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对社会科学的再思考
最近我想到一个比较重要的逻辑,特地记录下来。
社会科学总体上是思考人的行为规律的,因为内心世界,不经过行为,是无法观察的,我们把用语言与文字表述出来,也定义为一种行为。无法观察的东西,就无法寻求规律。
经济学理论的假定,人是理性的,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个人是效用最大化,这是经济学模型的根基。问题在于,理性其实是很难定义的,并且还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问题。
我所理解的理性是,同一个事情发生了,一个人每一次都会发生同样的反应,但是,观察人的行为选择这么多年,(1)发生的事情很难是完全同质的,这样我们怀疑是否真的在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模一样的事情;(2)很多人即便是对类似的事件,也不是每次都做出相同的反应,人们经常会说,同样的错误我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既然人会从历史中学习,那么每一人对类似事件的反应就会随着时间而变化,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得出因果定律,就人的行为选择方面。即便是同一个事件,每个人针对此事件的每一次反应都不同,那么群体行为是个体的加总或者有机协调,那么很有可能也是不同的。
辩证的看,如果是对每一个事件的反应都是相同的,那么因果定律会通过个人行为选择来实现,从而结果是相对确定的。
之前,我们写波普尔哲学的读书笔记,其中,波普尔就提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凯恩斯强调了不确定性,明斯基把未来不确定性与债务融资相结合,提出了金融内生不稳定假说。这样来看,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来自于两点(1)自然科学的变化,让很多人类社会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差异,(2)即便自然科学对人类社会的事件影响极为有限,人也会从历史中学习,从而改变一些行为。
当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特定的几个领域,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学习,结果呈现为历史略有差异,但是总是押着相似的脚步前行。
综合来看,人对相似事件的相对固化的应对方式,带来了社会科学的普遍规律,所以有人说,周期即人性;而人对相似事件的学习,可能会改变固化的应对方式,这就带来了不确定性。
社会科学哲学,未来的人类社会到底如何演变,到底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固有的规律,一种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还是人的群体做出的主动选择,这个哲学上最主要的争论之一。我现在,想不清楚,直觉,两者兼而有之,即可能存在一些规律性东西,但是人的主观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不是当前此刻每个人的选择都是由历史上的规律可以解释的。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回忆一下,从记事起到现在,对同一类事件的每次应对方式都是相同的吗。这个内省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是最真实的一手信息。
2025年10月11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