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谈论投资时,自然而然会花大量时间讨论数字。毕竟,我们是在拿出资金,投资于一个公司,希望其在经济活动中创造利润,而这一切最终都会通过财务数据呈现出来。
我们谈论收入、支出和债务,我们用数字来衡量资产。例如,你可能会路过Realty Income(股票代码:O)所拥有的第一处房产——位于加州诺斯里奇的一家塔可钟(Taco Bell),你看到的只是一家快餐店。然而,在O的年报(10-K)中,这只是一项资产,被归类在“餐厅——快餐”类别中。
当你领取O的股息时,你并不会想到某位顾客刚刚点了一份卷饼;你关注的是O的财务数据,并决定投资其股票。你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路过它旗下的房产,甚至毫无察觉。又或者,你和我一样,每次看到自己持有的REIT(房地产信托基金)拥有的物业时,就会想到它为你带来的股息。
投资本质上是投资于数字,我们投入一笔数字化的资金,期待通过股价上涨和股息回报,最终获得一个更大的数字。
然而,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投资中最重要的技能并不是处理数字的能力,而是管理你的情绪。
追涨的心理陷阱
人们总是在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才开始热衷于讨论它,并声称当时的泡沫“显而易见”。但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投资者却沉迷于高额回报,否认泡沫的存在,甚至自豪地炫耀自己赚了多少钱。
目前,标普500指数(S&P 500)估值较高。从历史来看,在股市估值过高时买入,并不是一个好策略。下图显示了标普500的远期市盈率(Forward P/E Ratio)。
(数据来源:Yardeni Research)
可以看到,当前市盈率仅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21年达到过更高水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标普500的中位市盈率远低于整体市盈率,这意味着并非所有股票都处于高估值状态。
这一模式屡见不鲜。投资者倾向于买入热门股票,股价上涨后获得回报,于是继续买入。他们说服自己:价格上涨等于好投资,但事实上,这种上涨往往是由于估值膨胀所致,而非公司基本面的真正增长。
估值不可能永远上涨,但每当市场估值过高时,投资者总会找到理由认为“这次不一样”。
回顾历史,你知道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有什么共同点吗?在这四个十年中,标普500的远期市盈率都曾跌至14倍。如果今天的P/E回到14倍,意味着标普500需要下跌约40%。
假设你的投资组合在2025年下跌40%,你会如何应对?
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这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有相当可能发生的情况。
如果我们查看标准普尔 500 指数自 1985 年以来的滚动回报率,我们可以看到,在 10-15 年的长期内,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平均年化回报率为 9-10%:
如果我们从2010年1月开始看标普500的回报情况,数据如下:
在过去的15年里,标普500的年化回报率达到13.78%,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从1年、5年和10年的回报数据来看,它们都明显高于历史长期均值。
换句话说,自2010年1月以来,标普500的市盈率(P/E)从14倍上升至22倍,在此期间,标普500指数的上涨速度快于长期平均水平。
然而,如果市场价格下跌约40%,那么标普500的估值将回落至14倍,此时,自2010年以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降至9.9%,恰好回归到长期9%-10%的合理区间。
因此,在投资时,必须清楚地区分:
• 哪些收益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增长
• 哪些收益只是由于市场投票机制的作用,使得投资标的变得流行,从而推高估值
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往往忽略这一点。他们仅仅看到上涨的数字,就盲目接受市场给出的高估值,而忽略了估值回归的可能性。
恐慌性抛售的陷阱
市场情绪的另一面是:当市场处于高点时,投资者容易沉浸在“胜利”的情绪中,而当行情逆转,他们往往应对不当。市场崩盘时,他们陷入恐慌,但通常不会立即卖出。
• 市场下跌10% —— 他们认为是“逢低买入”的好机会,开始抄底。
• 市场下跌20% —— 他们继续加仓,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货。
• 市场下跌30% —— 他们开始感到不安,停止买入。
• 市场下跌40% —— 他们彻底崩溃,担心会“输光一切”,于是恐慌性抛售。
• 市场开始回升 —— 他们已经清仓,错过了市场复苏的机会。
他们的交易模式是高买低卖,而这种情况在市场中经常发生。
如果我们观察**SPDR S&P 500 ETF(SPY)的交易量数据,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
(图表:ycharts)
注意,2000年标普500指数见顶时,交易量相对稳定。即使2001年市场开始下跌,交易量也只是缓慢增加。然而,在市场最终触底前的最后一波下跌中,交易量却急剧飙升。
换句话说,市场最低点往往是抛售最疯狂的时候。事实上,那些急于在任何价格卖出的投资者,正是导致价格暴跌的核心原因。
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投资金额“很大”
没有人愿意成为“高买低卖”的投资者,但现实是,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原因之一是:我们每个人的投资金额,都是我们认为“很多”的一笔钱。
所以,当我们投资的资金每天都在波动时,感到压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完全冷静地看待自己账户中大幅波动的金额。
然而,保持理性至关重要。因为市场不是“是否”会发生20%、30%、40%甚至50%的暴跌,而是“何时”会发生。
股市本质上是波动的,股价会上下起伏,估值也会不断变化。唯一能让投资者长期获胜的,就是控制情绪、坚持理性的投资策略。
收益法(The Income Method)
我创建收益法(The Income Method)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够帮助我保持冷静,避免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影响。这种方法为我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投资锚点,让我能基于投资所带来的现金流来评估我的投资组合,而不是市场愿意给出的当前估值。
HDO模型投资组合的目标是8-10%的平均收益率。长期来看,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回报率大约在9-10%之间。这个目标并非巧合,而是基于长期可实现的投资回报设定的合理目标。
我发现,相比于股价波动,我的投资所带来的现金流更加稳定。尽管股息有时会调整,甚至个别企业会违约支付利息,但一个多元化的收益投资组合,其现金流变动通常远小于市场价格的波动。
收益法的核心原则
收益法的投资策略简单且清晰:
1. 至少投资42种不同的收益型资产,确保多元化。
2. 目标收益率为8-10%,让股息回报成为投资的核心。
3. 配置35-50%的固定收益资产,以确保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可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4. 再投资至少25%的股息,既可作为未来可能的股息削减缓冲,也能推动长期增长。
5. 当市场暴跌时,不需要为了满足收入需求而被迫卖出资产。
通过坚持这一策略,投资组合的年均目标回报率可达到8-10%,且大部分回报将以收入(股息、利息等)形式体现。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可以回归这一方法来判断市场价格的变化是由基本面变化驱动,还是单纯的估值波动。
多年来,这种方法帮助我在市场估值变化时保持清醒。
• 当我的投资组合价格上涨,但很难找到收益率超过8%的投资时,说明估值过高。
• 当投资组合价格下跌,而市场上随便挑选的投资标的都能提供10%以上的收益率时,说明估值偏低。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需要恐慌,不会因市场情绪的波动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面对经济困难时的决策方式
当市场遭遇真正的经济困难时,我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决策依据——如何最大化未来的收入。
当然,在理想的情况下,每一笔投资都会获得可观的回报,现金流源源不断。但现实世界中,公司难免会遇到挑战,甚至削减股息。因此,作为收益投资者,我们必须以原则性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情况:
• 如果前景恶化,应当止损卖出?
• 如果价格吸引人,应当逢低加仓?
• 如果短期困境可恢复,应当耐心等待?
每种决策都取决于个股及具体情况。收益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帮助我在市场低迷时做出理性的决策,而不是陷入情绪化交易。
收益法的“副作用”——我们不会参与市场泡沫
任何投资策略都会有其副作用。对于收益法来说,最大的“副作用”是——我们不会参与市场泡沫。
追逐泡沫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你会看到自己的账户不断盈利,股价飙升,你可能还会庆祝自己的投资智慧。然而,高估值和高收益率是相互排斥的。
举个例子:
• 一只股价为20美元的股票,每年支付1.60美元的股息,收益率为8%。
• 如果该公司每股每年盈利1.60美元,那么市盈率(P/E)= 20 / 1.60 = 12.5。
大多数公司不会将100%的盈利用于派息。如果某家公司真的这样做,市场会担忧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并将其估值压低。因此,要想投资8-10%收益率的股票,通常意味着要买入市盈率低于10倍的公司。
如果某项投资的市盈率上升到15倍以上,我们通常会卖出,因为它已经不再符合我们的目标。
**因此,我们的投资组合不会参与市场泡沫。**当市场估值疯狂膨胀时,我们只能作为旁观者,静静地看着泡沫的形成和破裂。
收益法的核心优势
1. 让投资更加稳健
收益法的核心逻辑是**“稳健复利”,我们每年获得8-10%的股息回报**,这部分收入占据了总回报的绝大部分。
2. 免受市场情绪波动的干扰
在短期内,市场可能暴涨50%或暴跌50%,股息回报在这种剧烈波动中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从长期来看,股市估值总会回归均值,真正可靠的回报来自于稳定的现金流。
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往往认为价格只会继续上涨,市场估值升高,他们也接受这种高估值为“正常”状态。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市场总是会有牛市和熊市交替,估值也会周期性地回落。
3. 以现金流衡量投资结果
收益法强调投资组合的现金流,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你可以通过观察投资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是否增长,而不是依赖市场情绪决定投资成败。
这种方法不会被市场上其他人的交易行为影响,而是单纯基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它们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结论:情绪管理是最重要的投资技能
收益法(The Income Method)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它提供了清晰的投资目标、客观的衡量标准,并能够在市场泡沫和恐慌中帮助投资者保持理性。
• 当市场狂热,估值过高时,我们知道应该回避风险。
• 当市场恐慌,股价低迷时,我们知道这是买入良机。
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你能掌握的最重要的投资技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