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设计软件巨头「Figma」上市在即,采用拍卖方式IPO
硅谷设计软件巨头Figma(FIG.US)预计将于7月30日确定发行价,并于7月31日正式登陆纽交所。
Figma最高募资额可达12亿美元,将成为今年美股乃至全球最大的科技股IPO项目之一。
据7月28日最新招股书显示,Figma计划发行3694万股A类普通股不变,但将预计发行价区间上调至每股30~32美元(此前的定价区间为25~28美元),最高募资额将达到近12亿美元,这是今年最大的科技股上市项目之一。
注:英伟达支持的AI云计算新星CoreWeave(CRWV.US)于今年3月份上市,募资15亿美元,发行市值约189亿美元;“稳定币第一股”Circle(CRCL.US)于6月份上市,募资10.5亿美元,发行市值约68.4亿美元。
按照发行价上限计,Figma的发行市值可能高达156亿美元。而如果算上员工股票期权(ESO)和限制性股票单位(RSUs),该公司的完全稀释价值将高达约180亿美元。
另外,Adobe曾于2022年时同意以20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Figma,但由于监管方面的阻碍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还为此支付了10亿美元的终止费。目前,按最高发行价计,Figma的发行市值仍比当初Adobe的出价低。
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Figma此次IPO已经获得超过30倍超额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采用了要求投资者提交限价订单而非传统市价订单的做法,以获得更精确的股票估值。这种拍卖式IPO曾在疫情期间被DoorDash、Airbnb等热门公司采用,其重新出现或许是美国IPO市场再次升温的迹象。
传统IPO通常有三种定价方式:
1)固定价格法:承销商直接确定一个固定发行价,典型案例如特斯拉;
2)询价法:承销商先向部分潜在机构投资者询价之后再确定发行价区间,典型案例如京东、理想汽车等;
3)簿记建档法:通过汇总公众征集意向确定最终发行价,典型案例如阿里巴巴、Facebook等;
而拍卖式IPO(也叫“荷兰式拍卖IPO”)是一种通过投资者公开竞价确定发行价的上市定价方式。这一术语乍一听大家都有种“耳熟能详”的感觉,因为其发源于17世纪荷兰郁金香市场使用的拍卖方式。
具体而言,卖方指定出售股份的数量并设置一个最低价,而买方需要主动提交指定价格和数量的限价订单,系统根据所有订单从高到低排序,以售罄全部股票情况下的最低中标价作为最终发行价,所有中标者均按此统一价格成交。
相比于传统IPO是由投行主导定价,拍卖式IPO的核心优势在于:一是更加公平透明,散户与机构同台竞争;二是定价更加精准,削弱了投行配售特权;三是反映真实市场需求,减少传统IPO常见的“首日暴涨”弊端。
但这种方式在美股市场的使用频率却非常低,尤其华尔街传统投行们比较抵制,究其原因,股票平等分配减少了常规IPO中承销商可以为其重要客户提供折扣购买的能力,且市况不佳时也容易形成股价崩盘(就像郁金香那样)。
较早之前使用拍卖式IPO的有福特汽车(1956年)、谷歌(2004年),再往后就是2020-2021年的DoorDash、Airbnb、Unity、ACV Auctions、Marqeta等几家公司。
另外,美国财政部定期举行的国债拍卖也是这种形式。
近期,Circle在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8.5%,而最新价已比其IPO发行价足足高出5倍以上。这说明投行对其定价严重低估了市场预期,许多投资者愿意支付比31美元发行价更高的价格购买。这或许也是Figma采用拍卖式IPO的原因。
同时,美股IPO市场今年正逐渐复苏,而优质科技股IPO更是备受关注。很显然,对Figma这样的行业头部公司而言,其是当前“市场上唯一的选择”,投资者可能也愿为这种稀缺性支付溢价。
全球UI设计软件龙头「Figma」计划登陆纽交所,Adobe曾出价200亿美元收购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