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净利润!史上最强三季报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作为严肃的肉食动物,星空君对肉类产业链有着深度的研究。
星空君曾经抛出观点:非洲猪瘟将会永久性的改变中国的肉类生产结构。
养猪行业有个“猪周期”,“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
肉价高——养殖户增加母猪存栏量——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从规律上看,一轮完整的猪周期时长在4年-5年左右。
但是,非洲猪瘟打乱了这个周期。
乱在哪?
中小养殖户没有能力应对非洲猪瘟这种级别的意外,导致不断出清,集约化养殖的路线越来越清晰。
据统计,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以来,中小散户大量退出,规模化养殖企业加速扩张,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2024年规模化养殖占比进一步提升,TOP20猪企出栏量占比从2019年的不足9%提升至约30%,预计2025年将达到35%。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血雨腥风。
有个体养猪户赔的血本无归,也有资本赚的盆满钵满。
在养猪上市公司中,有一家企业利用行业的潮汐效应,疯狂扩张产能,终于在2023年巨亏之后,2024年巨额盈利,并把盈利的态势持续到了2025年。
这家公司是牧原股份。
01
从百亿到千亿
2018年的时候,牧原股份还刚刚突破百亿营收,到了2022年,就实现了千亿营收。
恰恰是在非洲猪瘟肆虐的几年,牧原实现了十倍规模的扩张。
数据来源:iFind
2025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然而,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营业收入353.27亿元,同比下降11.48%,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下降55.98% ,扣非净利润47.97亿元,同比下降53.62%。
三季度业绩大幅变化的原因在于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第三季度商品猪销售均价约13.6元/公斤,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减少28%。生猪价格从6月30日的14.7元/公斤下降至9月30日的12.24元/公斤,一度跌破11元/公斤。相比之下,温氏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65.02%;新希望扣非净利润仅512.55万元,同比下降99.63%,牧原股份的业绩表现明显占优。
证明公司这些年“赌”对了。
2020年,在非洲猪瘟席卷中小养殖户之后,牧原股份依托集约化养殖的优势赚了大钱。受猪肉价格暴涨的影响,公司营收规模几乎比同期增加三倍。
星空君分析过很多家“一夜暴富”类型的上市公司,发财之后往往会有这么几个操作:
一种是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把钱全部买了理财,很快行业红利消失,靠理财维持外快;
一种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开始跨界投资,试图通过收购其他行业的企业实现多元化转型,然后亏得一塌糊涂。
牧原股份选择了第三条路线:扩张,疯狂扩张,不计代价的扩张。
数据来源:iFind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到,公司在2020年投资建猪舍的开销高达460亿,由于很多建设合同要次年付款,所以延续到2021年,还有360亿元的投资性现金支出。
两年超800亿的投入,都超过特斯拉上海工厂了(捂脸)。
星空君对这种过于疯狂的扩张,其实是不看好的,因为赌性太强。然而,有些企业家的成功就是靠赌。
幸运的是,牧原赌赢了。
赢了什么都好说。
02
膨胀的固定资产
2017年,公司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120亿,而到了2022年,已经直奔1200亿了(2023年和204年规模基本没变)......
数据来源:iFind
其中,主要都是猪舍。
很长一段时间,星空君对公司如此大规模的猪舍建设,是持怀疑态度的。主要是怀疑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减值,有可能没有如实入账。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外包工程的企业,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有利益输送嫌疑。
经过几年的发展,星空君有了新的认知:这些资产大概率是没问题的(也许小范围的利益输送是存在的,无关大局)。
资产这东西,你可以一年造假,不太可能年年造假,尤其是千亿规模的资金链,不是那么容易维持的。
以公司2022年年报为例,星空君瞄准了曹县牧原生猪养殖项目。
曹县位于山东菏泽,号称宇宙中心。
让我们先到招聘网站看一下:
正在大规模招聘,月薪大致6k左右。这个收入不算高,但在曹县这种县城,房价每平4500左右的情况下,学历不高的普通人,这个收入可以过的上体面的生活。
百度街景显示,曹县的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办公区停着不少上班的私家车。
据公司年报,该项目预算20.8亿,已经在2022年完工并转入固定资产。
很显然,这些固定资产大概率都是正常的。
在庞大的猪舍资产的支撑下,公司2024年业绩斐然。2024年,公司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较2023年的6381.6万头增长了12.20%。其中,商品猪销售量为6547.7万头(包括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1256.5万头),仔猪销售量为565.9万头,种猪销售量为46.5万头。这一出栏规模不仅巩固了其行业龙头的地位,也为营业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行业数据对比,牧原股份2024年的出栏量在上市猪企中遥遥领先,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别出栏3018.27万头和1652.49万头,三家合计约占15家上市猪企出栏总数的近八成。牧原股份2024年的出栏增量也位居行业首位,较2023年增加778.6万头。
03
靓丽的2025年三季报
进入2025年,牧原股份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增长态势。
可以说,综合来说,这份财报这是史上最佳三季报。
面对猪价下行周期,牧原股份采取了主动产能调控策略,2025年9月末降至330.5万头,较2024年末的351.2万头减少5.9%。较6月末存栏量下降3.82%,去化力度超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公司规划,四季度及明年将维持33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不再大幅调整。
-END-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分析研究;诗与星空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诗与星空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章内容为诗与星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