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分众传媒,几乎每个人都看过这家公司的电梯广告(屏幕或者框架海报)$(002027)$
市场占有率很大,而且远远的领先竞争对手。
目前1261亿市值, 价格8.59.
阿里巴巴入股10%左右的价格是9.9元。 公司承诺要回购的上限价格是10.57元。 蛮有意思的。
吸引我的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1 我把分众传媒看成一种资源,经过很多年的累计,一个资源,可以帮助你去抓住一大把流量。 套用江南春(分众传媒的老板)的话说,人总是要上班(公司写字楼办公),要回家(住宅电梯),要去看电影的(电影院放映之前的贴片)。 榜上阿里之后,估计和阿里的合作少不了,从阿里得到的资源帮助是一个很大的想象的空间。而阿里也利用了分众传媒,获得了自己营销平台丰富线下流量的一个抓手。可谓一举二得的买卖。
2 毕竟能够抓住中国70%的电梯广告,30%的影院广告资源不容易。这个类似一个大平台。
3 人民币收入,人民币成本,和人民币贬值关系不大。投放的行业(客户)也是比较均衡的。各行各业都有,品牌领先的客户几乎都投放了广告预算在分众传媒。 按照我对广告主的一点儿肤浅了解,大的客户一般有市场部,雇佣1个或者几个大的广告公司,从设计,创意,文案到投放的媒介选择,分配,排期都会为广告主安排好。
一般他们不会只投资线上媒体,也会投放线下媒体,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目标人群来判断要不要投放。 消费行业,互联网等等行业。行业比较分散,而且客户众多。 所以看分众传媒,要理解一点,这是一个资源类的平台。
投资就是投资垄断,投资一种垄断的权利,一份垄断的资产。
我对于下半年的,乃至明年的经济都是比较偏看空的。分众传媒的风险也在于此,包括企业赖账,拖欠广告费用,减少广告费用等。如果是单一公告资源的媒介平台,自然这方面的压力会很大。 不过我过去的经验是,在经济偏差的情况下,为了刺激销售收入,很多的公司(特别是大公司)不会削减广告预算,反而会加大去抢夺市场。
分众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其头部客户会随着客户在所在行业的兴衰而改变,但是整体对分众来说还是有利好的。其实,分众挤压了其他媒体类型的空间。
例如: 户外大广告牌,电视广告,杂志报纸(纸媒)广告。
从营销投入回报来说,广告主看中什么呢? 核心是对于ROI的计算。也就是投入回报比例的计算。
过去投放电视广告,最大的风险在于,基本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和现在的电梯广告其实是一样的。 为什么人们会乐意在微博,微信上投放广告呢? 互联网媒体的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其实互联网app是可以比较精确的知道阅读广告的人是谁,例如来自哪个城市,男女,IP 地址,地理位置,喜好,浏览过其他什么网页,结合其他数据,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手机号,喜好,访问次数,等很多丰富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可能带来一些更加清晰,准确的投放策略的。
那么现在的电梯广告,如果变成带摄像头的,带互动的。例如你看到这个电梯广告,扫一下,可以购物会如何? 例如他可以根据摄像头扫描每天有多少人抬头看了它,那么这个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