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双11超级供应链显成效;达利食品迎新掌门
今日多条要点,一起来看详情↓ ↓ ↓
京东超市双11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2025年京东11.11全球购物季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AI产品、家电家居、生鲜食品等多品类爆发增长,采销直播订单量增幅超150%。依托超级供应链与AI技术,95%的自营订单实现24小时内送达,供应链效率显著提升。据悉,双11期间,京东超市超30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京东基地的粮油和调味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京东生鲜海产与蔬菜的源头直发商品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0%,行业首创的“奶粉28天新鲜直达”服务带动相关奶粉产品成交额增长110%。
图源:京东
高鑫零售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11月11日,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上半财年,公司收入305.02亿元,同比减少12.1%;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23亿元,去年同期溢利2.06亿元;每股基本亏损0.01元。报告期内,集团已完成3家华东区门店的整店调改,集团将加速推进门店调改,本财年计划完成逾30家门店的整店调改或区域调改,预计下财年之前完成逾200家门店调改。
图源:大润发
小红书:上千个商品双11借力“种草直达”成交额破百万
2025年双11,小红书上线仅5个月的新业务“种草直达”首份成绩单出炉:在10月9日-11月6日期间,借力小红书“种草直达”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实现成交额破千万甚至破亿的单品已超过100个,成交额超100万的商品近1000个。
京东企业购双11:超337个品牌企业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数据显示,11.11期间,大量中小企业涌入京东企业购平台,采购企业办公、员工福利、市场营销、生产经营所需物资,超2700个品类企业成交额同比增长100%,超337个品牌企业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大家电采购额同比增长92%,手机配件采购额同比增长73%,个护健康采购额同比增长71%,电线电缆采购额同比增长139%,衣物清洁采购额同比增长103%,中小企业采购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的特点,反映出其经营状况的改善与发展活力的提升。
永辉超市:持股5%以上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1%股份
11月12日消息,永辉超市公告,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喜世润合润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0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减持期间为2025年12月4日至2026年3月3日。该股东为持股5%以上股东张轩松的一致行动人,当前持股比例为1.87%。
达利食品迎来新掌门
达利食品集团近日宣布,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完成这家年营收超200亿元食品巨头的代际交接。许阳阳自2008年留学归国后加入企业,从基层岗位起步,历经十七年历练,熟悉全链路运营,曾主导公司香港上市、推出“豆本豆”豆奶及海外扩张战略。她强调将传承“实业为本”精神,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布局,实现从产品导向到用户共生的模式革新,标志着企业进入传承与变革并举的新阶段。
图:许阳阳
字节跳动辟谣“成中通快运新股东”
11月12日消息,有媒体发文称“字节跳动成为中通快运新股东”。对此,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上为不实信息,早在2021年末我司已小额投资中通快运,持股比例很低,本次工商登记变动应为中通快运内部架构的调整,不存在字节跳动成为新股东一说。(36氪)
澜沧古茶:上半年渠道收入同比暴跌71.5%,经销商库存压顶
澜沧古茶2025年上半年陷入深度经营危机,经销商渠道收入同比暴跌71.5%,净利润下滑668.8%。截至6月末,公司存货高达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长达2805天,现金仅余2255万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近年来,其经销商体系因价格倒挂、压货政策等问题持续瓦解,门店数量显著缩减。伴随渠道崩塌,公司核心产品增长乏力,管理层动荡,战略方向持续摇摆,反映出传统茶企转型困境。
施华洛世奇总部宣布裁员400人
奥地利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宣布将于2026年底前裁减总部约400个岗位,员工总数将从2480人缩减至2100人。此次重组涉及生产线由三班制调整为两班制,全体员工工时减少10%。公司表示裁员主因是成本高企及奢侈品市场下滑,尤其在中国市场表现低迷。离职员工将获得2-7个月薪水的补偿及1.1万欧元培训基金。瓦腾斯基地42%的水晶产品为珠宝企业供货业务受冲击最为严重。
步步高副董事长袁乐夫因个人原因辞职
11月7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袁乐夫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袁乐夫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且其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辞职后,袁乐夫先生在公司及子公司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公司发布)
Beyond Meat预测四季度销售低迷
由于需求持续疲软,“植物肉”Beyond Meat(别样肉客)近日公布三季度业绩,期内亏损扩大,公司预测四季度销售额将低于预期。消费者因担忧通胀,对其相对较贵的产品望而却步,同时消费趋势也转向了更少加工的食品,而最近受“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运动的影响,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首席执行官Ethan Brown重申,品类所面临着不利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增速放缓,将持续对公司构成压力;公司正在采取进一步的成本削减措施,以应对这一挑战。(路透社)
三得利食品饮料公司下调净利润预期
三得利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近日宣布,预计截至2025年12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下降10%至8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9亿元)。该公司表示,目前亚洲市场销售疲软,尤其是在越南和泰国,这影响了碳酸饮料、能量饮料、茶饮等产品的业绩。此外,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原材料成本上涨,进一步加大了经营压力。同时,合作伙伴百事公司在上半年将部分产品销售外包,导致公司经销的产品数量减少,也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日经)
太太乐小米跨界联手
太太乐与小米联合,借助小米生态及小爱AI能力,太太乐将智能语音交互、个性化菜谱定制、多场景触发等功能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吃什么"的决策难题。太太乐通过OTT创意开机广告、手机APP开屏、小爱同学场域硬广等核心资源,实现了从大屏到小屏、从语音到视觉的多入口品牌曝光及智能体引流。(公司发布)
图源:网络
多地五星级酒店推出自助餐“剩菜盲盒”
近年来,“剩菜盲盒”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悄然走红。此前“剩菜盲盒”主要以烘焙点心、轻食简餐等食品为主,近期,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厅也纷纷推出了“剩菜盲盒”。杭州国寿君澜大饭店近日推出了自助晚餐盲盒,标价40元,以及20元的自助早餐盲盒。上海虹桥雅高美爵酒店的自助餐厅近期也推出了28元的午餐盲盒。深圳龙华希尔顿逸林酒店也曾推出“剩菜盲盒”,将当日没有卖掉且品质完好的食物以随机打包的形式进行售卖,原价200多元的自助餐只需79元即可买到盲盒。(都市时报等)
意大利面被指即将从美国超市货架上消失
由于美国针对意大利面品牌征收的进口关税、反倾销关税总计高达107%,意大利最大的出口商准备最早于明年1月撤出美国市场。去年,美国商务部曾指责“某些意大利意大利面”定价过低,但仅要求接受审查的13家公司中的两家La Molisana和Garofalo提供文件,这两家公司是美国意大利面进口量最大的公司。La Molisana在11月4日提交给美国商务部的一份简报中辩称,该部门的计算错误地将这家意大利面公司的净价(不含税)视为总价。La Molisana和其他公司正在请求美国商务部在其最终裁决中修改评估结果。(华尔街日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