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如何提高认知能力

现在,有两个普遍的认识,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所以搞到一定量的钱,是一个人获得自由的第一步;二是,搞钱是认知的变现。当前,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既然认知如此之基础,我们该如何提高认知能力。

我有三点思考:

第一,当前是人类知识大爆炸时代,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拥有充分深入的思考,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所选择。

第二,人是有异质性的,这种异质性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后天的,身体上的异质性容易理解,即不是谁经过训练都能达到游泳领域世界级竞赛的水平,而在思考领域也是类似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第三,人的认知需要检验,才能称之为“认知”,一种检验方式是讨论与批判,通过形式逻辑的方式,数学方法是集大成者;另一种方式是用认知来指导实践,这是检验认知的硬性标准。

在具体的途径上,第一步是兴趣与好奇心,自己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是导师指定的,不是领导指定的,也不是父母指定的,而是自己感兴趣的。

这个领域一旦确定,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2006年,我开始学习国际经济学,老师是美国肯塔基大学回来的,讲课注重模型细节,很多模型设计的很优雅,也很有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由此,我就对国际贸易与国际产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特别是对产品内分工的兴趣与日俱增,至今为之,一直都是我花费最多时间去思考的领域,即全球视角范围内国际产业是如何分工协作的。

第二步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寻找几个小问题,和,一两个基本问题,然后一生时间就持续琢磨这几个问题。思考与琢磨没有止境。

这里存在一个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捷径,就是得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全球范围内,都有哪些人也在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人思考了,现在有哪些人的思考是最有深度与广度的,最具有系统性的,这些东西都要门清。

比如,如果一个人对信用和银行制度感兴趣,得读德索托的专著和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就相当于搞物理学研究,得系统理解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思考。诚然,历史是重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前自己关注领域的最新进展。

第三步是,当思考与琢磨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个是发给同行来获得讨论与批评,让大家寻找自己思考的不恰当与不足之处,搞学术的同学就直接发期刊了,而不搞学术的同学,也是可以发微信公众号之类的,在过去7年里,我的很多系统的思考都发表在三石观察上了,大家的讨论与批评让我受益良多;二是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知,从2018年我开始记录思考,到现在为之,用思考的成果来指导实践与工作,总体上是可以的,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详细的哲学逻辑可以参见我刚刚发表的8篇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读书笔记。

在这里,强调一下,我们日常关注的很多问题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有两个,(1)个体行为,(2)群体行为,当前,大家是从不同角度来观察、解释、预测群体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琢磨的就是人的事,所以,在顺序上,我想,先琢磨明白自己,再琢磨群体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总结强调两点,一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二是琢磨出来的认知要经过系统性的检验。检验这一条,是极为重要的。很多人,也喜欢琢磨,但是一辈子没有怎么搞到钱,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指导其选择的很多认知都是道听途说的,或者说是自己胡乱猜想的,并没有经过(1)同学与朋友的系统性批判,和(2)实践的检验,结果导致了,错误重复的犯,或者说一个错误的经验反复使用,搞错了,还把责任推给别人。

2025年10月8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