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思考:什么是重要问题

毕业时,对债券市场知之甚少,对利率是什么,完全不懂,在印象中,所有有关利率的印象就是IS模型中的那个利率,调节投资用的,对什么自然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短端利率、长端利率、利率曲线、信用债利差、利率债期限利差、政策利率、央行资产负债表是没有听说过的。倒是买房的时候,知道有个按揭贷款利率和公积金利率。

2007年至2008年读博士的时候,每月领290的补贴,500的导师补贴,高校兼职讲课赚2000多,基本上吃喝不愁了,所以,从来不考虑收入的波动,宏观经济波动与我基本无关。每月都要跟着导师参加各种活动,每次吃饭,要么是(1)博导们讨论学术与理论问题,要么是(2)国内各派顶级学者讨论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未来。所以,那时候,尽管美国都金融危机了,股市已经上下翻飞了,但是我对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关注过,觉得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而是觉得(1)理论模型,模型的假设,模型的公式,模型的适用条件,才是天大的事情,或者(2)超过10年周期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如何成为数一数二的强国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每次吃饭,我都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师叔们说,年轻真好,(当时不懂,现在懂了:真是啥都不如年轻,尤其是年轻时在高校读书,那真是人间最好)尽管他们都在各自单位身居要职,但是对我都特别客气,让我很不习惯,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像一个领导,更像是我的同班同学。是的,在我印象中,师叔就是这样的,谈起哲学、谈起模型、谈起理论,样样精通,对中国的现实,对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未来,有着深刻的思考。

我的专业是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是对外经济贸易与产业国际化,与金融不是一圈子,记忆中,应该是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金融圈的聚会。

这种环境让当时的我觉得金融根本就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金融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是觉得产业经济,工业与农业,尤其是科技驱动的制造业才是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

切换到小时候,每天种地,也总有家庭之间打架,要是谁家里在县里当个领导,就能在摆平的时候多占点便宜。所以,村里的小朋友,觉得能在县里当个领导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切换到毕业在期货公司干了6年,如果让我写期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也能写个几十万字的,这是因为干了6年了,并且干到了相对核心的位置,换工作时,已经是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委员会委员,公司全面风控管理委员会委员,研究主管,党支部纪检委员,所以,思考的角度自然更多是公司发展与行业发展来考虑的。当时觉得,期货行业当然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这些例子,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认识会受到自己位置非常严重的影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天底下最大的问题,而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就不是啥大问题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我正在搞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国家重大软科技攻关项目),每天要都要100篇以上的论文,当时就觉得,金融危机不就是一个周期问题吗,有啥好担忧的,都会过去的,而只有技术与制度这些东西才是经济中重要的东西。2019年之后开始管账户,觉得金融危机就是天大的问题。

以上,是我的一些哲学思考,总结表述为,人性中总有高估自己的倾向,低估他人的倾向,而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在人与人关系上,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真理性标准。换句话说,什么是重要的问题,只是选择,没有真理。

2205年11月4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