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ike
villike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226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villike
07-02

我买股票了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这是我今年第5次买入股票,也是第6次交易,请先认真看完下面这段红字的提醒: 每次我披露的,是我个人的交易行为,并不是投资建议,如果不能理解或不能接受这一点,就不要付费了。 我能保证的是:我怎么做的,就怎么告诉你们;我不能保证的是:我做的是对的。 从过往的经验看,我经常犯错,未来也大概率会继续犯错,鉴于我的投资方式买卖很少,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有可能你在我这里看到的,都是错误的操作。 所以,请各位对自己/信任你的人的血汗钱负责,如果你没有独立的判断,我强烈建议你不要操作。 以下是我今天这笔买入的详情:
我买股票了
avatarvillike
06-28

公司盲盒:6号

上一篇发文时间换回到6:30了,才发现不是发文时间的问题,是正经的公司分析文章确实喜欢看的人少,哈哈。喜欢看的读者也不用担心,该发我还是会发,我发出来的所有东西,目的一定不是为了讨好读者,初衷是为了我自己更好地做投资,但也恰恰因为这一点,我的文章才有她独特的价值,因为我发出来的这些东西,是我做自己投资的重要基础。继续看公司哈,这一系列公司分析的背景,不了解的可以去看1号盲盒的文章,里面有介绍。今天看汇川技术,这公司印象中上榜有两三年了吧?之前一直懒、没看,今年翻出来摸一摸骨头、看是否骨骼清奇,有羽化成仙的潜质(以上是夸张,老实说,我看到“技术”两个字,就感觉公司想看懂不是那么容易的)。先看看ROE和关键比例的图,我放在下面。公司2010年就上市了,算是比较早的,数据肯定已经沉淀得不错了,过去这10年,平均ROE 21%,10年有8年都是符合标准的,关键比例更夸张,wind导出来的数据有9年符合标准。我好奇心上来了,要去补足2024年的数据,翻了2024年报,43亿营收分红11亿,分红比例26%,关键比例0.65,齐了,8年ROE达标,10年关键比例达标,盲盒开到现在,第一次碰到关键比例10年都达标的,要是ROE能再给力点,我就激动了。至于这公司是干嘛的,简单粗暴理解为做各种工业设备的,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种类型公司一般都比较苦哈哈的,公司的业务板块可以看看年报里这张图(我看了,感觉都看懂了,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懂):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不到30%,2022年以前还有35%甚至更高的毛利率(题外话,我感觉这种工业类公司如果没有35%以上的毛利率,除非技术方面特别扎实——这意味着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都不高,还能有点技术补贴拿,否则基本都会很苦的),这两年毛利率下降这么快,感觉应该是业务结构变化造成的:原有的“通用自动化”业务(如前所说,这业务我貌似看懂了,但又好像啥都没看懂)已
公司盲盒:6号
avatarvillike
06-19

公司盲盒:4号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先说几句发文时间的事情,我的文章属于需要用心看的那种,以往大多是早上6:30发文,那个时间大多数人要么没起来、要么忙着上班没时间看,今早问了一下AI,准备试试“工作日晚上9点发文,非工作日上午9点发文”,看看效果,更好或者没啥大变化的话,就改成这样好了,交易的文章(如果有的话)来得及写的话,还是会在下午收盘后,广告文和广告商协商。 交代完了,继续开盲盒,公司的来源和事情背景可以去看盲盒1号的文章,今天我们看视源股份。 估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不了解这个公司,那就先开个场:公司属于电子设备制造业,业务大头是做显示器和里面的板卡的,看看你们公司会议室的显示设备,如果上面写着MAXHUB,就是这家公司的。 再给你们个图看一下,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这玩意儿,很多公司会议室都有: 公司是2017年上市的,过去10年的ROE和关键比例年数都达标,上市时间晚一点,我当初既然已经分析了,就还是写文章出来,不浪费。 看看下面这张图,2015-2019这5年可以看做蜜月期,刚上市总是要好看一下的,5年以后的数据可信度高一些,可惜还是没逃过这个魔咒,后5年的数据和前5年看起来差距有点大,尤其是最近两年,更加萎靡不振了,看着这一路朝下的趋势就觉得没兴趣。 既然分析了就还是看完,公司毛利率大约20%,那叫什么……食之无味啊,5%的销售费用,7%的研发投入,净利率4%,这种毛利率净利率,最好是祈祷公司经营一点问题都不要出,否则利润分分钟被吃光。 让我意外的是公司居然没什么应收款,有骨气!存货20亿,大概60天周转,还算正常,固定资产40亿,50天周转,也还行,应付30亿,净投入差不多30亿,产出200亿营收,8亿利润,只能说这个生意真不容易。 这公司要总结的话,就是三个字:苦哈哈,任何苦哈哈的生意,都不是最好的生意,包括这家公司,也包括我持有和曾经持有的
公司盲盒:4号
avatarvillike
06-16

公司盲盒:3号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盲盒开到第3个了,不了解背景的可以去看盲盒1号的文章。 今天我们看三七互娱。公司是做游戏的,作为腾讯投资者,这行业我还是感兴趣的,哈哈~ 这公司2011年上市的,数据算是已经沉淀下来了,过去10年ROE有8年达标,关键比例达标也是8年,这两个数字还算不错,图我放出来你们看看。 2024年报翻开,公司去年170亿营收,26亿利润,毛利率80%,净利率15%,毛利率是想看到的样子,净利率差点意思,再看看销售费用占比56%,我都惊呆了,赶紧去看看附注,结果营收50%以上是流量费用,瞬间就更觉得腾讯香了,毕竟流量都是自己的。 研发只占营收4%,感觉不太进取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公司有什么代表游戏,就网上搜了一下,这些名字我确实不知道,更不用说玩过,给你们列出来几个感受一下: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凡人修仙传:人界篇》、《叫我大掌柜》、《谜题大陆》、《魂斗罗:归来》(魂斗罗我是知道的,小时候疯狂迷恋,这个游戏我是真不知道) 再放两张照片,看你们玩过没? 资产负债表的样子就比较让人心旷神怡了,公司应收预付一共20亿,应收30天周转(我没太搞懂游戏公司为什么需要应收,可能是渠道欠的钱),存货当然不可能有,固定资产11亿,20天周转,是应该这个样子,另一端应收预付大概20亿,净投入大概10亿,就能有170亿的营收、26亿利润!小投入、大产出,这才是好生意该有的样子! 刚开始有点兴趣,画风就急转直下,看财报的时候公司高管薪酬实在是辣眼睛,170亿营收的公司,去年有4个高管拿了超过1000万的薪酬,还有另外两个拿了900多万,我一开始以为看错了,再看一眼,呃,好吧。 后来我去看网上对公司的评价,看到一堆对公司不思进取、高管奢侈无度的抨击,再联想到公司的研发投入和游戏的情况,一下子就没了兴趣,感觉有点大股东带着一帮小弟守成过小富即安日子的感觉。
公司盲盒:3号
avatarvillike
06-14

要变天了!做好这个准备!

小王作为经济投资类博主,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回答亲友提出的“有什么好基金可以推荐”,这个问题本身不难回答,确实有一些不错的基金。问题在于,基金赚钱,不代表基民也能赚钱,最后把亲友给得罪了。任何投资的收益都由三方面决定:1、投资品种本身的收益2、投资者的买卖行为3、运气以上排除了第一个可能,如果长期如此,也排除了第三个可能,那剩下的就是第二个原因“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基金赚钱,基民亏钱”,不是个别基民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且以后也很难改变的局面,它源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重复性的非理性模式,导致我们认识现实的方式可能出现扭曲,心理学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不是道德的沦陷,也不是人性的扭曲,只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它会更加明显。相比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更单纯,其中暴露出的认知偏差也更清晰,有人总结了三种最常见的基金投资亏损模型,每一种模型背后都有一、两个经典的认知偏差。根据这个问题有人总结了几个模型,你看看你中了没有!前两个模型,A经常出现在主动管理基金上,指数型基金“卖强持弱”长期是可以赚钱的;B经常出现在指数型基金上,主动型基金反而不能随便补仓;但C亏损模型,两类基金都有可能出现,是一个更经典的亏损模型,大部分读者都有类似亏损经历。01每一次犯错后你都懊恼不已:为什么每次都会犯这种简单的错误?然而它并不简单,它是大脑中的思维定式,是情绪下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必然结果。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构成了投资中的经典机会,比如非理性的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的机会,但前提是——你要尽可能避免。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反情绪”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所以,买基金最困难的事,不是寻找好基金,而是保证你尽可能避开这些认知偏差。这样,即使你选出的基金平平无奇,不是赛道也不是什么明星基金,你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说到这里又有人说我又不是圣人,哪能有那么好的情绪控制呢。是的,大家都是
要变天了!做好这个准备!
avatarvillike
06-11

公司盲盒:2号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盲盒的日子来了,这一系列文章的背景,盲盒1号文章里讲过,不再重复。从上一篇的阅读量来看,分析公司的文章果然还是没多少人看,本来想不发了,后来想想,送给有缘人吧,虽然这个阶段人人都很丧,但总有一天会有人看到这些在黑暗中开出的花朵。今天我们看健帆生物,公司2016年上市,按理说不应该进入我的股票名单,但筛选的时候ROE我最看重,也看了看这家公司,做了点笔记,既然看了就别浪费,一样发文章出来哈。公司ROE达标年份有9年,关键比例达标7年,但看这两个数据表现不错,看起来20和21年经营是高峰,最近3年看起来基本正常,23年遇到问题,24年又回来了,图放上来你们看一下。接着看2024年报(看全文,别偷懒哈),公司是做血液净化医疗器械的,主要是“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听起来似乎不怎么有科技含量哈?),毛利率80%,26%的销售费用率,9%的研发投入占比,净利率接近30%。上面这些数据,我脑子里的想法有这些:80%毛利率应该是行业属性,医疗器械这行业本来毛利率就容易高,毕竟跟命有关的东西,如果再有一些机缘巧合、拿到个爆品或专利,有些公司就靠这个吃好多年的,60%以上毛利率常见,80%这个应该还是有点独特性的。一般像这样的毛利率,十有八九是要过集采这一关的,集采这个事情不光我之前分析过,各种机构、投资者都分析来分析去,但我觉得十有八九还是没几个人能说准,一旦产品被集采,那真的是天雷滚滚、操碎了心。再说这26%的销售费用占比,这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共性,共性到大家都习惯了——是不是医药公司都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生意模式,我其实是比较心虚的,这么多钱“堆”出来的高价,最后都是被消费者买单了,心虚,就是心虚的感觉。当然了,净利率接近30%还是值得骄傲的,这样的利润率确实也让人眼红,还是要肯定的。还有个事情,研发投入占比看起来还算正常,但考虑到公司也
公司盲盒:2号
avatarvillike
06-06

公司盲盒:1号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我们又见面啦,开心~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在明天,明天也是我的生日(以后你们就记得了对不对:)),借我生日的喜气,祝各位考生和家长一切都顺利,取得满意的成绩!上次有读者说文章开头《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不见了,以为有什么大变化,没有变化哈,你仔细看我的文章,现在开头和结尾都少了很多重复的内容,原来是这里加一点那里加一点,就显得越来越累赘,索性就做了瘦身,这篇文章我甚至会把文中广告关掉,试一试你们的阅读效果(当然也试一试我的流量主广告收入少多少,心痛)我的初心从来没变过,每一位新关注的读者还是会收到我的那封信,但确实有一些人不看,我想了想,放多少次也都会有人从来不看,索性随缘吧,这样随性长久。如果你想看,后台输入一封信,链接推给你,过段时间我可能也会更新这封信。以下是正文哈。我在自己的书里写过,巴菲特说一个生意是否值得投资,他五分钟就能判断,我自己肯定达不到那个水平,不过这几年下来,感觉还是有进步的,至少对于什么样的生意不愿投,能有快速的判断。按我的筛选标准,今年的股票名单出来了,毕竟这个名单里的公司历史表现良好,所以我会多看一眼,但肯定不会照单全收,甚至可能全部看完也找不出几个愿意深入研究的公司,好在投资不是比数量,不然我就要累死了。本来自己看完就过了,想了想,这个思考过程也有价值,索性再投入点时间写一写、分享出来,估计对你们也会有一点用。不打算注重形式,重点在于内容,内容主打一个粗暴不讲废话,毕竟如果方向错了,继续挖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今天看先导智能。公司2015年上市的,到现在刚好10年,先放两个指标的图。ROE达标7年,关键比例达标9年,2024年分红wind可能没导出数据,不影响整体判断。上市公司上市前3-5年数据好看正常,2020年起,ROE就不怎么好看了,尤其是最近两年,数据下降很快,整体看起来吸引力不大,公司生意模式和竞争优势可能不咋
公司盲盒:1号
avatarvillike
06-02

开会啦!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问答的价值,绝对被大大低估了,每年巴菲特和他的搭档(顺便缅怀芒格)都会回答股东的几十个问题,这些人相当于我们的缩影,问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想知道答案的。可惜的是,股东大会一开一天,又是全英文,结果就是这些材料知道的人相比而言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那本书取名《被忽略的投资秘籍》的原因。2025年的股东大会已经开完了,昨晚出去吃完饭,家人都去逛了,我坐在商场里的813看完了原文,分享我的感受出来,可以看做是对这本书内容的补充哈。关于关税和美国财政巴菲特还是人间清醒,也是有视野格局的,他说:“3亿人自鸣得意,全世界的75亿人侧目而视,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既有失道义,也缺乏智慧。”这个应该说说出了大部分非美国人和一部分美国人的心声。只是就我的认知而言,一旦涉及到政治和利益,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总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多数人也会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放在良心前面,这是人性使然,谁经历谁知道。关于投资5家日本公司后的态度有股东问投了5家日本公司的事情,巴菲特借此重申了他一贯的“投后态度”:“五家商社是日本公司,它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做生意的方式。各个国家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五家商社做生意做得很成功,我们无意对它们做出任何改变。我们只是为它们加油、鼓掌。我虽然94岁了,加个油、鼓个掌,我还行的。(笑声、掌声)”随着阅历的增加,越来越会感觉到改变人的难度,而公司是由一堆人组成的,改变起来难度更大,所以,投资的时候选好公司,别指望选了以后会有大的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说句题外话,你看巴菲特的个性,94了,还这么健谈幽默,佩服。关于“翻开每一页”今天巴菲特强调了好几遍,说他在投资5家日本公司的时候,主要工作就是看所有日本公司的一本册子,我想上面应该是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核心财务数据。其实巴菲特在各种场合说过几次了,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大量阅读公司,这样培养起自己对公司的
开会啦!
avatarvillike
05-26

我卖股票了 + 我的卖出体系全貌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 你们没看错,我卖股票了,哈哈~ 这篇文章,我先把这笔卖出的情况讲一讲,然后把我整个的卖出体系讲清楚,未来我也都会按照这一套来操作,你们可以着重关注第三种卖出情况的实操方式。
我卖股票了 + 我的卖出体系全貌
avatarvillike
05-03

这公司,表现不错!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这篇文章,是我对格力2024年报的分析,还有我的下一步交易方向。1、从经营结果的角度看,2024年格力ROE是25%,分红比率52%,关键比例0.48,连续3年在ROE和关键比例上双达标,从这个结果来看,格力又进入了比较稳的空间。2、2024年,全国家电9100亿,增长6%,空调产量增长10%,看上去格力落后于行业,但考虑到销售额是终端零售数据,产量我们看不到格力数据,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从营收看起,格力营收自2018年起没啥变化,今年甲供少了100亿,主营业务略有下滑、变化不大,毛利率略有降低,但是销售费用率创历史新低,更能反映经营本质的毛-销创出历史新高,带动归母扣非净利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也创出历史新高。要提一下,这份年报中有许多和渠道改革相关的迹象出现,除了前面这些结果性数据,年报显示销售返利持续下降多年,存货周转继续加快,如果这些确实是渠道改革逐渐见到成效的结果,那营收的增长未来如果出现了也不奇怪。3、2024年,格力投入的营运资金大概460亿(应收预付180,存货280),固定资产400亿,资产负债表另一端有610亿的应付款和120亿的预收,一来一去只投入了100亿出头,却产出了1900亿营收,320亿利润,从静态结果来看,这个生意模式实在是不错。虽然产出端不能提价,但这个经营结果应该说是比较少见的生意了
这公司,表现不错!
avatarvillike
04-16

这公司,眼前一亮~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这篇文章,是我对万洲国际2024年报的分析,还有我下一步的交易决策。1、从最终经营结果来看,ROE是16%,分红比率76%,关键比率0.21,如果从我的选股标准来看,万洲国际上市以来就没有“双符合”过,如果你问我当时为什么要买,我只能咬着手指头说我那时是个蠢货(我买入时还没有现在的选股标准)。2、不过,2024年的经营情况还是值得说一说的,全年营收259亿,下滑1%,但归母净利润14.7亿,上涨143%,增长8.6亿,这里面主要是猪肉业务去年亏4.8亿,今年盈利3.6亿,一来一去就是8亿多。分国家来看,除美国和中国外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15%,中国和美国营收继续处于停滞状态,其他地区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15%以上,后续应该还会继续增长。整体来说,万洲国际2024年的经营结果和感觉上的势头是不错的,2023年对美国的屠宰业务做了重大的调整,2024年就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另外负债率已经连续4年降低。财务成本也有所下降,再加上史密斯菲尔德的拆分上市(这大概率会带来经营责任感和效率的提升),整个公司有一种逐渐进入状态的感觉。    3、万洲国际的业务在我的视角里有一些问题,首先公司的生意复杂性比较高,跨了养殖、屠宰、肉制品整条产业链,就差没做饲料了,同时还在全球开展业务,而这个生意又互相关联,尤其
这公司,眼前一亮~
avatarvillike
04-13

这公司,再等等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这篇文章,是我对万科2024年报的想法,还有下一步的交易计划。1、从经营结果来看,这应该是万科历史上最差的年份了,营收3400亿,下降接近30%,利润亏了快500亿,这是我统计万科数据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称得上是巨额亏损,去年的归母利润是120亿出头,这主要是由于营收和毛利率同时下降带来的毛利减少造成的,毛利今年下降了差不多350亿,加上存货减值多了30亿,投资收益少了60亿,资产处置亏了25亿,其他应收款减值损失260亿,主要是这些。2、万科这个生意的投入是巨大的,尤其是存货,至少是2-3年的存货资金占用,而且存货的核心是土地,这个又不是万科所能控制的。产出端由于滞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万科这个品牌也没有强大到可以有溢价的地步,所以,这是一个投入巨大、产出不一定能同比例巨大的生意。除此之外,房地产项目制的方式导致标准化很难做。另外,由于资金占用太大,借钱就是必不可少的,这又增强了整个生意模式的不稳定性。在年份好的时候,这些问题不会很明显,只要产出端是在上涨,存货就是多多益善,债务也可以如期偿还。可偏偏这几年就遇到了不好的时候,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房地产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点,生意模式里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这就是万科这几年遇到的困境,实际上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困境。3、在企业文化方面,我觉得万科在客户端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公司这么多年在房地产市场维持在第一阵营,说到底靠的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新的管理层接任以后,目前还没有看到在这一点上有明显改动的迹象,可以再观察观察。    4、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说,万科的品牌目前还是在
这公司,再等等
avatarvillike
02-04

villike:我的这一年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几年前的春节,我写过一篇介绍我的故事的文章(villike的故事),转眼已经几年过去了。春节在家这几天,可能是微信系统推送的原因,多了不少新关注的读者,从名称来看,应该属于质量比较高的群体,想想看如今写文章确实少了,今天兴之所至,决定写一篇,题目虽然叫《我的这一年》,但不会是流水账,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分享,算作给读者们的新年拜帖。开始之前交代一句,今年我37岁,而读者群体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都有,主要集中在25到45之间,今天我的这篇文章涉及方面会比较多,我不会把某个群体——不管是年龄还是工作生活状态——当做假想的目标读者,但我希望你能从某个段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那我这篇文章就有了她自己的生命。今早在被窝里,我琢磨着这篇文章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想来想去,你们关注我,绝大多数——我猜超过95%是想要赚钱的(冲着我的俊美容颜来的应该是少数,哈哈),所以这第一部分,我就来聊聊过去一年对投资的感想。关于投资首先我特别庆幸,庆幸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投资这条路,并且诚心诚意地“皈依”了她,在我这个年纪,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我后面会再讲),如果不是我有投资这个“靠山”,我不会有现在的底气(虽然也还不是很足,哈哈),我对未来的“焦虑感和麻木感”也许会更重(我想,一线城市35岁左右的群体会对此有共鸣)。 &nbs
villike:我的这一年
avatarvillike
2024-11-04

这公司,还在煎熬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这篇文章,是我对万科2024半年报的分析,还有下一步的交易方向。(我不关注季报的哈)上半年这应该是万科上市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了,ROE是-4%,开发业务用的大多是2022年之前拿的地,所以开发结算毛利率直接从20%降到7%,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巨大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处理资产亏损。2、对于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和万科而言,已经没必要去细致分析数据——一家亏损的企业有啥好分析的?更为关键的是公司是否能够从这场灾难中生存下来,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说有百分百的把握,但结合公司这几年的努力、官方断断续续的表态以及持续发布的融资结果来看,万科是有比较大的机会走出来的。万科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可以在面包和面粉之间有一个稳定获利空间的环境,但这也是房地产开发这个生意模式最麻烦的地方,前期的投入成本巨大,抛开资金的占压不谈,两年以后的事情没人说得准,房子的数量是既定的,而价格却不由万科自己说了算。在一个生意的商业模式劣汰尽显的时候,竞争优势哪怕很强,也难以转化为让人满意的ROE,比起其他房地产企业,万科还存活着,还能以3.66%的利率拿到上半年几百亿的融资,这个本身就是万科这块牌子值钱的地方,只是在这种时候起到的作用有限。    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特别势大力沉,如前文所说,不
这公司,还在煎熬
avatarvillike
2024-10-21

这公司,压力很大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这篇文章,是我对招商银行2024半年报的分析,还有下一步的交易计划。1、上半年招行ROE继续下滑,达到历史最低的15%,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代表——大银行,这样的业绩确实让人有点感慨。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压力巨大,主要是因为净利差的继续下滑,从2.1%到1.9%,这看起来0.2个百分点不大,乘以万亿级别的基数就大了。除了净利息收入,中收也压力山大,中收占比迅速下降,从26%直接降到了22%,这其中,收入部分几乎是全线下降的,反映消费者对于金融服务、投资需求的急剧下降。上面这些论述涉及的图,我都放在下面,看图更加一目了然。   2、对于后面而言,如果没有大的扶持政策出来,恐怕招行的经营数据还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因为贷款质量的迁徙率指标有很明显的提升,大量的贷款正在去往更低质量的路上。3、越是经营遇到很大压力的时候,作为投资者,越是要审视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变化,对于招行这个生意来说,需要持续有原料(钱)的投入,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更多的利润、更大的规模让银行有更多的机会去赚取不需要太多原料的收益,也就是非利息净收入,尤其是资本占用少、高利润率的中间业务收入,另外,由于经济扩张的背景和没有厂房、应收款、存货等强制性投入,银行可以把赚来的钱拿去利滚利,这么着算下来,银行这个生意,还
这公司,压力很大
avatarvillike
2024-10-01

villike:2024前3季度投资实盘

这篇文章,是对我2024年前3季度的实盘总结,我的投资理念和体系没有什么改变,如果你并不想了解我的收益率和持仓等细节,就去看以前的实盘文章。 下面这张表,就是我从2013年7月开始投资至今11年的成绩概览。
villike:2024前3季度投资实盘
avatarvillike
2024-09-28

暴涨1周,接下来,我的做法

过去这一周,是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周,上一次上证指数这样一周暴涨10%左右,还是2008年的时候。转眼16年过去,这种罕见时刻出现的时候,已经开始人心涌动了,也许你现在还没反应过来,但如果这样的行情继续,不需要太久,快则一周,慢则一个月,你的生活会被股市的涨跌消息所充斥。在这个时间点,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要说几句话,至于能从中获得什么,那都是你的功劳和水平。我只会讲【我是怎么想的】,以及【我会怎么做】,并没有任何【建议你怎么做】的意思在里面,请你务必看清楚这一点。接下来的部分,想到哪里我说到哪里哈。首先,股市这样涨,并不会改变我的投资体系的任何一部分,换句话说,我该买还是买,该卖还是卖,一切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价格,你管他叫开天眼也好,叫守株待兔也好,这就是我的体系,这是适合我的方式,我在股市11年多,就是靠这套体系过来的。但是,股票的涨跌会影响到人的心情,我也不例外,就算我不会频繁看股价和账户(我每个季度看一次,是为了写季度实盘总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再过1-2天,我的三季度实盘总结就会发出来了),但当我打开财经信息APP的时候,自己持有的几家公司显示已经连续几天+10.00%,这样的信息冲击不可能被忽略。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大脑中的很多神经回路会被激活,通俗点说,我们会产生很多想象,一些美好的场景、激动人心的场景会在大脑中若隐若现,这让我们变得兴奋,甚至会产生一些幻觉——比如我再不进场如果晚了怎么办?等我财务自由了我要干什么之类的。对于我来说,股票暴涨会让我变得开心和兴奋,我也享受这种感觉,但我并不会因为这种感觉而改变自己的体系,以及接下来具体的做法,丝毫不影响我觉得自己做不到,但是在大的事情上——比如买哪些公司,我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如果股市继续这样走,我预计会有越来越多人——网上的、现实生活中的——会来问我“对后市的看法”、“接下来是应该买还是应该卖”、“你的持股还在吗
暴涨1周,接下来,我的做法
avatarvillike
2024-09-09

这公司,实力雄厚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各位。开始正文前,如果你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请务必看看,里面清楚地介绍了:这个号是干什么的、读者能从这里获得什么、不能获得什么。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给我所有读者的一封信(语音版)我的第一本书已经悄咪咪地出版了,哈哈~我不求这本书“大卖”,但我希望她能持久存在,因为内容绝对是价值连城,这篇文章里有介绍和购买链接:villike的第一本书,要出版啦!或者直接拉到文末,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那里我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这篇文章,是我对泸州老窖2024半年报的分析,还有下一步的我的交易思路。1、上半年,泸州老窖ROE达到18%,处于过去这十年的历史高位,半年的ROE能接近20%的企业,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估摸着不会超过5%。2、用预收账款变化调节过的营业收入大约166亿,继续创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增长19%,和公司披露营业收入的增长基本持平。3、中高档酒增长17%,达到152亿,占比90%,再提升1个百分点,这也让公司整体毛利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9%,可以看得出来,未来毛利率的上升空间不会很大了。    4、上半年,净利润率大约47%,相比去年的48%略有降低,净利润80亿,增速相比于之前也有所降低。从毛利率到净利率之间最大是两块:销售费用率稳定、略有下降,倒是所得税增加5亿,增长20%,但这种钱是早晚要给的。    5、总的来说,泸州老窖的生意模式相当不错,小投入、大产出,还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背靠品牌和工艺沉淀,这确实是一台赚钱机器。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哪怕同样是白酒企业,泸州老窖的竞争力也是很强的,下面这张图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虽然泸州老窖营收并没有那么靠前,但净利率在白酒企业中绝对靠前,这就是观察竞争力的一个角度。    6
这公司,实力雄厚
avatarvillike
2024-08-19

这公司,我还会买

这篇文章,是我对腾讯2024半年业绩的观察,以及我下一步的交易思路。1、腾讯上半年收入3200亿,增长7%;毛利1700亿,增长22%;归母净利900亿,增长72%。简单粗暴点看全年的话,1600亿利润应该是可以展望的。如果以这个盈利水平,腾讯的ROE可以回到20%以上了。需要了解的是,这种利润增幅大幅高于收入增幅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腾讯投资公司”的表现不会是线性的,另一方面也和“降本和盈利改善终有尽头”有关,腾讯也在业绩说明会中表达了这个观点——“毛利润增长超越收入增长的趋势可能会放缓,从2倍的倍增效应降至1倍多……我们依然相信,向更高利润率收入的转变是一个长远的趋势(many years to run),还将持续较长时间。”2、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腾讯的业务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盈利能力,有几个点值得分享:腾讯的盈利基本盘——收费账户2.6亿,增长12%。视频号、小程序等“当红明星”还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前者,在使用、盈利方面都展现出良好的趋势和前景。游戏继续稳健增长,二季度国内和国外游戏均增长9%;由于视频号崛起,二季度广告收入增长19%;金融科技增速低个位数,但企业服务收入开始增长,而且毛利润有所回升。二季度整体毛利率从47%到53%,腾讯的毛利盈利能力得到证明,连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毛利率都从38%提升到48%。    3、腾讯这个生意的商业模式,大多业务属于“建成的坚固堡垒”,这些业务的产出延展性相比于投入刚性而言更强大,而其他业务,像狭义的增值服务——娱乐内容收费——以及企业服务这样的并没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业务则商业模式一般,但这些业务依然好过绝大多数市面上的生意。之前大家普遍比较担心的“方向”风险,腾讯一方面已经基本放弃了投资扩张,另一方面,说明会中也讲“国务院对我们和我们的内容业务,特别是游戏领域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这进一
这公司,我还会买
avatarvillike
2024-06-16

2024,被忽略的投资秘籍

我们一直把利润留下来,我们把股东的钱存在公司,一直在存钱,一直在投资。在投资中,我们犯过比较严重的错误,但从来没犯过致命的错误。我们也抓住了一些好机会。查理以前讲过,我们做过的 57 笔、58 笔投资中,真正起到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的就那么五六笔。一方面是抓住难得的大机会,另一方面是坚决不犯致命错误。我们将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这一段的关键有三个:第一个,把利润留在公司,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收益率,这就是我的指标关键比率的内涵,白话来说,让利润在公司利滚利。第二个,强大如巴菲特芒格,关键性的投资大概也就10%,我们投错自然很正常,但没关系,继续要求自己优中选优、反复斟酌。第三个,不犯致命错误,关键在于“致命”两个字,至于什么是致命,会没命就是致命,我认为股市里就是两类,一类是加杠杆买股票,一类是没有充分理解生意的背景下重仓几家公司。    苹果的生意比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还要好,我们也将苹果收入囊中。……一切正常的话,苹果将一直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卖出一些苹果的股票,是因为我想增加现金储备。对比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选择,考虑到股市的估值,考虑到世界局势,我认为现在增加现金储备对我们有利。为什么卖出苹果,巴菲特的回答内涵很丰富,他认为苹果是好公司(所以会是公司的最大投资),据他的说法,卖出一部分苹果是需要现金,在后面一段回答中(这里没有摘录),他说他年轻时卖出一般都是需要现金,但现在很少有这样的情况——这意味着卖出苹果换现金储备这个事情,对于现在的伯克希尔而言是极端事件。这一段摘录里,巴菲特提到对比各种选择及其估值(比如苹果股票、其他持股和现金),他认为卖出一部分苹果股票换成现金是有利的,考虑到苹果30倍的市盈率,而美国如今的国债利率在5%上下,这个估值确实不算低了,这种场景是不是让巴菲特想起了90年代市盈率很高的可口可乐——他在那10年里没卖可乐而坐了过山
2024,被忽略的投资秘籍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