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2005-2009年报学习

鑫兴投资笔记
2024-12-15

腾讯控股2005-2009年报学习

最近几周学习2005年至2009年的财报。对于这些财报,看的比较粗。

看看20年前的腾讯,再参考以前唐师的文章,简单梳理一下,假如穿越回2005年至2009年,作为价值投资者,会不会买腾讯,并能拿得住腾讯吗?

本文简单罗列腾讯当年发生的大事件,让我们再次和企业一起成长。

2004年

04年腾讯虽然成功上市,但是面对的问题是相当多的。

1)2004年315晚会,三大电信商的短信相关业务成为批判总靶子,涉黄、涉骗、暴力信息、引诱订阅、甚至直接明抢扣费,一时引发巨大的舆论压力;

2)2004年4月19日,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整顿混乱的短信市场;

3)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出让公司约25%股份,发行4.2亿股新股,发行价3.7港币,折合公司估值约60亿港币。

4)2004年6月,互联网行业展开了一场围剿QQ运动:网易泡泡通过“挂泡泡送短信”的手段,发展成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国产即时通讯工具;雅虎中国正式推出雅虎通6.0中文版,由周鸿祎挂帅与腾讯展开竞争;

7月7日,新浪宣布3600万美元收购朗玛,将朗玛UC更名为新浪UC,成为市场占有率排名在QQ、MSN、网易泡泡之后的第四大即时通讯工具;

8月微软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组建了MSN中国的市场和研发中心,开始主动拓展中国市场;

一时间,据说全国大大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有超过200款。更为可怕的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言论被QQ之外的其他厂家呼吁起来了:即时通讯软件之间应该实现互联互通,使人与人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

5)2004年10月,中国移动强制性要求腾讯重签协议,大幅降低腾讯在移动梦网业务中的分账,否则终止合作。根据新协议,腾讯年净利润将锐降数千万元。

按业务种类分列:

——2004年,腾讯营收11.44亿,净利润4.47亿。当年上市,公司股本17.65亿股,股价波动区间3.375~6.35港币,市值波动介于59.6亿至112亿港币之间,港币汇率1.06(1元港币兑换1.06元人民币),折合市盈率约14~26倍。

这一年腾讯虽然成功上市,但是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在这个阶段,还看不出做为即时通讯工具,QQ能胜出。当时我同学里很多都有MSN还用过其他的通讯工具。这一年最大的一块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受到挑战,前景没有那么乐观。

2005年

1)2005年1月,腾讯推出《QQ堂》,与盛大的热门游戏《泡泡堂》展开正面竞争。

2)2005年3月,腾讯收购Foxmail,意图弥补QQ邮箱短板。张小龙团队进入腾讯。此时张小龙还没有封神,还没有体现出未来的潜力。

插一个关于小马哥和张小龙的故事:

。腾讯的总办每周开一次例会,身为副总裁的张小龙由于在广州,离深圳有2小时左右车程,而且生性自由,以“早上起不来、怕堵车”等理由推脱不到深圳开会。张小龙显然是存心抵制、有意拒绝参会,换作其他企业老板要么勃然作怒、一拍两散,要么摇头叹息、就此放弃了。那么,马化腾又是怎么做的呢?Pony就布置任务给自己的秘书,让每周定时叫醒张小龙,再派自己的专车司机,每周早早地到广州接张小龙。从此以后,张小龙再也没有任何借口不参加会议了。一场可能导致高层之间龃龉的难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被Pony化解了。

张小龙能遇到这种老板也是幸运,其他老板很难有这样的心胸。

3)2005年6月底,QQ用户达到4.4亿,月活跃账户1.7亿,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600万。

4)2005年6月,腾讯发明“QQ宠物”,大获成功。

5)2005年10月,MSN和雅虎通达成互联互通协议,并公开呼吁腾讯一起互联互通,马化腾坚决拒绝了这一深得民心的呼吁。

6)2005年12月,腾讯模仿《魔兽世界》推出大型游戏《QQ幻想》,再次失败;后腾讯反思并调整战略,将腾讯游戏的重心从大型网游调整到休闲竞技游戏,枪战、赛车、格斗、飞行射击、音乐舞蹈等。

按业务种类分列: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营收占比开始大比例下滑,绝对值都在下滑,而互联网增值服务大比例提升。

——2005年营收14.26亿,净利润4.85亿,港币汇率1.06,公司股本17.69亿股,股价波动区间4.275~9.7港币,市值波动区间75.6亿至171.6亿港币之间,折合市盈率16.5倍至37.5倍之间(忽略年度分红额,下同)。

2006年

1)2006年初,中国移动开发出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飞信”,直指腾讯的核心资产“移动QQ”(移动QQ占腾讯全部短信用户的七成左右),并向腾讯发出通牒:第一,移动QQ和飞信进行业务合并,否则把移动QQ从移动梦网业务中剔除;第二,整个QQ体系和飞信实现互联互通。

2)2006年6月,飞信正式推出,同时宣布,移动QQ业务2006年12月31日停止合作。在没有能力和对方扳手腕,更不敢和移动撕破脸,只能夹着尾巴低调发展才是正道,能保住部分收入总比完全没有强。小马哥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3)2006年内,腾讯转而寻求与联通的合作被拒绝。因为联通也即将发布属于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超信”;

4)2006年3月13日宣布拍拍网www.paipai.com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与淘宝面对面开战。拍拍网和财付通2005年10月上线试运行,借助QQ的导流,正式运营之日,已经拥有700万注册用户;

5)2006年5月10日,淘宝违背马云之前许诺的“三年免费”,推出收费服务竞价排名,引发用户抵制;5月15日拍拍网推出“蚂蚁搬家”促销活动,利用各种优惠,挖淘宝商家到拍拍开店。5月31日,马云被迫放弃收费计划。经此一役,拍拍网声名鹊起,至2007年3月,交易额超过ebay,成为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C2C网站。

--事后评价,腾讯不具有电商的基因,终究在电商领域毫无起色,最后都出售出京东。现在腾讯再次发力微信小店,不知道这次能否成功。

6)2006年6月,《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标题叫《全民公敌马化腾》,该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传播,为腾讯贴上了一个鲜明的负面形象标签。腾讯很多年之后,才把这个标签去掉,真是太不容易了。

7)2006年6月,由于微软昏招倍出,MSN中国大势已去,高管跳槽腾讯,其他即时通讯工具公司相继减少投入,围剿QQ联盟事实破产,即时通讯工具市场进入腾讯通吃阶段。

这是一场决定的胜利,但是在当时看来,还远远不够,因为飞信起来了,在我看来,飞信是最接近微信的一款软件,只是中移动没有这个基因,这个市场终究还是腾讯的。

8)2006年6至8月,借着德国世界杯决赛和超级女声的火爆,腾讯将客户端+迷你首页弹出新闻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新闻流量首次超过了新浪,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门户网站。这个迷你弹窗,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都是非常讨厌的,当时我们安装QQ第一件事,就是关闭这个弹窗。

按业务种类分列: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占比再次下滑,不过绝对值在增长。

——2006年,腾讯营收28亿,净利润10.64亿。港币汇率1.01,股价波动区间8.35~27.75港币,股本17.68亿,市值波动区间147.6亿至490.6亿港币,折合市盈率13.7倍至45.7倍。

这一年在我看来,是腾讯非常关键的一年,之前腾讯一直在模仿,学习,创新,发展,现在终于从单纯的IM提供商转向综合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了,开始布局在线生活。

2007年

1)2007年6月,腾讯推出QQ音乐,在盗版横行的网络世界,借助服务场景,推广正版音乐;

2)2007年,异军突起的51.com全面拷贝QQ空间服务,并利用部分灰色手段展开竞争,迅速成长为和QQ空间比肩的社交网站。腾讯建立专业团队,和51展开网吧争夺战,全国一个网吧一个网吧打攻坚战。现在很多人可能早就忘了51.com,当年这个以及校内网,在我大学阶段,都是我们常登录网站,在我们看来,当时谁胜谁负并不明显。

按业务种类分列:

——2007年腾讯营收38.21亿,净利润15.66亿,港币汇率0.96,股价波动区间23.5~72.8港币,股本17.89亿股,市值波动区间420亿~1302亿,折合市盈率25.7倍至80倍。

2008年腾讯控股2005-2009年报学习

1)2008年,51犯下一系列战略错误,腾讯趁机接着彩虹QQ外挂事件,给了51重重一击。后51逐步被边缘化,QQ空间继续领跑社交网站领域;利用对手犯错,实现赶超。

2)2008年初,腾讯引入枪战游戏《穿越火线》,格斗游戏《地下城勇士》,以及自主开发的飞车游戏《QQ飞车》、舞蹈游戏《QQ炫舞》,全部大获成功。验证了腾讯的优势的确在休闲竞技类游戏上。

——之后,在2010年1季度,腾讯成为国内游戏市场份额第一的领头羊。这两个游戏对腾讯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3)2008年10月,腾讯模仿Facebook推出QQ校友网(后更名朋友网,2017年8月6日停止运营)

按业务种类分列:

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占比继续下滑,而互联网增值服务,稳占第一。

——2008年,腾讯营收71.55亿,净利润27.85亿,港币汇率0.87,股本17.97亿股,股价波动区间34~72.05港币,市值波动区间611亿~1295亿之间,折合市盈率19倍至40倍。

2009年

1)2009年5月,腾讯引入校内网上火爆的小游戏《开心农场》,更名为《QQ农场》,引发全民偷菜大作战,取得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功,其增长速度令人窒息。仅2009年下半年,腾讯为《QQ农场》项目专门增添服务器就高达4000多台。2)2009年上半年,腾讯游戏营收53.9亿元,首次超过盛大,成为新晋的“游戏之王”,市值升至2500亿港币,成为继谷歌、亚马逊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3)2010年3月5日晚上19点52分58秒,QQ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亿人。11年,从QQ诞生到同时在线人数1亿,用时11年。就在2006年7月,马化腾还说过,或许在他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亿。所有人都低估了QQ的发展,低估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按业务种类分列:

互联网增值服务成为绝对的大头。

——2009年腾讯营收124.4亿,净利润51.56亿,港币汇率0.88,股价波动区间41.45~169港币,股本17.97亿股,市值波动区间745亿至3037亿港币,折合市盈率12.7倍至52倍。

从上市到2009年,对我来说,持有腾讯心态上会患得患失,这种科技企业变化的太快,当年上市时的主要业务,现在不断萎缩,而新互联网增值服务,逐渐长大,到2009年,腾讯在游戏上算是有一定的优势了,逐渐形成护城河,不过这个护城河还不够宽和深。

在不考虑腾讯是新股的情况下,观察这几年腾讯企业的成长,很难稳稳的持有。老唐对这段评估是:最大的可能是在中移动撕破脸的时候,被甩下马,不确定性太强。如果那次好运没有被甩下来,2008年50~80倍市盈率之间,几乎铁定下马。答案是,也赚不到几个钱。

这才是一个合格价投者科学的投资体系。那几年的腾讯是一条狗鲨,在各个领域不停的进攻,败了也没有关系,赢了,就是巨大收益。现在腾讯或者说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都不会有这样的企业了,这也充分说了,腾讯的管理层非常厉害。

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人员总是相互吸引,相互成就,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马化腾的领袖气质,其虽然没有马云那般的口才和雄辩,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内向和腼腆,但毫不妨碍其过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可能正是其内心的正直和善良,契约精神不唯利是图,精益求精追求产品卓越,开放包容虚怀若谷,才能凝聚好这么多能人。

可能也是软件工程师出身吧,我一直很敬佩小马哥,在中国如果让我根据管理层投资,一个是腾讯另一个就是小米的雷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企业领导人。

现在腾讯,已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了,只要不高估,我愿意一直拿着腾讯,做腾讯的mini股东,还是很舒服。

总结:

这些年走来,腾讯的成长之路不是一路坦途,但有大量自由现金流支撑它可以持续探索,不断试错,迭代升级,后发先至,每次成功或失败能吸取经验教训,例如移动增值业务的衰退,并没有阻碍腾讯持续的增长,门户网站的试错,也是经营和发展中必然的试错成本。中国互联网整体仍有很大空间,腾讯依然是最占据资源和优势的一方,只要紧紧抓牢社交领域的龙头地位,拥有现金和流量,腾讯发展其他互联网业务都是事半功倍。

这些年,腾讯每年都有不同战役,整体来说,实力和运气大都站在腾讯这边。这都不算什么,下一年的财报就会遇到真正的战役,那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

日供一卒,遇见更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散打投资10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