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
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
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
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
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
几年前的春节,我写过一篇介绍我的故事的文章(villike的故事),转眼已经几年过去了。
春节在家这几天,可能是微信系统推送的原因,多了不少新关注的读者,从名称来看,应该属于质量比较高的群体,想想看如今写文章确实少了,今天兴之所至,决定写一篇,题目虽然叫《我的这一年》,但不会是流水账,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分享,算作给读者们的新年拜帖。
开始之前交代一句,今年我37岁,而读者群体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都有,主要集中在25到45之间,今天我的这篇文章涉及方面会比较多,我不会把某个群体——不管是年龄还是工作生活状态——当做假想的目标读者,但我希望你能从某个段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那我这篇文章就有了她自己的生命。
今早在被窝里,我琢磨着这篇文章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想来想去,你们关注我,绝大多数——我猜超过95%是想要赚钱的(冲着我的俊美容颜来的应该是少数,哈哈),所以这第一部分,我就来聊聊过去一年对投资的感想。
关于投资
首先我特别庆幸,庆幸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投资这条路,并且诚心诚意地“皈依”了她,在我这个年纪,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我后面会再讲),如果不是我有投资这个“靠山”,我不会有现在的底气(虽然也还不是很足,哈哈),我对未来的“焦虑感和麻木感”也许会更重(我想,一线城市35岁左右的群体会对此有共鸣)。
去年投资的情况,我在2024投资实盘总结里写了(villike:2024年投资实盘),如今我的投资方式比原来“守拙”了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我没有那么进取了,比如我没有再孜孜不倦地分析公司(但要说明的是:我依然很爱分析公司,只是值得我投入大量精力分析的公司,实在是很难找了)。
“守拙”显得我好像很被动,但我的投资决策都是有章法的,我的投资体系、交易体系、甚至2021年至今所有除新股交易以外的买入卖出,我全部都发了文章出来,新的读者们可以在后台试着输入各种关键词,前面几年我做了很多关键词回复设置,你们可以慢慢看。
过去这些年,我的投资踩过很多“雷”,多得超过我的认知,鲁泰、万科、承德露露、万洲国际……数不胜数,但是我的投资业绩依然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是让我满意的,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体系的重要性,不要说新读者,许多老读者都曾经在很多问题上坚持过,比如他们都熟悉那一句“永远不要说XX公司再也不会出现XX价格了”。
时光荏苒,我过去犯过错,未来还会持续犯错,但只要我能活在这个市场上,我的体系大概率能帮我赚到更多的钱,至少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来看是这样的。
你可能从前面两句中的“大概率”、“至少……”上感受到了我的谨慎和保守,这就是投资的精髓,还记得格雷厄姆的话吗——这句话被巴菲特专门加持过:如果把投资的精髓浓缩成3个词(英文词),那就是Safety of Margin,中文就是我们熟知的“安全边际”,除了功利性的定义“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对于投资、对于世界不可知的敬畏,我认为,这才是投资最大的“安全边际”。
投资就说这么多,新老读者都可以去看我过去的文章,我分享了我重要的公司分析、投资体系、2021年至今所有的交易记录、包括实盘情况,你们不光能从中看到我的思考,也会看到一个投资者坎坷却幸福的成长轨迹。
将来,我的投资还是会像过去那么干,我会进化、会微调,但我的主心骨不会变,我的变化,你们会在将来的文章里找到,我都会分享出来。
关于工作
再来聊聊工作。
我2013年参加工作,进入一家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这个业内享有盛名,接下来的10年间都在这个行业里兜兜转转,一直到前年底,也就是2023年底,我离开了上一家公司——也是一家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加入到如今的公司中,从乙方到了甲方,用行话说,这叫“上岸了”。
如今的公司是一家行业龙头公司,我在这家公司里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负责整个公司的一个领域,情况就不说太多了,免得你们来我们公司追星,影响不好,哈哈,就是这么不要脸。
工作细节不能讲太多,但我觉得商业模式真的很重要,这就跟投资对上了,我们公司的管理基础很薄弱,但公司的商业模式不错,我在我写的那本书(《被忽略的投资秘籍》,没错,我在暗示你们去买,别YY我的写书收入了,低得超出你想象,看书是为了你好)里,讲过好的商业模式的标准,举几个我们公司的例子:没有什么应收预付款,目前没有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品毛利率高,可以重复购买,形势好的时候还能涨涨价。
在好的商业模式面前,别的都是浮云——如果要夸张点来表述的话。
对于我来说,找工作和做投资的标的选择标准是很像的,拿工作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工作能力差距有限,就算是有很大差距,在工作单位的差距面前,就显得螳臂当车了。
前面我说过,我们公司管理基础很薄弱,如果从我以前咨询公司的视角,我会觉得这公司能发展到如今这样,简直是不可思议,可如今我认为我应该放低姿态,在一家好的商业模式的公司中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伴随着这个企业去成长。
当然了,工作嘛,不可能像上文说得这么云淡风轻、一帆风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越往上走事情越棘手,“伴君如伴虎”,前些日子我问了AI软件历史上有名的谋士有哪些是善终的,以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发现就是一个词“低调”,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特点“急流勇退”,在他们最高光的时刻选择隐入幕后,从此“哥只是一个传说”。
我会尽力,虽然很多事情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关于工作,今天我就说这么多。
关于生活
最后聊聊生活。
我最想分享的是“不为清单”,也就是什么事情不要干,这个思维方式不管用在哪里——投资、工作、生活——都非常好用,应该说非常实用,简直是你身边的智者。
我感觉这个“不为清单”可以有不同的版本,面向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事情,比如我如今的人生不为清单是:不悲观emo;不发火;不浪费时间(kill time)。
20岁以前我整体是积极乐观的,那时候充满了朝气和憧憬,后来气焰收敛以后整个人越来越向内聚拢,最近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更加变了,有时候整个人都会变得非常不好,好像是累的感觉,也好像是沮丧的感觉,可能两者也会互相影响和加剧,所以我给自己的第一条是不悲观emo,我的理性能力是足够调整心态的,这时候“不为清单”就是站在我身边的那个白发智者。
发火不利于身体健康,我性格内拢的另一面就是会火气被激发,这一条对我很重要,现在做得还不好,以后会继续加强。
不浪费时间这一条是我如今做得最好的,自从想好这一条以后,如今我很少会经历“垃圾时间”,“随心所欲”的感觉越来越有了,哪怕是打游戏,也一定是我现在想要把这段时间花在上面,而不是惯性或者上瘾。
“不为清单”解决的是“不做什么”的问题,这工具谁用谁知道,至于具体要做什么,我也给自己16字真言“少吃多动,读书投资,改变世界,笑口常开”,今天就不展开讲了,容我日后再慢慢分享给你们。
洋洋洒洒接近3000字,今天写累了,就到这里,我前些天看了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突然觉得没有那么孤单了,文章写出来对我是释放,也谢谢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你,绝大多数素未谋面,但心存感激。
我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时候,本来想在朋友圈发一张写字楼照片,配一首金庸的诗,犹豫再三,一句未提,今天兴致上来了,就把这首诗留在文末,祝各位心之所向,皆是坦途!
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目走如颠。
山门一笑无拘拟,云在西湖月在天!
我们下一篇见。
怕漏掉作者文章的话,三个步骤:
1. 点击屏幕最上方“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2. 点击弹出页面右上角的“…”
(如果没关注,先点关注,再点右上角人头)
3. 点击“设为星标”,搞定
为了方便读者,我做了一些关键词自动回复,你们可以尽情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感兴趣的内容,说不定有惊喜,例如书、实盘、推荐书单、投资体系、公司名称、交易、7年20倍、估值、巴菲特、一封信、小白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