投资者可更多的去留意指数的全收益点位或下文提到的指数估值。
指数估值
2016年7月以来,沪深300的市盈率中位数约为12.5。在2018年初和2021年初的两次阶段高位,指数的市盈率曾超过15倍和17倍。2018年末的熊市底部,指数市盈率曾降至10~11倍。
2023年下半年以来,行情持续走弱,2024年年初和九月初,指数滚动市盈率两次跌破11倍,接近历史最低估值水平。2024年九月末在"一行、一局、一会"的政策大招发布后,指数上涨,低估的状态显著改善。截至2025年7月11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14,位于2016年7月以来68%的分位值处,已进入正常高估区间。
关于指数估值的最新数据和更多讨论可点击查看《估值分析》合集
成分股沪深300指数覆盖成分股多,覆盖市场全面,成分股和权重的选择相比上证指数等更有代表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其作为A股整体行情的参考,很多基金和散户,也经常把沪深300作为业绩基准,去与之比较收益状况。在行情走弱之时,国家队进场护盘,主要买入的品种就是沪深300ETF。
沪深300指数共包含300只成分股,而权重前50名的成分股的总权重就占到了指数的一半,靠后三分之一的100只个股只占指数权重的不到20%。对于A股公司而言,能在现今约五千家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入选沪深300指数,即是巨大的成功。以下成分股数据更新于2025年7月11日
相关内容和观点仅供日常记录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