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茅台财报学习

鑫兴投资笔记
2024-01-15

本周接着学习茅台公司2010年的财报,本年茅台的业绩增长还行。不过毛利又下降了,美中不足。

一、企业整体印象

今年茅台的财报数据同比再次增长,主营业务营收从96.7亿元增长到116.3亿元,增长了20.3%;净利润从43亿元增长到50.5,同比增长17.13%。

这个业绩还算可以,但是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增速远不如那几家。

茅台的业绩可以说是非常稳的,一直保持着正增长,但增速明显不高。

二.三大报表简析

2.1资产负债表

1.现金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8.9亿元,占比约50.4%,现金所占比例很高,并且现金拥有量净额大幅增长,公司每年收入大于支出,且收到的都是真金白银,公司的投资支出远小于收入,现金只会越来越多,会降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

2.存货

存货占比约21.8%。存货净增量也在提高,占比提高,茅台前几年扩建的产能,逐渐开始体现出来,这在未来都是真金白银,可以说是越多越好。

3.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今年大部分在建工程转固,并开始投入使用,不过还有少量工程正在建设,为茅台产能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4.应收

公司的应收基本稳定,这么高的营业额,才这么点应收,真是好生意。

5.负债

公司有息负债为0,其余负债为经营负债和税务。

6.预收

公司预收减少为47.4亿元,而去年是35.2亿元,相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茅台竞争力越来越强。综合评价:茅台依然很稳,但是这一年茅台的股价,波动也一样的大。采用前复权,2009年12月31日收盘价是99.47元,到2010年12月31日收盘价是108.7元。整年走了一个深V。

股价已经收复2007年的新高,说明好企业买贵了,一样的熬两年,当然最近的新高是在2021年2月创的,马上就要3年了,收复新高是遥遥无期的,现在投资者反而是更加悲观了,觉得这次不一样了,一堆利空的事,利好完全忽视,经历这次熊市,会让很多投资者都体会到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市场先生是疯的,不可预测。

2.2利润表

根据利润表简表,营业总收入116.3,营业成本10.5亿元,营收增加了,而营业成本增加的较少。

3.3现金流量表

企业肖象

2010年茅台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为-12.9亿元,筹资流出,主要是分红。符合新手财中类型4:+--,奶牛型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说明茅台2010年赚到的真钱,投资活动大笔流出是因为有大量项目要建,筹资流出是分红。

3.公司面临的竞争

3.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当年白酒企业之前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像今天,茅台已经确立的一哥的地位,其他白酒是来挣老二的,当时一哥的地位还不稳。那会刚工作才两年,经常有应酬,天天喝酒。当时由于近因效应,我觉得中端白酒很有发展潜力,我自己也胡乱看了一下这些企业,最后一个都没有买,最后买的是同事介绍的海螺水泥,当时要是买任何一家白酒企业,结果都不会差的,这就是最近老唐说的是好船和好船长的区别,白酒这个行业就是天生的命好,研究透了,可以在里面吃一辈子。

3.2 毛利率

今年毛利率又下降了,本次主要是因为消费税导致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本次实施后,从上市股东利益角度考虑,股份公司以最终售价的60%作为生产部门和销售公司的结算价,是最利于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因销费税是针对生产公司征收的,而生产公司和销售公司结算价低于最终售价的60%,则是最终售价 * 20%* 60%=最终售价* 12%,如果生产公司和销售公司结算价高于最终售价的60%,则以实际售价算消费税,假如以最终售价的80%结算,最终售价* 20%* 80%=最终售价* 16%,对上市公司来说就不划算了,茅台实际的结算价,应该是远低于60%的,这种对茅台集团最有利,因为销售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100%持股。

4、洋河

现在洋河非常不受资本市场待见,根据传言,这件事对洋河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处理并不太妥当,导致现在很多投资者都觉得不确定性太大,再加上整体的市场环境不太好,很多都给洋河说拜拜了。我觉得这件事对洋河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信心,这笔旧账差不多快20来年了,现在又翻出来了,现在经常搞的倒查20年,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而是这种方式会让很多决策者不敢干事,怕以后追责。洋河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了,这次也会挺过的,在周五看到这么低的价格,又挤了点碎银子,表示了一下支持,说实话,现在洋河的安全边际是够了,但确定性不足,什么时候,都是这种选择。 去年学了一年的洋河,当今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人还是走了,这也能理解,在中国很多人被这种折腾给整怕了。如果没有老唐,我估计也怕了,在A股做投资真是太难了,意外事件太多了。

5、小结

本周是出差了几天,自从疫情来以,3年多了,第一次是北京,以前每年都去好几趟,恰好会议那天和客户在外面吃饭,还会都没参加,说实话,我都不愿意让其全事情占用我的个人时间的,我还是喜欢做我自己的事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